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直击被人类灭绝的动物:图五袋狼有老虎斑纹,图八的皮被制成甲胄


大家都知道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而在袋鼠中有一类新南威尔士白袋鼠,通体雪白,十分漂亮,甚至有“白雪公主”和“最漂亮的动物”的美誉。和其他白色动物不同的是,白袋鼠的白是基因突变导致。在生活习性上,它们多以群居为主,以草为食,跳跃行走,同赤袋鼠并无分别。不幸的是,它们因为其美丽的皮毛,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在人类的大量捕杀下,新南威尔士白袋鼠于1927年灭绝。

台湾云豹。云豹是我国台湾省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它全身呈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它之所以叫云豹的原因。深色的花纹给了它们很好的伪装,但后来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和栖息地被破坏,云豹已经40多年再未现踪迹,2013年4月,台湾学者宣布,其可能已经灭绝。

巨兔袋狸。它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因其身形较大,且耳朵要比其他袋狸长出许多,从远处看就像一只兔子的耳朵,常常被错认成兔子,因此便得名为巨兔袋狸。在澳大利亚,巨兔袋狸的天敌主要是袋狼、狼狸、野狗等,它们主要捕猎一些老弱病残的巨兔袋狸,因此并没有对巨兔袋狸的繁衍造成威胁,反而有利于提高种群质量。人类的过度捕杀和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最终导致了巨兔袋狸的消失。1930年后,人们便不曾发现过巨兔袋狸的踪迹。


巴厘虎是现代虎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与一只美洲豹的体型一般。生活在印尼巴厘岛北部的热带雨林里。巴厘虎以各种动物为食,它的天敌只有人类。巴厘虎的虎皮有巨大的市场和价值,它的骨头也常常被用作药材。人们在欲望面前,肆无忌惮地猎杀巴厘虎。巴厘虎的数量急剧下降,趋于灭亡。残存的巴厘虎因数量太少无法繁衍,直到1937年9月27日最后一只巴厘虎被射杀,巴厘虎灭绝。

袋狼,正如它的名字那样,与袋鼠相似,其腹部有育儿袋,从外形看更接近于狼,是一种食肉有袋类动物。它的背上布满虎皮斑纹,因此又得名为塔斯马尼亚虎。袋狼曾经广泛生活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后来随着澳洲野狗出现和大量繁衍,袋狼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加上后来人们的大量猎杀,袋狼走向了灭绝。随着最后一只名叫本杰明的袋狼死亡,袋狼从此绝迹。照片中的袋狼张着嘴巴,它们的嘴巴可以张成180°,但是咬合力却不是十分出色。

平塔岛象龟。它们是一种栖息在东太平洋科隆群岛平塔岛岛上的巨型陆龟,主要以仙人掌、凤梨、水蕨等植物为食,行动速度非常缓慢,每小时只能移动260米。1971年,人们在岛上发现了一只平塔岛象龟个体,此后再没有其他平塔岛象龟被发现。2012年6月24日,这些象龟死亡,平塔岛象龟灭绝。


新疆虎是里海虎的中国称呼,与里海虎属同一种群。新疆虎是世界第三大虎,个头仅此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新疆虎的灭绝与生态环境恶化密切相关,森林被砍伐,草场被耕种,新疆虎失去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数量一时间锐减。加上人类的猎杀,新疆虎最终所剩无几。据调查,地球上最后10只里海虎,仅2只正常死亡,其余均被偷猎者杀害。1980年,随着最后一只里海虎的死去,里海虎已全部灭绝。

苏门答腊犀牛北部亚种。这种犀牛曾大量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它们重达一吨,四肢粗壮,身上披有铠甲似的厚皮,在战国时期人们还会用它们的皮制作铠甲。后来随着气候变化、栖息地的缩小以及人类的猎杀,这种犀牛于1916年在中国灭绝,到了上世纪70年代彻底灭绝。

日本狼。这种狼是世界上体型最小最为稀有的一种狼,它们曾广泛分布在本洲、四国、九洲的山林中,群居,群体猎食。它们喜欢在晨昏聚集嚎叫,声音响彻山谷,因此也被日本人称为“吼神”。后来由于日本人的灭狼行动,日本狼的数量急剧减少,1907年,最后一头雄性幼狼被猎杀,日本狼灭绝。日本狼灭绝后,森林中的野鹿和其他动物种群不断扩大,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4400公顷的森林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