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诗词背后的大才女李清照是怎样的?

赵庆树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3月13日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章丘明水镇)。其父李格非在进士及第后一路升迁,官至礼部员外郎,且“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深得苏轼的赏识与推重。其母王氏出自名门,知书达理。外祖父王珪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任尚书左仆射,是宰相级的高官。

受父母影响,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18岁时,才貌出众的李清照与长自己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喜结连理。赵明诚是地道的“官二代”,父亲赵挺之时任吏部侍郎,后官至尚书右仆射,为朝廷重臣。

婚后,两人如胶似漆、琴瑟甚笃。一次,赵明诚负笈远行,李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赵明诚读后,感佩不已。我们知道李清照多愁善感,却不常注意到她对爱情的投入之深。这首《一剪梅》不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却是她珍视爱情的见证。

北宋崇宁元年(1102),主掌朝政的蔡京排挤打压元祐旧臣,李格非因“籍记元祐党人”而被罢官。李清照觉得父亲是党派斗争的无辜受害者,请求当时“炙手可热”的公公出面说句公道话。大概是为了自保,赵挺之没有出手相救,这让李清照颇为不满。

然而,世事难料,仅仅过了5年,即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在与权相蔡京“争雄”中失势,不得已乞归青州。受此影响,李清照亦随去职的赵明诚落户青州,而且一住就是10年。

这期间,赵明诚独登泰山顶,三访灵岩寺,四游仰天山,搜集了大量碑石拓片。经过多年博采广集,赵明诚与李清照合力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此书是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又一颇具学术价值的金石研究专著。

赵明诚病逝后,李清照将《金石录》整理出版,并为其写了后序。李清照在后序中说,“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以至收藏日丰,最后不得不占用十余间房屋作为库房。李清照凭借作词闻名遐迩,但她的其他成就也不可忽视,金石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赵明诚入殓后,李清照大病了一场。不久迫于金兵攻势,李清照不得不为那15车藏品寻找存储之地。赵明诚有个做兵部侍郎的妹夫,当时正在洪州护卫后宫眷属,李清照便派人将大部分藏品分批运了过去。没想到至年底,洪州失陷,那批藏品“又散为云烟矣”!仅有十几件青铜器、几箱书及卷轴、书帖等“岿然独存”。

此后,李清照在战乱中一路逃亡,自建康赴台州,又出睦州奔黄岩,然后雇船入海去温州,至越州。在暂住会稽期间,李清照随身携带的书画被人盗走5箱,令其“悲恸不已”。南宋绍兴元年(1131),李清照逃到杭州时,其所带藏品已“十去其七八”。

面对文物“得之艰而失之易”的结局,李清照不得不感叹:“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这份豁达,实在难得。

赵明诚死后第3年,居无定所、孤苦伶仃的李清照经人撮合再嫁监诸军审计司官吏张汝舟。婚后,张汝舟很快暴露了他的险恶用心。原来,张汝舟钟情的不是李清照,而是她手中掌握的那批文物。

为了达到目的,张汝舟常借故对李清照拳脚相加。李清照当然无法忍受张汝舟的虐待,最后以举报张汝舟科场作弊的方式结束了这段短暂而又不幸的婚姻。虽然是个大家闺秀,李清照却带着男儿的刚烈,活得分外努力。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少有的才女,不仅长于诗文,而且兼通书法、绘画与音乐。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她的词作价值最大。李清照著有《词论》,强调词“别是一家”,主张词要协律,保持合乐能歌的本色,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李清照的词独树一帜,因而被人称为“易安体”。

绍兴二十五年(1155)5月12日,72岁的李清照怀着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和孀居之苦悲凉谢世。然而,透过她优美的词作,我们至今仍能仰望到她那光彩照人的优雅身姿。百世不朽的作品是很美,而那背后的李清照,美得更胜一筹。


邓海春


提起李清照,我便忍不住想要说几句。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是个才女,当然不错,只是我想说说才女之外的这个人。所以我说的不是才女,而是一个女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在她18岁那年,她结婚了。这个年龄应该算是晚婚了,然而毕竟她也还是个少女,能成熟到哪儿呢?还好,婚后的生活还算幸福,她与丈夫可谓是琴瑟和鸣,日日煮酒烹茶也算是惬意。一日,外面有叫卖女子头上所带簪花的人,这不,李清照也去看了,看到这漂亮的簪花,她也买了一个。然后急急的跑回屋去,对着镜子在头上来回比划,本来呢,想问问丈夫这花漂不漂亮,又怕他觉得自己不如这花美,非要问清楚是谁比较漂亮。你看,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女子啊!之后赵明诚在外远游,不能携妻子一起,李清照很是失落,在家里百无聊赖,就想象各种事情,甚至在想丈夫是不是会有新欢,而且她不仅是想,还要写下来。这是一个怎样大胆的女子呢,其实呢,这也只是他们的生活情趣,她也知道自己这是瞎猜。局势突变,北宋灭亡,赵明诚当了逃兵,此时的李清照内心痛苦不堪,她很高兴丈夫可以活着,然而她有气丈夫没有男儿气概,竟然逃跑。国破了,家亡了,似乎连自己一直以来最宝贝的爱情都变了。后赵明诚死,李清照为了自己和丈夫的心血不白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再嫁。可是没想到这人是个骗子,不仅骗光了金石典籍,还总是殴打李清照,李清照此时又显示出她那绝不屈服的性子,她举报了现在的丈夫,自己也进了监狱。她这一生坎坷不断,却也曾经无忧无虑的度过一段快乐的日子,她的思想是超越那个时代的。才女之外,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憧憬爱情的,心怀家国的女子!


兰勍sunshine


诗词背后的大才女李清照是绝对的酒鬼一枚。

李清照文采卓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令多少男儿汗颜。

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诗词一绝背后是十足的酒鬼一枚,有词为证: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与浅。

新来瘦,非干酒病,不是悲秋。

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友。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

等等



寒三NSZC


一位有着传奇经历,敢于冲破封建社会传统的习俗,为了爱情不惧别人的歧视和指责,可谓勇敢而时尚称得上,无可争议是一位女中豪杰优秀诗人。


李清照(1084年3月—1155年5月)出生于山东齐州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18岁时于《金石录》作者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恩爱,共同致力于书画的收集和整理;享受过了20年多年的幸福稳定生活。

1127年金兵入侵,“靖康之变”以后,失去了温暖的家,开始背井离乡,过着漂泊流离的生活。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磨难。



1129年八月赵明诚去世,李清照开始、行无定所,身心憔悴 ,不久她便和张汝舟结婚,而两个月后又离婚了。离婚,再嫁,现在看来是平常的事,而处在封建社会的宋代,却是制度和习俗不允许的事。从这件事上看李清照,她确实很了不起。因为在当时,对于一个有文化有地位的女子,为了爱情,敢于挑战社会准则,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和胆量;需要承受多么重点歧视和指责。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个磨难。

1134年,完成了《金石录》的整理工作后,便开始孤独的,长期的老年生活,一直到1155年去世。这就是她人中的,第三次我磨难。



总之,李清照是历史上非常优秀的女性诗人,他用自己传奇人生的感悟、写诗填词,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她在爱情选择上,勇敢而又时尚。——已经没有人去指责她了,有的只是赞叹。


方风子19091072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她擅长琴棋书画,通古博今,特别是诗词,更是独树一帜。她的诗词,流传千年,被后人誉为最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之一。她的词分为前部与后部。早期,以欢快浪漫为主,后期以悲悲戚戚为主。早年,李清照与赵明城结为夫妻,两人恩恩爱爱,李清照在爱情与诗词上也达到了顶峰。后来,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在情感上一下跌入低谷。在李清照孤寂之时,无意之人张汝舟,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照顾。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舟。婚后,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虚情假意,从此心灰意冷,再一次选择了离婚。几次的打击,摧残了她破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身心受到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预告无门,贫困潦倒,到处流浪,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李清照一生也曾有过辉煌,但颠沛流离伴随着她的下半生,终究客死异乡。虽然她的一生坎坷,可是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具有很多的影响,她的名字永远被后人敬仰,一辈一辈……

为谁憔悴为谁瘦,

千娇万媚度春秋,

多少相识满天下,

转身之后月依旧,

却难寻故友。

情到深处难辜负,

莫问红颜为谁老,

越过千山情难觅,

不见温柔思尽愁,

望断水东流。


我的世界2275


透过史料和李清照的词作我们基本可以判定:

真实的李清照是个酒鬼——

如“沉醉不知归路”喝的连家门都找不到了,这是喝断片的节奏。
如“浓睡不消残酒”大睡一觉酒还没醒,这是喝了多少啊。
如“酒阑更喜团茶苦”喝多了泡一杯浓茶醒酒,我们也这么干。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还是说的喝多了睡醒了酒还没醒。
“酒意诗情谁与共?”这是觉着一个人独饮没意思,在呼唤酒友呢。

真实的李清照是个铁杆牌友——

《打马图经序》中,李清照直言:
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巳。自南渡来流离迁徒,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大意是:我天性喜欢博戏,凡是博戏我就会沉迷其中,每每废寝忘食废。我玩了一辈子博戏,不论多少,每玩必赢,这是为何呢?唯精而已。自从南渡以来,流离迁徒,博戏工具都丢失了,所以玩得少,可是我从来没有忘记博戏啊!“打马”类似于一种麻将的益智牌戏,在兵荒马乱中逃亡搬家,老公是大收藏家,李清照本人也应该有很多书要装箱搬迁,但后来李清照唯独心疼把她的赌具给搬丢了。

真实的李清照是个我行我素之人——

老公去世,自己果断再嫁,这在当时是很那啥的事,但李清照无所谓;
再嫁之后发现对方是个渣男,果断提出离婚,这在当时是更离谱的事,但李清照无所谓。当然再嫁这件事是对方死活追李清照,对方除了看上李清照前夫留下的大量收藏品以外,也可以依稀得知李清照肯定是个大美人。



水滴国学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齐州人,两宋之交时著名婉约派词人代表,当时人称,千古第一才女也。其父李格非,进士,苏轼的门徒,官至礼部员外郎,其母文学造诣亦是颇深,也是名噪一时的状元之后。算起来她是秉承家学才华出众的官二代,耳濡目染,再加之聪慧颖悟,乖巧伶俐,出蓝胜蓝,崭露头角,也是顺理成章情理之中的事了。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年廿一的太学士赵明诚结为伉俪。最高共同点的默契,使对碑文金石古玩字画情有独钟,曾几何时几乎把温馨甜蜜丧失殆尽。风云变幻,世事无常。仕途坎坷,压力山大,美好时光,转瞬即逝。帅哥老公,鞍马偶疾,不幸呜呼。数以万计,贵重名玩,倾城倾国,价值颇菲。垂涎已久,张氏汝舟,猥琐貌丑,觊觎良久。实属无奈,再嫁匪人,悉数罪恶,二婚拜拜。国破家亡,嫠妇逃荒。实属无奈,命运中来。

在流离失所辗转漂泊时,曾作巜武陵春》,《题八咏楼》,悲宋室不振,叹江山失守,“江山畄与后人愁”这句诗,堪称千古绝唱,其中不乏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更有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词光鲜亮丽的背后,易安居士的一颦一笑竟是如此凄凄惨惨戚戚。

百思不得姐。

谢谢。










一身正气99999


苏轼43岁贬官黄州之时,写下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开篇有这样一段话“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在他写下这篇文章后,来年三月,他的学生李格非家诞生了一名女婴,这个女婴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的父亲当时为苏轼的门下弟子,才华出众,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她的母亲,也是出身名门,其祖父王拱辰是北宋任宗天圣年间的状元。

幼年的李清照,就在这样一个诗书浸染的书香之家成长。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就早早表现出她在词的创作的非凡天赋。

她的一首小词让父亲发现了这个女儿的不同凡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一个活泼、快乐、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随精美的词句,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和所有花季少女一样,她的词中有时也表现出小儿女的懵懂,以及对爱情的憧憬,如词中所述: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了了几个字“应是绿肥红瘦”将小儿女,情窦初开,待字闺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美好的爱情如期而至,在词中,初见情郎,少女的娇羞模样,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荡着秋千,罗衣轻扬的女子,在看到自己心上人后,那种娇态可掬的模样。

新婚燕尔,散淡的日子,夫妻俩用自己的方式,过得悠闲而甜蜜。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降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丑奴儿》

在词中,这个幸福的新嫁娘好不掩饰她的幸福和满足。这首词,也颠覆了我们对古代大家闺秀的看法,如此奔放、肆意。

快乐的时光总是太短暂。不久,由于朝廷新党和旧党之争,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撤职逐出京城,遣送回原籍。赵家为了自保,只得牺牲这对夫妻的婚姻,李清照被休回家,结束了她短暂而甜蜜的婚姻生活。



在权利与命运的面前,他们的婚姻微若纤尘,然而,人世无常,这个曾经天真无邪的小女子硬生生地承受着命运给她带来的人生重创。她的词风,也由于这样的人生波澜,忧伤、孤独开始在她的词中出现: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此时,这种哀愁主要体现为对远在京城丈夫的思念之情,两人虽不得见面,但依然可以鸿雁传书,以示相思之苦。心中彼此牵挂,也还是甜蜜的。

命运总是善于捉弄人,几年之后,朝廷大赦天下,李赵夫妻得以团聚。然而,好景不长,次年,赵明诚父亲又被革职,继而去世。李清照与赵明诚回到赵明诚家乡附近的青州,开始了一段夫唱妇随的清净日子。

然而,十年之后随丈夫调往莱州,李清照独自留守青州,守护他们精心呵护的小家以及搜集的大量文物,她与丈夫的神仙般的日子结束了。随着丈夫在莱州纳妾,以及未能为赵家生下一男半女,这位弱女子的生活境况随之发生了改变。

随着金人南下,“靖康之耻”之后,整个大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夫妻二人的生活也随着大宋王朝一起颠沛流离。

后来,丈夫过世,家中的财物也在逃亡中一一散去,晚年的李清照生活窘迫,愁苦更加深重,在她的词中,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子在生活的煎熬中,散去了她所有的快乐,乱世的天空中,只留下那无尽的愁苦: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帅丫的历史文化茶坊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

她有才!才华横溢。是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



因“词压江南,文盖塞北”,“文章落纸,人争传之”,被誉为“词国皇后”。

也是,哪代文学少女不能随口背出她的一两句千古传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但是,如果你觉得她是一个只会悲秋伤春的小女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提起她,我觉得“大胆”、“率真”才更配她,不管是颇为遂顺的南渡之前优渥生活,还是在仓皇逃难的孤老时刻,她都要毫无顾忌的活出真我风采。

婉约派宗主,一点也不婉约!

01胆子不是一般大

李清照的胆量到底有多大呢?在她少女时期便已露端倪,请认真读读这首词: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刚刚荡完秋千,香汗沾衣,忽然惊见生客,鞋子都顾不上找,穿着袜子匆忙含羞躲避,都是正常反应。可关键是,句末来了一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你能猜得到吧,这位让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客”定是一位翩翩佳公子。少女借“嗅青梅”来遮掩自己偷看帅哥的细节让人忍俊不止。

这是李清照早年作品,我总是自动把它脑补成李清照的自画像。

放在现在,你可以说这小姑娘一派天真、青春烂漫、极尽娇憨纯情。但是,你别忘了,女词人生活的年代是宋,宋代的思想主流是什么呢?是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他们提倡的核心理念是“存天理、灭人欲”。在这样的道学文化语境中,少女李清照居然毫无顾忌地将自己爱慕帅哥的情怀描写入词、公之于世。

怎么样?这份胆识是不是着实另人钦佩啊。




嫁人之后,李清照也并未成为低眉顺目的小媳妇。

她嫁的人是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虽然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但是,公公赵挺之与父亲李格非在政治上属于不同党派。就在她们婚后一年,新党蔡京当政,开始打击元佑党人,李格非虽然不是领袖人物,但是因为是苏门四弟子之一,所以也受了连累被罢了官。

李清照请求公公搭救,公公置之不理,而且还被独揽大权的蔡京看中,当上了右丞相。李清照就写诗讽刺位高权重却冷漠自私的老公公说:"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意思是说公公你手中的权力太大太多了,你不觉得烫手吗?你的权力越大,地位越高,我的心越是感到寒冷。


这简直就是胆大包天,可以算是忤逆了!忍不住想求一下赵挺之面对这个诗人儿媳妇的心理阴影面积。

02率真的一塌糊涂

不仅胆子大,还率真!想说啥说啥,从不不唯唯诺诺,对方是天王老子也不管!

在南渡之前,李大才女写了一篇关于词的专论文章《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著名主张。这是她擅长的领域,写一篇文章来论述论述是很正常的学术活动。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这篇短短700来字的《词论》中,李清照将有头有脸的著名词家挨个数落了一遍!其中包括晏殊、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秦少游、黄庭坚、柳永等等,每人都点评几句,统一的意思就是你们都不行,都有缺点!

(具体看文前,建议先对女侠鼓掌致意。)

她是这样说的:

“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翻译过来就是说:

1、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

2、张子野(张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

3、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细细琢磨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

4、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巩),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5、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

6、贺铸的词短于用典。

7、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象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


8、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你说她说得对不对?对不对?!

管它对不对,反正就是说了,你还咋地?!


她的率真可爱,还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金石录》,是李清照亡夫赵明诚的一部关于金石收藏整理的学术著述,倾注了李清照夫妇毕生心血,著录了他们所收藏的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二千种,目录10卷、辨证20卷、跋102篇。

李清照为之所作的《金石录后序》中记载,“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看到喜爱的古今名人书画和夏、商、周三代的奇器,没钱了当了衣服也要把它买下来。一副书痴的模样跃然纸上。

两人在共同整理勘校抄写古书籍的过程中,也是乐趣无穷。李清照说: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靠赌记忆力赢了老公,就举杯大笑,还把茶水洒一身,真真是没有半点淑女风范。

03果敢不让须眉

如果说,胆大、率真是李清照性格方面的特点,还有点小女人味道,那么在逃难南渡过程中她所体现出来的果敢,则让许多男人也要汗颜的意志品质。


还是据《金石录后序》记载,钦宗靖康元年,金军进犯京师汴梁。高宗建炎三年的五月,皇帝任命赵明诚知湖州,需上殿朝见。临行前他嘱咐夫人:“实在万不得已,先丢掉包裹箱笼,再丢掉衣服被褥,再丢掉书册卷轴,再丢掉古董,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必须抱着背着,与自身共存亡,别忘了!”

没想到他到八月份即病逝。

为了丈夫的嘱托,为了护住夫妻毕生心血,李清照一路踩着皇帝逃跑的路线逃难,也一路拼尽全力护卫毕生所藏。

先去找赵明诚的一位妹婿,又去投靠自家一个在朝任勅局删定官的兄弟,一路急追,想着把家里所有的青铜器等古物全部拿出来,准备交给国家保存,却是一直也没有追上!一路上与丈夫共同收藏的文物不是失于战火,就是遇盗被抢,她就把剩下的藏在床榻下,亲手保管,却被小偷偷走。她伤心至极,偏不放弃,又低声下气和小偷商量,重金悬赏收赎回来一部分。

乱世之中,人命都贱到极点,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活到明天,李清照却以一个无所倚靠的弱女子之力,对所收藏文物始终不忍放弃。这是多大的勇气和毅力!




此外,她备受争议的再嫁、闪离,也都闪烁着果敢的光芒!

赵明诚死后,流离失所、孤苦无依的她曾改嫁貌似温文尔雅的张汝州,也是同样惊世骇俗。但是,以李清照一贯的性情,不受三从四德的束缚,接受一个对自己关怀备至的人的照拂,也是情理当中的。

可是,竟然所托非人,张汝州居然是冲着她的收藏去的。不能得遂心愿后,便登时变脸,吵骂甚至对李清照施暴。李清照是何等刚烈之人,哪里受得了这种窝囊气,再婚不足三月,她就决定要离开这个恶棍。

可是在宋朝,女子哪有自主离异的权利,为了早日脱离苦海,李清照破釜沉舟向官府告发了张汝州科举考试作弊的劣行,张汝舟随即被发配到柳州。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要坐牢两年,李清照也随之入狱。万幸,在朝中友人的帮助下,九天后李清照被释放。


这,就是那个时时赏花饮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浪漫女词人;

就是那个“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切切思念夫君、难遣闺怨的小妇人;

也是那个“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的坚韧女性;更是那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大家。

李清照,千古奇女子!


一棵开满鲜花的树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曾经多么美好的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赵明诚走了,李清照悲痛欲绝。“载不动许多愁,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怎一个愁字了得。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赵明诚走了,结束了一段爱情传奇。李清照把他们曾经的爱情佳话封存在自己的诗词里留芳百世。

光阴荏苒,桂子飘香。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社会动荡,佳人托梦,孤独无依的李清照每每总是思念起旧人。就在这个时候,李清照结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

张汝舟当时也是一介吏官,跟李清照的相识有着不可告人的动机,在他的心里,不是因李清照的才华而生情愫,更不是因为李清照的多情而暗自相怜。他认为的李清照是家财万贯的贵妇人。所以,在李清照孤独寂寞的时机,张汝舟为了达到自己骗取钱财的目的,趁虚而入,花言巧语,对李清照大献殷勤,百般示好。

李清照虽贵为才女不让须眉,经过痛失第一段感情的折磨,她累了,必竟,她也是一介女流之辈,一个柔弱的女人。她需要人怜,需要人疼,需要人爱。需要一个宽大的胸怀,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臂膀。

就这样,她顶住了来自于世俗的偏见,嫁给了自己并不了解的张汝舟。婚后不到几日,张汝舟就盘查李淸照的财产。到这时,李清照才发现自己受骗了,这个曾经视爱情为美好,视爱情为生命的多情女子,感觉自己和自己纯真的感情受到了玷污,这个势利,龌龊的小人;这个对她拳脚相加,给她身体和心灵造成莫大伤痛的人,根本就不配拥有她的爱情。

渣男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遭人唾弃的群体,情商如此之高的李清照都被渣男套路到了,今天的小姑娘们对待感情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不仅丢财丢色,还伤自己感情,让自己错过更好的其他人。

李清照同张汝舟结束了那段不到百日的婚姻。她从恶梦中醒来,回想起曾经过往的一切,她那颗已经破碎的心又被改嫁问题遭到那些不耻人的士大夫阶层的污诟,宣染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一个时代的经典可惜再无传续,李清照过起了默默无闻的生活一直到离开人世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