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提高成绩,这是我见过很不错的方法!

前几天,我去听了专家周老师的一节课,主要讲了学习动力对孩子的巨大影响。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提高成绩,这是我见过很不错的方法!

期间,有位家长的提问让我觉得特别典型。

这位家长说道:“我不仅一次地问我孩子,为什么我给你报了那么多的补习班,什么奥数班、英语班等等,总之就是大量的金钱往里面投放,就是看不到效果!”

周老师听了后,问这位家长说:“那我想问您家的孩子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具体怎么样?”

这位家长回复说:“全班五十人,她排三十名左右吧!”

周老师笑了笑说:“那还算是中等生,您有问过您家孩子有没有什么目标吗?比如上什么样的高中,近期有没有什么计划之类的?”

“问了呀!人家说没有,后来也就没有再问过了,因为觉得离考试还有一两年,就想着上什么学校都还没影儿呢!问了也是白问呢。”这位家长说道。

周老师没有吭声,让这位家长坐下了。

紧接着,周老师在屏幕上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上是一个班的学生的课堂记录,前二十分钟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正常,专心的听课。

可刚过二十分钟没多久,差距就显示出来了。

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在认真地听课,另一部分学生开始摇头晃脑,把玩自己手中的笔。

突然,窗外有飞机飞过的声音,这时,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把头转向了窗外。

周老师说,在她的这段视频里,有学习动力的学生和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是显而易见的。

有学习动力的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此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们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的身上,认真做笔记、认真写作业,因而也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然而,那些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往往是处在一种“身体带来了,耳朵却没有带来”的状态,上课听着听着心思就到了别的地方,哪怕是飞机飞过的声音。

长此以往,专注力也就被分散掉了。

孩子考不好,成绩提不上去,都是有原因的。

于是那个家长又开始提问了:“周老师,学习动力我们也知道,但是你说现在给孩子制定一个两年后的目标,比如说考重点高中就奖励他什么什么东西的,当时是很有信心啊,可没过多久,这动力就不行了啊!还是该干嘛干嘛。”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提高成绩,这是我见过很不错的方法!

孩子为什么会学习动力不足?

现在的孩子都处在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之中,“及时行乐”和“金钱至上”等消极观念的影响,致使部分初中生觉得读书无用、读书吃亏,从而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据班主任谢美兰调查,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王者荣耀。另一位叫绥绥的知乎网友也是一名班主任,她的调研结果是:“我班一共四十四个孩子,打荣耀的十五六个,但是基本都知道这个游戏。”

甚至有的孩子玩“王者荣耀”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有的转5万见网友,还有的独自坐火车去温州玩王者荣耀、最厉害的还有一言不合跳楼摔断腿等等。

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除了沉迷网络以外,还有的孩子进入中学以后,因为科目增加了,老师的讲课速度也加快了,没有很好地过度过来,所以导致学习效率变得很低下,学习动力也逐渐没有了。

于是一门课没有学好,逐渐演变成了门门课都学不好。

这就造成了个人目标与个人能力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产生逃避甚至害怕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身心也是长时间处于疲劳或半疲劳状态,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遇到这样的情况,仅仅是给孩子制定一个重点中学的目标作为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手段是行不通的!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提高成绩,这是我见过很不错的方法!

那么,如何恰当又适时地帮助孩子寻找到学习动力呢?

1.寻找一个正面偶像

家庭或社会生活中,总有些人——特别是那些富有影响力的成功者、名人让孩子产生崇拜感,向他们学习,让自己人生更辉煌是孩子的人生追求,这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北京新东方的俞敏洪,从小就是以其邻居——历史文化名人徐霞客为榜样,决心要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复习了两年考上了北大,最终走到了今天,创造了新东方的奇迹。

还有个曾经有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之所以考上,是因为他表哥的一句话。

他表哥先考上清华大学,临行前,他表哥说:“三年以后,我在清华园等你!”

这句话,成为了这个学生的动力,以他表哥为榜样,他发奋学习,三年后实现了清华梦!

偶像让我们看到希望和可能性,让我们觉得自己也可以达到他的那个位置,让我们与目标变得更亲近。

在学习偶像的过程中,我们会去理解他们的人生目标、规划、精神、胆识、性格、品格与外在的社会时代环境、机遇等,有助于我们自我认知、自我导航,进而自我超越。

2.培养对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成绩优秀者,没有一个不是对课程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就是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才有了今天的。

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对各省高考状元做过调查,几乎是所有的状元都是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才有了高考的优异成绩的!

所以,有了好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更多的学习动力激励孩子砥砺前行!

而且,越是兴趣浓,那个课程越是学得好。

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呢?

对中学生来说,首先要对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

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

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他作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

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

第二天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有关地理的书,回家后,收拾一下房间,高高兴兴地读了起来,再上地理课时也开始听老师讲解了,后来很喜欢地理,总是急不可待地盼着上地理课。

3.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

1935年,瑞典斯德歌尔摩的诺贝尔奖金授奖大会上,一对年轻夫妇,同时登上了讲台,领取了一笔可观的奖金。

顿时,会场上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这一对年轻夫妇,女的叫伊伦.绮瑞娜-居里(1897-1956年),男的叫约里奥-居里(1900-1958年)。他们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著名女科学家、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

他们发现了“诱导”发射性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二十多年前,14岁的绮瑞娜,就是跟妈妈一起从巴黎到斯德歌尔摩参加授奖大会的。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取得这样惊人的发现时,她笑了笑说:“因为妈妈的熏陶和培养。”

的确,被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个教子有方的好妈妈。

绮瑞娜对科学的酷爱,对工作的嗜好,以及她坚强的性格,都和居里夫人的教育分不开。

好父母知道自己就是孩子面前一本打开的教科书,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行为举止,做孩子的榜样。

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刻苦追求,为孩子生活做引领;

他们平凡中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为孩子展现追求的意义。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力,在求知的路上越走越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