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是老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还是让学生增加学习负担来提高应试成绩?

短评哥


我是个从事20余年的英语教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先说明我的观点: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并不是老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为了提高应试成绩来增加学生负担。那老师为什么要布置作业呢?

1.检测课堂听课效果

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完全接受了吗?把课堂上主要的重难点通过作业形式让学生完成,这样就能对学生上课情况一目了然!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巩固。

2.查漏补缺

课堂只有45分钟,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知识点全部教给学生。课堂上传授的是重难点,那么就需要作业来补充其它的东西或者增加点课外补充练习。

3.保持学习

不要以为课堂45分钟认真听讲,你就能出类拔萃!学习要有连贯性,持续性,不是两天打鱼三天撒网就可以的。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那作业就是课后复习的好材料!让你把课堂延伸到课后,一直再保持学习状态!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布置作业的内容该如何是好?

1.不要简单机械的抄写

课后作业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单调的同步练习。所以作业布置形式要多样,内容也要代表性。

2.作业的难度和量都要适当

不要在开学初时作业布置很多,而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就没作业。或者,难度系数太大,学生无法下笔;或者,题目太简单,学生不用动脑筋就完成了。这样作业不如不布置。另外,作业不必只局限在书面作业,可以是口头作业,可以是学生合作完成。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所以作业就是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作业布置的好坏和完成程度都对我们影响很大!


霞霞老师教英语


仔细看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明显是家长的杰作,因为对于读书少,知识量不多的个别家长来说,还真就搞不清楚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课外作业。今天正好借这个问题,给老师们正一下名,给家长解释一下老师为什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这个问题。

老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是为了复习和巩固当天课堂所学知识,避免遗忘。

我们都知道人的记忆是要靠先接受目标点为开始,即先有记忆目标,然后理解记忆内容,再不断重复记忆,最后才能将记忆内容保存在大脑里。就拿孩子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吧,如果仅靠课堂教学,也只是完成了初接触记忆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达到理解知识点的目的,再辅导一些课堂练习,会初步理解并应用知识点去解决问题。但是这并没有达到深度记忆的目的,需要通过完成课外作业,来进一步实现深度记忆。并且很多知识,还不是当天完成课外作业就了事了,需要后续不断去复习巩固,强化记忆,最终变为永久性记忆。

记忆和遗忘是一对相反的过程,皆有规律,家长需要了解一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和学习金字塔。

记忆是大脑接受知识信息并存储的过程,而遗忘是大脑对所保存的信息淡忘的过程,两者正是一个相反的过程。艾宾浩斯针对记忆和遗忘通过实验观察和统计画出了遗忘曲线,家长可以看上图。通过这个遗忘曲线,就能发现原来老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也是符合科学原理的,目的就是了防止学生把所学过的知识遗忘。而背诵和做练习题,恰是进行重复记忆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家长们如果再嫌老师给你的孩子留课外作业多,还要不断要求减负的话,最终你会让孩子在知识性学习过程中记住的少,遗忘的多。试想,能达到让孩子拥有好成绩的目的吗?

老师布置课外作业并不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为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而是重在让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强化记忆,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这和家长希望孩子能有好成绩是不谋而合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家长们自然就清楚原来老师布置课外作业,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进行复习和巩固,通过反复背记练达到充分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对于课外作业来说,并不是老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中,都有这样的安排,这是通过科学认证得出的结论。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写课外作业就是增加学习负担,那完全是你的错误认知。如果你一方面想让孩子获得优秀的成绩,一方面又不想给孩子提供课外复习与巩固的时间,这不是痴人说梦的糊涂观点吗?所以说,很多家长整天叫喊着减负减负,最终都没搞清楚,老师为什么要给你孩子留言作业。

结束语:请看上面那幅漫画,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是否能读懂?老师给学生留课外作业,实际上还真就给家长也留了作业呢?当然这不是纸面作业,而是希望家长切实能担负起监督、管理和辅导孩子课外学习的任务,不要认为学习的事统统归老师管。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家长不仅有为孩子提供衣食保障的职责,还有在家里为孩子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落实具体的学习内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责任。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无一不是家长用心付出,精心培育孩子的结果。


寒石冷月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是老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还是让学生增加学习负担来提高应试成绩?这个问题抹黑教育和教师的套路有点太明显了,只要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作业,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和“学以致用”,家庭作业也不例外,同样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并在运用中提升知识迁移能力,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教育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已经是有法可依、规范有序、步入正轨。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也就是俗称的“减负30条”。其中,第四条要求: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第五条规定: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作业有了纲领性国家文件,成为了中小学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指南: 究竟该如何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布置多少作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怎样完成作业?都有了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从此学生家庭作业走上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道路。


家庭作业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续,既不是老师没有完成课堂任务,也不是老师为了提高应试成绩而增加的学生负担,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和学以致用。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的?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最佳?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造性地提出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规律科学地告诉我们: 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住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只要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具有“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而一旦过了这个区段,因为已经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这就是学校老师之所以要布置家庭作业的科学依据,孩子只有回家后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家庭作业,才能把课堂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掌握的更有效和更牢靠!


家庭作业,既不是家长的作业,也不是老师的作业,而是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更是检验学生听课效果的试金石。课前积极自主预习、上课认真专注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孩子,对于完成家庭作业来说,差不多就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不会费什么功夫的;而那些家庭作业拖拉磨蹭、并且错误百出、动辄需要家长辅导帮忙的孩子,至少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不预习、不复习;②上课时不够认真专注,错过了老师讲授的重难点知识的关键点,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甚至不懂装懂;③家风与教训不好,没有在家庭中养成自觉和自律的好习惯,尤其是家长无底线的娇惯和纵容所致。存在上述问题的孩子,家长需要配合老师,及时予以纠正,努力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把家庭作业解读为“是老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是让学生增加学习负担来提高应试成绩”,不是对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一无所知,就是心怀恶意、故意抹黑教育和教师;笔者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你怎么看?


自在人生wub


您好!我是一名在职教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加深理解、提高在课堂所学的知识点。

当然,这当中自然有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但绝不是因为老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家庭作业本身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可能听老师讲解一遍,加上课堂上所做的一点练习就能完全掌握了。但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做一些的练习以后,才能在做的这个过程中真正理解。


其次,现如今教材的内容编排和实际考试时考题的难度之间差距太大,必须靠课外的家庭作业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这一点在中考和高考上最为明显。无论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单教材上的内容其实不难,但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谁敢放心就只掌握课本上的那点东西?所以,在目前国内人才选拔方式大环境不改变的前提下,这一点是很正常的。

再说点不是那么紧要的,就老师来说,其实不布置家庭作业的话,还可以不改作业,不用讲解作业,老师的工作量可以减少不少……

因此,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绝不是对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弥补,而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发展才布置的。

您好!我是一只蟀老师,一名在职小学数学教师。专注解答小学阶段孩子的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一只蟀老师


提问中对作业的认识,说明提问者尚未完全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作业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任何一位教师必须重视讲练的结合。

任何一种知识在传授中的过程中,总有一个传输,吸收,消化,巩固的过程,而作业就是一个对这个过程,或者说对知识接受的一种检验。

学生光听不练,教师无法掌握教学的具体效果,无法知晓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程度。

当然,课堂本身就有作业,但这种作业太多就挤占了教师的教学时间,所以有必要布置一些课后作业。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实际上己是一种惯例,凡是读过书的人,在课后写写作业己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或已经接受的事了。

提问中又把作业与应试教育联系起来,真有点啼笑皆非。

我不知是何人首先把所谓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在我看来,任何教育都得接受检验,而考试就是一种最公平,最科学的检测手段。

看看现实社会,公务员,教师入职要考试,各种注册证明要考试,奥林匹克竞赛要考试,上大学要考试等等,那些否定应试的,请问,不考试,如何选拔?如何甄别?

其实,大家都知道,应试是要有硬功夫,真本事的,来不得半点忽悠。而如果所谓素质缺乏一种公平科学的检测手段,任何人都可轻易地把自已装扮成一个有素质的人。

当然,教师在布置作些时,也应讲究一个度,绝对不是作业量越多越好,作业还得有质。


飞鸟留痕2O16


这是个问题套。但这套太低劣!老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布置作业,老师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布置作业,说到底,都是老师的错误。还人云亦云说美国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我没有在美国生活过,也没有在美国上过学,也许一节课或几节课老师会沒布置作业,中国老师也有这样做过,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学生做练习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中国的文字是方块字,每个字都有独特的字形,都是一个或多个意思,不读不写不练不记行吗?建议题主去读读信息论,洋人说的你会相信的。你就会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布置作业,就会感到这种臆想是多么幼稚多么可笑。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做作业?考试成绩高,说明所学知识掌握好,有什么不好?其实,考试只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工作。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是个教师都知道。考试更主要是老师教学的一个方法之一。请不要为了什么不明目的把考试妖魔化。最后,还是建议题主多少去读点书,给老师们下套能多少有点水平。


老李60189880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应该是尽责了,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个温习的过程,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但是,老师把家庭作业检查批改都交由家长来完成,应该是没有完成任务,或不负责,老师只有通过亲自批改作业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真实性,如果学生都交的是通过家长监督下完成的作业,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瑞克912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额外增添负担,更不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记忆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当天布置作业,巩固当天课堂学习的知识要点,或者练习知识要点的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

当然,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要适度,过多的重复的家庭作业显得就没有必要了。


131号渡老师王爱丽


问题提得很奇皅!

孔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人本身都有惰性,这是人性。对太多叔学生而言,放假了,又有几个人能主动地去翻书本,复习所学的知识呢?

开学后学习新的知识,都是以原来所学知识为前提的,假期作业的作用应该说清楚了吧!

原本有积极作用的“假期作业”,让楼主以消极的视角,又归结成了老师的”罪责”。奇皅!


语文研究


学习是智力活动,不可能一下子就结束的,需要经过理解消化巩固提升的过程。各个学段学生都需要通过做作业,来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已经把课本内容讲清授完了,学生当时也都听懂了,基本习题也能做了。过时可能又忘了,又不会了,稍难的更不会了。经教育专家听课评课,没有可挑剔的一堂课,可能还有学生没听懂的,更何况还有的教师达不到这样的教学能力。教师也要经过锻炼学习提高的过程。家庭作业需要布置,但目前布置的太多,有些题偏难。学生升学要凭考试成绩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和学双方共同长期的配合,不是讲一堂课就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