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麼樣的稻穀,小麥,玉米價格才是農村農民所接受的?

七星老農


什麼樣的稻穀,小麥,玉米價格才是農村農民所接受的?



究竟什麼樣的稻穀,小麥,玉米價格才是農民所接受的呢?首先必須保證農民的種植成本,其次必須讓農民種地有利潤可圖,第三必須達到農民種地也能夠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的價格,只有這三條滿足才能夠讓農民不會出現土地撂荒的現象。當然水稻價格越高越好,但不能脫離現實,不能“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以必須從現在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國家的大局方面來分析。



首先,對於稻穀這個價格來說,“水稻雜交水之父”袁隆平曾經呼籲過一件事情,把補給給石油、柴油的國家補貼,補貼給水稻種植戶,讓水稻的價格上漲到兩元每斤。袁老一輩子跟水稻打交道,可以說是農業科學家,對水稻的種植成本,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呼籲出水稻價格上漲到兩元,應該是農民接受的。

其次,對於小麥的這個價格來說,曾經我國的小麥一度衝到了1.58元每斤,但近些年來小麥價格出現了下跌,就目前小麥平均價格只有1.26元左右每斤,優質小麥價格稍微高一些,能達到1.45元左右每斤。近兩年小麥的補貼力度有所加大,每畝加上燃油補貼達到了137元左右,而小麥每畝地收入近兩年只有五六百元,這的確非常的少,一旦遇上自然災害就會出現虧損的現象,所以小麥價格目前呢,在1.8元到2元之間是農民可以接受的。

第三,對於玉米的價格而言,畢竟玉米是我國消費量最大的一個糧食作物,今年預計達到2.64億噸,但是這麼大的消費市場,玉米價格不是太高,而且我國的玉米一般是國內生產,這說明我國玉米的種植面積特別大,產量也特別高,今年預計達到2.3億噸左右。但是種植玉米的收入不是太高,因為玉米的價格確實低,目前玉米的價格東北最低,特別是黑龍江地區玉米價格只有0.77元到0.80元每斤,託市收購價格在0.80~0.83元之間。玉米的產量比較高,平均每畝玉米的產量在1200斤左右,要保障農民每畝的收入在1000元以上,所以玉米的價格平均在1.5元左右每斤,是農民能接受的。



總之,對於稻穀,小麥,玉米的什麼價格能讓農民接受呢?當然,價格越高越好,但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來說,以及工業產品的物價的情況來分析,糧食價格儘管關係到國計民生,涉及到千家萬戶,但是由於糧食價格比較低迷,農民不願意種糧食,農民希望糧食價格上漲,什麼樣的價位最合適呢?

其實,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的建議是非常的好的,也就是說稻穀,玉米,小麥的種植成本基本差不多,而且產量也相當,稻穀,小麥,玉米的價格目前能達到兩元每斤,應該是農民可以接受的合理的價格。如果這個價格的話,就會出現“四海無閒田”,土地就沒有撂荒的現象,農民種地也能賺錢。

但農民對糧食的價格沒有話語權,決定糧食價格的只有商販和糧食深加工企業,當然還有國家的宏觀政策的調控,所以農民價格接受不接受,不是農民說了算,是由市場說了算!大家對於糧食價格達到多少錢你可以接受?敬請留言交流。


宗元三農堂


什麼樣的稻穀、小麥、玉米價格農民才能接受呢?答:縱觀當前糧食市場,近幾年糧食價格持續走低,無形之中給農民帶來種種負擔,隨著當前物價持續上漲,種子、農藥、化肥、收割、耕作及用工上漲,而成品糧的收購價越來越低,和上幾年對比,上幾年水稻粳稻價在1.5元左右,雜交水稻價在1.3元左右,小麥價在1.2至1.3元之間,玉米最高價時為1.25元之間,而近兩三年由原來的價格下調為水稻粳稻1.13元至1.2元之間,雜交水稻在0.9元之間,玉米價在0.82元至0.94元之間,小麥價在1.03元至1.10元之間,從價格之中可以看出,現在種地成本高於往年,而現在的收入低於往年,農民怎麼過。其實農民心痛不是糧食收入多少,而是心痛付出的血汗得到的這是微乎其微,維持生計都不夠,單靠種糧食,連西北風都喝不到,閒時只有出去打點零工增加經濟來源,農民心累心苦,所以對土地漸漸失去感情,甚至連拋荒的心都有,但又怕人罵事,只好維持種著,只想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減少國外進口糧食來穩定國內糧食價格,使廣大農民有信心來忙於農業生產,糧食價格繼續回到上幾年的物價,農民種地才能出現不虧局面。適量增加農民收入,民富則國強,這是永久不變的真理,同時也是勞動人們的心聲。期待,期待能給農民有個好的方案來解決農民當前的實際情況。


幸福總在你我身邊


這個問題讓人怎麼回答呢?對於種地的農民而言,糧價當然越高越好。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我們的糧食價格最高漲到哪裡吧。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實施了糧食託市收購,國內糧價整體是上漲的,其中小麥最高達到1.18元/斤的水平,稻穀複雜一點,我們以早秈稻為例,最高達到1.35元/斤,然後是玉米市場價格最高的時候應該在1.3元左右的價位。

按照這樣的價位算,農民種地一年一季的話,大約能賺400-500元,兩季的話大約能達到1000元,按照一家五畝地,一年的種植收益最高也不過5000元。

這個和整個家庭的收入來比,是非常低的,華北和南方地區,農戶家庭收入主要來自外出打工,種植收入佔全年家庭收入比例非常低,東北地區要高些。

但,那個時代農戶種植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原因是一種地不虧,二是糧價一直在漲,這樣下來自然心情就舒暢。

但這兩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行,以及糧價的下跌,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打擊。

一是本身種地就賺不了多少,價格還天天降;二是別的物價都在漲,就種地的收入不但不增加,反而在下降;三是市場化收購主導下,農民都不知道怎麼賣糧了,信息不通暢下,賣個市場低價是常態,想想心裡就更窩火。

所以,沒有所謂的可接受與不可接受的,只要讓種地變得簡單些,讓種地不至於虧本,還是有很多農民願意種地的——對他們來講,與其荒著,還不如種了。


每日糧油


什麼樣的稻穀、小麥、玉米價格才是農村農民所接受的?

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但本身並不是農業強國,再加上農民對土地的長久以來的心理依賴,雖然說綜合考慮到有補貼的因素,但糧價仍然是衡量農民種植收益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農民對糧食價格是比較看重的。至於說稻穀,小麥,玉米等糧食價格達到什麼水平才能被農民所接受,其實來講,農民並不是“談心”的群體,結合當前農民的收入結構來看,對於普通一家一戶的種植來講,只要是種糧別有虧損、有所收益,農民大多就可以接受;而對於種糧大戶來說,畢竟是靠這個生存,所以說價格的期望值要更強一些。



儘管說隨著我國糧食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糧食的各個產業鏈環節都在市場中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糧價的制定過程中,農民所發揮的話語權是非常弱的,大多時間只能被動接受。所以在國家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時候,對市場是有一定的參考,農民心裡也大多有底。但最近幾年來,隨著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的持續下調,帶動市場價格水平綜向來看明顯下跌,而與此同時,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價格卻在持續上漲,使得農民的種植收益明顯下滑。截止目前,小麥的最低收購價已經下調至1.12-1.16元/斤,比高點時期的1.18-1.22元/斤已累計下調6分錢;稻穀最低收購價最高的時候,粳稻是1.55-1.59元/斤,中晚秈稻1.35-1.39元/斤,早秈稻1.32-1.36元/斤,現如今,粳稻是1.30-1.34元/斤,中晚秈稻1.26-1.30元/斤,早秈稻1.20-1.24元/斤。



糧價的下調伴隨著的並不是種植成本的同步下降,反而是近兩年來農藥化肥等價格持續上漲,使得農民的種植收益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了撂荒的情況,很多種糧大戶也是虧損嚴重,難以為繼。糧小咖近年來接觸了很多種植戶,雖然說農民近年來經營的理念在不斷提高,對於糧價的期望也往往表達希望越高越好,但實際上農民朋友普遍清楚糧食價格的運行狀況,所以更多的還是表達建議應該要讓農民有合理的收益,才能提高或者穩定種糧的積極性。


糧小咖


十年前水稻價格1元左右,農民能欣然接受,而且沒人說糧食價格低,原因是農藥化肥、種子等生產資料價格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由政府指導價格銷售,價格一直很穩定,農民種植的水稻、小麥、玉米成本非常低,利潤空間大,收益也就增多了,農民種植糧食作物還是利可圖的。

現在水稻價格1.25元/斤,政府還有補貼、減免農業稅了,農民反而沒多少利潤了,甚至虧本賺吆喝,原因是種植成本太大了,農藥、化肥、種子年年價格上漲,用工成本也上漲100%以上,十年前,我們當地請幫工,100元/天左右,如今,我們當地請幫工200元/天,還沒人肯幹,也找不到合適人選,機械耕耘收穫,每畝100元左右,七算八算,到最後農民一年白忙活了!


現在小麥、水稻、玉米規模種植還有點利潤,農民還有點收入,小農業生產基本沒有利潤了,也無法維持日常生活開支了,於是,農民只得選擇外出打工。我國玉米、大米、麵粉每年還得進口,有14億人口大國,需要吃飯啊,糧食價格當然應該穩定下來,不能非理性波動,但不能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呀,我們應該共同承擔這個社會責任!

最近農業農村部有位副部長說的好,我國糧食必須走自給自足之路,小麥、水稻、玉米長期進口會挫傷農民種植糧食積極性,會受制於人,會引起世界糧食出口國群起圍攻,危及我們糧食安全,飯碗必須端在自己人手裡,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盛上中國人自己的糧食!


目前,小麥種植在我們當地是虧本的,所以,今年午季我們當地農民休耕棄種了,20年來,我們當地小麥價格穩定在0.80元/斤——0.85元/斤,產量只有700斤/畝——800斤/畝,種小麥完全是白忙活,去年小麥是賒銷給中間商的,到現在小麥錢還沒有給。

玉米價格去年到現在仍然在0.85元/個徘徊,而且我們當地沒有玉米種植補貼,也不是玉米種植優勢地區,玉米在我們當地種植面積很少。東北地區玉米農民普遍存在惜售心理,收購進度慢,都想賣上最高價,今年玉米價格行情走勢還不錯,農民等到了臨儲玉米收購和中儲糧收購,使玉米價格春節之後有所上漲,基本上玉米種植還是有利可圖的。

今年我國玉米供應偏緊,農民還是適當擴大玉米種植面積,加強玉米田間管理,預防極端天氣不利影響,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小麥目前長勢良好,產區農民要做好田間管理,對小麥赤黴病、白粉病、鐵鏽病重點防治,做好極端天氣預防,爭取今年小麥、玉米有一個好收成。

以上是長江老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評論、轉發!


長江老農


筆者以為,提出這樣的問題,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我國農業生產目前所遭遇困境的根源所在。

適當提高糧食價格固然能夠讓農民的種糧收入提高,但是它並不會真正改變中國大多數農民目前所處的尷尬境遇。

說句簡單的話,單純的提高糧食價格,並不會拯救農民於危難之中。

中國農業的最大危機:種植成本過高

當下中國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並不是"稻穀、小麥和玉米"的價格太低,達不到農民的預期,而是種植成本太高了,畝產收益太低導致最終收益過低。說句不好聽的話,糧食價格提高,農民就真的能夠過上日子麼?不一定吧?

如果不能夠在降低畝產投入,以及提高種植規模上得到明顯的改善的話,農民依靠農業種植僅僅能夠滿足溫飽的情況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農民的日子依舊不會好過。

以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的生產整體過程來看,在最終的售價方面,和國際糧食市場平均價格來比較而言,國內的糧食價格普遍處於較高的水平。

以稻穀價格為例,目前我國稻穀市場價格多在1.1—1.3元每斤之間,和世界稻穀貿易價格2000元每噸左右還有一定的價差,在世界上最主要的稻穀產區——東南亞地區,和國產稻穀種植相比,他們的稻穀的畝產值較高,且種植成本較低,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有大量東南亞大米低價走私的根源所在。

中國糧食價格今後難有較大提高

在筆者的印象中,和幾年前相比,2019年我國幾大糧食作物的市場價格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整體來看,不如2014、2015年時的價格高位。

在筆者的印象中,2014年,國產大豆市場價格多在2.4元每斤左右,

國產玉米市場價格尚處於歷史高位,保持在1.1元每斤以上;

而小麥價格雖然還沒有達到價格高點,但也保持上漲姿態。

可是到了4年後的今天,沒有一個主糧作物的市場價格表現有當年的水平。

而且隨著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政策支撐糧價的作用將會越來越脆弱,市場供需變化將會成為決定我國糧食價格的絕對因素。

可是,長遠來看,我國幾大糧食作物的供需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價格出現大起大落也幾乎沒有可能。

所以,指望我國糧食價格在目前的基礎上大幅度上漲,恢復甚至超過當年的價格高位,近幾年肯定時不可能了。


鍾情三農


不是什麼價格農民能授,而是糧食和社會上其它物品沒有同步增上,這是農民不能接受的,比如說一餅水二元多,一斤糧一元左右,化肥一二百每袋,石油從每公升兩三角錢長到七八元錢,房的比利就更不用說了,在這樣的比差下,農民能接受嗎?


依依爺爺35


讓農民最頭疼就是蓋房子,娶媳婦兒,還有醫療費應該跟糧食房子裡了費這些掛鉤,不知道那些吃的了食還不記得農民的好的那些人也嘗一下1斤是幾百塊錢的滋味兒。


用戶8539845471785


穩中緩漲,保持在一元到一點五元之間,凡審定品種,都公告標出屬於什麼類別優質以及參考報價,支持一區一品或一區同類品種,以便收穫銷售


宇波3687


怎麼也不能讓人寒心,九毛錢還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