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如何治療?

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的不同之處:病狀不同,病菌適宜生活環境不同,治理方法不同。

1、病狀不同

青枯病導致植株的細根首先褐變,不久開始腐爛並消失。切開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莖,可以發現維管束微有褐變,並從該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濁汙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狀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莖葉仍保持綠色。

青枯病:

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如何治療?

立枯病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為橢圓形或不規則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溢縮,有的漸變為黑褐色。

立枯病:

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如何治療?

當病斑擴大繞莖一週時,最後乾枯死亡,但不倒伏。輕病株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溼度大時,病部可見不甚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黴。

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細菌引致的植物病害,發病突然,症狀包括嚴重的點斑、凋萎或葉、花、果、莖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長迅速的幼嫩組織常被侵襲,疫病可影響花、葉、芽包、幼苗、小枝、莖(藤)及頂梢。

枯萎病:

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如何治療?

2、病菌適宜生活環境不同

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為旺盛。一般從氣溫達到20℃時開始發病,地溫超過20℃時十分嚴重。該病害多發於連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溼度大的沖積土田。

立枯病在低溫多溼的條件下極易發生。當氣溫在12~18℃,土溫在14~16℃,土壤溼度30%~35%,排水不良等條件下發病較多。東北地區5月末開始發生,6月上中旬為盛期,6月下旬為末期,7月上旬基本停止。

枯萎病發病最適溫度為30~32℃,適宜土質黏重、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地溫低、耕作粗放、土壤過酸和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肥料的環境,這些都會致植株根系發育不良,都會使病害加重。

3、治理方法不同

青枯病治理採用無土、新土育苗。定植時用殺菌農藥灌根或浸根,移栽前使用77%含量的可殺得500倍液進行灌根,或用農用硫酸鏈黴素3000~4000倍液或甲霜惡黴靈600~800倍液,進行浸根,1~2小時。

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如何治療?

立枯病治理選用疏鬆的土壤或砂質壤土,實行隔年整地,用充分熟化的土壤栽參。作床後,在床面上每平方米施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15克,並拌人5釐米深土層中進行土壤消毒。

枯萎病防治法包括:毀滅罹病部分,輪作;植株修剪及疏植以利通風;採用無病種子或砧木以及抗病品種;控制帶真菌害蟲以免在植株間傳播疫病;避免從株頂澆水或在潮溼植株間操作,需要時施用殺真菌劑等措施來進行防治。

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如何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