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未来5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分析

未来5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组成部分

  生物医药园主要由研究开发区、企业孵化区、生产贸易区3个功能区和相关配套支撑体系组成。

  一、研究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及其它医药产品。在研究开发区建设“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同时吸引国内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建立一批医药研究开发机构,吸引、聚集海内外优秀医药科技人才,使研究开发区成为生物与医药技术发展的创新基地、优秀人才聚集和培养的中心,以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桥梁。

  二、企业孵化区的主要任务是孵化新兴医药企业。建立完整配套的公共研发平台和企业孵化设施,为从事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技术孵化、中试的机构和企业提供一流、全方位、专业化的保障服务和条件支撑,使其成为生物与医药技术成果与项目的孵化基地。

  三、生产贸易区的主要任务是从事药品及其它医药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建立现代化的药品生产中心、物流中心,符合国际标准的GMP车间,符合GSP标准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通过吸引一批、培育一批和改造一批医药企业,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主体,中药、化药为补充,医药贸易为纽带的新型医药产业链,打造中国的“药港”。

  四、建设完整配套的新药报批、专利申报、产权交易和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的配套支撑体系,增强生物医药园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规模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显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从90年代发展至今,行业规模越来越大,产值从2013年的0.6万亿增长到2017年的1.5万亿元,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国家不断选择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优、开放度高的区域,扶持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另一方面,国内各地政府逐渐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通过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集聚,促进各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图表 2013-2018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产值及变化趋势

单位:万亿元

未来5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分析

  国家级高新区作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园区,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天然土壤。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亦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2017年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分别为1.21万亿元和0.23万亿元,占各园区产业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2.48%和9.63%。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投资价值分析

  第一,生物科技板块既有扎实的基本面,又具备较好的“创新溢价”。中国生物科技市场复合增速超20%;同时生物技术突破创新不断加速,为医疗行业带来全新革命,深受资本市场认可。

  第二,生物医药的战略地位稳步上升。国务院明确生物医药等七个产业为战略新兴产业,并提出到2020年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将生物医药列为“十三五”重点领域之一。

  第三,生物科技在医药领域应用广阔。生物检测、生物制药、生物治疗得益于生物科技的应用,近年来屡屡取得重大突破,相信不久后也会慢慢攻克困扰人类多年的疑难杂症。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从其发展规律看,重大生物产品研发周期需要5-10年,大规模产业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过程更是各个不同环节的整合,而这些环节都不是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任何一个机构,包括产业化主题的企业,都不可能起这种系统整合的作用,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

  因此,我国各地方政府陆续建立生物医药产业相关园区,旨在促进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加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从学术应用到商业应用的转化,实现开发新药、新型治疗手段、新型动植物品种等目的。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显示,各园区在发展生物医药过程中也逐渐呈现了各自的特色,BioInsight通过走访发现,锡山科技创业园主要以生物医学和新材料为发展方向,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则以海洋生物作为主要特色,而金山工业区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也形成了大输液产业特色,杭州传化科技城则属于民营投资,不同于政府投资,其将生物农业科技作为发展主线。

  此外还包括北京亦庄工业园区、武汉光谷生物、本溪中国药都、长春高新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广州国际生物岛、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南京生物医药谷、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上海聚科生物产业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张江药谷)、苏州工业园生物纳米科技园(BioBay)、无锡(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无锡(马山)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城等一系列特色园区。

  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生物医药产业不仅产业链比较长,同时也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其未来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到2020年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

  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未来10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到2020年左右,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将成为全球第二。因此未来5-10年,生物医药作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角色”,同时生物医药园区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承载和见证。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作为重要的高科技园区,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保持可持续创新能力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作为先进生物医药技术的聚集、转化和扩散的园区,竞争力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创新能力,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需要园区能够持续创新,具备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世界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如英国剑桥生物技术园区、法国巴黎“基因谷”和里昂生物技术园、日本北大阪生物技术产业园区,都越发重视其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保持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是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趋势。

  二、建立完善的创新网络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显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将朝着建立完善的创新网络方向发展,创新网络能够帮助园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促进生物医药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交流和学习,尤其是非正式交流和学习,有助于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做到以客户为导向,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创新网络将会呈现以下特点:创新网络系统内部分散化与本地化,内部分散化指生物医药园区企业通过松散连接方式建立一种团队结构,使园区企业间边界模糊,本地化指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方科研机构、实验室和生产基地将落户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分散化与本地化有助于加快园区企业信息流动与扩散;创新网络日趋开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未来将服务于全球市场,因而需要面向国际,只有保持充分国际化,才能保证区际要素的自由流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