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是不是六聖之首,鴻鈞之下第一仙?

閃擊伯爵2


首先我們看下小說中封神榜的由來

《封神演義》中鴻運老祖有三個親傳弟子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 他們分別創立了闡,道,截三教。封神榜就是三位教主共同創立的。

原文第十五回 崑崙山子牙下山 裡面這樣寫道

話說崑崙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正此之故。

大致意思就是說

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劫臨身,故此閉宮止讓。又因昊天上帝(玉皇大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叄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叄等,共編成叄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叄山五嶽,步雨興雲善惡之神。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

可以證明封神榜的出處

其次再說下三位大佬

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老子就是老君爺的第十八次世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元始天尊,全稱“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無上帝”,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場位於崑崙玉清境。、

《歷代神仙通鑑》稱元始天尊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的大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為元始天尊。

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道門十規》中說:“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則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

(此處大家可以參考歷代神仙通鑑)

通天教主本來也是“封神榜”的制訂者之一,知曉門下仙徒在封神榜上有名者(即必死者)甚眾。但隨著其門徒在太師聞仲的力邀、闡教叛徒申公豹的蠱惑下與姜子牙對抗,因而不斷被殺,再加之門人弟子的挑撥,最後通天教主終於無法隱忍,也參與了這場爭鬥。通天教主於界牌關佈下“誅仙陣”會鬥元始天尊和老子等,但在眾位教主級仙長的聯手夾擊下潰敗;隨後又以門下弟子佈下“萬仙陣”再戰,最終截教大敗。去向不明有人說被鴻運老祖帶回天上受罰去了。

最後我們迴歸到小說中來

原著第七十七回:元始曰:“古云:‘先師次長。’雖然吾掌此教,況有師長在前,豈可獨自專擅?侯大師兄來,自有道理。”元始天尊為何不出手,就是在等太上老君發話。

所以,《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雖是師兄弟,但太上老君不管是教中地位還是個人實力都遠遠高於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在古代神話中 原始太尊比太上老君厲害。元始天尊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的大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為元始天尊。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本來是“三清”中地位最低的,但是後世認為道教為老子所創,故而其地位應該提升,尤其是李唐王朝時期,太上老君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再往後太上老君便成了元始天尊的大師兄了。


一憶一


“諸天六聖”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媧娘娘、準提道人、接引道人。

擴展資料:

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並稱為“三清”,相傳他化身為周朝的思想家老子。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老君的聖誕日,國際道教節。

首次出現

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於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東漢明帝、章帝之際(公元 58~88 年),益州太守王阜將老子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並與“道”相等同。

漢順帝時(公元 126~144 年)張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據傳張陵在傳教佈道時作的《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書中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名號。



彼岸視覺新媒體


《封神演義》中,鴻鈞道人是至高無上大仙,他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師父,他的三個徒弟都是聖人,可想而知鴻鈞道人的地位是何其尊貴無上。

在《封神演義》中,除了鴻鈞道人這樣至高無上的人之外,還有六個聖人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準提道人、接引道人,當然還有女媧娘娘。

那太上老君是鴻鈞道人的大徒弟,他是不是鴻鈞道人之下第一仙、六聖之首呢?

的確,太上老君是鴻鈞道人的大徒弟,在地位上是高過於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西方二聖準提道人、接引道人的實力、地位雖然也很高,但也不至於會強過太上老君。故而這裡就不言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

鴻鈞道人的三個徒弟中,通天教主有教無類,故而他的弟子門人很多,其截教有萬仙來朝之譽,在地位上太上老君雖然是大弟子,但是在勢力上還是通天教主厲害。而闡教元始天尊的雖然都有修為,但在人數上還是不如截教。

同時通天教主頗受鴻鈞老祖的疼愛,所以通天教主得到的法寶最多,並且當他擺下誅仙陣、萬仙陣的時候,不僅太上老君不能破,而且和元始天尊一起也破不了,直到集準提道人、接引道人,共四位聖人才破了誅仙陣、萬仙陣。

當然通天教主的誅仙陣、萬仙陣雖破,但是他以一對四,還是能說明他的戰力的。退一步說,若單打獨鬥,不擺陣,通天教主勝不勝太上老君不清楚,但他還是不至於輕易落敗的。

所以太上老君是不是鴻鈞道人之下的第一仙還是有待考慮的。當然在地位上,太上老君是高於通天教主,畢竟太上老君是大師兄。

但是這裡海忽略了一個聖人,就是女媧娘娘,女媧娘娘泥土製人、補天救世,是大地之母,女媧娘娘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不同,女媧娘娘並不是以力證道、斬三尸成聖的,她是以功德成聖的。

同時在《封神演義》中,注重的是天數,商亡周興是天數,封神榜亦是如此。然而封神榜雖然是三教聖人共同籤壓,但書中常常會出現說奉女媧娘娘的法旨,由此可見女媧娘娘的地位。

如此就以《封神演義》而論,女媧娘娘和太上老君的地位、實力孰高孰低就好分辨了。當然了,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所以他們到底誰是第一就不同了。


中孚鑑


很高興回答你問題

看過書籍《封神演義》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有一個神仙十分厲害,他就是太上老君,就連鴻鈞老祖都害怕他。在書中太上老君的壽命比天地還要長,並且有多重身份。仔細的看完書中的內容,我們會發現太上老君在封神榜中有五種身份,分別是開天闢地之祖、三清祖氣、先天聖人、八景宮掌門人和三界主宰。

在第一回的時候,書中說盤古是開天闢地的神仙,然而很多讀者都在思考盤古的真實身份。在後面又說太上老君乃是開天闢地之祖,並且說太極圖是開闢鴻蒙的神器,因此在封神榜中的盤古,他的真實身份應該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記得書中說太上老君的壽命比天地還要長,然而盤古又是創造天地的神仙,說明盤古就是太上老君的一個分身。

太上老君在書中擅長分身之術,他也是三清祖氣。在誅仙陣那一回,太上老君來到誅仙陣中,他使用了一氣化三清對付通天教主。雖然打不過通天教主,也不能破掉誅仙陣,但是這種本領卻能讓太上老君藉著障眼法逃離了誅仙陣。這麼說來封神榜中的三清也是太上老君的分身,所以太上老君也是三清祖氣。

先天聖人,他們出現的時間比天地還要早,太上老君在封神榜中是開天闢地的神仙,說明他肯定是一個先天聖人了。記得太上老君曾經說“先天而老後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說明太上老君是在混沌宇宙中修煉元神,後來斬三尸成聖,成為一個不死不滅的先天聖人。鴻鈞老祖也說“先有盤古後有天,太上更在盤古前。”因此太上老君應該就是書中出現的第一個神仙,肯定也是一個先天聖人了。

我們都知道這本書主要講述的內容就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間的神魔大戰,也就是玉虛宮和碧遊宮之間的封神大戰。後來元始天尊聯手太上老君打敗了通天教主,讓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幾乎都是碧遊宮的弟子。在書中碧遊宮有萬仙來朝的美譽,然而太上老君創立的八景宮,在三界中也是赫赫有名,因為太極圖和乾坤圖都是放在八景宮中,因此太上老君在書中也是八景宮的掌門人。

封神榜乃是昊天大帝的旨意,他只不過是鴻鈞老祖在紫霄宮中的一個門徒,是鴻鈞老祖讓他去掌管三界。在十五回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封神榜乃是昊天大帝的旨意,然而封神大戰導致了三界生靈塗炭,後來昊天大帝被鴻鈞老祖懲罰。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太上老君在開天太極界變化成玉皇大帝,成為新的三界主宰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作為鴻鈞老祖的三個徒弟,都是歷萬劫不滅之體,換句話來說就是天地間的任何能量都殺不死他們,即便是他們三個互相之間也不能真正將對方置於死地。其中通天教主是三個人中法力相對較弱的一個,被太上老君和準提道人打過屁股,但也僅僅是挨幾下打,對他來說是不痛不癢。

那麼,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這兩位大佬誰更厲害一些呢?有人說是太上老君,因為他是大師兄,法力神通該當最強;也有人說是元始天尊,因為他是盤古的化身。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通天教主身上去尋找答案,因為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和他交過手。

在通天教主擺下誅仙陣後,闡教眾人束手無策,無奈之下只得請元始天尊前來破陣。元始天尊乘坐九龍沉香輦進入誅仙陣門,用萬朵金光蓮花照亮了整個劍陣。這時候通天教主發一聲掌心雷,震動誅仙寶劍,竟然把元始天尊頂上的一朵蓮花給削落下來。元始天尊在誅仙陣中轉了一圈後就出去了,並沒有去戮仙門、陷仙門、絕仙門中查看。

出了陣門,上了蘆篷,這時候燃燈問他:“老師!此陣中有何光景?”元始天尊說:“看不得”。這兩句對話很有意思,“看不得”有兩個意思,一是不應該去看,但這顯然是不成立的;二是沒有能力去看,但這也似乎不符合現實,畢竟元始天尊已經進入到陣內,而且安然無恙地出來了。我們結合元始天尊探陣的全過程以及他被削落頂上蓮花的事實可以推測,元始天尊對誅仙陣的威力還是有些懼意的


阿政放映廳


看過《封神演義》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鴻鈞老祖是太上老君的師傅,按道理鴻鈞老祖的地位應該比太上老君高,但是在書中卻這麼說:“先有盤古後有天,太上更在盤古前”。

那鴻鈞老祖在書中乃是天道的化身,古人常說“天地本無極,無極生太極”,在書中提到鴻鈞老祖的來歷,記得書中這麼說的:“盤古生太極,一炁化鴻鈞”,也就是說在《封神演義》中的鴻鈞老祖指的就是天,或者鴻鈞老祖代表天。

所以在書中就會有這麼說到太上老君在鴻鈞老祖出現之前就存在了,那麼在書中的太上老君既是鴻鈞老祖的徒弟,那為什麼又比鴻鈞老祖的地位高?

在《封神演義》中的太上老君其實是混元先天無極大道,也就是道祖,也就是無始無形的無名大道。或者說在書中的太上老君乃是天地之根,元炁之祖,也就是鴻鈞老祖的祖師爺。

但是那太上老君既是鴻鈞老祖的祖師爺,在書中又為什麼會變成鴻鈞老祖的徒弟呢?

其實在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那一回中已經說明了,那太上老君原本無形無名的狀態,後來經過無數年以後借李耳之身分身下界,拜鴻鈞老祖修煉道德。記得書中說到:“方借李耳修成形,同拜鴻鈞修道德”,也就是說在書中鴻鈞老祖的大弟子太上老君其實只是一個分身而已,真正的太上老君依然以無始無終、無名無形的狀態存在於太虛宇宙之中。

因此,在書中說的“太上更在盤古前”,其實指的是真正的太上老君,而是分身下界的太上老君。

換種說法講,比如那太上老君乃是古時候人間的皇帝或者太子,而那鴻鈞老祖乃是皇帝的老師或者太子的老師,相當於一個古時候的大學士,但是從本質上講太子或者皇帝的地位依然比他們的老師高。

所以在書中的太上老君相當於玄門的創始人或者祖師爺,而那鴻鈞老祖相當於一個老師或者軍師,歸根結底那太上老君的地位依然還是比鴻鈞老祖的高,換句話說那鴻鈞老祖和太上老君不僅僅是師徒關係,而是君臣關係。


一一熱門搞笑派一一


《封神演義》中通天道人肯定是鴻鈞下的第一聖人。為什麼這樣說呢?

鴻鈞道祖下有六位聖人,老子、元始天尊、通天道人、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女媧娘娘。

女媧娘娘是造人功德成聖,雖然也是不死不滅,但武力並不強悍,從不參與爭鬥,女媧娘娘先除外。

老子持有功德至寶天地玄黃玲瓏寶塔,往頭上一放,萬法不侵,誰也打不動,先天立於不敗之地,誰也不可能贏得了他。元始天尊、接引道人、準提道人也是武力超絕,無人可敵。

但雖然是這樣,通天道人一個人擺下誅仙劍陣,沒有一個聖人敢單獨進去破陣,《封神演義》中說的明白,在破誅仙陣前,老子和原始天尊兩個人不敢破陣,等著西方教倆聖人來了才破陣。準提道人先到,問老子:“這陣內有四口寶劍,具是先天秒妙物,不知當初如何落在截教門下?”老子曰:“當時有一分巖……如今道兄來的恰好,只是再得一位,方可破此陣耳。”

老子自己都說了,沒有四個聖人,破不了通天道人的誅仙陣。

由此可見,六大聖人之中,通天道人是第一仙!!





風雪夜


不是的。而是太上太白太乙。太乙真人,太白金星,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大羅金仙之首。排位不同,自己上網查詢搜索看看都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