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领导拼命压下属工资,却宁愿高价外包?

草民20655693


别人都说正正经经的明规则,我说说不正经的潜规则:

1)对经理或领导来说,外包更好,外包单位总有回扣吧?给你们员工做,啥也没有。

2)对老板来说,外包是临时性的,多付出的只是偶然性成本;给你们涨工资,那就是长期性成本,很难降下来。另外,给你们涨了,其他同资历的要不要涨?涨吧,一下子工资成本普涨一大块,不涨,另外的人没有积极性。所以老板也是宁肯外包,短痛,不啃给你们涨工资,长痛。

3)最后能外包的活,说明替代性很强,不是缺你不可,你的议价能力有限,老板对您无所谓。

4)很可能业务不好做,公司运营困难,本身老板就想裁员了,但是不能明着来。只好用这种手法逼你走。因为耗着对你更不利。


盗德高点


作为一名混迹职场多年的职场人士,通过题主表述,我首先感受到了“不甘心”及“不知怎么办”的感觉。

随后获取到了这些信息:

钱没给到位,合同没写明;工作受到限制;离职后,老板花费40万请了外包。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白了,其实不管是在职员工,还是外包员工,在老板眼里都是“干活的”。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从“用户思维”的角度,从以下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老板眼里不分“外包”及“在职”,只有谁更有价值

如果纠结于,为什么都是一样的岗位,他拿的比我多,注定会陷入死胡同。

想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才能更好的理解老板的举动背后的原因:

1.老板也是用户,职场人要有产品思维

职场上,老板就是我们的用户。

你需要用打磨产品的态度认真对待老板交代的工作。

老板想要的是什么,大多数员工并不理解。

正如梨与苹果的故事:

老板想的是:我要的是苹果。

员工想的是:我给了老板一个梨,完工。

2.专业的事让更专业的人做

专业人士的优势在于,能更加精确的把握任务关键节点,将工作价值的杠杆率提升到最高。

既然在职员工暂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目前看来也毫无突破的话,老板自然会把眼光投向“技能更专业,更好提需求”的外包公司。

3. 薪资是职位的价格

薪资就是职位的价值转换。

像题主的情况,当初老板承诺了薪资,但劳动合同没有体现所以导致离职。

劳动合同体现的薪资其实是入职之初,职位的初次定价。

至于后期承诺的金额,则取决于我们能够超出本职位水平的能力。

二、为什么用户思维更有竞争优势

在职场上,有用户思维的员工一定比没有用户思维的更受到老板及同事的欢迎,主要在于这三点:

1 .用户思维能与目标强关联

不明白老板的需求,帮他达成目标,谈何成长加薪呢?

用户思维背后的含义是:

A 清楚了解职位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能力

B 知道如何通过当前工作协助企业达成目标

C 将老板的需要与企业目标强关联

从用户思维角度思考老板需求,比埋头苦干更讨喜。

2.用户思维=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外包公司与在职员工各有各的优势。外包专精于某项技能,这是安身立命之本。员工对企业情况更为了解。

拿题主的案例来说,有心成长,大可抱着学习的心态观摩对方是如何操作此类型工作的。

承认自己不会,并不会让老板觉得你不行。反而会觉得,你能够意识到问题,并且寻求解决方案,值得培养。

3. 用户思维=创造更好产品体验

企业内部,我们交付的产品就是工作成果。

用户思维的角度就是,老板还没想到的功能,你已经做好了规划。有需求的部分,你及时上线了功能。

结果就是老板通过你的产品(工作成果)持续感受到了你给他带来的价值,也就更加愿意为你追加投资(涨薪水)。

三、职场人士如何从“用户思维”角度,提升个人价值

1.复盘过去:从失败中发现需求

如何了解老板的需求呢?

A 审视失败案例中是否出现:你没明白我的需求这样的反馈

B 这样的案例是否有人成功过,他的切入点是哪里

题主的案例中刚好有外包公司这一帮助了解老板需求的角色,学会对从方身上学习,对于企业及个人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审视现状:认识短板

认清短板不是因为羞于展示,而是为了从工作角度更好的解决问题,减少踩坑。

可以从这两个方向着手

A 现状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自身/外部客观环境)

B 是否有别的渠道可以改善因为短板带来的限制?(请教专业人士/进修)

3.未雨绸缪:行业趋势+个人价值结合

职场人士的未雨绸缪,是懂得将个人价值与行业趋势结合思考。

一款成功的产品,需要注重未来市场的需求。

问问自己:

A 在未来我的职业市场的要求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B 现有条件我还能付出哪些努力?

这是用户思维,也是一种格局的体现。

总之,老板薪资没给到位。除了埋怨老板,选择离职之外,可以试着用“用户思维”的角度进行分析,挖掘自己更深层次的价值。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你脑子真不开窍,外包后,负责的人回扣安百分之十算,他可以另外增加收入,不外包,发你们工资,毛都拿不到一根,现在的领导心比墨汁黑,堪比半夜鸡叫周扒皮,黄世仁等[呲牙][呲牙][呲牙]


用户4971043110516


卧槽,我们公司就是这样,不让自己员工上班,都外包,因为有回扣呀,公司给外包头180,外包头给外包人员120,剩下的钱再分给公司的贪官,多好,这样还省了外包的保险,一看就是给公司省钱了。但是这样给本公司的员工,工作上带来多大的麻烦,外包工不听指挥等等,哎


zzzz147


题主在计算这个问题上,漏掉了很多成本问题,不仅仅是用人成本,还有物料成本、保险成本等等,其实从劳务外包的原理上就能理解这个问题了。

劳务外包其实就是一种承揽协议。

甲方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将某项工作全部外包给乙方,只有乙方按照合同要求达标后,才能够按照合同金额拿到钱。就如同买水果一样,桃子要半斤一个的,多一两不买,少一两不买。而且劳务外包这种用工方式适用于《合同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产品达标立马打钱,不涉及招工、录用、调档、管理、晋升、社保等等方面的问题,即便是发生安全事故,也是承包方自行处理。这种外包形式,多见于一些企业的普遍性工作,比如安保服务、信息服务、软件运维、零部件供应、生产、保洁等等方面,不可能外包核心技术,那相当于自寻死路。

结合题主的问题,再来说一下为什么会外包。

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当中有一些很细节的问题,可能被大家所忽视,“然后准备把工作外包,开价40万”。看似是一个很不可理解的话题,但事实上可以更好的提升工效。并且还没有什么麻烦。

  • 先说说原来的经营模式:

题主在工厂时与另一同事共同承担工作任务,共计年薪不足20万,假设你们承担的工作任务为100%。

  • 改签劳务外包合同时:

用工单位可以标价40万,同时不提供基础物料,需要承包方完成130%的工作量。如果合同时这么订立的,这笔买卖并不亏,甚至如果成本、基础和工作要求标准算的好的情况下,还能有所盈余。

请记住一句话,商人永远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通盘考虑问题,生产上如果变成了-2,那么经营上可能就会变成+3,千万不要被商人的假象给骗了。


丁Bar不是银


这个跟老板的格局、选择有直接关系。一般这样做的老板,很少能做大。我们分两块来分析,一个是压下属工资,一个是高价外包。

很早以前一个朋友,是做外贸的,基本工资+抽成。上班第二年,我那朋友抽成就有20万,结果老板不愿意,只给了两三万,然后我那朋友过年之后直接辞职,自己开公司。我那朋友,现在自己做得很大,而他的原老板,就是扣押呀抽成的那位,一直就是找两三个业务员,稳定自己的业务,但业务员也是来来去去,都是新人。后来就干不下去了,已经关门好多年。

这样的老板格局不大。就像恒大许家印一样,也是因为原来的老板格局不够,自己跳出来创业,成就了恒大伟业。

还有一个喜欢外包。

这样的老板,一方面也是格局不够,另一方面是不想稳健长久的经营企业,而更喜欢项目式的经营,带有强烈的包工头思维。就是利用自己的资源、或者是社会关系,然后拿到项目,外包出去。因为项目不一定是长期都有,这样养着一群高薪员工雅力士蛮大的。比如给你跟同事两人一年20万,这时候加上五险一金,差不多都接近30万了。这个支出是每年都有的。而外包40万,是一次性买卖,项目完工,不用其他支出。这样算下来,你老板是有得赚的。

简单地说,拼命压下属工资,却宁愿高价外包的老板,对自己信心不足,然后格局不大,所以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来经营。赚一笔是一笔,他们不会去思考长久的战略性问题,更类似包工头,拿到一个项目做完,再去寻找下一个项目。


波士财经


看看当下社会那么多劳务派遣公司,看看有多少依赖劳务派遣公司啥价值都未创造而赚的盆满钵满的人就知道这样的现象是多么地正常。


而具体到一个公司中的某些领导情愿高价外包也不愿给自己员工高工资,我想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


01

公司不想做产品,只想赚轻松钱与快钱

一些公司只有商务公关能力,自己公司却没有相应的产品,也不想花时间去沉淀出自己在产品上的竞争力,只是以快速赚到钱为第一目标。这样的公司最想要的就是要减轻公司体量,避免各种可能的劳务纠纷。另外就是管理层不具备管理真正的技术人员的能力,有自知之明,所以把项目拿下后外包给其他公司做。



02

公司主张外包的决策者符合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当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形成一个一个的山头,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给员工定薪酬待遇时,肯定是要综合考虑各个山头的利益与心理平衡,才能更有利于公司的稳定,所以很多人在入职某家公司时肯定看到这样一条制度:薪酬保密,不能同其他人谈起。


所以一个底层普通员工的薪酬在直属上司那里是有上限的,当其不知高低要提高薪酬时,那就看是否幸运地未触碰到其上限,否则其上司可能选择外包也不会给涨薪。


此外,外包对其也有好处,简单罗列下:

  1. 不用直接管理到做事人员的具体事务,只需要跟进下进度就好,轻松的很;

  2. 可以找到一种掌控的权利感,并且可能为自己带来某些好处。


基于次,公司如果采取外包决策是能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的,自然在面对自有人员流失不可控的情况下很轻易选择外包。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妥请评论中沟通。


职说职语


这个现象真的很奇怪也理解不了,这种公司现在还很普遍,可能就是图一个单纯吧包干打尽麻烦少,我曾经的经历原来伙食团是自己的人做总是这没有做好,那儿没有做对好像就没有一点是做对了的,包出去后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东山月楼


特别是几个人合伙的工厂,那几个负责人都喜欢外包的,因为钱能赚双份。外包的加工厂是几个负责人的亲属开的,亲属直接进工厂上班就拿死工资,如果在外面开个小工厂不用几年就奔小康开上大奔,我以前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过,大老板给自己亲属小工厂做好做价钱高的,二老板给自己亲属做量大的,三老板给自己的亲属做包装的木箱,其实我们工人做出来的都比外包的好又快。


权169204888


问题类问题,显然你太年轻了。外包,有着各种利益输送。外包,可以让一小群高层瓜分利益,责任轻风险低利益高还隐秘。如果让员工自己做,高层捞不到太多利益,风险还挺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