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疫情当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艰苦卓绝的战斗,见证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考量着每一个人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当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大雪阻挡不住我走向你

2月1日早晨,纷飞大雪使门可罗雀的小村显得更加安静,一辆小车缓缓驶进海原县七营镇五营村村民委员会大院,摆放了一地的慰问物资和随之而来的温暖场景打破了这份安静。

“都是一些能用上的东西。”该村村民赵发向大家介绍着地上的物资。方便面、矿泉水、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用品,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对于一个大雪封路、物流不畅的小村子来说,这是最紧缺的资源。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五营村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成员第一时间主动放弃假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村里的爱心人士更是不断涌现,汇成一股“暖流”。“赵世桐看到群里发布的筹资信息,凌晨一点送来了自己家平时省下的13瓶消毒液和5包一次性手套,在外创业的赵发、何飞送来了460只一次性口罩,60只n95口罩和1.5吨的消毒原液。”该村党支部书记殷振江细细介绍道,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障村民的安全,该村党员赵金强、卢世宝、邓树宁等同志主动请缨,在村门口登记入村的群众和车辆。

“村里要逐户消毒,部分群众的思想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入泛宣传。”本应该在银川过年的殷振江今年大年三十也守在村里防疫第一线,连轴转了近10天。他说: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守村里一方净土。

这点小事是应该做的

“不要采访了,这都是小事,这点贡献是应该的。” 接受电话采访时,彭阳县个体户黄秀英连连拒绝。

2月1日,黄秀英为彭阳向公安、社区、卫生等十多个单位的一线防疫人员捐赠口罩1000多个。说起自己从厂家进口罩的过程,黄秀英用“九九八十一难”来形容。“因为是非常时期,各个关卡都查的严,进一趟货真的太难了。”黄秀英说。

1月26日,大年初二, 黄秀英的第一批口罩到货了,她花了300元租车取货,可是从红河镇进平凉界,还没走多少路程,已经实行了关卡管制。无奈下,黄秀英只能让供货商将口罩送至交界处。“下午三点刚把货取回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彭阳县也开始关卡管制了,要不是取货及时,差点回不来了。”黄秀英笑着说。

看到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黄秀英决定为一线人员捐赠口罩。第一批货刚刚到,黄秀英紧接着定了第二批口罩,而口罩进价不仅翻了三四倍、货源紧缺,合作了十多年的平凉供货商也缺货,只能从兰州进货。“没办法,进价再高,也要进。先不说老百姓用不用,首先得保证一线人员的使用。”黄秀英坚定的说。

1月31日,第二批口罩从兰州发到平凉后,不能及时发往彭阳,黄秀英与高速等关卡联系,得到同意后,租车前往平凉高速路口取货。2月1日一大早,大部分口罩已经发放到一线人员手中。

聊天中得知黄秀英是彭阳县第四届道德模范,在2012年时还因为诚实守信登上中国好人榜,“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就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携手并进,共同战胜疫情。”黄秀英笑着说,最近她还联系了1000多个口罩,这两天尽快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中。

做拉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先锋模范

最近来自彭阳县白阳镇崾岘村的一名老党员火了,关于他骑着摩托车,背着喇叭,走村串户,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义务宣传员事迹被新华社、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媒体以及“大美彭阳”短视频平台报道后,各自媒体相继转发,视频全网阅读人数超过2100万人次,其中“大美彭阳”快手短视频阅读人数超过1967万人次,点赞超过63万。

这名老党员今年57岁,名叫海明贵。“我在新闻上看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宣传工作是薄弱环节,尤其在农村,群众的防范意识、重视程度、群众的防疫知识都是短板。”海明贵说,自己有一个移动防火宣传播放器,大年初二一大早,他就背起了他的大喇叭就来到村委,找到村支书刘彦贵说明他的来意,主动担当起了进户义务宣传员。

在宣传的同时,海明贵还拿出自己家里以前储备30只n95口罩,为全村老弱妇幼免费发放。“疫情当前,再啥干不了,咱就是为党为人民服务,让群众管好自己,为社会减轻负担。”让海明贵感到欣慰的是,经过持续不断宣传,村民防控疫情的意识明显提高,大家都戴上了口罩,还有两户村民自愿取消了婚宴。

爱心太盛,无法枚举,这一个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名字背后都是一份伟大无比的爱心和支持,他们是最美的阻击疫情者,他们让这个特殊的寒冬充满温情。(记者 邓 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