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武松弑嫂,怒杀西门庆,是极端的行为吗?

衰上尼的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也不能算极端行为。

首先,西门庆、潘金莲通奸还是武大郎,本来就是死罪。

在当年,这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西门庆肯定是斩首,潘金莲估计还要凌迟处死。



其次,武松不是没有走过合法途径。

武松不是一会去就杀人放火,他是先去带着证据报官。

然而,西门庆贿赂县官,导致县官包庇杀人凶手,合法途径无法解决。

到了这种地步,武松不愿意放过这对狗男女,让哥哥含冤而死,才杀人报复。



再次,武松并没有滥杀无辜。

武松报仇目的很明确,只是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并没有胡乱杀人。

他制服了西门庆的手下掌柜,并没有杀他。他挥刀杀西门庆时,傍边还有西门庆的朋友,武松也没杀。

武松也没有去杀西门庆家的老小,算是很不错了。



最后,武松也是豁出自己报仇。

杀了这2个奸夫淫妇,武松换来刺配孟州(河南焦作)的代价。

本来武松是县刑警大队长,有权有钱,生活是很好的。

现在却一下子变为犯人,还差点被孟州的差役害死,代价也是很大。



其实,武松的报私仇,是宋代司法腐败最好的表现。

无论哪个时代,如果司法出现大面积腐败,人民觉得依靠政府不嫩合法解决问题,必然会有自己的方法。

其实,看看社会报私仇的多少,就是检验这个国家司法腐败程度的最好标志。

司法腐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最后防线。

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司法腐败,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因为人民已经不再信任政府,宁可自己去解决问题。


萨沙


武松是《水浒》中为数不多智勇双全的英雄好汉。武艺高强、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最重要的是不贪财、不好色,作风正派。


武松景阳冈打虎后,成了人尽皆知的大英雄,也因此被阳谷知县赏识,做了一名都头。

后来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并毒杀了武大郎。武松身为官家的人,第一反应是选择了报案,希望用法律手段处理这件案子。

但西门庆有钱有势,并且按小说中提到的,西门庆还专门到东京给蔡太师贺过寿。说明西门庆的后台很硬。

有钱又有很牛的后台,一个小小的阳谷县令肯定处理不了这个案子,只能选择拖。

武松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自己动手,弑嫂、怒杀西门庆。那武松此举是否是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极端行为呢?


肯定不是,都说武松智勇双全,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对大宋法律的了解。

按照大宋法律,通奸罪是要判流刑和杖刑。流刑就是发配边疆的意思,而杖刑顾名思义就是打板子。不过需要去衣受杖,男女都一样。

但潘金莲、西门庆又合谋毒杀了武大郎,按宋律西门庆当诛,而潘金莲则要被判骑木驴和斩首两种刑罚。

但这里有个问题,潘金莲谋杀亲夫是证据确凿,而西门庆合谋则口说无凭,因而即使法律公正判罚,西门庆很有可能只能算通奸罪。


武松嫉恶如仇,又岂肯让杀害兄长的凶手逍遥法外。除了以上两个原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促使自己动手的原因。

按宋律,受害者家属如果在捉拿奸夫淫妇送官时,伤害或打死了通奸者,可免罪或减刑。当然还是要提供确凿的证据。

武松在杀潘金莲的时候,请了周围的邻居见证,并叫衙门的姚二做笔录。从法律的层面完成了取证,在这种情况下弑嫂,是替兄报仇,罪肯定不重。

而杀西门庆,也可以钻法律空子,因为王婆、潘金莲都画押了,西门庆通奸罪肯定跑不了。武松完全可以说在拘捕西门庆时误杀了。这样无论如何都罪不至死。


正因为对法律的深刻的理解,武松放过了罪大恶极的王婆,而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当然王婆最后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骑木驴和凌迟。

武松杀人后,主动到县衙自首。后来案子被移交到东平府,武松被判了一个刺配孟州。

事情发展这这里,基本都在武松预料之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武松是个智勇双全的真英雄!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在去孟州的途中遇到了施恩。

为报恩,武松仗义醉打蒋门神,最后酿出了“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的大祸,从此彻底改变了武松的人生轨迹。



花木童说史


如果放在现在来看,肯定是属于极端行为的,毕竟生命诚可贵,就算是无恶不作的坏人,也应该由法律和国家暴力机关来处理,没有哪一个个体有主宰或者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力。

在武松那个年代,同样杀人也是犯法的,了解《水浒传》就知道,武松杀了人,官府是要抓他的。至于武松这个行为属不属于极端行为,如果从武松的处境来看,潘金莲和西门庆杀了武松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而当时以武松的身份,他根本不可能有机会通过官府惩戒西门庆和潘金莲,因为一是没有证据,不像现在可以验DNN,血液,尸体,有法医有警察有现代高科技技术那些可以查死因;二是,西门庆权势很大,官商勾结,不可能给武松一个公道,那时候不像现在是法制社会,以武松当时的处境,西门庆完全可以碾压武松,甚至可以反咬一口,让武松有牢狱之灾。所以武松杀人一是失去唯一亲人的痛苦和悲伤,二是对于社会无法给他一个公道的无奈和愤恨,三是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不仅杀了武大,还给他蒙了羞,戴了绿帽子,这换做任何人都不可能接受得了的。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武松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安妮努力一米六


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并不是武松的冲动行为,武松从小被武大郎带大,武松吃着百家饭才长大,对于武松来说,武大郎既是长兄,也是父母,这种恩情不用多说!

潘金莲背着武大郎,和西门庆搞在一起,并且用残忍的方式杀了武大郎,对于武松是不能饶恕的,西门庆是有名的当地恶霸,连官府都得给他几分薄面,即使武松去告官,也会被定个污蔑罪行,武松只觉得,西门庆和潘金莲不会被判死刑!因此只有自己动手,这是最直接方法!



如果放在包拯时代,我觉得武松就不会杀西门庆和潘金莲了,因为包拯连皇亲国戚都敢铡,更何况一个地方的恶霸,而且包拯是只要证据确凿,是立即执行,根本不存在死缓!武松正因为看到不到希望,才自己动手!


小程日记




武松的行为自然是极端的,虽然大快人心,但现实中是不容于社会和律法,不值得提倡的。武松的这种极端不是他造成的,而是现实所迫的无奈之举。

如果事情反过来,是武松被害,武大郎是否会如此罔顾司法,任性为弟报仇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武大最多敲鼓鸣冤,大哭一场,官府不做主,他武大也只是会嗫嚅嘀咕几声,回家多吃二个烧饼,喝点小酒,抱着棺材痛苦一番罢了。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武松能做出此事,毫不意外。武松遇见潘金莲之前,在景阳冈打虎那段故事,并不是随便而写。一是交待武松为人行事风格,一是为后续遇见潘金莲做引子。



第一段情节 武松喝酒时,店小二说“三碗不过岗”,武松大怒,还是不听劝,强迫小二端酒来,又喝数碗酒。这段情节,说明武松的性格是暴躁易怒,而且非常有个人主见,轻易听不得别人劝的。

所以,后续武松得知哥哥被害,官府一不做主,立马走极端,直接摸刀上街找西门庆,怒杀潘金莲,根本不顾律法。

第二段情节 武松听闻店小二说景阳冈有老虎出没,初时不信,上冈时又仔细看了二次官方提示,确认了店小二所言不虚,确认了事情真实情况。这段情节,说明武松并非一味好强用狠,还是粗中有细有头脑之人。

所以,后续武松追查哥哥被害经过时,通过何九叔、郓哥等了解真实情况,又让邻里作证支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去告官追究。

第三段情节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真碰到老虎时,沉着冷静,根本不逃走,哨棒打断,拳头打,直到打死。这段情节,说明武松还是一个没事敢惹事,惹事不怕事的人。

所以,这三个性格特点决定了,一旦合法途径受阻,一怒之下,武松非要生出事来不可。


西词上仙


法律会根据杀人数量来判刑,然而水浒传并不是讲法的作品啊。水浒传讲的是一群至情至性,渴望自由的人苦苦拼搏最后却依然悲哀的屈从于体制与权力,这种为了自己内心的正义率性而为正是作品需要的吧。

衙门不伸张,只好出头,就是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四邻街坊杀潘金莲,当着酒楼闹市斗杀西门庆。两颗人头,献祭于武大灵前。所有人都知道是潘金莲西门庆屈杀武大郎,也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哥哥不能死的不明不白,哥哥的仇弟弟已经报了。

武松的拿出的证据是“错误”的。法律中的正义与普通人的想象有很大区别,武松执行了普通人的正义,杀死淫嫂与奸夫,除了西门庆的家人,满县称赞,但是在法律上,即使有一百个理由,主动杀人也是重罪。知县是个懂法的人,与手下小吏将武松送上的供词稍作修改,于是主动杀人变成了争执中不慎杀人,带有正当防卫的性质。

我倒是想到另一个问题,一个人行凶可以清楚的量刑判决,那么十个人呢,一百人呢?所谓法不责众,当一个人处于众矢之的,站在一群人的对立面,法律是怎样维护他的?当一个无辜的人被一百个人谋杀,法律应该怎样判决?

你说武松弑嫂,怒杀西门庆,是极端的行为吗?

我认为武松做的就是最优解。


谢谢大家阅读至此,我是正经人讲正经事,文化领域创作者,评论转发关注,一样儿也别少。

欢迎大家互相学习交流,若有其它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模小范创业


不能算是极端行为吧。

还是比较理智的。有一个细节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那就是他杀她嫂子的时候,把嫂子的衣服扒开了,然后再用刀将其心脏挖出。虽然这个细节非常的血腥,但是我们更好奇的却是武松撕衣服的这个动作,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并不是武松对自己的嫂子身体有些好奇,而是武松太了解大宋当时的法律了,要知道当时大宋故意杀人,可是要判死刑的,但是如果是在斗殴之后激情杀人,那么罪行便没有这么大。所以武松一定要制造一个斗殴的假现场,这才能让自己的罪责更加的减小。在最后我们也能看出,武松虽然杀了两个人,但是因关老爷并没有判你死刑就是因为其制造的假现场和事出有因,不得不说,这也是武松在江湖上混这么多年的一个智慧和过硬经验。所以说,他并不是太过偏激。

另外,武松小的时候是一个孤儿,因为父母死得早,所以由自己的哥哥武大带大。估计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短小而残疾的哥哥,所以小的时候肯定是受了小伙伴们的欺负,这才让武松养成了一个好勇斗狠的性格,间接的成就了他在街头格斗的武术技巧。所以武松对哥哥的感情绝对是一种超越,兄弟之间的父子亲情。试问亲哥都被别人套路死了,能不气急败坏吗?恐怕平常人早已经急眼了。作为一个当地的督头,其实武松是非常懂得大宋的法律的,他的第一想法并不是马上去找西门庆和潘金莲寻仇,而是在充分得到了人证物证后,向官府老爷报官。但是由于官商勾结,官老爷受了西门庆部长的好处,所以也就偏向于西门庆,以证据不足为由来将武松打发。结果,都知道了,武松手刃潘金莲。没办法。在如此情况下还能理智的人,确实是干大事的人!


玩转影视墙


武松杀嫂替哥哥武大郎报仇我认为是当时的正义之举。潘金莲在二叔武松不在家的时候,由王婆牵线与贼人西门庆勾搭成奸后杀死了武大。这个不守妇道的潘金莲在家闲来无事,她靠着只有八仙桌那么高的丈夫武大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辛苦卖炊饼养活着,本来应该是体恤丈夫的赚钱不易,应该插着门过日子,做好饭等待丈夫的归来,可她良心丧尽,竟然引狼入室!伙同王婆和西门庆谋害亲夫———给武大灌了砒霜毒死。最狠不过淫妇心啊!……武松归来后得知哥哥武大的惨死,杀死了她三人,为哥哥武大郎报了一箭之仇。换做是我!也会替哥哥报仇!绝不是冲动。是极度的痛苦!就豁出去了。


贤惠151688966


但我的看法行不?吴兄杀,潘金莲杀。西门庆跟潘金莲是。自己。应当。潘潘。潘金莲跟西门庆他俩。最黑,最黑祸首。潘金莲我听过。潘金莲这个故事。他想要。勾引。潘金莲想勾引武松。几次勾引。没搭理他。三番六次的潘金莲购物瘾五星。 所以武兄了解潘金莲。潘金莲跟。跟喜文庆。西门庆,潘金莲。武松杀死他是应该的。徐文庆是伟大有钱。官方都买好了。因为官老爷收了他的好处。定然得给他办事。吴兄想高官是构不成的。只有自己动手。我成为五星11。一。武兄是好汉。为了哥哥报仇。为了亲亲报仇。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吴兄。是真正的英雄。。,自己的亲嫂子。。真自己的应得。


国学义工双妈


也不能说是极端的行为,毕竟他所处角度不同心境不同,武松本身就是哥哥带大的,从小相依为命的。当知道哥哥的死是嫂子和西门庆合谋所杀。并且俩人还有奸情。以上种种在加上习武之人嫉恶如仇的性格,才会导致后来事情的发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