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刑事案件中,当事人被刑事拘留,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意味着什么?

尤里乌斯2018


如果你被刑事拘留后,检察院却没有批准逮捕,意味着你可能要被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取保较常见)。之后你可能就没啥事了,取保到期后案件撤销(也可能直接起诉)。

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但最终无法起诉或当事人被判决无罪,那错案责任就是检察院承担,如果检察院在审查批捕时会比较谨慎,发现了案件的问题,不批捕,公安机关就必须解除刑事拘留措施,换成取保候审或监事居住,期满后撤销案件。(当然也有不捕直诉的情况。)

回到你的案件,你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你应该被逮捕,他们会在最长30天内呈送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批准逮捕你。逮捕的决定权在检察院,专门负责此事的科室叫即检察院的侦查监督科审查批准逮捕。

这个就很重要了,前面说过了,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你了,但你最终却被法庭判决无罪,或者检察院不起诉,检察院是有可能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详见《国家赔偿法》十九条)

审查逮捕属于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环节(多见于侦查阶段,也存在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阶段相关办案机关决定是否逮捕的情形)

因此,一个案件一旦被批捕,其极有可能被起诉,而考虑到我国极低的无罪判决率,即使案件问题显而易见,但辩护难度也非常大。反之,如果检察院没有批准逮捕,那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就相对容易很多,即在审判程序启动前就将案件无罪化处理。

因此,可以说,能否促使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了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命运。


曾杰律师金融案件辩护


刑事案件,当事人被刑事拘留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有以下几种情况并意味着不同的结果:

一、没有犯罪事实不构成犯罪不批准逮捕。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所涉案件材料经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证据证明的事实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既然不涉嫌犯罪,当然不能批准逮捕。这种没有犯罪事实的不批准逮捕,案件也即时终结,当事人被拘留属于错误拘留,当事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二、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事实属于犯罪事实,但是情节显著轻微,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不认为是犯罪,不作为犯罪论处。对这种情形的不批准逮捕,案件完结,但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不属于错误拘留,不予国家赔偿。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犯罪事实不批准逮捕。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事实涉嫌犯罪,但是收集的证据还不足以证明犯罪事实成立,不符合逮捕的法定条件而不批准逮捕。对这种情形,被拘留的人会被立即释放,但是公安机关可以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继续对该案进行侦查,案件还不能完结。侦查清楚事实,终结案件直接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四、没有羁押必要而不批准逮捕。即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犯罪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也足以证明,但事实和情节较轻,即既不属于重罪,也不属于情节严重,且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态度好,不羁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羁押必要而不批准逮捕。这里面包括最高刑罚为拘役和管制,也包括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刑犯。这种情形,公安机关一般是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继续侦查,侦查终结后直接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五、被拘留人身患重大疾病不宜羁押而不批准逮捕。如果被拘留人患重大疾病致生活不能自理或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或者需要住院治疗,或者患有传染病不适宜羁押的,检察院一般也不会批准逮捕。对这种情形,公安机关仍是采取取保候审或者是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继续侦查案件,待侦查终结后直接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闲庭信步PU


检察院不捕,肯定是不符合逮捕条件。

先说“逮捕条件”是什么?

就有3点,只要同时具备,就可以逮捕:
  1.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 采取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检察院不批捕的第1种可能。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检察院是不会批捕的,一来逮捕是剥夺人身自由最严厉措施,必须慎重使用;二来证据不足就逮了,将来出现无罪判决,检察院是要承担错捕责任,是要国家赔偿的,后遗症非常大,检察院不会冒这个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检察院会列出补充侦查提纲,公安继续侦查,证据充分后,随时可以再次报捕。



检察院不批捕的第2种可能。

判不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也充分,但就是判刑很轻。比如说,危险驾驶罪,法定刑就是拘役1—6个月,根本判不了有期徒刑,这就没有必要采用逮捕这么严厉的措施了。这种情况,一般公安也就不会报捕了,即使报了,检察院也不会批。


检察院不批捕的第3种可能。

取保候审没有社会危险性,没有逮捕必要。这类案件,证据没问题,也能判到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但是情节轻微。比如说,轻伤害案件,嫌疑人认罪悔罪、已经赔偿被害人、也取得了被害人谅解,这种情况,即使取保了,也不会有社会危险性。毕竟羁押不是法律的本意,治病救人、促使其改过自新才是目的。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关注、留言。


Beyond1975


首先恭喜!这意味着,如果当事人是在羁押状态,由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当事人是可以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情况也有,不太常见),从羁押状态恢复人身自由的!

其次,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取保候审之后当事人也不是肯定无罪了,还有一些注意事项:第一,要遵守取保候审的一些规定,比如保证公安机关、司法机关随传随到、不能在取保候审期间违法犯罪、不能有毁灭、伪造证据等等行为(具体可自行百度),在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的时间内,如果没有其他问题,一般办案单位会通知当事人去签字销案,这时才是彻底没事;第二,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办案单位对当事人取保候审之后的一定时间,办案单位也可能直接提起诉讼,案件经过检察院、法院之后依然可以被判刑,当然这种情况下基本都会被判处缓刑(也有个别被判处实刑收监的),根据判处缓刑的情况再具体处理就可以了。

以上都是常见情况,也有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在案件进行到检察院或法院阶段又被批准逮捕的,这种情况虽然不太普遍,也应该注意。总而言之,当事人不被批准逮捕肯定是好事,但在案件没有完全结束前不要掉以轻心,不明白的问题找专业人士多咨询一下,以免出现预料不到的不好结果。


李颖志律师


刑事案件中,当事人被刑事拘留,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意味着什么?

首先,从题目判断这很可能是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至少不是检察院自侦案件。

其次,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意味着人身恢复了自由,因为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就要变更强制措施,考虑到监视居住的成本,采用率,采取监视居住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为此,一般人会变更为取保候审。

第三,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都会附有不批准逮捕理由说明书,主要有一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二不构成犯罪,三构成犯罪但是没有羁押必要性。因此不批准逮捕意味着什么,就要看理由是什么。

第四,根据上面的理由,经济犯罪不构成犯罪的可能性较大,轻罪没有羁押必要性的可能较大,大部分犯罪检察院不批捕就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意。

最后,要想有个有利的结果,最好请个专业律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辩护。


法律工作者霍颜回


这个问题要视检察机关做出什么不捕决定来判断。检察机关不捕有三种类型。每种不捕类型导致的结果不一样。

第一种,无罪不捕。既然无罪。案结事了。

第二种,存疑不捕。又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捕。这意味着这个案子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检察机关在做出不捕决定时,会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公安机关会对犯罪嫌疑人作出取保候审(实务中较多,最长期限十二个月)或者监视居住(实务中较少,最长期限六个月)决定,意味着人放出去,但是要遵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相关规定。同时,公安机关会对该案补充侦查,一旦查明构成犯罪,还会移送检察机关逮捕、起诉;如果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届满仍无法查清,实务中,公安机关会对犯罪嫌疑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但案件可能还会在公安机关,不能撤案。

第三种,相对不捕,又称无社会危险性不捕。意味着已构成犯罪,但因犯罪情节轻微、有法定从轻处理情节等综合判断,认定无社会危险性,没有逮捕必要,所以不捕。公安机关也会做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决定。注意了,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届满前,公安机关依然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起诉,最后多半还会被判决有罪。

最后,记住:只要没有经过法院判决都是无罪状态;还有,检察机关无罪不捕,尽管不构成犯罪,但公安机关有时会做出行政拘留决定,好在既然已经刑事拘留,可以折抵行政拘留。

以上就是司法实务中的真实情况。望采纳!

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


刑事言者


1. 如果你被刑事拘留后,检察院却没有批准逮捕,意味着你可能要被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取保较常见)。之后你可能就没啥事了,取保到期后案件撤销(也可能直接起诉)。

2. 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但最终无法起诉或当事人被判决无罪,那错案责任就是检察院承担,如果检察院在审查批捕时会比较谨慎,发现了案件的问题,不批捕,公安机关就必须解除刑事拘留措施,换成取保候审或监事居住,期满后撤销案件。(当然也有不捕直诉的情况。)

3. 回到你的案件,你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你应该被逮捕,他们会在最长30天内呈送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批准逮捕你。逮捕的决定权在检察院,专门负责此事的科室叫即检察院的侦查监督科审查批准逮捕。

4. 这个就很重要了,前面说过了,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你了,但你最终却被法庭判决无罪,或者检察院不起诉,检察院是有可能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详见《国家赔偿法》十九条)

5. 审查逮捕属于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环节(多见于侦查阶段,也存在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阶段相关办案机关决定是否逮捕的情形)

6. 因此,一个案件一旦被批捕,其极有可能被起诉,而考虑到我国极低的无罪判决率,即使案件问题显而易见,但辩护难度也非常大。反之,如果检察院没有批准逮捕,那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就相对容易很多,即在审判程序启动前就将案件无罪化处理。

7. 因此,可以说,能否促使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了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命运。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全自动智能量化炒币机器人张沫允(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个人发表观点。


神一样的炒币机器人


现在全网沸腾的见义勇为被刑拘案的主角赵宇,就是没有被晋安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释放出来了。

 

不批准逮捕的话,通常就意味着会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但是取保候审不代表撒销案件,不代表公安机关认为不存在犯罪事实。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批准逮捕的当事人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的,可能还会送法院:

第一种可能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如果实际上构成犯罪,只是存在证据问题才不批准逮捕的,那么司法机关可能会继续进行侦查,搜查相关证据材料,如果经过补充侦查完善了证据链条,还是存在将犯罪嫌疑人送法院定罪的可能性的。

第二种可能是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但是其主观恶性较小采取取保候审就可以防止发生妨碍刑事诉讼等社会危险性,所以不批准逮捕,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还是构成犯罪的,还是可能送法院。


王如僧


大家好,我是饼大遮不住爷的脸。


被刑事拘留后没有被批捕意味着侦查机关应当立即将犯罪嫌疑人从看守所释放。

但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没有被检察院批捕,并不必然代表你所涉嫌的案件就结束了。刑事拘留、逮捕只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而不是案件的一种处理方式或结果。


首先大脸简要介绍一下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条件(具体法条详见《刑事诉讼法》第79条)

  1. 实施新的犯罪

  2. 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3.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作证

  4. 可能对被害人等实施打击报复

  5. 可能逃跑和自杀

满足上述条件,并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当逮捕;

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违犯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逮捕。

不予批准逮捕的条件(详见《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3条、第144条)

  1. 不符合上述逮捕条件的

  2. 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不认为是犯罪;过追诉时效;特赦令;自诉而没有告诉的;死亡的;其他)

  3. 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较轻,且没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情况很多,但可以统分为两大类:一是因为犯罪而不需要继续把人放在看守所关押的;二是不构成犯罪的。所以说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意味着你能从看守所出来,但至于最后的结果那还要看你所实施的行为到底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还要经过侦查、公诉、审理后由法院给你一个合法的判决;如果不构成犯罪,那么侦查机关会撤案,前期羁押的可以要求国家赔偿。


饼大遮不住爷的脸


拘留和逮捕虽然都是刑事强制措施,并且都在看守所内执行,但两者之间的法律性质和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都是不同的。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拘留措施。也就是说,被拘留也就意味着公安机关认为你有重大的作案嫌疑,并且觉得你有较高的人身危险性。只不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后,应当在最长30天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捕,由检察院决定是否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的逮捕申请,并不会不加审查地直接同意。因为,一旦同意批准逮捕,如果抓错了人就该检察院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了。相反,如果检察院及时发现抓错了人并不批准逮捕,那么有关的国家赔偿责任就会留在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检察院应当在7天以内做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那么便意味着检察院认为你多半都是犯罪分子,应当受到法律自裁;相反,如果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则意味着检察院认为你不太可能是犯罪分子、或者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你就是犯罪分子。

因此,公安机关提请批捕后如果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那么就意味着你没有重大的作案嫌疑或者情节较轻。之后,公安机关必须对你变更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或者解除强制措施(将你释放)。而你也可以乐观地就此认定,自己应该没多大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