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民間故事:寶鏡異事

民間故事:寶鏡異事

話說隋煬帝大業八年,王度見皇帝暴虐,朝政腐敗,就辭官返家了。回家途中寄住在老友程雄家裡。這天一早,王度漱了口,洗了臉,剛坐下來攬著自己的那面寶鏡梳髮,只聽見反面“撲通”一聲。王度轉身一看,見程家丫鬟鸚鵡不可思議地跪在門口,一臉誠惶誠恐。她花容失容,體似篩糠,直打哆嗦。好一瞬間,她才哆嗦著站起來,嘴裡碎碎想念著什麼,頭也不抬地出了房門,竟連洗臉水也不倒了。

鸚鵡是程雄的貼身丫鬟,十七八歲,長得俊目細腰,閉月羞花。王度見她嚇成這般容貌,心存疑問,在屋裡轉了一圈,突然間瞥見那面寶鏡,一拍腦袋道:“是了!莫非……她是妖怪?”

本來,那面寶鏡是老友侯生送給王度的。該鏡橫闊八寸,橢圓狀,反面正中臥一隻麒麟,為鏡鼻;繞著麒麟按東南西北四方列有龜龍鳳虎四大祥獸;最外一圈則環繞二十四個字,乃是廿四節氣的象形字。傳聞這是軒轅十二鏡中的第八鏡,有它在身邊,諸邪不侵。

問了程雄才知道,兩個月前,有個客人在他家小住,隨身帶有丫鬟一名。其時這丫鬟正病得兇,那客人動身時,她尚動身不得,所以就留下她當了程家的丫鬟。這丫鬟就是鸚鵡。

王度深思頃刻道:“小弟藏有寶鏡一面,今晨攬鏡時,她一見鏡就不知所措,想來非妖即怪,程兄已然也不知她的底細,卻容小弟試上一試。”

所以王度取來寶鏡,揣在懷裡,派人將鸚鵡叫來。不一瞬間鸚鵡進兩步退一步,戰戰兢兢走了進來。王度自懷裡取出鏡來,正要翻開布包,鸚鵡已臉如死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口裡叫道:“大人饒命!主人饒命!小的什麼都說!”

王度收起布包,緩緩說道:“要饒你的命也可,你領先老老實實告知,隨後化出原形來,不然定讓你不得好死!”

鸚鵡跪在地上簌簌顫慄,沉吟半晌,眼淚汪汪道:“小婢乃千年邁狐,華山府君見我已能變幻,就將小婢驅逐出來,許配給了柴華為妻。不想柴華為人粗魯,小婢與他情不投意不合,所以逃了出來,路上被一姓李名無傲的男人抓住。小婢一急二累,居然病得不輕,這才留在此地,成了程家丫鬟。小婢雖是老狐成精,卻從未害人,只想做個普通人度過此生,豈料竟遇到這面天鏡,要逃也無路啊!”提到這兒,她大哭起來。

王度見她說得不幸,口氣緩和下來,對鸚鵡道:“你若真的未曾害過人,雖是老狐,老天也自有救苦救難,說不定能遂你的願呢。”程雄在一旁道:“王兄此言差矣,人無害妖心,妖有損人意,卻是輕饒不得。”

鸚鵡抹乾眼淚,楚楚不幸道:“小婢自知逃匿幻惑,神道所惡。主人要小婢死,小婢不敢不死,只求主人賜小婢一醉而死吧。”程雄遂叮嚀擺出酒菜,請來鄰居朋友,讓鸚鵡入席與大家一同飲酒。

鸚鵡已知自己氣數將盡,一改慌張驚駭,反而有說有笑。酒過三巡,鸚鵡已醉態嬌慵,星眸微展,站動身來折腰一拜道:“素日裡多有開罪,且容小婢為各位跳個舞、唱個歌助興。”說完了,踉蹌著腳步翩然起舞,邊舞邊唱:“寶鏡寶鏡,哀哉予命!自我離形,當今幾姓?生雖可樂,死必不傷。何為眷戀,守此一方!”唱完,又向在座各位拜了一圈,然後撲地倒下,轉瞬間化成了一隻毛色如同火焰一般的赭黃色狐狸,歪頭死去。 此事雖然讓人傷感,卻也百般無奈。

轉瞬到了八月十五,王度已回鄉多日。這天,一個名叫袁俠的中年人前來拜見,道:“兄弟此來,一是想才智才智王兄的寶鏡,二是帶了一柄寶劍,也請王兄點撥。”

只見袁俠的寶劍長四尺,劍連於靶,靶盤龍鳳之狀。左文如火焰,右文如水波,拉出劍身一看,宛如一條銀電,寒光耀目,涼氣侵肌,實乃非常之物。據袁俠說,每月十五,六合明亮清明,若將此劍置之暗室,其光可照數丈。

王度大喜道:“今日不是正好十五嗎?何不今夜就試上一試?”

公然這天六合清霽,王度與袁俠一同進了暗室,請他拔出劍來,自己取出了寶鏡。誰知此鏡一取出,鏡面當即寒芒耀彩,光照一屋,而那把寶劍在它的照射之下,反變得黯淡無光。

袁俠大吃一驚,連叫:“請快收鏡,請快收鏡!”說罷收起劍,拱拱手,頭也不回地走了。王度覺得這事較為奇怪,莫非這廝目的損傷寶鏡,見此鏡真實過分奇特,不只傷不了它反而會傷及本身,便一走了之?這人已走,王度也僅僅心裡這麼一閃念。回想前後,這廝倒真有三分妖氣。

豈料怪事再次發生。才過了小半年,王度家門口來了一個尼姑,生得又矮又胖,蠶眉細眼,巨鼻掀唇,穿戴一身黃麻布的短裝。王度的弟弟王量正好出門,見她長得乖僻,便邀她進屋吃齋。那尼姑舉手行禮,謝了施捨,上前一步說道:“貧尼淨蓮,施主尊宅內似有鏡子一類的寶藏,不知可否借與小尼一觀?”

王量吃了一驚,道:“大師何以得知?”

那尼姑道:“不瞞施主,小尼胡亂學過些符咒神通,頗識寶氣。數月前夜間經過施主家,見到屋上碧光連日,絳氣屬月,此寶鏡之氣也。”

王量請示了哥哥,取出寶鏡,交給尼姑。尼姑邊看邊道:“這鏡有好幾種靈相,想來施主沒有得知。若以金膏塗在鏡面上,再用珠粉擦洗,舉起它來照太陽,就連牆面都照射得透。”

王量見她說得頭頭是道,心裡也想一試。但王度以為此寶鏡可貴,豈可輕試?所以未照此去做。王度對弟弟道:“兄弟,不是做哥的多嘴,此尼姑來歷不明,想起前日那個自稱袁俠的人,可能對寶鏡不懷好意,咱們以後得多加當心,別再將寶鏡容易示人。”

大業九年秋,朝廷突然命王度出任芮城縣令,王度只好到差。一路邊走邊玩,也不急在一時。這天他獨自一人上山,不料迷了路,來到一處險惡的山崖,天色已晚,只好在一間石屋裡遷就過夜。這屋窄小反常,只能包容三個人。不久又來了兩個人,一個是腰板微駝、滿臉皺紋的老婆子,另一個是個白眉白鬚、又黑又矮的老漢,兩人也說是迷了路,前者自稱“山婆”,後者自稱“毛生”。

那山婆道:“王公已然當官,想來是個達人,天底下人與萬物皆為物,幹嗎非要讓萬物服從於人?大夥原應該一律平等,調和同處才是,你說對不對?”

王度道:“此話雖有幾分道理,但是古人有云,天然生成萬物,唯人為貴。萬物之中有拂人者,難免會得不到人的珍惜,實屬情有可原。”

毛生插話道:“王公此言差矣,孟子有云,‘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什麼叫‘幾希’?就是‘一點點’的意思。已然差不多,為什麼鳥獸一定要為人擺佈?”山婆也搶著說:“正是正是,連《尚書》裡都說,唯六合,萬物爸爸媽媽。可見人與萬物同是六合這個爸爸媽媽生的。已然是一母所生,理應姐妹兄弟相等才對,為什麼非要讓人為尊?荒謬絕倫!”

王度笑道:“想不到二位還深諳孔孟之道。僅僅方才山婆說‘六合,萬物爸爸媽媽’,後面那句‘唯人,萬物之靈’卻落下了。”

那山婆一臉的不高興:“我傳聞王公曾經害死過一位名叫鸚鵡的好姑娘,她開罪你什麼了?你倒說來聽聽。”王度沒料到有此一問,滿臉慚愧道:“哦,你說的是小丫鬟鸚鵡嗎?她是一頭千年邁狐,倒沒開罪於我,僅僅她的主人容她不得算了。”

山婆激動反常,猛地動身,喝道:“真話通知你,老婆子就是前日去你處的老尼姑淨蓮,你的那面鏡子害人匪淺,今晚你已落在咱們手裡,就讓咱們毀了它不再害人吧!”

那毛生也站起來冷笑道:“我袁俠原想用我的寶劍砍了你那面害人鏡,不料終非它的對手。小妹鸚鵡現已死於你手,莫非你還想再用鏡子殺死咱們不成?”

王度這才突然覺悟,本來他們與鸚鵡是結義兄妹,自鸚鵡身後,他們一向在找他。兩人新近曾幻化成袁俠、淨蓮,一個企圖砍碎他的寶鏡,一個試圖騙他受騙銷燬鏡面。

這時,他們兩個一前一後,一個拔出寶劍,一個現已上前一步來奪他的隨身包裹。王度的武藝也不弱,見他們衝過來,當即一個滾翻逃出石屋,悄然取出背囊中的寶鏡,倏地一下亮出來。一陣光輝起處,兩人嚇得尖叫一聲,俯撲在地,一個變成了一隻背甲很高、身披綠毛的大烏龜,足有圓桌面大小;另一個變成了一頭白猿,身量不過半人高下,遍體生著潔白錦毛,火眼金瞳。二獸雙雙當即斃命。王度本來無意殺生,只為自保,不料寶鏡厲害特殊,一害兩命,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事已至此,只好將它們好生埋了。

爾後王度一向鬱鬱不樂,但是就任總是要去的。

且說芮城縣府衙門前有一棵古棗樹,看上去生氣勃勃,粗達數圍,也不知有幾百年了。歷屆官員都向此樹祭祀禮拜,若是怠慢了它,災害立馬要來。王度一就任,就有下人說了這事,王度以為這是淫祀,妖由人興,早該隔絕。當夜趁著身邊沒人,悄悄將寶鏡懸掛在棗樹枝上。

這天夜間約莫二更時分,突然間聽得雷聲隆隆。王度探出面去,但聞整個天空都是炸雷的響聲,震得耳朵陣陣發麻,電光不時地牴觸下來,一下擊中那棵棗樹。“嚓”的一聲,七八團雷火挾著萬道金蛇,由四外集攏,齊往樹身打將下來。一條三丈開外的大蛇,紫鱗赤尾,綠頭白角,額上有一“王”字,被霹雷一下擊中,腥血泉湧,蛇頭立被切斷。

王度知道妖孽已除,叮嚀下吏掘開樹根。樹根下有一大洞,洞中搜得一張寫有赤字的紙,上面大書:“不毀去賊鏡為鸚鵡妹報仇,覆宗滅族,碎桀其身!莽么。”沒想到這名叫莽么的大蛇竟是鸚鵡的結義兄弟。

接二連三的屠戮令王度有些提心吊膽,山婆與毛生二人的話聲聲在耳,王度心裡揣摩:“人僅僅萬物之一,有什麼權力妄殺無辜?鸚鵡何罪?山婆、毛生、莽么也僅僅想銷燬鏡子保命,並不想殺我王度。我王度算什麼東西?豈可妄借寶藏而濫殺眾物?”

大業十三年六月,王度去河南少室山遊玩,途經一玉池。坐在池邊好一瞬間,心裡又泛起山婆與毛生的話來,最終總算下定決心,取出寶鏡,咬咬牙,撲通一聲扔入井裡。

眨眼的時間,只見池水猛然沸騰起來,天空中隱隱然如有雷聲。又轟然落地,四下奔騰,一條長有丈餘的怪魚落在地上,不斷跳躍。只聽得那魚精疲力竭道:“尊駕……尊駕大概是王度了?鄙人……鄙人焦大,咱們結義兄妹五個,居然全數喪身於此鏡之手。鸚鵡身後,兄弟們……兄弟們立誓要毀去此鏡,唯有鄙人……鄙人對立,我真……真不理解,為什麼人類總要平白……平白屠戮咱們?天啊,你要亡我,夫復何言?”隨即大吼一聲,當即氣絕。

王度沒料到自己又變成殺生之禍,很是自責傷感,一起又為鸚鵡兄妹之間的義氣所感動,一時無語凝噎。古人云,率義之為勇。妖之間的情義如此深重,許是多少聲稱“萬物之靈”的人類所不及,而人類竟還無緣無故摧殘那麼多世間之物!

自此之後,常常夜間,當地人總能聽得池中有悲鳴,清亮纖遠,聲若劍嘯,過了一瞬間後聲響漸大,猶如龍咆虎嘯一般,良久才停歇。也不知是寶鏡在懊悔自己的過錯,仍是焦大之魂在向老天爺傾訴他們的不白之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