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学校假期里强制要求上网课?

Domilo


第一,寒假网课是针对好学生还是中等学生,还是基础学生,一个老师讲课,上万学生停课,效果真会好吗

第二,好多学生说,强制性上网课还为什么要放寒假呢,天天上学不蛮好的吗

第三,父母上班去了,学生一个人在家里用电脑上网课,每个学生自觉性真有那么强吗,会不会不听课玩游戏呢

教育局普及网课是一件惠民的好事情,但是个人觉得这个事情,针对自觉性比较强的学生,父母有时间陪着的还好,大部分的学生都想着寒假玩游戏呢,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玩游戏,沉迷游戏,想尽各种办法,现在学生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玩电脑了,你们都上班去吧,电脑归我了。

另一方面来讲,学习需要主动,强扭的瓜不甜,

强制补课本身的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愿意学习的人,即使不补课,也能够充分利用假期和周末,针对自己的程度安排学习,抓住一切机会请教老师。不愿意学习的人,即使天天补课,也会尽可能地偷懒,又有什么收效呢?


金哥数学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自己在上网课的感受提出以下几点:

1、零时应对方法:之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当前的疫情发生的很严重,学生没有办法在如之前那样回到学校教室上课,我是一名高三党,再通知说延迟开学时间的时候真的很焦虑深感到着急,想到马上要临近高考,可是又发生了疫情,心里就慌得很。只能每天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学习。

2、学习质量不能保证: 在刚开始上网课的两天,自身还感觉挺新鲜的,可是在之后自己,思绪时不时就飘到其他的东西上面去,等自己回过神来认真又去听的时候,发现自己多了许多问题心里一阵懵。

3、自律性不够:影响最深的是,在上网课的时候有些同学发来消息说:打游戏嘛?没办法,在没有教室的那种学习环境以及氛围,没有老师的严格督促下,确实我们的各种小心思就会迸发心头。


总结:网课虽然无法做到像实体课那样有效率有质量,但在当下疫情情况来说,无疑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希望网课能够越来越进步,提高各个方面,也希望疫情早日好转,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鸠鸠hiu


响应教育局的停课,不停学政策,各个学校先后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网上授课的一些课程安排。据我所知学校的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授课内容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但是强制要求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嗯,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一部分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于老师网络授课,即使网络授课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辅导机构和线上教育的老师授课,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充分给予了学生选择的权利。第二,在校老师网络授课没有进行过长期的培训学习有可能效果不佳,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技能表现上有所欠缺。第三,强制上课可能会让学生摸索到网络学习的弊端,线上无人监督,学生保持在线然后干自己的事情。



西安初中数学白老师


对于“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授课,当前已经成为热议话题,网上也是众说纷纭。

我作为孩子家长有几点看法,和大家共同讨论。

第一、软硬件配置

1、网课首先离不开网络。对于县城以上的还好点,如果在下边乡村,就难办了很多农村现在网络不通是很正常的。就按我们这里来说,在江苏北部的一个县里,经济相对整个江苏落后一点,但是比较内地一些地方,应该还算好一点,就这样网络也是问题。别说网络没有通,就是通上了,也没法用,老人孩子在家怎么用?

2.硬件设施跟不上。首先是,很多农村家庭没有电脑、平板这些设备,有很多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需要打印,

打印机也是问题。我孩子上高二了很早就开始上课了,我们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从电脑到打印机,因为平时打印机使用很少,没有专门配置,但是老师要求每天作业要打印出来,所以本来打算去买一台,但是在两个店里都没有货了,网上买送货是问题,啥时到也是问题。最后没有办法,在楼上一位老师家借了一台,但是人家老师也要开学,但是当时没有开始,就先用着。

3、软件设施也差强人意。目前没有什么成熟的网络课程直播软件,一般都是各个公司临时开发的参差不齐的软

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卡死不能用了。

就拿儿子的情况来说吧,他们刚开始,到现在已经换了好几个,先是最初的移动开发的一个,大约用了3-4天,就卡死了,换了QQ用了两天,感觉不方便,有换了学瓣感觉更不好用,又换会QQ,这两天又让家长加入钉钉,对于我们来说还好一点,还能将就使,就这样还是遇到很多问题。别说那些老人带孩子了。

第二、家长烦恼

恐怕心情最复杂的非家长们莫属了。

这么长的假期,孩子不好好学习回校后落后的怎么办,家里的神兽快关不住了怎么办,马上要复工了怎么办?所以一开始很多家长是欢呼雀跃的,但马上就被逼疯了。

前几天还在抢口罩、抢酒精,马上又要抢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投影仪、新教材。哎,好不容易抢到了吧,然后又是各种调试、打印,下载各种APP,加入一堆的群,熟悉各种课表。

一边在家办公,一边督促孩子上课,课后还要完成各种打卡。如果是二孩家庭,那就更加苦不堪言了,各种群x2,电脑手机x2,课表x2 ... 一人学习全家伺候。

一边抵御疫情抓生产,一边劝导老人戴口罩,一边还要督促孩子学习,家长们,你们太南了!!

城里还能有办法,农村可能有的就直接放弃了。

很多农村家庭都是老人带着孩子在家上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即使有的家长过年回家没有复工,能用智能手机给孩子将就,但是家长复工已经很多地方开始了,那就是时间问题,和孩子开学能否同步,也是问题。就算不复工,能够有智能手机,但是流量的使用也跟不上,流量也是问题。

有的家长没有办法,听说老师要上网课时,直接老师电话不接,信息不回。一个班级50-60个孩子,有一半都联系不上,或者不能实现。因为很多孩子都在农村,没有条件。

我们小区就有一位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后预计开学的第一天就被迫停课。

很多家长不是不想回,他们是没有办弄,有的已经大年初二就复工去了,他们怕耽误了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压力太大。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不易。

第三、老师无奈

有的年龄稍大的老师电脑使用都成问题,还有网络直播没有经验,当然是少数。前几天经常在头条上看到某某老师直播了一节课却没发出声音的传闻,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闹出很多笑话来。

你以为网课老师都像《开讲啦》里的老师一样风度翩翩,讲起课来绘声绘色的,现实可能是,把自己静音了。

还有的老师掉线了却不知道,对着屏幕自言自语,结果变成了一堂“自嗨课”。

更悲催的是有生物老师讲了一半,突然直播间弹出涉黄警告,直接把直播间给封了,给封了...

真是心疼生物老师啊!

实话说,不是老师不卖力,也不是老师水平不行,而是仓促之间,习惯了线下授课的老师突然变主播了,连软件都还没学会怎么上好网课,而且网络还卡的要死,甚至直接卡死。

第四、学生表演

刚开始看着老师“笨拙的表演”还哈哈大笑的学生们,马上就欲哭无泪了

有学生在上网课的时候被点名没回应,老师打开了学生电脑的摄像头发现他正在打瞌睡,于是全班同学静静地看着他睡了一分钟。

有学生被点名默写时躺在被窝里,匆忙之间爬起来打开摄像头,于是寒风中,一名少年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在默写,脚下半拉着一条秋裤,头发凌乱,睡眼朦胧

当然也有人想出了对策:把摄像头用一张纸挡住,说坏了;还有点多弄张照片放在摄像头前;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都是人才。

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差,学校与家庭课堂的主要区别在于学习氛围不浓,监督性不强,而家里的约束性更差,以及孩子面对电脑或者手机时他可能心事想的以外的事情更多。就算是高中、大学的学生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有限,就更别说小学生了。

第五、几个提示


区别对待!

虽然网上已经有很多呼声叫停“停课不停学”。

对于网上上课,教育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其主要是网课有太多的地方让家长不满意了。

例如:中三、高三毕业班为了考试,在家通过网络学习可以理解,但是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也开始网上学习就有点过分了。再加上本来软件运用不熟练,各种卡顿,还有打卡,主要是授课效果还不理想,所以,网课效果并不理想。

但是总不能让孩子就这样放了在家闲着吧,虽然网课还有很多弊端存在。但是这也是当前最好的办法之一了。教育部的此举是为了毕业班的学生考虑,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升学压力不大,再加上所学知识少,完全没有比完再上网课了。

所以教育部的这一通知也是比较暖心的地方,也难怪幼儿园和低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和学生们笑了,纷纷表示支持。当然,教育部的发文再好,也需要各地的教育部门及学校不要把文件念“歪”了才行。否则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

一点建议!

特殊时期建议家长们多关注下学习之外的事情。

1、特别注意让孩子规律作息:毕竟假期越长越容易打乱孩子原有的学习和作息规律;

2、务必保护好孩子的视力:长期对着电脑或手机学习,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进而导致近视;

3、注意劳逸结合:疫情时期无法到户外运动,有必要让孩子课间时间做做健身操之类;

4、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疫情造成的紧张气氛,加上长时间不能外出,如果家长因为网课上不好再向孩子

施加压力,则很容易引起孩子情绪的异常反应;

5、加强亲子互动:难得这么长的假期,多跟孩子互动,例如一起整理以前的照片,把过往的美好回忆做成一本

书。


最新消息!

教育部已发出通知:

1、上课视频需要由专业的老师和学校录制,不用每个老师都参与录制。

2、对低年级学生学习不做统一硬性规定。

3、不得要求每天打卡。

4、幼儿园不得参与网上学习等。


体坛瞭望者


我的观点学校假期里强制要求上网课不存在问题

  • 上网课有助于学生在家中了解更多的知识

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学校要为学生安排网课,上网课对学生有什么作用以及好处。只要我们把这个概念理解了,就不难理解学校要求学生们上网课了。

在今天的这个时代,科技迅速的发展,信息网络的不断渗透到每一个行业,网络课程也会越来越普及,对于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网课是趋势性的,是进化性的,代表着从根本上的进步。

其次,全中国都受到了疫情的波及,要想等到疫情过去,是艰难的,漫长的。这对于将要中考和高考的时间算是迫在眉睫,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相应的使用出来的特殊手段,是可以理解的,这代表着学校对学生们的负责,也是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负责,家长是最担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在家长们眼里,学习是第一位。

学生在网课上可以更好的学习知识:

  1. 网上的学习资料及资源丰富,不同的问题都有相同的解决答案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大大的开拓了学生们一是一,二是二的固化思维模式。

  2. 网课时间相对灵活,如果学生有特殊情况,网课是直播后可录制上传,方便学生查看,以及有留好的同学回看,加深印象。
  3. 方便了老师与学生们的沟通,问题可以留言,老师可以评论,随时交流。但是这会加大老师的工作时间以及老师的劳累程度,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老师辛苦了。

最后,学生学习不易,老师教学不易,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要理解学校和老师吧,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让你们学习知识,他们不希望你们让时代落下,希望你们每一位,有更好的未来,能为祖国做出贡献,为栋梁。

网络教育才刚刚开始,希望每一位家长在家对孩子们学习进行监督,人都是有惰性的,多提醒,多沟通,让他们自己有自学能力,提高自律性。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提出的问题有所帮助,谢谢!


咖啡色的九爪鱼


我认为这件方法只能是一个临时性,暂时性,应对当下少出门的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件事很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课后补课,课下教学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们不得不在家停课等待,但是停课不停学我们志在必得,网课这一解决方法,条件相对苛刻,首先是智能设备,长时间运转,其次是长时间不间断直播,需要大量流量,对于一些大城市的学生还好,这些条件都能满足,但是对于一下较偏僻的乡镇或是山区,暂且不说,流量资费问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都不一定能满足直播要求,所以说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信马由缰XMY


我是一名学生,我以学生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疫情当前,学校推迟开学,如何补上落下的课程呢?上网课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在我看来,网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使学生在延长的假期内学习

2.代表了教育未来的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将教育与互联网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其实线上教育以前就已经出现 了,比如线上作业等等,这一次的线上教学则是更进一步的体现,经过这一次线上教学,能够 为线上教育增加经验使线上教育这一体系更加成熟,完善。也许未来会形成“线下为主,线上 为辅”的教学模式。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方法落实到各地学校时却变味了,下面我来说说我所看到的一些问题:

1.部分学校提前上网课

上网课,原意是为了学生在延长的假期内不落下学习。然而部分学校在原定开学的17日前就开 始了网课,这就违背了它的原意了吧。就像我们学校开学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开始了网课。其实 普通中小学17日之后上网课也无可厚非,毕业班提早上网课也无可厚非。但是普通中小学也提 早上网课这就不好了,并且还有声音说暑假将会缩短,本来延长假期的事却变得比不延长假期 的负担更重了,这与教育局“减负”的理念相悖。

2.损害了学生视力

中国学生的近视问题有多严重,我就不说了。现在每天看着电脑,学生视力有怎么会好呢?

3.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本来延长假期,现在却要上网课,相信很多学生心里是不情愿的,抱着不情愿的心理去上课, 难免会分神,不耐烦。老师又无法很及时地监督学生,这样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

现在看来,线上教学的问题比较多。但是所以的新兴事物都会有一段不成熟的时期,在互联网时代下,相信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学生党聊天地


这场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冲击,很无奈的现状。学校假期要求上网课,是目前疫情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任何情况下,教育都不能停。

1937年11月,随着日寇的进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三校迁往云南昆明,在头上敌机轰炸声不断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上课,下雨天,老师一边讲课,屋顶漏下水就从老师身旁流下,但是,课堂依然静静的,大家都在认真地听课。

今天,我们有了网络,在人们遭到疫情的现状,可以为学生们实行停课不停学的方案。对于这样的方式,没有任何理由去评价这样的模式,如果你想评价这种模式的好与坏,那么,请你拿出更好的方式来帮助全国的学生们完成学业。

人们有言论自由,不是不可说,只是,在教育局、在老师们都对网课还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进行这个事情,其实,每位老师的心理压力远远大过家长,但是身为人师,他们在全心全力地履行职责,就好像一线的医生一样,用爱用热情去履行职责。以前上课,他们只是全班同学在听,现在网络,谁都可以听得到,这对任何人的心理承受压力都会增加。

老师不喜欢放假吗?老师也和我们一样,都想放假,但是,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好多人对于教学的进度觉得无所谓,细细思考一下,会不会有影响,从时间的维度、孩子们的升学、以及对于未来就业的把握,大家都可以想得出来。

从家长的角度说,确实比平时多了操心的事,但是,娃娃是自家的呀,监督自己的孩子就不要怕劳心劳力。

从上课的内容来看,就是要学知识点。好多家长已经开始购买各种网络课程了,买了那么多课的家长是否有想过,时间上够安排吗?如果知识点不扎实,购买再多的课程都没有用,如果这些机构课程都比国家系统的教学内容好,这可能吗?从师资力量和师资的稳定性,对于一个老师资质的累积程度,再对学生的输出内容方式的经验来考虑,都是以学校的教学内容为主,把这些内容夯实,才是学习的根本。

学校假期里强制要求上网课,这是一种责任,也是大爱。在疫情期间,孩子们继续保持学习的姿势,待到疫情过后,一切节奏都顺理成章地过渡。为这种方式点赞,而不是去评价,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带着批判意识的词语。


沐风眼神


坐标湖北襄阳,湖北武汉某高校在读研究生。先说一点切身体验吧。

今年的研究生寒假比往年都长一些,达到了三周甚至四周的时间,如果正常的画我应该前几天才开学,但是受到疫情限制,导师安排了线上会议,目前在家做科研项目。就我自己本身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自主性太差,每天睡到十点左右才起来,这在学校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要打卡)

2.没有实验数据,原本是准备完善一些实验数据今年发文章的,但是目前的情况下是很难了

3.实验硬件条件跟不上,我原本准备提前返校,因此就没有带笔记本回家,这就导致我无电脑可用,只能依靠家里的古老的台式机苟延残喘。

我想研究生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中小学生呢。前几日我一个表姐给我打来电话,抱怨天天在家陪孩子在线学习的难处:每天是模拟正常的上课时间,也就是要正常的上下课,她要每天陪着孩子调整进入直播课的平台,并且要时刻的监督着孩子,毕竟家里不比学校。抱怨完了,她跟我说,周末把孩子送我这来学英语,说自己也是一点都不懂,想来这也是无奈之举。

想来教育部和学校的想法和初衷是好的,最起码能够保证孩子有事情做,但是目前线上直播课程的难处也有很大:

1.硬件设施跟不上。首先是,很多农村家庭没有电脑、平板这些设备,就算是能够有智能手机,但是流量的使用也跟不上

2.软件设施也差强人意。目前没有什么成熟的网络课程直播软件,一般都是各个公司临时开发的参差不齐的软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卡死不能用了

3.老师么也没有网络直播的经验,前几天经常在头条上看到某某老师直播了一节课却没发出声音的传闻,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4.家长自身的素质跟不上,一方面是家长本身的知识水平不够不能辅导孩子的课堂作业做出批改,另一方面是在课程直播时家长也无法做到专心的陪伴

5.学生的积极性差,学校与家庭课堂的主要区别在于学校的监督性更强,而家里的约束性更差


总的来看,今年试行的停课不停学工作还处于发展试验阶段,整体任重而道远。不过按照一般老师的性格,估计正式开学后会对这期间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以补充学生的差距。但是这也给广大的家长和老师敲响了警钟,在新兴的互联网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兴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呢?不光学生要学习,老师和家长都要及时充电,在未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才能不至于手足无措。


老橘爱吃胡萝卜


如何评价学校假期里强制要求上网课?

学校的教学和家长的需求,始终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衔接,原因就在于,学校一直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家长则会考虑更多方面的东西,包括孩子的身体、兴趣、习惯、品格等多个方面。如果假期延长,也似乎不一定非要让孩子一直沉浸在学习之中,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譬如缩短暑假假期等。

毫无疑问,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缩短暑假假期,会增加学校开支,需要给老师增加补贴。这是矛盾,但不应当成为问题。新冠疫情,是特殊情况,增加一点开支应当能够接受。

正是因为这对矛盾,学校就会把上网课作为一件大事,要求家长必须安排孩子上网课,并要发视频,要每天打卡,有的甚至要当作评三好生等的内容。结果,搞得家长身心交瘁。显然,学校的做法有点脱离实际了。特别对有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家长来说,还不知道如何安排孩子上网课,如何才能更好地把视频录制好发给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好事就变成了坏事了。所以,需要完善办法,不要强求,不要将此作为家长和孩子的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