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入小学前该提前学知识吗?

风倩168


我觉得您的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同时我也能感觉到,你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另一方面是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提前学习,你的心情有一些紧张,焦虑,这个我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孩子提前学习意义究竟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家已经取缔了学前班和各种幼小衔接班,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讲,是不提倡孩子提前上幼小衔接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还是会看到身边有很多的学前班和幼小衔接班出现,其实这也就说明了,在很多家长的传统观念和概念中,孩子是一定要上学前班的,因为家长会觉得孩子如果不上学前班,到了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讲的东西他听不懂怎么办,他会不会有挫败感,或者学起来吃力呢?

还有一些家长说因为社会舆论的影响,“我会觉得其他孩子都上,我们不上,老师一看孩子都会了,就不讲了,我的孩子不就吃亏了吗?”还有一些家长会说,“我不让他上,到时候他写作业不会写,我还得看着他写作业。”等等。

总之,家长所有的焦虑和根源都指向一个方面,那就是孩子不上学前班,将来小学学不会,孩子现在不抢跑,将来就会撵不上。其实,家长可以仔细的想一下,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不可以接受的吗?我觉得但凡是一个智商在正常范围内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所学的内容一定是可以接受和掌握的。有的家长可能就会说:“老师,你说的不对,那孩子他就是学不会呀,那些课上的东西他真的听不懂。”以孩子的智商水平,其实是可以学会小学一年级的那些知识的,但是他为什么上小学之后掌握不了呢?

那么家长再深入思考一下,孩子学不会真的就只出在学习方面吗?

结合刚才小课分享的内容,家长来考虑一下其他方面,比如说孩子刚从幼儿园升入到小学,因为幼儿园环境到小学环境跨度是很大的,有没有可能出在适应性的问题上面?

也就是说,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他还没有适应小学的生活,他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在学习上面,他对新的环境还存在着一些恐惧或者不安,使他没有办法好好的听课,而新的学习习惯、上课习惯、上课形式,他还都没有养成或者没有办法接受,所以他还不能专注的去学习,家长要知道,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对于孩子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第二点,家长紧张焦虑的情绪其实也会影响到孩子,我刚才说了,家长对于孩子自信心,积极主动性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家长在家庭中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的环境,让他能够独立的思考,同时家长也要能够有效的去陪伴孩子进行学习。家长是要整天催促着他写作业,还是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在他后方支持和鼓励他?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是要拿他和其他的孩子做横向比较,还是和孩子扎扎实实地一起来分析一下,差距在哪里?这些都是做家长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的。

那么,关于在家庭中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为孩子建立自信心,这些我在上面的小课分享里面都有讲到,家长可以去回听。除此之外,还想说一点,上了学前班的孩子再去上小学,等于是让孩子做重复的学习,重复的学习容易让孩子降低求知欲和他对学习的兴趣。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叫做三年级现象,有的也叫做四年级现象,我相信很多家长都观察到了这样一种情况。

就是有些孩子在一到三年级的时候成绩都很好,但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突然间就出现了成绩下滑,这些孩子很多都可能是上过学前班,做过提前学习,因为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孩子都是在做重复学习,老师讲的知识,他在听课之前都已经会了,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自然重复学习的成绩肯定会很好,但是重复学习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他觉得老师讲的东西都会了,所以上课不专注听讲,家长要知道,一旦孩子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爱走神儿不独立思考的习惯,到了高年级之后,接触他从来没学过的新知识,他的成绩有可能就会下降。

所以孩子在入小学之前需要进行很多的知识储备吗?

我个人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知识储备,进行提前的学习。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去做入学前的准备呢?

我觉得更多的应该关注在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的培养,而这些东西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可以学习到的。首先,家长要多带孩子做一些亲子阅读,孩子的阅读量上去了,他的阅读理解能、思维能力、语言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将来上小学自然也就不用愁语文成绩。关于英文学习和阅读方面的习惯培养,可以去回听刚才的小课分享。

第二个方面,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做运动,比如跑步、打球、接触大自然,这样以后孩子在面临学习压力的时候,会找到一个出口去宣泄自己的情绪。

第三,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多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数字的认知,也可以帮助他为小学数学打好基础。

第四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积累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多多的去关注孩子在和小伙伴交流过程中的情绪的变化,以及他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和人际交往的习惯,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在入小学的时候更快更好的适应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

第五点,在家庭当中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机会,让他参与到家务劳动过程中,这些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为孩子将来上学握笔写字的肌肉力量的发展打下基础,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整理自己的物品,比如整理书包,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可以去引导孩子进行一些自我管理了,当然入小学就更应该这样,我刚才在小课中也说过了,可以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文具、自己的房间,这样可以让孩子到小学阶段,在老师突然撒手的情况下,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这些就是我给这个家长提的关于小学入学前知识方面的准备。还有关于生活习惯、社交礼仪、心理方面的准备,家长可以回听小课分享,也可以关注我们教育秀秀看的公众号,里面有关于入学前准备的相关课程。

其实关于知识方面,我不太建议家长提前对孩子灌输一些学习方面的知识点,而是以其他的方式发展孩子的独特的能力,我相信孩子是可以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的,可以很好的掌握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的,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初级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孩子的家长。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教育秀秀看


孩子目前四年级,当年没有读学前班,在一所口碑很好的公立幼儿园“傻玩”,最喜欢幼儿园内的小动物园,每天的话题就是各种小动物。我自己不是很着急,但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受不了我“放纵”的态度,开始“自我拯救”,放学后外公外婆开始教孩子各种知识。外婆从事的工作和英语相关主攻英语,外公主攻数学,所以在上一年级之前孩子学会了各种杂七杂八的知识点。

阅读这件事是我一直在负责,每天要求不管是谁负责,孩子必须要读一本书,所以识字量积累的很可观,但是并没有要求写。

一年级时,看孩子每次考试都是100分,放松了对其的管理和约束,一年之后发现了严重的问题。

孩子读题不仔细、计算不认真、计算速度上不去等问题开始凸显,赶紧从二年级时开始调教(才发现没有晚),孩子在二年级时一直也是三百的成绩(语数外三门),经过一年多的调教,孩子才稍微改正了一些些心浮气躁的坏毛病。

所以,提前学和不学都不是要紧的事,家长在一年级时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这比知识来的更重要。

当然,课外阅读,包括各种中文、科普、英文的阅读就像药一样,每天都不能停。

上过学前班,家长如果不关注,一年级看着考试成绩放任对孩子学习习惯的管理,很快就会出问题,所谓的优势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一年级的知识点不多,而学习习惯才是要培养的重要(当然,考试分数也很重要,代表基础的掌握实力)。


九斗学生心理


分享我自身经历吧,儿子幼儿园的时候我什么班也没给他报,儿子班有一个家长说我好几次,说我不负责任对于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说我需要重视孩子的学习等等,她给自己闺女报的识字班,拼音班,数学班,结果进入小学一直就是80来分!我一个姐姐也是给孩子报的这些班外加了英语班,据说数学和英语还可以,但是语文也就七八十分。然后我一个朋友孩子这些班都报了,这就这个孩子学习还不错,总是90多分到100分,我儿子没提前上反正也这么个水平


親親萌妈


我天天跟一年级孩子打交道,孩子们有来自公立园的,有来自私立园的;有零基础的,也有超前学习的;有学习习惯很好的,也有学习习惯很糟糕的;有聪明的,也有缓慢的。

我分享的,全都是身处一线的干货,不是专家闭门造车,不是家长个别经验,更不是道听途说。

相信家有大班生的家长会在我的回答里找到方向。


如果有下列任何一个前提,可以不学:

家有一个工作清闲、特别有耐心有方法的家长。孩子不提前学,后面也有很大机会追上,孩子更有可能养成绝佳的学习习惯,无非就是家长辛苦一点。

孩子特别听话,理解力特别好。不提前学也OK,学校虽然进度快,但并不是不教。

提前识字(识字超1000),有较好的阅读习惯。不提前学没问题,一年级总共要学的生字也就几百个。


如果有下列任何一个前提——

主要辅导人(通常是妈妈)工作忙碌、性子较急;

男宝;

聪明但淘气;

听话却反应慢;

贪玩;

不听话;

不识字,不喜欢绘本;

……

只要有以上任意一项,不提前学习,就要家长和孩子就要在九月份开学时双双渡劫了……

渡劫成功,不一定是学霸,但渡劫失败,学渣无疑。

不管渡劫成功与否,家长都会累个半死。


最后再叨一句:请家长不要轻视小学一年级的难度,比你能想象的,还要难。


小谢老师说一年级


没必要,但是前期一定要把拼音基础打好,会拼读,数学凑十。借十学会,二十以内加减法一定得熟练,会算,多识字,多写字,简单的,容易的字一定要会写,否则一年级拼音不会几个星期让你学一个,字也一样,会写不会写一下带过,不会一个字教你一个多星期也不换,而且节奏很快,接受不接受得了都是一下带过,一个星期就学完了,没基础上一年级累死你都教不会,别问我怎么知道的,等你家的一年级以后你就知道了,我很庆幸没听任何人的话,我家的前期投入的多,识字量大,基础好,所以现在学习不费劲,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挺好


诸葛筱蝶


适度的学前教育对于孩子启蒙学习至关重要

适度!这个词的把握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个难题。很多家长都喜欢抱着望子成龙的思想,希望孩子“永争第一”,如此教育可能会从小就留给孩子非常大的学习压力,最终导致孩子害怕学习。

个人很喜欢“中庸”这个词,从小家里不富裕爸爸妈妈忙着赚钱没时间监督我们的学习,他们不会要求我们班级第一,但是我们知道成绩要保持90分左右,庆幸这种无欲无求的“中庸”思想总是帮助我轻松地度过一个个可怕的大考小考,有时候“中庸”让我感到“普通人”的自卑鞭策我努力奋斗。后来的我才明白,“中庸”其实是保持着一种舒适的平衡感,也相当于适度。长大后你可以以“中庸”的状态权衡调节。

扯得有点远了,其实怎样做到适度。学前的儿童,你可以学习一些一年级上册的部分内容,比如拼音字母的认读,拼读,或者描红。但是你不要过度地要求他抄写一大篇课文,学前儿童还不能够熟练的掌握握笔方法,过大的作业量不仅让他疲倦,害怕写字,甚至养成了握笔姿势的错误。

过度的标签学习不可取

数学方面可以,学习简单数字学习,十以内加减法,根据学习情况调整20以内加减等等,或者再提升一点可以背诵九九乘法表,但是千万不要让他们学习乘法除法了。这是二年级到三年级的内容了。我发现很多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关注幼儿园教的内容多不多。

甚至我老家有一大堆家长挤破头要去一家小班学习拼音,中班开始学习乘法除法,大班直接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幼儿园。误认为教的多就是好!

学习之前可以先买一本一年级上下册的课本,淘宝很容易买的到。首先家长自己仔细阅读,然后选择部分比较简单有趣的内容与孩子分享,放低学习要求,简单的互动提高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随时掌握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又参与了他的学习,何乐而不为?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是关键

学习中,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在学习中有什么天赋或者兴趣,不仅是课本的学习,孩子学前的教育中,无论是背诵古诗词,画画,收工,讲故事还是其他,甚至是做游戏都对孩子十分有益,画画刺激孩子的右脑发展,以及对脑海中想法得表达。手工锻炼孩子手眼结合,锻炼动手能力,古诗词锻炼语感,普通话,文辞积累……

所以,家长们不要拘泥于课本的学习,更不要有玩物丧志的想法,爱好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对以后学习工作集中注意力也是十分有益。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吧,参与到他的生活学习中。不要为了孩子高兴就过小地给孩子购买手机,从此沉溺手机中变成另一个离不开手机的你,不要等到孩子长大后你都不清楚他的爱好与特长,收起你的手机和他们一起成长,你会发现没有手机的孩子会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

愿:岁月无忧

一杯肥仔快乐水送给你们~


肥仔快乐水


在进行幼小衔接相关课程以及教材研发的这几年,跟很多老师以及家长面对面的沟通,很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一方面希望孩子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生活,一方面担心孩子上一年级不适应。

其实,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认字很多,算数会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上了小学一年级考试很轻松,但是通常高年级尤其初中高中,在中游晃荡,没有后劲。

其实就是因为上一年级之前学的知识太多,拔苗助长了。

所以上小学之前需要学什么?

1.必备的基本常识知识。能分得清左右,10以内数掌握就可以,认识钟表,简单的图形,规律,唐诗宋词可以背。这个月教育部刚刚下发的政策,对高考语文的调整,增加诗词和阅读。所以做一个眼光长远的家长,应该陪伴孩子更多的去阅读。

2.必备的学习能力。包括上课自控力,专心听讲的能力,理解力,表达能力,

3.必备的良好习惯。认真倾听,独立思考,丰富的想象力。

4.必备的交往能力。进入全新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不会强烈的缺乏安全感。能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矛盾等。


中国幼教集团研发专家


孩子今年七岁,一年级,幼儿园什么都没学,幼儿园毕业了,没有正确的握笔姿势,整天瞎涂鸦,爱讲故事,话唠。我没有给她上任何的提前班,以为学校老师会教,结果一上小学,班里就我姑娘一个人没有提前学拼音,第一次拼音测验,73分,全班倒数第一,我给孩子说妈妈陪你一起学拼音,孩子很努力,现在学得很好,班上的班长,最重要的是她养成了认真听课的好习惯,知道别人学过,她没有学过,所以很努力 ,每天回来都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 ,每次考试都很有成就感。

我个人觉得,孩子是要慢慢陪伴的,提前学习真的很容易引起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他觉得自己都学会了,如果上一年级后,家里有家长陪伴学习,孩子的习惯一定会很好,成绩自然就起来了。我反对超前学习。


果果妈0420


我觉得,可以学,但是要适量,而且不跟课本内容重复,多读绘本故事,多认识一些字,对孩子来说将来上学以后,对理解能力会更有帮助,而并非是照着一年级的要求去教,我觉得这一年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时候,认识字多的孩子,比认识字少的孩子要更自信,只需见字会读即可,写字最好等上一年级了,跟着学校老师去学(前提是你所在的那个学校重视书写),就能够把字写好了,可以让孩子练习写写拼音,打个基础。


嬛嬛若水


我个人觉得:得看自己的孩子是什么类型的,有些孩子坐得住,做事专注,认真的孩子可以不上学前班;反之可以考虑,上不上学前班?还要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怕孩子累,以前的皇子比我们现在的孩子更吃苦,同样也是5岁的孩子,我们怕什么?孩子累不坏的,个人感觉,为什么大家都在疑虑上不上学前班呢?说白了不就是对现在的教育迟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