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無論你是電影愛好者、文學愛好者,還是音樂愛好者,肯定都熟悉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蓋茨比為了黛西,奮鬥成為百萬富翁,又為了黛西,乾脆送上了性命。

先讓美國夢與至死方休的浪漫情懷結合,孕育出“了不起”的蓋茨比,再用涼薄的人情世態輕而易舉將其毀滅。

20世紀最出名的愛情故事,莫過於此。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不過在1909年,比菲茨傑拉德早16年,另一位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就已經寫下了這樣一個窮小子愛上富家女的故事,《馬丁·伊登》

110年後,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將這個故事搬上了大銀幕,併入圍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終主演盧卡·馬裡內利拿下了最佳男演員獎。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馬丁·伊登],IMDb7.1,豆瓣8.1,爛番茄80%鮮

IMDb7.1,爛番茄80%鮮,[馬丁·伊登]用了與文學截然不同的語言,傳達了相同的內蘊。

就算你對“現實主義”望之卻步,就算你對傑克·倫敦不感興趣,你也會想看這部電影的,因為它回到了那個老套、經典、又永不過時的主題:

什麼是偉大的愛情。

如果把[馬丁·伊登]分為上下兩個部分,那麼上半部分是浪漫的,下半部分是現實的。

先是愛情

馬丁·伊登在伊琳娜身上察覺到了神性

他原本是個連房租都交不起的水手,書只念到小學,從來不相信宗教或來世。而現在,他在她的眼睛裡,看到了永生的靈魂。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這是因愛而起的故事,不管它後面包含的內容多廣多深,一切都起始於第一章第一眼就註定了的愛情。若是伍迪·艾倫來拍,他一定會給伊琳娜鑲上金邊兒。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咖啡公社]豆瓣7.1,伍迪·艾倫很擅長用光影表達情緒,也很理解有情人眼中的“金色天使”

只因初見時,他們聊到了詩歌,聊到了波德萊爾,馬丁便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個作家。他要和伊琳娜站在同樣的高度,去感受美與崇高。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從一開始馬丁就清楚二人之間的差異,忍受著隨之即來的痛苦不安自卑。但這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他要贏得她,征服她

他的生命完全被轉變了。

這種轉變和蓋茨比的不太一樣。他們都被激發了鬥志,區別在於,黛西對於蓋茨比來說是獵物,而伊琳娜對於馬丁來說,是神,是信仰,是美,是崇高。蓋茨比

迷戀黛西,馬丁崇拜伊琳娜。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若說《了不起的蓋茨比》講的是騎士夢、英雄夢、美國夢,那麼《馬丁·伊登》更像是記錄人格的成長、成熟與毀滅的過程。

愛上一個人,獲得了強大的動力,是普遍現象。將愛情的力量在一個人身上發揮到極致,便成就了一個人格的形成。

對伊琳娜的愛,就馬丁而言,具有啟蒙性質,是充滿不確定的世界中,唯一確定的支點。

伊琳娜和她所賜予的愛情一樣,是馬丁生命中的一個意象,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作品

由浪漫轉向現實的是,當馬丁經過不斷學習、思考,終於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時,他的人格沒有和伊琳娜並肩,恰相反,他們開始對抗

傑克·倫敦是現實主義作家,他本人受到馬克思、斯賓塞、尼采的影響,作品有社會主義傾向,主人公常帶有強力意志。

《馬丁·伊登》是有政治意圖的。電影把原著故事移植到了20世紀中葉的意大利那不勒斯,當時社會主義思潮影響下的工人罷工運動,成為了時代背景。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馬丁被誤會為激進的社會主義者,這與伊蓮娜及其資產階級家庭當然是水火不容的。伊琳娜拒絕了他的解釋,與他劃清了界限。

其實早有伏筆。

馬丁的作品一直被出版社退回,伊琳娜不停勸說他在自己父親的安排下就;馬丁熱衷於寫社會底層,伊琳娜責怪他寫得過於悲慘,看不到希望;馬丁是個反抗者,既反對只會罷工的“社會主義者”,也反對資本主義世界的既定體系,而伊琳娜,永遠都那麼得體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伊琳娜只是希望他成為資產階級世界裡體面的人物,他卻逐漸找到了可以取代伊琳娜神聖地位的東西,並且對伊琳娜的神聖性進行了消解

當他功成名就,伊琳娜主動找上門來,投懷入抱,他發現最可悲的是,他對生活的熱望早已隨著愛情的破滅而消磨殆盡。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伊琳娜走下神壇。

她從和愛情等同的意象,淪落成了資產階級的意象。百合花般蒼白的天仙,成了軟弱勢利的俗眾。

她自始至終都是資產階級的意象,只不過年少無知的馬丁,把那當做了美,不顧一切地追逐之後,才終於看到了美好背後的虛偽。

人們說“愛你就像愛生命”,“擁有了愛情就像擁有了希望”,那麼偉大過的愛情變質成俗不可耐的樣子,應該就是生命之光和慾望之火同時暗淡了吧。

這不像蓋茨比或者郝思嘉愛上了幻想中的“金色天使”,又看到了天使的褪色。

馬丁失去的是信仰,失去的是偶像,非對象。他還失去了渴望,他不再渴望認同,不再渴望愛情,他找到了一個滿眼是他的女孩兒,既不獨立也不懂文學。因為一切都無所謂了。

愛情成就了他,又毀滅了他。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與一般意義上的“現實主義”作家不同,傑克·倫敦在《馬丁·伊登》中,不僅注重對諸如“階級”“底層”等社會現實的還原,還對人性有著十分細緻的刻畫。他常常用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去詮釋人物的一個細微的動作,細膩且微妙。

將這種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難度可想而知。

[馬丁·伊登]卻守正出奇,完全做到了意大利

本土化電影語言化,當然——是基於電影藝術本體的“二次創作”,而非簡單地將文本“視覺藝術化”。

比如初見的情節,小說用了足足兩章來描寫,影片只用了5分鐘。出色的表演、拍攝方式、蒙太奇,將這5分鐘處理得足夠細緻。

盧卡·馬裡內利演出了“好像一座火山”,“噴射著力量、勁道和生氣”的年輕水手,甚至演出了盯著伊琳娜看時,“火辣辣的眼睛裡的力量”。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對於名著改編的電影來說,好的表演能產生“立象以盡意”的效果,不需要文字,直接能通過形象將氣韻傳達給觀看者。

盧卡的表演,詮釋了這一點。

在馬丁沉浸於伊琳娜彈奏出的音樂時,神情中全是仰慕,其間流露的一個轉瞬即逝的失意表情,卻已經表現出來他意識到了二人之間的鴻溝。

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有[小丑],也就是說,盧卡在和華金·菲尼克斯的競爭中,摘得了影帝桂冠([小丑直接拿下金獅獎])。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馬丁·伊登]的形式很特別,16mm膠片拍攝,還原時代的同時呈現出復古的美感。除此之外,還在片中穿插著“存檔膠片”,讓16mm、8mm膠片拍攝的老電影鏡頭融入進新的藝術生命中。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如果蓋茨比跑去寫小說,結局會好嗎?

表現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別”能用來形容這部電影。

你能看到燃燒一切的浪漫,也能看到扯掉遮羞布現實;你能看到愛情最偉大的樣子,也能看到它最普遍最平凡的底子;你能看到信仰可以給人帶來怎樣的改變,也能看到《聖經》裡藏著的一把手槍。

在解構一切的時代,消解神性從來都是常態。人們逃避嚴肅,任何情緒、想法都能被網絡衝擊成碎片,隱藏於虛假的圖像之後。

問題不是信仰毀滅,而是如何重建崇高。

影迷互動

談一部改變你愛情觀的電影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留言

與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