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滸傳》中宋江說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對,為何宋江敢殺李逵?

lxl愛莉


宋江招安,並非臨時起意。從他入梁山以來,便有率眾好漢歸附朝廷的恢弘大計。

但凡梟雄豪傑,要統領眾將,縱橫天下,最擅長便是把握人心。武松、李逵及魯智深這些代表人物皆反對招安,為何只罰李逵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一、宋江假借舉辦菊花大會,其實暗露招安心願

宋江安排過一次筵席,喚上眾好漢,辦了一個菊花大會。諸位可回想一下,當年宋江曾在潯陽樓喝醉了酒,提筆揮毫,寫過一首反詩。其中一句: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這個黃巢,便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他的代表作有兩首跟菊花有關。

一個是《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一個是《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黃巢作為農民起義的統領,一直有做皇帝的夢想。他的詩詞氣勢磅礴,頗有帝王之相。可後來還是逃脫不了起義失敗的命運。

宋江飽讀詩書,當然知道其中道理。他寫敢笑黃巢不丈夫,無非是說,就算做到黃巢這個程度,一呼天下應,又能怎樣!還不是天數使然,最終結局仍被朝廷所滅,不得善終。所以,開菊花大會,是暗示黃巢成不了氣候,也表露出自己招安之心。





在這菊花大會,宋江醉了酒,跟潯陽樓那次一樣。只是潯陽樓那次是落魄感慨,身陷囹圄。這次是得志意滿,穩坐寨位。當下意興闌珊,揮毫寫的是滿江紅。

滿江紅裡面有一句: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這揮毫寫詞,是借題發揮。宋江平時不願講的,通過詩詞,把心中所想,向各位好漢展示出來。這裡,我認為宋江是精心佈局,有為而作。這是為啥?

1、酒過三巡,眾好漢開懷痛飲,所言之語必定是真心流露。招安之願,是宋江一人所想。諸位好漢多數人反對,其中最為代表的人物,武松、魯智深就提出過異議。這次,宋江一提出要招安,武松立刻脫口而出,來了一句:今日也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們的心!

魯智深也道出心中之話: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

其實,武松和魯智深說這話,不是沒道理的。而且武松和魯智深是從官府編制裡出來的人,最有話語權。不但兩人,許多好漢是從官府裡出來的,深受其苦。他們之所以上梁山,是被逼的。要不身負命案,要不便是被朝廷所迫害之人。





眾人剛逃出朝廷的魔爪,今日又要投奔朝廷,過著為虎作倀的生活,眾人吃過朝廷的苦頭,當然不願意。

今日梁山聲勢壯大,威震四海。所有兄弟齊心協力,劫富濟貧,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豈不是好,何必為朝廷賣命所用,處處束縛,豈有獨佔山頭來得逍遙自在?

2、宋江只有試探,才知眾位心願。但要完成招安大願,必須要從具有號召性的人物入手。

武松和魯智深算是宋江身邊的得力干將。可他們都口口聲聲說不願意招安,那其他人一聽之下,自然會站在武松和魯智深這邊。





這讓宋江極為頭疼,但李逵的話更是讓他傷心。諸位知道,李逵是宋江最得力的心腹,一直忠心耿直,只要宋江要他辦事,他一定赴湯蹈火,義不容辭。可以說,李逵的命是拴在宋江的身上的。

招安之事,其他人反對,他倒是頗有不滿。可這個李逵要反對,簡直就是把宋江孤立起來了。而且李逵所說之言,讓宋江連面子都掛不住。

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粹。

這李逵大呼小叫,罵罵咧咧,還不解氣,一腳把桌子踢破了。我想當時以李逵的嗓門最大,而且還動了手。武松和魯智深只是嘮叨幾句,好漢眾多,所說之言,也只有圍著宋江身邊的人聽到。

可李逵嗓門一吼,還弄出這麼大響動,滿堂的好漢估計都知道李逵真實的想法了。

你說作為宋江最得力的心腹都有這想法,其他人會怎麼看宋江?所以,宋江發怒,情有可原。


二、說到處罰李逵,只不過是宋江明罰暗儆的手段,不可當真

以前我有講過,李逵做錯任何事,宋江都會力保。因為李逵是宋江的左右臂膀,違心的事,只要宋江吩咐,李逵必當遵行。而且李逵是宋江的死忠護法,沒有李逵,宋江很多事幹不成。

可他為何當著眾位好漢的面,要砍李逵的頭呢?

1、削了宋江的面子,讓宋江下不了臺。諸位會想,讓宋江下不了臺的,還有武松和魯智深啊。怎麼就不拿他是問呢。

首先,武松和魯智深雖是宋江的得力干將,但不是心腹,他們是有思想的人,而且兩人是佛門弟子,對功名並不看重。跟他倆說加官進爵,青史留名,說也是白說。

其次,他們是宋江比較尊敬的人,兩人在梁山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宋江對他倆也不敢輕易觸犯。

而李逵是個莽漢,要打要殺,悉聽尊便。所以對李逵,宋江敢說狠話。

2、宋江為了實現招安心願,當眾對李逵是明罰暗儆,在好漢面前樹威。宋江搞這個酒會,就是為了弘揚自己的招安大計。可眾位好漢聽到李逵等人反對的聲音,當時便默然附和。如果不殺一儆百,以後這件事不了了之,那以後還有誰會聽宋江招安之言?此刻不樹威,豈能作罷?

說到把李逵拉出去砍了,實際就是告訴眾位好漢,倘若以後眾人跟他作對,阻撓他的招安大計,李逵便是下場。

而且,在開這個菊花大會之前,宋江與眾位好漢在忠義堂前,拈香立過誓言,說過一番話:

自今以後,若是個人存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沉末劫。但願共存忠義之心,同著功勳之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鑑察,報應昭彰。

這話是眾位好漢歃血為盟,共同的誓願。這裡講的是要忠義兩全,為國為民。既然為國,就不要幹那些綠林大盜乾的事,跟朝廷合作,便是為國為民,為江山社稷著想。






常言道國無二君,我們自立為王,朝廷定是當我們有逆反之心,出兵作戰,便會導致戰亂頻頻,百姓何幸之有?那為國為民,又從何說起呢?

處罰李逵,是做給眾位好漢看的,宋江怎會真的下狠手殺李逵。好漢們當然心裡也明白。該勸的就勸,第二天,李逵負荊請罪,宋江不就說了:看在眾位兄弟的面子上,寄下你項上人頭。以後再犯,絕不輕恕。

這裡話中有話,說的是給眾人聽的,實際的意思是以後誰再敢反對招安,絕不會輕饒了誰。

所以,從忠義堂立誓到菊花大會,宋江的精心佈置,實際下了很大的一盤棋。





灣火



武松和李逵都在上山之前就和武松有交情,但是交情深淺並不一樣。

武松和宋江是在柴進家裡認識的,相處了一段時間,感情也不錯,但之後不久武松就因為大赦,返回老家陽穀縣去了。在這之後,武松和宋江再次見面,已經是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了,而這時候武松是二龍山的大頭領,是帶資入股上的梁山。

李逵就不同了,他和宋江認識後,就一直跟著宋江混,給宋江當跟班小弟。後來在晁蓋帶著梁山人馬到江州劫法場,也把李逵一起帶到了梁山。所以李逵一直都是宋江的跟班小弟,自己在梁山也沒有自己的人馬和實力,宋江也將他視為自己的親信之一。

但是武松上梁山之後,和宋江的私人往來並不多,他本人也不算宋江的親信,只是眾多頭領之一,反而是和後來認識的張青孫二孃夫婦關係和感情都更親密,私下往來更多,相互之間的照顧也更多。相比之下,武松和施恩在梁山的關係也並沒有多親密。


不過有意思的是,原本和林沖關係很好的魯智深,在上梁山之後,和林沖的關係也比較一般,並沒有完全延續之前的感情。這在梁山基本上是常態,上梁山之前關係比較好的,上梁山之後並不一定就關係好,而是各自上梁山時的處境決定他們在梁山上的交際網絡。

所以,武松和李逵雖然都反對招安,但是兩個人說話的分量是不一樣的。武松敢於公然反對宋江招安的主張,背後是整個二龍山系的支持,包括魯智深,張青孫二孃夫婦,都是支持他的。這對宋江來說,如何處理就是個政治問題,不是一般性的反對意見。


李逵就不同了,他和宋江的關係在梁山是人盡皆知的,他也沒有其他的個人小團體,他反對就只代表他的意見。這也是吳用在安排破壞招安的時候,故意安排李逵撕了詔書的原因。只有李逵能做這個事,其他人如果做了,對宋江來說,處理起來都會非常棘手。

當然,宋江也不是真的要殺李逵,只是故意表明他對招安的堅決態度而已,反對也沒用。此後,吳用也就基本上改變了原來反對招安的態度,而是積極幫助宋江去實現。如果是李逵之外的其他人反對,宋江就不能當場發作了,只能好言安慰,另做安排。只有李逵這麼做最安全,也不會得罪宋江,宋江也不會記仇。


蕭武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梁山就是一個由大哥宋江持家過日子的大家庭。知道投降不得人心,宋江和吳用沒有敢制定家規,依靠“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決定事情處理結果,處理問題全靠宋江忽悠,表演,沒有獎懲標準,宋江在處理問題時,只能看人下菜碟了,這也決定了其滅亡的命運。

梁山好漢排完坐次後,也沒有制定一個規章制度,以便對將領或士兵依法獎懲,安排工作,獎懲違法者全憑宋江的威望。

給一百多個殺人不眨眼的好漢當領導,也夠難為宋江的,王倫的前車之鑑,宋江時刻牢記。如果林沖盧智深武松對自己下手,自己可能都看不見他們出手,腦袋就掉了。梁山一百單八將,雖然都是兄弟,但兄弟關係也不一樣也是分為不同的幫派。

梁山分這麼幾派,一派是晁蓋派,劉唐阮小七等前期最早上梁山的那夥人,吳用除外,投了宋江。一派是武松魯智深二龍山派,一派是做吳用設計騙上梁山的一派盧俊義朱仝等,一派是宋江的死黨李逵等。

每當梁山上有大事商議,特別是在招安問題上,李逵總是站在武松等一邊,這正是李逵的聰明之處,當武松等人反對時,宋江不敢對武松等人發火,因為武松代表的是反對招安派,弄不好會發生火拼,就拿李逵來殺雞儆猴,李逵是宋江的死黨,走狗,打罵皆可,因此,就拿李逵當出氣筒來表達自己的決心。


南極冰火


《水滸傳》裡一次聚會,武松和李逵當著弟兄們的面公開反對招安,結果宋江把火撒到李逵身上,傳令要殺了他。為何宋江敢殺李逵?他應是有幾點考慮。



  • 首先,宋江不敢動武松

雖說宋江與武松是結拜兄弟,但畢竟武松是二龍山過來的人,說的話或許也代表著魯智深、楊志甚至是桃花山和少華山等人的意思。另一個原因是武松語氣難以捉摸,一句“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讓宋江一時有些尷尬,不知如何應對。武松能當眾這麼說,自然是代表一部分好漢的心聲,指不定平日裡和某些好漢會議論到招安的事,宋江要是盲目的處罰武松,對他管理梁山多少會有些不利。



  • 其次,李逵是“雞”和“桑”

相對武松來說,李逵就方便對付些了,這黑廝在宋江眼裡就一孩兒,又是自己派系的人,無論怎麼打罵都無所謂。也不知道李逵在武松說話後跳出來是贊成武松的意思,還是他心裡有意幫宋江化解尷尬的意思,總之,李逵的跳出來正好讓宋江有了發火的理由。於是呢,李逵就成了“雞”,殺了可以給眾“猴”看的。李逵也是“桑”,能讓宋江指著他罵,其實罵的是武松。李逵的跳出真的是很及時、很關鍵。



  • 再次,宋江知道眾人會求情

宋江心裡明白,大家是會給李逵求情的。眾好漢心裡也明白,李逵是宋江的至愛,宋江不可能會殺李逵。所以呢,宋江平日裡有火就往李逵身上撒,他倆的種關係,有意無意的收到了唱雙簧的那種效果,對宋江平日管理梁山大大的有利。這裡不得不假設一下,宋江說左右把這黑廝拖出去斬了,要是眾兄弟都不說話,李逵會不會真被斬?想想也是覺得有意思。

綜上所述,宋江對李逵不是敢不敢殺的問題,而是他們倆關係非別人可比,有時場面上說不了的事,可以通過與李逵的互動來暗示。


戴草帽的小老鼠


武松和李逵的身份不同。

李逵是宋江的小弟,死忠粉,也叫腦殘粉。李逵是沒有自己的勢力,也沒有自己的思維的,宋江就是他的大腦,他的圖騰。他並不是反對招安,事實上他連招安是什麼玩意都不知道。他是當場喝多了酒,武松反對招安,他也起來反對,跟阿口喝了空肚酒酒壯慫人膽上街調戲小尼姑摸小尼姑頭皮一樣。要是他不喝酒,是萬不敢耍流氓的。

武松不同。武松反對宋江招安,是在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武松是二龍山的三巨頭之一,他的話代表二龍山的立場,宋江必須認真對待。二龍山是入夥梁山泊的,相當於現在有實力的小公司持股加入大公司,是股東,而且有很重要的發言權。

但是宋江作為一家之主,要是鎮不住二龍山這樣的山頭,這個老大就沒法當了。於是他敲山震虎,殺雞駭猴,立馬把李逵拉出去要殺,立威之後問武松,我提出招安給大夥謀一條出路,你為啥反對。其實這句話分量很重,武松一下子被問住了,如果這個臺階下不去,以後二龍山就沒有話語權了。打仗親兄弟,魯智深立馬接茬,朝廷全是奸臣,陷害忠良,比我的黑袈裟還黑,招安之後大傢伙前途堪憂。

宋江一看二龍山這麼團結,也不敢找武松的麻煩,借坡下驢說,聖上只是被奸臣矇蔽了,我這就進京一趟,直接面見聖上,表表咱們的赤膽忠心。

所以宋江殺李逵不敢殺武松就是,你是公司老總,開會提出個項目,你的保鏢忽然反對,被你當場趕出去教訓了一頓。但是公司的一個副總也反對,你就得跟人家作詳細耐心的解釋工作,不能向收拾保鏢一樣隨意。


唐風宋月


宋江這招叫隔山打牛,殺雞儆猴。

在梁山眾好漢中,要說與宋江關係密切的人,那李逵肯定是其中之一了。自從宋江幫著李逵還了賭債後,李逵那是唯宋江馬首是瞻了,宋江讓他幹什麼他都會照單全收,哪怕是最後宋江給他杯毒酒,他也是照喝不誤,還說要追隨哥哥,到地下去伺候哥哥。而宋江也因為李逵在法場上奮不顧身的救了自己,早把李逵當成了自己的心腹,一把利刃,那些見不得人,黑心的事宋江都是派李逵去幹。

按說宋江跟李逵這樣親近的關係,在李逵與武松都提出反對意思的時候,宋江要罵也罵武松呀,怎以反說要殺自己人李逵呢?

原因很簡單,雖說宋江特別氣武松跟李逵反對招安,可是他也只敢對李逵發發火了,因為李逵是自己人,喊打喊殺沒關係,並且這宋江說要殺李逵也不是第一次了,可沒見他真動過手。

可是武松就不行了。武松雖說也曾與宋江結拜過兄弟,可是兩人早就貌合神離了,武松也不是當初那個隻身一人的孤膽英雄了,他身後有魯智深這樣的交心朋友,還有二龍山的眾兄弟為他撐腰。宋江要敢說殺了武松,估計這批人會跟著一起反了,那事情不就鬧大發了。

宋江雖說不願直接與武松直衝突,但他畢竟是一寨之主,如果有人公然反對他,他沒點表示,那以後還有誰會服他,所以他就借說要殺了李逵,實際是告訴武松,你小子別太囂張,再敢反對我就殺了你。

很多人都說宋江武功不如武松他們,搞不明白他為什麼能當了一寨之主,眾頭領還都偏偏都那麼服他。那從這個細節我們就不難看出,雖然宋江武松功行,可是他卻極會把握人心,特別懂政治,城府極深的他是牢牢地把控著梁山。


悅讀會


在水滸傳中,李逵是個性格魯莽的人,但對宋江非常尊敬,同時李逵很多地方都惹的宋江要殺了,而宋江對別的人卻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這是為何呢?


首先,宋江在李逵心裡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李逵非常崇拜、尊敬宋江。因此宋江也把李逵當做他的嫡系心腹。這種現象,其他梁山眾人都肯定知道的。

而每次宋江的意見和梁山其他人的意見不合時,或者梁山在面臨選擇性的問題時,宋江一時處於尷尬的局面。

這時魯莽的李逵就會出現,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他說的經常又和宋江說的意見不同。因此惹到宋江。

因此李逵是宋江的心腹,李逵也很尊敬宋江,宋江就想殺雞儆猴,以殺李逵為藉口而明的是壓制反對他意見的人。當然宋江並不是真的要殺了李逵。

宋江雖然是梁山之主,但他也不能對梁山其他人隨便說殺就殺,而李逵就不同,李逵性格魯莽,梁山眾人都知道,宋江說殺他,可以當成是氣話,也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同時李逵是宋江的嫡系心腹,宋江知道他要殺李逵,其他人肯定會給李逵說情的,最後宋江也都沒有殺了李逵。


武松和李逵雖然都是梁山之人,同時武松在沒有上梁山時,對宋江也非常尊敬,但不管怎樣,宋江與武松的關係是不能和宋江與李逵的關係相比的。所以宋江敢說殺李逵的話。


中孚鑑


亡命天涯各有各因,追尋穩定是終極結果。

梁山108將忠義堂聚義,雖一個頭磕下去,一碗酒幹為盡,但由於各自出身背景不同,之前所處的環境差異,所以,安身梁山的目的也不會相同。

官府背景,雖逼上梁山,但心繫招安。

秦明、呼延灼等是武將出身,林沖、李進等是禁軍教頭,武松、魯智深也好壞是個都頭提轄。

這些人學成武藝的目的是“貨賣帝王家”,謀個好出身,誰也不希望自己落草為寇,成為官府絞殺的土匪,沒有萬不得已,誰想。

所以,這些人即使落草,也要選個靠譜的地盤和帶頭大哥,梁山遠能攻,近可守,宋江所謂的義薄雲天,能聚人氣,又出身官家,跟著宋江把山頭做大做強,招安的機會就會更加接近現實。

當然,這種落草為寇,一心招安,首鼠兩端的做法,也是高風險的,過程中如果官府不給招安的機會,那也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把“土匪”坐穿了。



富豪家底,喜好結交江湖義士,本身也一身功夫。

一個有夢想的梁山聚義,不能靠打家劫舍,有一日沒一日的,這種格局低下的草寇,遲早被絞殺,而經常洗劫官府,風險太高不說,還要不要留有餘地談招安了。

所以,要成就一個蒸蒸日上的梁山,就需要強有力的財政資金支持,而逼人上山,這是吳用的拿手好戲,於是,大土豪盧俊義、柴進和李應等人都被弄上了山。

有了基本的資金支持,和這些富豪的經營吸金能力,梁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頓軍備,打贏官府一次次的軍隊圍剿,提高和朝廷談招安條件的籌碼。

這些被逼上山的富豪,當然,也最樂見招安的實現,能繼續之前富豪的生活。



落魄和身處江湖的,有梁山這種山頭的招攬,能吃香的喝辣的,何樂不為。

梁山既然與官府為敵,就需要具備各色專長的人物來運轉軍備,打贏戰爭。

李逵、石秀等這些人都是窮苦底層出身,各種原因流落江湖,日子其實並不好過,但這些人都有一技之長,李逵勇猛,石秀能偷能偵查,梁山需要這些人的特長,這些人也希望能有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立足之地。



張青、孫二孃這些人,本就立足江湖,開著黑店,頂著殺頭的風險,在刀尖上過日子。



梁山要能打贏每次圍剿,必須要有完善的情報團隊,而張青這些人就可以組織很多的情報交通站,用茶館、酒店等的方式對外收集情報,服務於梁山高層團隊。

李逵等人只希望在梁山的狀態,招安對他們來講,並不能帶來什麼利益,高官厚祿不會和他們這些人有緣,只要今朝有酒今朝醉,過好一天算一天,所以,反對招安是他們樸素的第一反應。

張青這些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黑社會分子,他們招安後,還是不融於社會的,所以,反對招安,但也只能順勢而為。

招安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李逵這類人,而且,梁山上這個群體並不是少數,所以,當他們反對的態度比較堅決時,宋江必須要對李逵這種代表性人物進行處罰,起到警示作用,不給宋江等人的招安工作添亂。

武松只代表他個人反對招安,翻不起什麼大浪,所以,只要宋江等人做到置之不理就好。


布衣之徐


宋江為什麼可以呵斥李逵甚至要殺李逵,原因很簡單,李逵是宋江的心腹,無論怎麼處理李逵李逵都不會往心裡去。

當時宋江提出詔安的想法,梁山上實際上是分成三派的,一派以朝廷反水過來的將官為主,他們曾經在朝廷享受過榮華富貴,只要皇帝給個機會,還是有心思回去繼續當差的。一派以武松魯智深為首,他們不貪戀功名利祿,想在梁山過無憂無慮的生活。還有一派是中間派,他們並沒有考慮過前途,大家說去哪裡就跟著去哪裡。但是不管大家內心想法是怎麼樣,卻都是義薄雲天的人,為了兄弟情赴湯蹈火,哪怕違背自己的心願也要為兄弟拼命。

宋江也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他不敢貿然提出詔安的打算,而是在宴會上讓鐵叫子樂和唱起期盼詔安的歌曲,藉此試探兄弟們的反應,結果一曲未罷,武松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要知道武松剛剛和宋江認識的時候是非常崇拜宋江的,納頭便拜,完全的鐵桿粉絲的樣子。

但是我覺得宋江對武松始終是心存忌憚的,這與武松的性格是分不開的,武松武藝高強,曾經帶著重枷把來殺他的人打個片甲不留,武松特別狠,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把張團練一家子都給結果了,武松辦事很周全,在給哥哥報仇的時候不是憑著一時激憤倉促殺人,而是知道留下筆錄,找到見證人,所以縱觀武松的一生,簡直是無懈可擊的人,金聖嘆甚至評價武松是天人。

所以宋江對待武松從沒有過任何欺瞞,可能從宋江見到武松的第一面就知道這個人不好惹,那麼這次武松跳出來反對詔安宋江也不敢懲處他,現在武松比起以前更勝一籌,他有魯智深,有二龍山的兄弟,這些人和武松的關係都比和他好。

但是李逵就不一樣了,李逵是個粗人,又是自己忠實的小弟,在梁山上除了燕青照顧他,也沒聽說他和誰關係緊密,這個鐵牛腦袋裡都是宋公明哥哥,那麼宋江對他做什麼當然都無所顧忌。

電視劇中,宋江面對別的兄弟都是以禮相待,唯獨對待李逵可以隨意呵斥,在救柴大官人的時候甚至把李逵忘在了井裡,但是李逵沒有生氣,從不怨恨宋江,直到最後喝下毒酒,也覺得還是和宋公明哥哥死在一起比較好。

所有這些加一起就可以解釋宋江為什麼可以懲處反對詔安的李逵了,宋江這麼做當然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向兄弟們表面自己的態度,必須要詔安,誰反對詔安就是和自己過不去,反對朝廷就是反對宋江,而這一點,估計所有的梁山兄弟心裡也都明白。


月輪皎皎


《水滸傳》,“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這一回中,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聚在一起,搞了一個大聚會,叫做“菊花之會”。

大會搞得很熱鬧,“且說忠義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頭把盞。堂前兩邊篩鑼擊鼓,大吹大擂,語笑喧譁,觥籌交錯,眾頭領開懷痛飲。”

眼看著大會就要圓滿結束了,沒想到,老大宋公明喝高了!竟然文豪附體,“乘著酒興作《滿江紅》一詞”。

宋江是個押司,是沒有什麼文才的的,要不然早考上進士,宋朝的進士還是比較好考的。

這首詞的中心思想,就兩個字——招安。

樂和正唱這個詞,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

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黑旋風李逵也是發了人來瘋,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

宋江也是大怒,但是,他只對自己的馬仔,打手——李逵,大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

眾人都跪下告道:“這人酒後發狂,哥哥寬恕。”宋江答道:“眾賢弟請起,且把這廝監下。”眾人皆喜。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宋江只發李逵的飆,而對第一反對人——武松,視而不見呢?

答案有以下三點。

一,武松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是二龍山的頭領。魯智深、楊志、孫二孃等人,都是二龍山的,這在樑上也是不小的一個山頭,一旦宋江找武松的麻煩,等於是把二龍山勢力往外推,搞不好就要大火拼。那還不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嗎?李逵就不同,他人緣不咋的,又沒有什麼勢力,本身又是宋江的小弟,貼身打手,弄一弄他是沒有問題的。

二,武松反對時的態度緩和,雖然是反對,但說話比較講究方式方法,說“冷了弟兄們的心”,意思是大家都不願意招安。態度十分的緩和,沒明確的說“我不同意”。而李逵卻表現得十分暴躁,而且還口吐髒字,“鳥”有“那話兒”的意思。罵了帶頭大哥,能有好下場?

三,宋江拿李逵表明自己的態度,那就是你反對招安,老子就砍了你的腦袋。當然,不可能真砍,李逵也是有朋友的,戴宗,燕青等肯定是會求情的,其他的宋江一派,都會順勢求情。但宋江的決心是表達了,那就是老子就是要投降的。誰反對招安,看看李逵這廝,就是下場。

所以說,一個人想有自己的獨立意志,如武松,首先就得有實力,有實力了,你的話才有號召力。實力不夠,如李逵,說再狠的話也是不管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