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關注」洗錢新套路:以微信二維碼“走賬”

「關注」洗錢新套路:以微信二維碼“走賬”

資料圖 圖/網絡

原文首發於501期《法治週末》03版

“新工作還沒找到,想先找個兼職做。”李響沒有多想就添加了發佈廣告的人微信,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份聽起來輕鬆省事的兼職,竟使他涉嫌洗錢犯罪。

1 “躺著就能掙錢的美差”涉騙局

為讓李響放心,劉某建議其先解除現有銀行卡的綁定,再綁定新卡,這樣所有走賬都是在新開的賬戶進行,不會誤將原卡里的錢轉走。在聽完這似乎萬無一失的操作方法後,李響接受了這份輕輕鬆鬆坐等收錢的“兼職”。劉某承諾,每入賬並轉出一萬元,李響就能得到三五十元的提成。如果一天內成功轉出10萬元,他就能有三五百元的收入。

第二天,李響如約跟劉某碰面,他也見到了與他一樣為兼職而來的幾名年輕人,其中大部分是附近一所大學的大學生。為避免引起注意,劉某特意把他們分成兩組,分批進入銀行辦卡。

銀行卡辦好以後,李響等人隨劉某來到了一家賓館。大家在一個房間裡排隊等候,輪流去劉某所在的另一個房間“走賬”。

“等了很久,才輪到我,他們不讓我自己操作,把我手機和銀行卡拿過去,當著我面進行收款、轉賬。”李響說,沒想到才轉了幾筆,自己的微信支付賬戶就被凍結了。

“我不甘心,因為有的人轉了很多次賬戶也沒有被凍結。”還想繼續掙錢的李響第二天又去了酒店。

與李響一樣,馬某也是在找工作時,無意看到“使用微信走賬便可輕鬆拿提成”的兼職廣告,於是主動聯繫了對方,後面的過程也跟李響的經歷如出一轍。

不過,馬某“走賬”進行得很順利。不到5分鐘,馬某就拿到了285元的報酬。臨走前工作人員還貼心地將他的手機記錄全部刪除,並解綁了銀行卡。

可就在當天晚上,馬某試著用微信重新綁定自己的銀行卡時,發現微信收款小程序裡竟有人給他留言,稱自己被詐騙了,懇求他把錢退回來。這時,馬某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成為了犯罪分子的“幫兇”,自己做的兼職可能違法。

第二天,馬某主動報了警。

2 收款碼被用於洗錢

“要不是有人給我微信裡留言,我都不知道自己參與了犯罪”。2019年7月4日,蘇州市高新區警方接到了馬某的報警。

蘇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獅山派出所民警隨即展開調查,兩天後警方兵分兩路快速出擊,在酒店兩個房間內將19名嫌疑人當場抓獲,這其中,就有第二次在現場排隊的李響,這時他才明白,自己“犯事”了。

經警方審訊,嫌疑人中8人為涉案團伙成員,其餘11人都是從網絡上看到兼職廣告找來的“兼職者”。據瞭解,該團伙成立僅3天就被警方查獲。

“兼職者”每流轉1萬元平均可得30元至35元的提成。而作為組織者,師某團伙每流轉1萬元可得150元至200元的抽成。

獅山派出所中隊長萬超群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說:“這個錢看似來得太容易了。”上當的很多是社會求職人員和部分在校大學生,他們被“兼職”吸引,等警察趕到才意識到自己涉嫌幫助犯罪。

警方通過“兼職者”的收款碼查找發現,受害人遍佈新疆、內蒙古、河南、安徽、重慶、山西、山東、遼寧、湖北、吉林、浙江等地。僅兩天時間,全國相關報案記錄即有40餘起,涉及金額超130餘萬元。

“這些錢都是不同的詐騙團伙,通過不同的手段騙來,有刷單詐騙,還有貸款詐騙等。”萬超群說。

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刑警二中隊隊長張建林對於目前常見的洗錢犯罪也有豐富的辦案經驗,他介紹,洗錢案中,個人銀行賬戶或者收款碼被犯罪分子利用主要有如下情形:(銀行卡)卡主為掙錢自己把銀行卡、U盾等放在網上賣;年輕人,包括大學生為佔小便宜被兼職所騙;有辦理貸款需求的人,遇到了假中介,後者以辦貸款為名把卡收了,身份信息和卡就在此過程中被出售,進入了犯罪分子的手裡。

3 全鏈條打擊定罪可進一步明確

2019年8月9日,高新區警方在某酒店將洗錢團伙中師某的上家李某抓獲。目前,李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不過,實踐中對此類案件的定性並不容易,萬超群介紹,實施詐騙的團伙,其上游團伙的主要成員人在境外,他們組織人洗錢時會稱“有一筆業務要找人來做,境外的賭場裡面要回款,需要他們找這些人來收錢”。

萬超群說:“要打擊此類犯罪就要全鏈條打擊,所謂全鏈條,是說現在已經有像‘流水線’一樣的,分工很明確的騙子團伙鏈。實施詐騙的是一個團伙,騙到錢之後,他們不直接收錢,而是通過洗錢團伙收錢,洗完錢以後,還有另外專門的團伙去取現,最後,洗錢團伙再把收到的錢跟詐騙團伙分贓。”

“儘管組織洗錢的人辯解說是‘賭場要回款’,這個案件有好幾個環節都沒能完善,但經過審訊,足以認定兼職組織者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萬超群說。

“對這種行為人違法的性質,即使不能定洗錢罪,也能從治安管理法角度進行處罰。通過收取手續費的多少、次數來判斷,如果不符合刑法洗錢罪的規定,也可以按照刑法第312條規定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來定罪。”王文華說。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陰建峰也認為,此類案件中,關鍵就在於能否認定行為人主觀方面明知。“如果行為人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從事這種活動,比如,曾因從事此類活動被公安機關處理過他還去做,主觀上的明知就很明確。”陰建峰表示刑法當中的明知不僅包括“確知”,也包括“明知可能”。

“一般人在正常狀態下都知道‘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為什麼用了你的微信賬號就可以一下子掙那麼多錢?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如果超出正常人的認知狀態,就可以被推定為‘明知可能’,也就是說可以被推定為認識到對方拿到你的微信收款碼後,可能從事一些違法犯罪活動。”陰建峰說。

4 新型洗錢犯罪手段更加隱蔽和複雜

科技的快速發展讓金融交易方式不斷變革創新,而新型的洗錢犯罪手段也變得更加隱蔽和複雜。

據多家媒體報道,遼寧大連警方破獲的“深圳愛貝公司”案中,平臺以“聚合支付”為幌子,向他人提供非法資金支付結算服務,涉案金額高達92億元。浙江縉雲警方破獲的“凱因卡德公司”案中,銀行工作人員與非法支付平臺內外勾結實施犯罪。湖北漢川警方破獲的“上海迪付公司”案中,平臺搭建72個非法支付通道,交易金額高達131億餘元。山東煙臺警方破獲的非法經營案,一舉剷除“抓蛋”“打字練習”等多個非法平臺,關閉30餘個境外賭博、私彩網站的境內資金結算通道。

騰訊安全專家提醒,非法支付結算平臺離不開大量賬號和虛構大量交易,對廣大用戶來說,要注意珍惜手中的賬號,千萬不要因為蠅頭小利,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犯罪分子洗錢的幫兇,尤其要提醒的是,我們發現將自己的賬號借給犯罪分子,會大大增加洩露個人信息和被詐騙的風險。

據《法制日報》報道,今年以來,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相關地方公安機關破獲重大非法網絡支付案件15起,抓獲一大批犯罪嫌疑人,涉案資金540億餘元。

《法治週末》音頻專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