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高新科技行業的狂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光伏相關獎項揭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高新科技行业的狂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光伏相关奖项揭晓

近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的消息刷爆高新科技行業圈!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85項。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摘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據瞭解,在這些獲獎項目中,青年人才已經逐漸成為生力軍。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齡44.6歲,比2018年小了2歲。超過60%的完成人為年齡不足45歲的青年才俊,有7項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齡不到45歲。團隊平均年齡不足45歲的項目26項,佔比56.5%。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根據最終的頒獎結果,整理出與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相關的獲獎項目和獲獎人。

國家自然科學獎方面,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徐林、趙雲龍、何亮、牛朝江憑藉《高性能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製備科學和輸運調控機制》研究突破獲得2019年度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賀泓、餘運波、單文坡、劉福東、徐文青憑藉《燃燒廢氣中氮氧化物催化淨化基礎研究》獲得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方面,大連理工大學康仁科、董志剛、朱祥龍,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閆志瑞、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丁玉龍、無錫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呂洪明憑藉《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術與裝備》獲得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度二等獎。

向軍,胡松,張瑾,張開元,蘇勝,吳雪萍,汪一,於寶成,王樂樂,李德波憑藉《燃煤電站硫氮汙染物超低排放全流程協同控制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何光華憑藉《高落差高壓電纜線路無損施工技術創新及應用》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通過整理,OFweek太陽能光伏網發現有一個問題比較突出:這些獲獎項目和獲獎人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產業應用方面的項目和人士極少。

新能源發展長路漫漫,任重道遠。

李克強總理表示,“要築牢基礎研究這一科技創新根基。加速產業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催生更多產業新業態。”新能源產業鏈作為國內的新興產業鏈,在夯實科研基礎的同時,加速科研技術成果轉化,強化在產業方面的應用,才能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得更健康。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