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回家过年,你们家乡的人爱攀比吗?你怎么看?

舞台下的助理


我一直认为比较是一件很无聊并且很没意思的事情,


要是什么都比,那还不得累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身边确实有很多喜欢攀比的人,我家乡那边的人就喜欢攀比,只要他们家里有了一个别人家没有的东西,而那种东西又是特别昂贵的,他们就巴不得让全家乡的人知道,我特别讨厌这种人,我也从不会和人攀比,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自己心里清楚,攀比只会让你的内心变得十分扭曲,让你迷失自己。


空白91333


还有不到二十天就过年了,30多岁的我还是很期待过年的。

我喜欢过年时一家人忙忙碌碌做着各种过年的准备:大扫除、炸豆腐、炸丸子、蒸花卷、煮肉等等,还有最高兴地赶大集。无论平时生活压力再大、再辛苦,还是邻里间在互相串门有意无意的聊起孩子们的成就所流露出的攀比,我却觉得备感亲切。

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季就开始扳着手指数着算着还有多少天就放假过年,那时期待着过年,是期待着过年能有一双新鞋和一身新衣服穿。

后来上初中后直至高中,在紧张备考中也期待着过年,那时期待着过年,是期待着太难得的长假期和能够睡到日上三竿的睡觉💤。

再后来上了大学到工作,几乎很少回家的我也期待着过年,那时的期待,是期待着能贪婪地享受着守在父母身边的时光。

结婚后,一家人各自为自己的生活打拼,兄弟姐妹间、父母子女间变得更难相聚到一起,这是期待着过年,是期待着全家人都能够暂时丢下手里的工作,一家人开开心心聚在一起,吃饭、聊天。

回家过年,必然会有攀比,但自己的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幸福与否也只有身在其中的自己能品尝,无关乎他人。他人羡慕我取得的成就,我也不会因为他人的羡慕而更幸福;他人嘲笑我的一事无成,我也不会因为他人的嘲笑而放弃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逐和向往。自得其乐,做好自己,如此而已。


壹月心理教育


过年回家了在我的家乡农村互相攀比早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我想应该大多数地方都会有这样现象。

主要是平时大家都在外面打工很少回家,到过年了大家都难得聚在一起,开开心心聊聊家常,聊聊一年来的工作收入情况怎样,就算混得不怎么样为了不掉面子肯定也会说混得还可以吧,其实真正好不好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再说了,平时在外面大家都是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舍不得用,到年底了多少手上存了一点钱,就买些东西犒劳一下自己、老婆还有小孩;还有一年基本上就回来个一次,家里亲戚很少走动,过年了买点东西走动走动也无可厚非。

我觉得对于过年回农村,他们喜欢攀比的情况我们也不要过分的在意,心态放平衡些才好,自己买东西也好、走亲戚送礼物也好按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来做,不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真没有那个必要;重要的是自己一家人开开心心就好。





农村遥哥


我觉得现在农村人普遍攀比心理比较严重一点,就拿我姐和我姐夫来说,两个男孩子老大上大学,老二上初中,三年前全款卖了一辆捷达汽车🚙,车子一年到头开不过十回,车子贬值太快了。我个人觉得他买的车不是很实用,我姐夫是上门女婿,我们家六口人,我爸妈他们四口人,在农村买辆五菱宏光面包车比较实用可以拉人,也可以拉东西,他们在镇上开的门面,既经济又实用。现在过年回家大部分门口都停辆车,没有车感觉没有面子,都是攀比心理太严重。


Rong1


我老家广西农村的,那里民风比较朴实,没发现有特别严重的攀比之风。

可能是因为乡里乡亲的,大家了解的比较深吧,没什么好攀比的。

也有可能是怕表现了自己混得有多好,怕有:出门请客,聚会买单,年后借钱等烦心事吧。

那倒不如低调点。



逢天寒


春节回家过年,你如何看待身边的攀比现象?很多人都说,农村攀比现象很严重,但是小编觉得,不只是农村,城里也一样的,事物本身就有两面性,虽说攀比不可取但它会给有的人一种上进心,如果你不进取拿什么去与人攀比?不过要量力而行,人生短暂,不要难为了自己,平平淡淡,家庭幸福才是真。

有人说:有攀比过日子才有奔头,没攀比过曰子没劲总觉得自已手里有点钱够灵花就行。其实我觉得有攀比,有竞争真不是坏事,这样大家才能有进步,有前进的动力。在村里,别人都过得好,就自己家要死不活的,那还能抬起头来,自家小孩还能跟别人快乐的玩耍吗?有压力了才能逼着自己进步,所以我觉得生活就该有一定的攀比才有意思。自己过了开心,管别人开什么车呢。

没钱的,以前被别人看不起,现在稍微混的好点,就想让大家都知道。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对,累死累活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扬眉吐气吗。有钱的回家,老怕别人找他借钱,所以就装没钱的,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对的。至于攀比,农村城市都有,但也并非全错。我们这里如果你连个小车都没有,就真不好回来,尤其亲戚朋友在一起聚会的时候,混的不好的只能靠边站的份。

我母亲就是好面子不吃不喝攒钱盖房子买电器,现在人少了嘴上不说心里比较嫉妒别人。攀比不可怕,实力不允许啊!我的思维是能去攀比的人就更应该努力,做到比他还强,不是一味的羡慕,有时攀比能激发各人的本能,懂得比的人我觉得没错,但也别炫耀。偶尔比下谁车豪谁房子漂亮谁票子多,这很好啊,证明大家都比较上进,总不能比谁懒吧,只要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就行了。

也有人说:为什么要攀比呢?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怎么比呢,你自己跟自己比望明天比今天好,一年比一年好,人比人比死人,我东莞这边非常实际,有人收入1百多万一年都买10万元车开,一年去一二次旅游,又无人知道的。农村攀比成风这股不良风气腐蚀百姓心灵,滋生歪风邪气。

这种攀比很肤浅,车子再贵也只是个代步工具,二三十万就可以,房子大小无所谓,周围环境要好就可以,至于挣多少钱,没有人看你的银行卡,随便说,女人嘛,你年年租,娶不到老婆也没人看得起。家家有车是正常,小车就像以前摩托车一样,便宜再加上可货款等很正常。但我们村大多数是买便宜的或二手车,面子是自己的。

别人有自己也有就行,何怕别人说三道四,日子过的好不好只有自己清楚,何必装大款了。攀比的,都是自找苦吃。生活是自己体会,不是活给别人看。每个地方多有攀比,如果你看重那就是傻。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随他去,哪个人不被别人说。有什么可攀比的,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自己一家人过的开心幸福就行了,攀比使人身心疲惫没意思。

有那个能力就自己买豪车,开别人的豪车去装,我是觉得没有面子,有句俗话说得好,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此处应该无声胜有声,真正有钱的人名气自然摆在那,骑着自行车村民都觉得他只是想运动,不想开车。越穷越攀比,越穷越落后,越落后越穷,宁肯背后吃糠咽菜,也不能丢那个面子,我每年过年也不愿意回老家,太没意思了。

除了比车就是比房,比衣服,比抽烟,比喝酒多好。有一次去我外婆家,外婆村里的一个哥哥抽中华给我烟抽,我爸爸就说你看人家混的多好。也想让我买盒好烟放身上遇到人让烟,我给回绝了。我觉得人要自己活得开心就好,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反正不欠你们一分钱。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欢迎在下方分享,春节回家过年,你如何看待身边的攀比现象?的看法


影视乐视


这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比收入、比房子、比婚姻。当然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也折射出了中国人爱炫富的攀比心理。这些比较说得好听点叫竞争,说得难听点叫攀比。

  城市里如此,农村里也一样。过年了,回家回得好是光宗耀祖,回不好是身败名裂。与其说是回家过年不如说是回家攀比。一年在外,回家比的是什么?比车子、比年货、比红包。放眼望去村子里豪车遍地,俨然正在举行“车展”只差没有国际名模。走亲访友,炫耀的都是:“我家张三开私家车回来,是宝马。送给俺的年货有意大利白松露、阿尔马斯鱼子酱,你听都没听过吧!红包你猜有多少?几十万啊。……”“我家李四……”来问候的越来越少,来比较的越来越多。交谈中真情实意的越来越淡,摆阔吹牛的越来越浓。这比来比去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爱面子。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活得有面,仿佛变成了幸福与成功的标准。而实际上,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幸福和成功的理解也不同,何必要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呢?过足了面子,盲目的攀比的背后其实是体力的透支,心灵的疲惫。自己是否快乐好像不那么重要,因为内心没人看见。一切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把这些吸引眼球的摆出来,怎么能证明自己有出息呢?

  我认为每个人因为境遇的不同、背景的不同,得到与失去的东西也就不尽相同,没有什么可比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谓的攀比只会给心灵架上沉重的负担。心气平和、知足常乐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嗨我是大头


老家特别喜欢攀比

常常自带优越感

我们还好,常不在家

最苦的是父母

我妈有时候明明知道不该听

但心情依然会特别不好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我们学习成绩好,所以现在我们没有结婚、没买房、没买车,在那些人眼里我们就是失败者吧!

久了我妈也觉得,是不是当年让我们读书错了,还不如早早打工赚钱,早点结婚,这样她都可以当外婆奶奶了。

可是我认为,这时代的人,都希望我们一毕业,就是赚大把的钱,有房有车,毕竟你读了书嘛。

可是读书和进入现实社会不同,我们也需要在社会大学慢慢开始。

跟那些早早进入社会工作的同龄人比起来,在社会大学里,我们还是小孩!

想对父母说,不要太去在意别人的说法,过自己的日子就行。

我个人不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只要努力,时间会改变一切。


阿默老师


我是吹梦西洲,品尝人间滋味,不负韶华。很高兴能为您分享我所知道的:

河南中原农村小镇,普遍爱攀比

村里人,说实话,没甚文化。实话难听,现在的农村人或许没以前淳朴,但农民依然是最值得尊重的一群人,依然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重要的中坚力量。

老家外出打工的人可以分为三种:

1.年轻人——早年辍学,初中都还没毕业就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

去外地打工,厂里工资普遍做一线工人或者小技术员,或者工地搬砖,或者有能耐的开始创业。不过现在创业成本高,而这类人基本没有什么资源,况且现在都刚起步,还没有什么成效。

工资或者收入本身就低的很,存不到什么钱,没有攀比的资本;那他们攀比吗?攀比。朋友聚会吃饭,或者平日聊天,也有吹牛皮的。挣不到钱就吹嘘自己在厂里泡了几个妹,泡不到妹的有说自己准备晋升哪个哪个主管,最不济,拿出的“芙蓉王”也会摆在台面上了……

2.年轻人——大专、本科念完,有了基本学历,在社会上也工作几年的。

其实也差不多,这些人或许境况比第一种稍好一点。因为这个社会对学历还是普遍认可,起码是块敲门砖,机会可能比第一种多那么一些。学历重要吗?不重要,但它是块敲门砖。重要的是在校期间获得的知识,如果能学以致用。确实要比没学习的少走很多弯路。那他们攀比吗?也攀比。但可能稍微好一点,隐忍一点,说好听讲素质一点、高明一点吧。比如不经意间的透露自己的苹果最新款(其实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土),在酒桌上大谈一些人都不了解的股市(套现了多少花呗,借钱炒股)……

3.老一辈(目前四五十岁,不到六十)——为儿女还在打拼的四五十岁的父辈。

这一辈人挺苦的,但也遇到好几个机遇时代。比如九十年代的房价起飞开始、零几年的股市从一千多到三千多点的虚假牛市、15年左右的股市熔断、房价再次起飞……这辈人当时手里普遍是有些资源的,把握住机会的,就吃喝不愁了。没把握住的,目前也许还在外地的工地上。

这辈人攀比吗?攀比的厉害。主要是攀比也是为子女吧。仅仅是房子、车子两样,就足以让人眼红,也是巨大的压力。过年走亲戚,谈的也是你家闺女在哪月入上万、谁的儿子在哪个机关单位要晋升、谁家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房、某某开了一辆大奔回来了、今年跟儿子/女儿去哪哪旅游,那地方好的很啊、办喜事力不能及,借钱也得讲究排场的……

说起来这些就滔滔不绝,这不是虚荣,这不是攀比么?


但无可厚非,也许这就是我们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不然你让我们谈论什么?天天谈论国家大事,亦或文学教育?真要这样,那才怪哩!但我们还是要知道这种风气不对,应该慢慢修正。移风易俗树新风,攀比之风应当去掉。

这也是一种人间滋味,虚荣攀比的滋味。我是吹梦西洲,期待与您一道品尝人间滋味,不负韶华。

吹梦西洲


这是很客观存在的问题!70后的女人一般婚姻的时间大概在8年到15年之间。5年一个坎。从最初的磨合,到后来的互相不顺眼再后来的互相包容。磨合期也叫蜜月期,一般是男方让女方,不过就算你是孙悟空,有七十六变,你都瞒不过女方。作为你的老婆,他对你了如指掌,你那些恶习他太清楚了。所以说女方就会包容在磨合期。

十年互相看不顺眼。对于男人来说,路边的野花香呢。对于女人来说,感觉你是个不成功的男人,任何人都比你强,任何人都比你好。这就是互相看不顺眼。不过我这样说,不代表我自己是这样的。我只是说大部分的人是这样的。我并不是要写给我老婆看,我老婆也没有头条。就是论事而已。

小孩慢慢的长大,在这种情况下女方想离婚必须要考虑到孩子的抚养问题。还有自己年纪也大了,再结婚的话也是是个伤害。如果还能过还能继续过的话,我相信都不会走到这一步。除非你也彻底的死心绝望了。也不再打算再婚了,只想一个人平平淡淡的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健健康康的过一辈子。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所以说90%左右的女性都有过这种想法,这也是女性一个特色嘛!想想没关系,只要不是真的离就可以了。家和万事兴,互相包容吧!再找一个也未必找到更好的。都过了十几年了也不在乎剩下几十年了,你们说呢?当然我希望两公婆白头偕老,千万不要离婚,离婚对小孩对彼此的伤害太大了。祝大家都有一个幸福的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