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編輯部秒拒?您的文章可能落入了四個大坑!

您是否對自己精心雕琢、信心滿滿的文章卻頻遭編輯部直接拒稿而百思不得其解?本文可能會解答您心中的這個疑惑。

1月8日,Matter雜誌最新一期刊登了Stacey M. Chin及Steven W. Cranford兩位編輯撰寫的評論文章4 Archetype Reasons for Editorial Rejection(編輯拒稿的四種典型原因)。作者們基於處理稿件的經驗,與讀者們分享了四種可能導致直接拒稿的文章類型。在發表論文,特別是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彌足重要的當下,筆者認為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可為科研人員在項目立意和文章寫作上提供參考。因此,特將文章核心內容整理歸納,並與筆者自己在稿件處理、同行評議和論文寫作方面積累的經驗彙總成本文。

編輯部秒拒?您的文章可能落入了四個大坑!


雖然優秀的稿件各有各的優秀,但“杯具”的稿件基本會涉及這四種研究類型:替換性研究(The Substitution)、累積性研究(The Incremental)、簡單加和性研究(A+B = A+B)及過於精專性研究(Super Niche)

替換性研究

1. 概述

替換性研究是指僅修改或替換已發表工作中的一個或數個參數、條件的工作。宣判這類文章“死刑”的原因往往不是因改變參數條件本身,而是參數改變所帶來的結果與原工作相似,無實質、突破性的進展或全新知識的呈現

2. 例子

某文已報道MOF-A化合物存儲氮氣的性質。提交的工作仍以MOF-A的氣體存儲性質為研究對象,但存儲的氣體由氮氣變為氫氣。若氫氣存儲的理化行為與先前文章無本質不同,那麼即便MOF-A的氫氣存儲能力十分優異,這樣的工作仍將被判為“替代性研究”。

3. 對策

編輯在判斷一項工作是否屬於“替代性研究”時往往會查閱文章的參考文獻。若參考文獻中包含有與現工作直接相關,特別是屬於同一課題組發表的工作,編輯們便會留心對比前後工作的內容來判斷當前工作是否足夠新穎。

當然,“替代性研究”並不總導致拒稿。若參數的改變帶來了全新或預料之外的結果,且文章清晰地解釋了造成該結果的原因,這樣的稿件是可能通過初次篩選的。


累積性研究

1. 概述

累積性研究是指基於已發表的某一研究,通過向前“跨出一步”而完成的工作。判定累積性研究有時會很困難且主觀,因為不少科學工作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需要指出的是,累積性研究對科學發展是有益的,因為它們對先前工作的補充和修繕是完善某一課題的必需。只是這樣的工作可能不入高水平期刊編輯們的法眼。

2. 例子

以電池領域為例。某工作通過向電極材料中引入新的界面層、摻雜不同元素或提高孔隙率等提高了電池的比容量或是庫倫效率。但文章通篇沒有呈現新的理念,僅僅是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向前發展了一點(如比容量提高一點),這樣的文章難逃被拒稿的命運。

3. 對策

Matter的兩位編輯提供了兩條判定工作是否為累積性研究的經驗問題。第一,邁出這一步的動機是什麼?

即文章是否清晰地說明了工作的意義,且這個意義要足夠突出。其二,邁出的這一步有多大?這就是頗為主觀的問題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但“跬步”可能不是高水平期刊的“菜”。

此外,作者們還指出了一種在投稿信(Cover Letter)中告知編輯和審稿人自己的工作是累積性工作的 “自殺”行為:列舉大量已發表的類似工作,特別是本課題組先前的工作。這樣的行為無疑是開門見山地告訴編輯這個投稿的工作早被做過了。另外,不要在列舉的文章後面列出引用數。這些數據編輯或審稿人很容易就能查到,況且他們也並不感興趣。作者需在投稿信裡應強調當前工作的新穎性,而非先前工作的成功。投稿信的內容若照搬文章摘要,則失去了一次向編輯和審稿人推銷自己工作寶貴機會。


簡單加和性研究

1. 概述

加和性研究,顧名思義,就是把兩個或多個已被研究的內容整合到一起而開展的工作。這種類型的文章是被Matter雜誌拒稿的最常見類型。

2. 例子

先前已報道了一種柔性導電高分子材料A。投來的工作也關於材料A,但還涉及一種已被廣泛研究過的磁性納米顆粒B。這個工作將納米顆粒B與高分子A複合,製備了既有柔性,又導電,還能利用磁鐵吸引的複合材料A+B。這樣的工作如何?拒稿!

為什麼?一個簡單的等式來解釋:A+B = A+B。兩個已被報道的工作疊加後沒有產生“化學變化”,所得的結論完全是已知或可被預測的,這樣的工作便是缺乏新穎性的典型。

3. 對策

如何才能避免落入“簡單加和性研究”的坑呢?還用等式來解釋。第一,A+B=C:兩個因素結合後產生了新現象。第二,A+B = 2A+B或A+B = A+0.5B。兩個因素結合後產生放大或抑制作用。這種情況下若文章能

系統地研究並清晰地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則文章是有望通過初選的。

過於精專性研究

過於精專性的研究是指那些文章由於太過專業而影響力十分有限的工作。這樣的文章可能設計合理、行文清晰、數據翔實、結論信服。但因為所涉及內容過於專業,能理解的同行少,實驗條件苛刻,結論難以推廣,導致潛在讀者人群稀少。這與高水平綜合期刊面向廣大讀者的影響力宗旨南轅北轍,因此將遭拒稿。

作者們認為有時以過於精專為理由拒稿是很艱難的。因為編輯們術業有專攻,可能會礙於自身眼界和研究經驗,難以準確估計所投工作發表後的吸引力。這時,編輯們很可能要藉助同行評議來定奪稿件命運。Matter編輯部遇到這種情況的原則是“when in doubt, trust peer review”(遇事不決,同行評議)。

結語

本文所列之四種文章類型可用如下漫畫精闢概括:

編輯部秒拒?您的文章可能落入了四個大坑!


[創意:Lucas Landherr、Dee Nguyen;繪製:Dee Nguyen;圖源:Matter]

需要指出的是,這四種文章類型只是眾“杯具”中最常見的四種。筆者認為,“杯具”的文章並不代表文章質量差。相反,這些文章可能只是擺錯了位置的金子。

希望讀者們今後都能巧妙避開本文談及的大坑,讓自己出彩的工作早日見諸高水平學術期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