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AI四小龙:云从或登科创板 旷视亏52亿 业务扎堆安防

AI四小龙:云从或登科创板 旷视亏52亿 业务扎堆安防


旷视、商汤、云从、依图等人工智能(AI)公司,估值均超过百亿元,业务在安防、金融、零售等领域持续开花。随着业务扩张和资本驱动,四小龙陆续传出上市消息。


1月13日,澎湃等媒体报道称,云从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计划年底在科创板上市。1月7日,多家媒体称,旷视科技已经通过港交所的聆讯,计划农历春节后第一周开始招股,募资额5亿美金。虽然消息未获得云从和旷视的确认,但前者去年8月26日就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后者的上市也是水到渠成。此外,商汤、依图也多次传出上市消息。


金融观察团系统梳理发现,四家公司目前均完成多轮融资,其中商汤总融资额超过40亿美金,上市步伐均渐近。从业务上看,安防是重点领域,且占据了多家公司的营收大头。不过,尽管战略不同,但行业面临场景的同质化等问题,值得思考。


资本运作:

旷视上市渐近 云从年底或登科创板


AI四小龙:云从或登科创板 旷视亏52亿 业务扎堆安防


这两年,AI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资本和市场追逐的焦点。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半年度研究报告(2019H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17.6亿美元(约合123.8亿元人民币)。


目前,AI活跃的细分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应用、语音识别应用、机器学习等等。而这四家独角兽的拿手绝活,均为计算机视觉应用,常见的形式就是人脸识别。


《报告》数据显示,在国内计算机视觉应用这个细分领域里,商汤、旷视、依图、云从的市场占有率占据了前四名,其中商汤占比 23.0%、旷视20.6%、依图10.1%、云从8.1%,四家市场占有率为61.8%。


AI四小龙:云从或登科创板 旷视亏52亿 业务扎堆安防


正因如此,四家机构都备受资本青睐。除旷视已经率先启动IPO外,其他各家的融资速度和金额也十分惊人。金融观察团根据媒体报道和企查查等平台信息,统计了各家的融资情况(旷视只选IPO之前):


AI四小龙:云从或登科创板 旷视亏52亿 业务扎堆安防

来源:媒体报道、企查查 制图:金融观察团


其中,商汤被业内戏称“融资机器”,仅2018年就获得22.2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中国、IDG资本、阿里巴巴等知名机构。旷视成立近九年来,获得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蚂蚁金服、阿里巴巴、创新工场等等。依图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高榕资本、云锋基金等。


云从科技属于“国家队”,经历了多轮融资,尤其是2018年的融资,当时的报道称为10亿元,多个国家队基金入场,还有资本大王刘益谦个人入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云从科技,上述三家AI独角兽的投资方均有阿里巴巴系。金融观察团不得不佩服阿里的战略眼光。


此外,对于四家机构的估值,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商汤估值400亿元、旷视估值300亿元、云从200亿元、依图估值150亿元。全球所有人工智能独角兽的总估值为810亿美元。与媒体报道和企业自行披露的数据相差不大。


在资本推动下,四家机构的IPO计划也在有序推挤。


旷视方面,早在2019年8月25日,旷视科技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披露招股说明书,公司拟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联席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大通、花旗。今年1月7日晚间,腾讯《一线》报道称旷视科技已经通过港交所的聆讯,并计划农历春节后第一周开始招股,募资额5亿美金。


商汤方面则对外表示,有上市计划但并无时间表。依图也类似。去年9月,外媒报道称其正寻求科创板上市,但公司回应称目前没有明确计划。


“国家队”云从科技也有了最新动态。1月13日,云从完成申请科创板上市前的重要环节。澎湃新闻从天眼查上获悉,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变更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从科技”)。

有业内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云从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后,计划在国内科创板上市,上市时间可能会在2020年底。


无论如何,我们将在2020年看到AI类的上市企业,且不止一家。


业务发展:

安防领域是大头 云从有400家银行客户


AI四小龙:云从或登科创板 旷视亏52亿 业务扎堆安防


金融观察团统计发现,四家AI独角兽企业的业务布局已经十分广阔,不仅包含金融、安防等领域,也包括医疗等特殊场景。但从目前可以获得资料看,各家都在重点布局安防领域,并积极拓展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且安防在大部分平台营收中占比第一。


具体来看,旷视科技在四大独角兽中成立时间最早。其官网显示,目前提供三大解决方案,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城市管理、楼宇、教育)、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


根据旷视的招股书,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在旷视科技的收入中占比最大。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该收入为1.68亿元、10.57亿元、6.9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3.6%、74.1%、73.2%。官网公布的核心案例有杭州地铁、北京市公租房等政府部门,以及各大高校、华润集团等央企。


据媒体报道,旷视的核心客户包含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华为、联想等行业级头部企业,还服务于国家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政府部门。其中,金融领域,旷视背靠投资方阿里巴巴,为支付宝客户端提供人脸识别登录功能支持。还有小米金融、多家商业银行等合作方。


再看商汤。官网显示,目前产品服务涵盖智慧城市、智能手机、泛文化娱乐、智能汽车、智慧健康、智慧商业与金融、教育、广告等等。金融客户上,官网展示了线下金融——国内某头部券商、智慧零售——苏宁易购、阿里阿巴等等。


但在2018年,商汤曾宣布,最大的一块收入来自智能安防领域,占到整体营收的30%。此外,60%来自于智能汽车、手机移动互联网方面,剩下10%来自于新型业务。


云从官网显示,业务涵盖金融、安防、民航、零售等领域,已服务400家银行14.7万网点、31个省级行政区公安、80余家机场,实现银行日均比对2.16亿次、公安战果超3万起、机场日均服务旅客200万人次。


金融方面,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曾介绍称,云从是中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的第一大供应商。在金融领域,云从科技与400多家银行,与20多家互金、第三方支付公司达成反欺诈、身份证、人脸识别、身份证OCR等多方面合作,为金融业提供对比服务日均2.16亿次。其合作机构有农行、中行、东莞农商行、山东省城商行联盟、富民银行等等。


尽管如此,安防也是云从科技的收入主力。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未来预期或能保持4到5倍的增长,其中金融营收占比30%左右,安防占比约60%。


依图官网显示,目前核心业务是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和智慧商业(智慧金融和智慧零售)。合作伙伴有公安部、中国海关、中国边检,以及几个省市的公安局。智慧金融方面,官网展示的客户有农行、招行、平安银行等等。不难看出,安防也是依图的重要发力点。


此外,金融观察团注意到,与上述三家不同,依图还是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的AI独角兽公司。合作伙伴有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同济医院等。


因此,尽管四家平台的业务布局均已十分广泛,但安防可以说都是最重要的领域。这其中蕴含的业务同质化、收入依赖度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在一个差异化领域里做深做精成为他们的共同话题。


业绩表现:

旷视巨亏52亿 商汤、云从均盈利


AI四小龙:云从或登科创板 旷视亏52亿 业务扎堆安防


无论多高的估值、多广阔的业务布局,对于一家想长期发展的公司来说,盈利能力才是最终的考验。从目前可以获得的数据来看,AI到底是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还很难说。


拿上市进展最快的旷视来说。根据此前的招股书,旷视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80万元、3.13亿元、14.27亿元,但同期亏损3.42亿元、7.59亿元、33.52亿元。而2019年上半年,旷视科技营业收入为9.49亿元,同期亏损高达52亿元。


不过,旷视科技2018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220万元,2019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3270万元。但同时,旷视科技2018年确认政府补贴为9200万元。


商汤科技方面,外媒报道称,预计其2019年营收有望达到7.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0%。然而,商汤科技对2019年销售增长的预测大大低于其2015年至2017年的年度收入增长幅度。该公司表示,过去几年的年收入增长率均为400%。


云从方面,云从科技也宣布在2017年实现盈利,预计2018年收入达到15亿元。未来预期或能保持4到5倍的增长,其中,金融营收占比30%左右,安防占比约60%。


依图方面,依图内部知情人士告诉CV智识:目前依图已实现收支平衡,但具体盈利状况不方便透露。


不过,总体上来看,四家机构的盈利状况的状况并没有想象中优异。剔除政府买单成分,真正的落地场景应用里,能拿到多少实际收入?


不过,IDC报告预测,未来5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总体规模将保持高增长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4.9%,超过170亿美元。鉴于AI是一个崭新的行业,在研发、客服、市场教育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能不能实现大面积的应用和盈利,还需要时间考验。


*声明:金融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