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農村過年時,有一些繁瑣的老習俗,直接取消,這種做法對嗎?回答

農村過年時,有一些繁瑣的老習俗,直接取消,這種做法對嗎?回答!

關於農村過年的老風俗,是否應該直接取消的問題,小編想先講一段歷史。

農村過年時,有一些繁瑣的老習俗,直接取消,這種做法對嗎?回答

大家知道,我國是從中華民國開始提出使用公曆的,以前一直使用的是農曆,春節,是農曆節日中最大的一個節日,也是最受重視的一個節日。民國建立,南京國民政府曾試圖取消春節,提出以公曆的 12月31日為除夕,1月1日為新年,1月15日為元宵節,要求廢除農曆,農曆的春節不許放假。結果,政策一出即遭到強烈反對,一些文化人士指責其摒棄中國傳統文化,民間百姓也強烈進行抵制。結果,蔣介石當局不得不承認:“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舊曆的大年還得照樣過。

農村過年時,有一些繁瑣的老習俗,直接取消,這種做法對嗎?回答

6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應該還記得1967年開始的“破四舊”和過“革命化”春節。從上海開始,在奪權風潮中,“什麼敬神、拜年、請客、送禮、吃喝玩樂,都統統見鬼去吧!”國務院順應“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發佈了春節不放假的通知。於是,全國掀起了過革命化春節的風潮,過年唱語錄歌,不準放鞭炮,許多在外工作的人因為春節不放假,不能與家人團聚。但是,在農村,儘管上級一再號召,春節該過還是過,只是一些過於迷信的繁文縟節慢慢取消。1979年1月,《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為什麼春節不放假》《讓農民過個安定年》兩篇讀者來信,到1980年,中國全面恢復了春節放假制度,傳統春節重新迴歸。

農村過年時,有一些繁瑣的老習俗,直接取消,這種做法對嗎?回答

從上面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風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人為的干擾和強壓,或許能暫時讓人們不遵從風俗,但是,當形勢稍有變化,傳統必然迴歸和反彈。當春節全面恢復後,在80年代初期經濟還尚對落後的情況下,民間就恢復臘月忙年的傳統,節間也恢復起祭祖、拜年、貼春聯,燃放煙花鞭炮。時至今日,過年仍然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

現在,很多人感嘆,年味越來越淡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社會變革太快,很多人離開家鄉,擁進城市,而風俗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四面八方的人共​同擁進城市,就使城市沒有了可以共同遵從的風俗。而農村的沒落,使一些地方人口稀少,只剩下老年人,再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唱大戲、扭秧歌,大祭祖,共同歡度春節了。

農村過年時,有一些繁瑣的老習俗,直接取消,這種做法對嗎?回答

不過,這只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陣痛,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農村不會繼續沒落下去,隨著外出人口的迴歸,和農村居住規模的加大,傳統的節日不會消亡。誠然,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一些過於迷信的風俗會逐步消亡,比如過年期間不能喊小孩子乳名等禁忌,慢慢會自然消亡。但,不得不說,經過多少年的破舊立新,目前留存下來的春節風俗,基本上都是積極向上的,如祭祀是教導人們敬天敬祖,其他活動有的是求吉和祝福,有的是歡樂和祥和。

應該說,風俗具有很大的傳承性,不會受人為干預在短期內改變,但風俗也存在演變性,在傳承的過程中,隨著時代發展,自動去除一些不符合時代的舊文化,而代之以符合時代的新文化。比如前幾年流行的春節短信拜年,現在流行的視頻拜年,這就是一種變革和進步。但是,任何人也沒有能力,直接取消傳統的風俗,所以,年俗不是簡單就取消得了的,春節是中國人除舊佈新、閤家歡樂和休息調整的節日,過去如此,今天如此,以後仍然會如此。

農村過年時,有一些繁瑣的老習俗,直接取消,這種做法對嗎?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