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封神演義》中如下話如何理解?

布衣之徐


《封神演義》中,各位可以看到,對戰雙方看對方不順眼,就會說:“合該道友你上封神榜,待貧道送你一程。”對方就會大怒,你才該上榜!你全家都上榜!!

封神榜是為了給昊天上帝封天庭365個神位,上天庭做官去的,可為什麼都不願意上榜呢?

這得從封神榜的來由說起,闡教十二金仙因為犯了殺戒,一千多年道行不能進步,需要入世修行。而人間界正趕上朝代變更,商朝紂王無道,西周興起,雙方展開大決戰,元始天尊派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興周,同時主持封神榜。

三教聖人簽押封神榜,跟行深厚,成其仙道;跟行稍次,成其神道,上天庭為神;跟行淺薄,轉入輪迴。

上天庭為神,聽起來高大上,實則不然,天庭有各種規矩,有各種公務,想下凡也不是那麼容易,受到了太多的約束。當仙道則沒有這麼多事,仙人逍遙自在,無拘無束,閒遊三山五嶽,名義上受昊天上帝管轄,實際上好多法力深厚的大仙根本就不鳥昊天上帝,昊天上帝也指揮不動他們,比如說鎮元大仙、南極仙翁等。

所以說,對於修道人來說,最後追求的是仙道,與天地同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根基淺薄仙道難成,退而求其次才成神道!





風雪夜


這段話用現在詞語還原:

大體上來說,那些神官其實就是修煉成仙之人做的,但是因為他的資質和修為有限,不能最終飛舉朝元到達終極目的,因此只好改做神官。



《封神演義》又名《封神榜》這部書的主旨脈絡就是仙聖計劃經過商周這場戰役,為神仙體系選拔一些執事人。因此闡教助周;截教助商,各憑道術能為,互有殺傷,最後周勝出。姜子牙拜壇開榜為仙界完成封神!



其實中國的神仙體系是很混亂的,從中國本土教派道教來說,它有自己一套相對比較統一的神仙體系;但經過外來佛教的重大影響,又摻雜了很大一部分外來仙聖。加上民間各個朝代以及普通民眾根據好惡不斷捏合,尤其是一些民間口傳以及說書藝人還有執筆者的演繹,這個體系在不斷壯大,林林總總摻也算是千頭萬緒紛繁龐雜。



我們普通意義上總習慣說“神仙,神仙”可到底是神還是仙?這就引發了一個最終目標和起始階段的探考,而且這個修仙自古有之,歷朝歷代避世修為的大有人在,而宗教有人在後世的著作中也大肆渲染這個過程,變的更加神秘和撲朔迷離。當然你首先心誠才能修煉,心不誠的是不會有獲得的,所以歷來就有很多人會去修習這些術法,第一夢想長生不老;第二夢想飛舉成仙。



說到《封神演義》它給出的思路其實就是暗合了一些當時社會的一些認識,天上神仙無數,而且有一個總控組織,這個組織類似於現在的聯邦管理,那些仙聖沒事就會開開會探討一些問題,但這麼大的體系,管理幾重天還得管理世間萬物,人的生死輪迴,以及風雲雷電洪水失火瘟疫和醫療出行和休眠。總之所有你遇到的事情都有專門負責的,這就需要大批量低於仙聖一級的神做執事。而且有了這些基層管控者,他受百姓的誠意香火,就得為百姓行福報…



看看,現在科學唯物主義看待這些事就感覺十分可笑了,但古人在認識有限的年代不僅深信不疑而且還都有一套禮儀和行為要日常遵循著。

總而言之民間大體上有各個官職,天上也是這樣,天上的神官就是修煉之人擔任的,他們可能是本身仙聖的徒弟;也可能是普通自修的凡人;還可能是一些動物或者植物。這些修煉者因為自己資質上各不相同很難再有太大的作為,而且天上仙聖畢竟是鳳毛麟角的,怎麼能隨便企及?必然會經歷漫長的過程也必然會經過太多的考驗,再或者吃點仙丹異果的,所以你看封神演義裡面處處也充斥著這些重裝設備?



結論: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仙聖達不到,但仙聖可以讓你幹些天上的神官,這就吻合了題主提到的那句話,封神的意義就產生了。


霧忱風


看官(各位讀者):大抵(普遍地講)神道(神官)原是(其實就是)神仙(得道成仙之人)做(做的),只因(僅僅是因為)根(根器,資質)行(修為)淺薄(比較差),不能成(不能得到)正果(徹底的修行成果)朝元(徹悟自己本元),故成(因此只好成為)神道(神官)。

挨個詞語地翻譯,是上面這樣,連起來翻譯個別詞語會略有不同:

各位讀者:普遍地講,神官其實就是修道成仙之人做的,僅僅是因為他的資質和修為比較差,不能得到徹底的修行成果,不能徹悟自己本心,因此只好成為神官。

也就是說,真正資質又好,修為又高,能徹悟本心修成正果的仙,是不會做什麼神官的,不死不滅,逍遙於天地之間,豈不更好?只有修行不到位的修行人才會去做神官,天天做事,又苦又累。


笑檀郎


神道指的是有一定法術的能裝神弄鬼的人,但其基礎不勞,道心不穩,不能守住本心,精神不專,所以不能成神。


岐黃小劉


神也是陰魂,欲成神必失命,索命的話會是吉言嗎


瑤香子


就是神和仙的等級區別,本來神可以做仙的,因為道行不夠,升不了仙,所以才有神這個級別。


呆子左512


替天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