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网络另一端的孤苦似乎并未影响到他,他只是坐在电脑前,冷静的敲下了这句话,便置之脑后。

这是他无意间发现了这座网络中的信息孤岛,一个简陋的网站中描述了一个孤苦老人,下方是空寂的留言,显而易见这座信息孤岛并未获得过流量的青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10个字和2个半角字符,经由存储与解析,清晰的作为唯一回复,展示于这座信息孤岛之中。

信息孤岛中孤苦的老人,并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他必有可恨之处,也就不值得怜悯。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可怜之人

未必有可恨之处

许多人在只是习惯性的说出这句话,是一种不经思考片面的看法表达,那些可怜之人,并非一定有可恨之处。

同时,在这句俗语后面还有一句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如果我们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转化,则成为了:

“可怜的人,因为他们的可恨之处导致了可怜结果,而他们的可恨之处却是由于可悲之苦导致的结果”。

这样看起来似乎逻辑通顺了许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01 因果关系

在2000多年前,便有哲学家提出了因果关系的概念,指的是根据两个不同的时间事件,互相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关联,根据时间的不同,使其中一个事件成为了另一个事件的原因。

“不学习、不复习,考试时便没有获得好成绩”。

这是个典型的因果例子,因为不学习、不复习而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所以考试时出现不好的成绩。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是可以适用于一些场景之中的。

“由于不干活,所以没有工资”

这种显而易见的因果,互相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关联,没有工资的可怜,来源于不干活的可恨,不干活的可恨来源于内心深处各种阻力的可悲。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可以对所有可怜的人说出这句话。


02 非因果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因果关系都是显而易见的,对因果的判断需要建立在充足的信息之上。

而在网络中,我们只能看到片面的信息,甚至于说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去考虑信息,而是直接的表达这个观点。

那么很多时候,我们便会出现错误的判断与错误的评价,不仅损害到了自身的言行举止,甚至于对那些可怜的人,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我并没做错,为什么要说我有可恨之处呢?”

不去考虑因果关系的强度与关联性,下意识的套用俗语,不过是发表自身片面的看法,这种场景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比比皆是。

“你工作那么辛苦,是因为你太想要赚钱;996你可以不做,别出来装可怜”。

显而易见,这些评价与看法,并不会带来更好的工作环境,也不会帮助到别人,反而会不断地恶化自身所处的社会。

但即使是这样,是什么让如此之多的人,还是乐此不疲的发表这种片面看法?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逃避带来的

谴责

正如作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所说,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网络中、生活中对非因果关系的事件,也存在着滥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进行评价。

许多人认为,这种评价滥用的原因,在于这句话具有适应性,可以匹配大多数场景,并且通常是正确的。

但从来如此,并不意味着这种无视因果关系的评价便是正确的,实际上这种评价滥用的原因,还存在着深层的因素。


01 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是人们一种常见的心理,指的是我们会不自觉的按照自己的预言,进行相应的思想与行为,最终使预言得到证实。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一个事件提前预构了场景,也就是先入为主地进行了判断,那么就很难去考虑客观的观点,而是努力去证实他。

“许多人如果预构自己考试会成功,那么在考试前便会开始疯狂的学习,以自证预言”。

“怀疑同事在领导面前告状,于是不断牵强附会的收集同事告状的证据,最终自证预言”

许多时候,我们说出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原因,在于我们深深的认同这句话,在发表这句评价后,便去寻找可以支撑这句话的依据。

正如有罪推定一般,先认为对方有可恨之处,那么便会不断的聚焦于寻找对方可恨的地方,最终引发将不具备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强行联系,以自证语言。

但为何我们会将非因果关系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02 滑坡谬误

为了自证预言,我们将非因果关系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对因果并不敏感。

或者说是,我们由于对客观事实的不尊重,而主观地去对两件事进行联系,长久以往行为成了滑坡谬误的思维模式。

滑坡谬误是一种非形式谬误,对弱关联或无关联的事物进行不合理的串联,以导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他吃糖就会得蛀牙、他得蛀牙就没法吃东西、他没法吃东西就会营养不良、他营养不良就会生病”。

“他今天上班迟到了,说明他工作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就没法做好工作,他最终会被辞退”。

许多人并不认为这种弱因果、非因果的联系是一种滑坡谬误,而是认为这是一种长远性的推理。

原因就在于他们无法判断可能与必然的关系,也没有兴趣去探寻因果间的强度与证据,只是单纯的进行认同,并奉之为真理。

“他年少时外出打工,无法陪伴孩子,老了以后就必然孤苦,最终独自去世。”

正如《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一样,如果她不嫁过来,她的夫君便不会死,她就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方,都是进入了滑坡谬误。

许多人其实可以意识到自己语言行为的不妥,自己对因果关联的弱化,但为何还会继续这种片面的评价?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03 逃避心理

应当善于同情,而不是善于严惩——维克托·谢尔盖耶维奇·罗佐夫

在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到自己无法解决、或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我们便会进入一种逃避心里之中。

这种逃避心理可以说是人性的本能,我们都不希望卷入到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之中,因为这种无力解决的问题会为我们带来负面的情绪。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过着艰苦的生活,老伴去世,孩子不管。

这种情况的评论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经常会获得相当数量的点赞,原因在于许多人希望通过这句话来进行逃避。

“如果这个人有可恨之处,我们便无需去可怜他,也就无须共情。”

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了共情的概念,并且越来越被现在的心理学所接受,共情在这里体现出的是,当我们看到一些非常可怜的事与人时,不免的会产生相应的同情、同理情绪。

如果无法对对方提供帮助,则会产生遗憾与无力感,从而致使我们产生负面情绪,而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这种事与人我们每天需要接触很多。

我们无法帮助所有人,于是许多人便选择了逃避,而为了使逃避合理化,则会认为对方有可恨之处,是罪有应得。

谴责受害者,是为了逃避。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权威带来的

暗示效应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布莱希特

不论是逃避心理、还是自证预言与滑坡谬误,本质上还是在于我们相信与认同这句俗语,并且将其奉为圭臬。

而之所以我们将其奉为圭臬,原因在于一句话被大部分所认同时,便具有了权威性,从而对我们产生了权威暗示效应。

权威暗示效应带来的是盲目、盲从的相信权威,而这个权威即有可能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也可能是一句被大家所认可的话。

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被不断的传颂,并被不断牵强附会的证实,则具有了权威暗示效应。

在此效应下,我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盲目的信任与盲目的跟从,对可怜之人进行可恨之处的解读。

实际上,权威暗示效应的深处内核,是一种安全感的提供,其所提供的安全感,可以使我们免受非议。

不论在网络中与生活中,我们为了防止遭到群体的反对与打击,总是会不自觉地主动寻求安全感。

这种被多数人认可的话语,则会为我们提供相应的安全感,我们在网络中与生活中,在发表评价时进行引用,则会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

但正如前文所说,大部分人认可的并不一定是对的,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群体对事实视若无睹,只希望看到自己认为应该看到的内容。

当我们在群体中寻找安全感,便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会不断的找寻群体希望的结果。

得到群体安全感的代价是失去自己。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背后是权威暗示效应下的逃避行为

不值得怜悯的那个老人,在一生中不可能做对所有事。

那是一个可怜的老人,他的孤苦与窘境,并非来自于他做错的事。

而是一次突发的意外。

那些臆想、推测出来的结论与指责,并不合理。

对受害者的谴责行为,是来源于盲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