01.06 浅谈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雷雨》如何抓住巴金的灵魂/浅谈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前言:《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话剧史上的开山之作,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曾被巴金高度赞誉“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周朴园,热情、单纯的青年周冲,被情爱和怨恨烧疯了心的女人蘩漪,为以前的罪孽痛悔却又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周萍,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都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无情的抨击了旧的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今天,我们就以《雷雨》为例,来浅谈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1、在戏剧冲突的设置上

“戏剧即冲突”,《雷雨》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

《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夏日雷雨般的特征。开始是郁闷燥热,乌云密布,继而有隐隐的雷声,有诡谲的闪电煽动着渐趋紧张的空气,忽然,天地间万物止息,没有风,静极了,就在人们刚刚觉察到异样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时,当头响起一个炸雷,电闪雷鸣,风雨骤起,宇宙似乎发怒了。

此种戏剧效果,全凭剧作家牵动剧中人物之间的“危险”关系。比如周萍,对父亲是欺骗与罪孽感,对蘩漪是悔恨与惧怯,对周冲是歉然,对四凤是希望与振作,对鲁侍萍是难逃宿命等。在这种种关系的纠缠和冲突中,戏剧得以展开。

《雷雨》如何抓住巴金的灵魂/浅谈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纵观全剧,大的戏剧冲突有三处:

01、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

这是全剧中第一次比较显著的冲突。

蘩漪不愿意喝苦的药,其实她也本没有病,她的亲生儿子周冲这样说:“母亲原来就没有什么病。”

但是周朴园却逼迫蘩漪天天喝苦药,蘩漪对四凤:“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

而这一次的逼迫尤为显得无情和专横。

蘩漪:“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冲:“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了。(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漪说(顺忍地):“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漪一再隐忍,甚至是恳求周朴园不要当着下人和孩子的面强迫自己。然而周朴园的态度是严厉的,毋庸置疑的。后来周朴园让周冲把药端给母亲,请求母亲喝药,此时蘩漪的无助让人同情:(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泪,忽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蘩漪的眼泪和无助依然没能动摇周朴园的决心:“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而此时的蘩漪彻底绝望:(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这一次冲突虽不是多么激烈,但是却充满了隐忍,愤懑和心酸。

这一冲突的设置,把蘩漪的无助和绝望显示的淋漓尽致。也十分深刻的反映出旧社会资本家周朴园的专横,独断和无情。反映出两个人貌合神离的夫妻关系,从而为蘩漪的出轨,渴望自由,渴望正常的情爱,强烈的想要冲破旧的封建牢笼的那颗近乎疯狂的心找到了合理的托辞。

《雷雨》如何抓住巴金的灵魂/浅谈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02、鲁大海作为工人代表大闹周公馆

鲁大海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生的第二个儿子,当年被母亲抱走侥幸存活下来。非常有戏剧性的是他就在自己亲生父亲的矿上当工人。

大海是一个有着较高觉悟的进步青年,为了警察开枪打死三十多名工人而不赔偿的事情,作为工人代表来找周朴园交涉,希望矿主拿出一定的态度,满足工人的要求。

由于鲁大海的言辞激进烈,招来周萍和仆人的毒打,头破血流。

此次的冲突即单纯却又复杂,有大海对周朴园的不满和憎恨,周萍对大海的厌恶和敌意,有鲁侍萍面对周萍却不能相认的无奈,还有周朴园对鲁大海的心痛和无可奈何。

而曹禺设置此次冲突的目的在于,借鲁大海之口,揭露周朴园罪恶史:“……(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山许多工人,你还……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在《雷雨》中我们发现,作者对周朴园罪恶史的揭露多采取侧面的,他人叙说的方式,而对其人性中隐微善良的开掘,却着意放大并在舞台上做直接的形象化展示。

这种设定和表现方式极具艺术创意。而大海对周朴园的仇恨也为他后来的离家出走做了预示性的铺垫。

03、周萍欲带四凤私奔被蘩漪阻拦

这一处的冲突是全剧的高潮,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次冲突。

四凤与周萍私会,被大海撞见,大海赶走周萍,四凤觉得没脸,在雷雨夜出走,后与周萍在周公馆相会。

周萍意欲带四凤私奔,鲁侍萍因自知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妹而极力反对,四凤无奈,只好说出自己已经怀了周萍的孩子。这个消息对侍萍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看着两个真心相爱又无助的孩子,侍萍强忍悲痛,决定放他们走,并且让他们走得越远越好,今生和他们永不再相见。

此时,蘩漪出现,并叫出早就安排在饭厅等候的周冲,想让一直追求四凤的周冲阻拦他们私奔。周冲开明善良,支持哥哥带四凤走。蘩漪计划落空,被怨恨烧迷了心的她又使出最后一计,喊周朴园出来。

周朴园的出现,使剧情达到高潮。

不知情的周朴园说出了周萍的身世,四凤知周萍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后羞愧难当,跑出去触电身亡,而随后赶到的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身亡。

周萍无法接受现实开枪自杀。

蘩漪和鲁侍萍受到巨大打击,神经崩溃而疯了。

至此,全剧接近尾声,一场暴风雨已然过去。

《雷雨》如何抓住巴金的灵魂/浅谈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这就是本剧中三处大的冲突,曹禺设置冲突的技巧在于他让各种矛盾环环相因,扣人心弦的同时,还做到了自然,因而使剧作获得了真实而感人的力量。

2、在人物塑造上

戏剧之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剧本创作中,不论是戏剧还是电影、电视剧,对于剧中人物的塑造与把握始终是作品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让读者或者观众记住那个让人刻骨铭心,丰满而真实的人物。”

比如话剧《茶馆》中的王利发,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白景琦,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等,这些在舞台或者银幕中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已经被作者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灵魂,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而《雷雨》中主要的人物有八位,作者曹禺将每一位人物都塑造的丰满而复杂。

如周朴园,作者将他归于伪善却仍然还要为他分辨出刹那间流露出的一点真诚的颜色。他的伪善就是他虽然是一个看上去是一个威严正派的富人家长,但背地里却做着丧尽良心的勾当。而他的刹那间幻出的真诚就是对前妻侍萍的那点愧疚,对旧的感情的怀念。如保留着侍萍三十年前最喜欢的家具,大热天关窗户的习惯等等。

对周冲,曹禺也细心区分着单纯和痴憨,让现实的铁锤一次又一次敲醒他的梦。在情爱里,他依然认不清真实。他爱的只是“爱”,这个抽象的概念。纵使现实不毁灭他,他也早晚被那绵绵不尽的渺茫的梦掩埋到与世隔绝的地步。

而《雷雨》中,最耀眼最独特的人物还是蘩漪。她是一个具有“雷雨”性格的女人。她的热情是浇不灭的火,上帝偏让她枯干地生长在砂上,她美丽的心灵被环境窒息变成了乖戾。她有强悍的心,她浑身充斥着阴郁的力,她不算是可爱的女人,她是辛辣的,尖锐的,她有她的“魔”性,她的魅惑性。

有人评论说一出戏如果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无论它的剧情冲突多么紧张激烈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而曹禺笔下塑造的这些人物鲜活富有生命力。尤其是蘩漪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即使过去了多少年,仍有其不灭的光华和魅力。

曹禺对于中国文学人物画廊的贡献不止一个蘩漪,还有《日出》中的陈白露,《原野》中的金子等,都鲜活而富有个性。

《雷雨》如何抓住巴金的灵魂/浅谈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3、《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

这种美一方面体现在文辞上的优美,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周冲便是这样一个有着诗意的性格的阳光少年。他满脑子都是希望,都是生活的美好,他的言辞也是具有美的诗意的:

有时我就忘了现在,(梦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亲,并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地,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那时天边上只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我们坐在船头,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这种诗意的美,给了一直沦陷在剧中神经紧绷的读者一种放松和享受。

除此之外,作者在角色分析和外形描述上同样会用一些美的修辞。比如对蘩漪的分析:“……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的,忧烦的,她会如秋天傍晚的落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来了。”

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之后流露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味。致使后来有研究者将其定义为“诗剧”。

《雷雨》的出版,震动了文坛。六十多年后,巴金谈他初读《雷雨》的感受:

我被深深的震动了!就像从前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一样,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我曾这样描述过我当时的心情:“不错,我流过泪,但是落泪之后我感到一阵舒畅,而且我还感到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身内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的献出我的精力。《雷雨》是这样的感动过我。”

被巴金盛赞的《雷雨》无论从戏剧冲突的设置上,还是剧中人物的塑造上,作者曹禺都有其高明之处,再加上整部剧诗意的美感,使得《雷雨》这部话剧堪称完美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