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歼10B和歼10C有什么区别?

暒羸诺米


歼10C和歼10B在外观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最大不同就是歼10C背部有2根刀型天线,而歼10B只有1根,还有就是垂尾的上下各有一处小区别,这就是外形上的不同。当让外型上区别不大,内在变化确实翻天覆地的。

歼-10C比歼-10B在机载航电配置上更加先进,态势感知能力更加强悍,机鼻内可能装备了一具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代替了歼10B无源相控阵雷达,另外还有一套被动光电探测仪。常备的挂载还是3个副油箱+4枚中距空空导弹(2枚霹雳10+2枚霹雳15),还可以挂载霹雳12,据说还能挂载射程150公里的霹雳21,这个就比较厉害了!

(歼10B挂鹰击-91反辐射导)
但是不管歼10怎么改进,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款战机底子太薄,改进潜力还是太小了些,随时随地的3个副油箱的标配挂载有些辣眼睛,剩余的就只有4个挂点了,即使采用符合挂架也就挂载6没空空导弹,虽然有对地攻击能力,也能挂载电子干扰吊舱,还曝光过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但是其多用途功能有限,我们不得不承认歼10只是一款空优型战机,仅此而已!

甚至很多媒体报道用歼10C去对付F22,什么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隐身目标距离可达100公里,F22在其面前不再隐身(个人觉得现在世界上恐怕还没有一款雷达对隐身目标欧很好的探测能力),如果真如我们吹的这么厉害,歼10就不会卖不出去了吧,难道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是傻子,这么好一款战机就没人看得上?


狼烟火燎


歼-10B/C这两型战斗机在外观上、性能上的差异并不大。由于歼-10B型战斗机仅生产约50架,因此,该机被认为是歼-10A型到歼-10C型的过渡产品,是具有向歼-10C型升级的潜力的。

上图为歼-10C(上)与歼-10B(下)型战斗机对比,可以看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子战天线数量。这其实也表明了歼-10B/C两型战斗机的主要军事用途,更强电子战及多任务作战能力。

有资料显示,歼-10B采用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歼-10C则换装为有源相控阵,同时航电系统也再进行升级改进,歼-10C因此可被称为是定型的“第二代”的歼-10战斗机。

这是“航空飞镖-2017”比赛闭幕式暨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上,进行公开展示的歼-10B型战斗机。可以看到,该机除挂载了PL-8空空导弹、鹰击-91冲压高速反辐射/反舰导弹外,在进气口两侧还挂载了两个电子战吊舱,其中右侧为CM-802AKG数据链吊舱,左侧吊舱型号为K/RKL700A,用途还无法确定。

K/RKL700A电子吊舱

虽然关于K/RKL700A电子吊舱的相关信息还比较少,但参照美军F-16战斗机挂载ALQ-213电子吊舱执行反辐射作战的情况看,K/RKL700A很可能与ALQ-213的功能相类似。当然,也不排除K/RKL700A是空战电子对抗吊舱的可能性。

综合来看,由于歼-10B/C两型战斗机使用了相控阵雷达,DSI进气口等诸多新技术进行升级,其定位也必将更加多元化,空优作战、对地攻击、电子对抗等都将涵盖在这两型战斗机的作战任务中。


环球火力


气动布局都相差无几,不好改动。歼10C主要是对进气道口、雷达、航电、座舱、电子吊舱,进行技术处理。采用镀膜风挡座舱盖抑制座舱内形成的雷达波漫反射,降低反射截面。减弱了飞行员的载荷。改进了DSl蚌式进气道口。更新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相比之下,歼10B这四处未改动,仍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另外歼10C机背多出了一根天线。在垂尾上和翼下加装了电子战设备,电子战能力异常强大。由原来的宝石柱航电架构、更换成宝石台航电架构综合航电糸统。不易被敌方雷达等电子设备所截获。具备准隐形,跃升了电子战对抗的隐蔽性,提高了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更换了失量发动机。对鸭翼也进行了有益的改进。不少性能已达5代机水准。随着歼10C的服役,歼10歼10B淘汰的概率大增是必然。 歼 10C空战能力极好!配上霹雳10E空空导弹是如虎添翼。对地、对海上目标打击非常强悍,从单一的歼击机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能王战斗机。除五代机外是世界上一款最好战斗机。增强了我军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


杨国钢1


图注:歼-10C战斗机


歼-10是我国自研成功的一款第三代战斗机,自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后,还陆续发展出多种衍生型号,有歼-10双座型、歼-10B、歼-10C等,其中歼-10C是歼-10家族中的最新改进型。根据目前已经公开报道的图片和相关信息来看,歼-10B和歼-10C的主要区别大致有:

首先,歼-10C采用了更新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而歼-10B上则是无源相控阵机载雷达,歼-10C的综合探测能力有了新的提升。这是因为在无源相控阵雷达里,发射机是集中的,发射机产生的射频功率经过复杂的天线网络进行发射,只有三分之一作为有效功率辐射出去。而有源相控阵就不一样了,它基本上所有的功率都作为有效功率辐射出去了,功率大了,探测距离自然也就远了。同时,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个天线都有独立的T/R发射/接收组件和功放器,因此具备更强的独立波束扫描和探测能力,这样一来,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多功能能力也优于无源相控阵雷达。

其次,从歼-10B外表的一些传感器布置改变可以看出,歼-10C相比歼-10B在机载设备布置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比如歼-10C机背上增加了一个刀状通信天线,机尾伞舱上的尾灯被取消等。这些变化比较细小,但代表的是歼-10C的内部结构和设备布置更加优化和合理。

第三,歼-10C座舱玻璃颜色更深一些。玻璃座舱镀膜技术的改进和升级,目的主要是可以有效屏蔽和吸收雷达波,达到降低雷达反射信号的隐身效果。此外,它还可以实现电加热,起到除冰、防雾的功能,以保证飞行员在恶劣天气也具有良好的视野。


兵工科技


首先,我们第一眼就可以看到,歼-10C和歼-10B都是采用了著名的DSI进气道,也俗称为蚌式进气道。比起歼-10A采用附面层隔板进气道,其性能不知道要高了多少。尤其是我们的歼-10A的进气道和机体之间还加了几根加强筋来加强进气道的这个结构强度,所以歼-10A由此饱受诟病(有好事的网友称这个结构造型为搭建了一个鸡舍)。

而在重要的机载设备方面,歼-10C和歼-10B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歼-10B装备的是PESA(无缘相控阵雷达),而歼-10C装备的是我们最新研制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而简单的来说,无缘相控阵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两者主要区别就在于雷达天线表面的阵列单元有没有发射信号的能力。无缘相控阵雷达是依靠靠天线后方的讯号产生器产生讯号。而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表面的每一个阵列单元都完整地包含讯号产生、发射与接收的能力。

而就是这些差异导致了无缘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电子扫描更新能力、雷达设备可靠性等方面的能力都要稍稍逊色于有源相控阵雷达。而我国歼-10B到歼-10C上的雷达从无缘相控阵雷达到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这个跨越实际上是我国常常使用的装备分阶段改进的研究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步快跑模式。这也是我国军方为了使我们的武器装备快速生成基本战斗力的一种暂时的妥协的智慧。

说到这个歼-10C新型战机,可能很多观众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歼-10B和歼-10C两者的区别。事实上的确如此,两者的外形相似度可能已经高达95%,只剩几处地方需要人们较为仔细的辨认才能分辨出来的。例如歼-10C在机背上增加了一处形似刀型的通讯天线,并取消了在歼-10B机尾部的伞仓指示灯。值得一提的是,歼-10C更为注重隐身能力,从驾驶舱的玻璃采用了新式的金膜偏光玻璃就可见一斑,据称这种镀膜可以吸收雷达波以减少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而且其金属化学性质也更加稳定。(目前美军F-22隐身战斗机上使用的氧化铟锡膜成分复杂不稳定且维护任务繁重)


小鹰说科技


歼-10C作为歼-10B的升级改进型号,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从外观上讲,除了一些细微的如各类天线的区别以外,两种机型其实还是很难让人迅速的区分开来。

(如图所示,歼-10C(上)与歼-10B(下)在外观上只有微小的细节差别)


不过与两者极为相似的外表所对应的是,歼-10C相比歼-10B在内部航电系统上如各类硬件和软件架构等方面,可以算得上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最大的区别在于,歼-10C采用了最新的有源相控阵体制的火控雷达替换了歼-10B上的无源相控阵体制的火控雷达。得益于雷达的升级,因此歼-10C在雷达搜索距离、多任务能力、抗干扰能力、目标处理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性能相比歼-10B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有传言歼-10C上所装备的有源相控阵可以相比传统雷达对歼-20这类隐身战斗机有着较好的发现效果,由此可见其强大之处。

(如图所示,歼-10B与歼-10C的火控雷达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除了火控雷达的区别以外,歼-10C在航电架构上也有着比较大的改进。

我们都知道,歼-10C与我们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的研发时间段有着很大的重叠,两者的研发进程基本上是属于同期进行的,而这种情况正是给了歼-10C可以尽可能的移植歼-20上所采用的一些先进技术的机会。因此,歼-10C的航电架构正是移植了部分四代机“宝石台”航电架构的产物。具体表现在歼-10C相比歼-10B,在前缘襟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即透波区域大大的增加,以用于安装类似F-22/35与歼-20这类四代机上才会用的前缘襟翼天线。


(四代机采用的先进航电架构,一般都会在前缘襟翼中内置多功能天线用于通信、导航与识别等 功能,这种技术又被称为航空电子综合化通信导航识别(ICNI)系统。)


另外还需要提到的是,在机载自卫告警系统方面,歼-10C相比歼-10B在来袭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AWS)上也有了一定的改进,升级后的歼-10C,MAWS的传感器探头由歼-10B的后向X2改进为前向X2+后向X2的配置,安装位置也有差异,如此一来,对来袭导弹的预警范围也从歼-10B只有后向180°变成了现在全方向360°范围都能提供来袭导弹逼近告警的模式,这对于战机的自卫告警与防御性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歼-10C上MAWS的安装位置,和歼-10B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歼-10B与歼-10C虽然在外形上比较难以区别,但是内在本质上却有着很大的变化。如果说歼-10B算是一款典型的3.5代战斗机的话,那么采用了部分四代机技术的歼-10C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性能更优秀3.75代机。也是因为如此,成飞在歼-10B草草生产了50余架以后就停产这款略显鸡肋的型号并迅速转产性能更为先进的歼-10C,而如今歼-10C的生产与装备数量早已超过了其前型歼-10B并依旧在高速生产与装备中,也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是我国空军中的与歼-16这类三代机改进型高低搭配的主力战机。


中外舰闻


W君告诉你一个一眼就能看出区别的地方吧,Get了这个技能后你在小圈子里就能立刻将歼-10B和歼-10C作出区别让身边的小伙伴们刮目相看。

歼-10B和歼-10C乍一看的话外观基本上就是一眼的,在歼-10B升级到歼-10C的过程中由于歼-10B的气动外形已经发挥到极限了,因此并没有对歼-10C的外形作出任何修改。大家是看不到歼-10A到歼-10B那种显著的外观区别的。

但歼-10C加装了新的航电设备,在飞机的背部和进气道下面各加装了一个新的天线。这两根天线就是歼-10B和歼-10C的最显著区别了,那么看到照片就可以一眼看出来。

上面的图片就是歼-10B可以注意到的是飞机的背部很平滑没有任何突起物,由于是在地面状态下那么进气道下面的东西看不看得见也没太大关系。

这张图片就是歼-10C了,W君找了一个角度很好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歼-C机背的天线以及进气道下面的天线。

只要注意到了这两根天线的任意一根那么分辨出歼-10C和歼-10B就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了。


说完外观了,捎带脚说下内在:

  • 歼-10C升级了机载雷达,用更加新型号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取代了歼-10B的机载雷达

  • 歼-10C升级了航电设备,可以实施精确的对地打击任务

  • 歼-10C可以携带最先进的PL-10和PL-13导弹

……

……

其余还有好多,只不过有的不能写,又考虑到大家基本上就是看看图片和视频,那么大家记住天线就够了


军武数据库


哨兵小虎第480条回答。

歼10C被爆出正式服役是2017年建军90周年大阅兵时,而歼10B则是在2008年首飞,2012年就小批量装备部队。

也就是这短短的不到10年时间,我们国家空军的战斗力有了质的提升。小虎作为一名老空军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那么歼10B和歼10C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一、机背曲率及刀形天线。


(歼10B↑↑↑)

(歼10C↑↑↑)

从上图可以看出,歼10C比歼10B在机背上多了2道刀形天线,而这多出来的两道刀形天线则预示着C比B的航电系统大幅度提升,有可能是态势感知能力、也有可能是通信导航能力、亦或是火控航电能力等。

同时我们观察两张照片,歼10C比歼10B的流线型做出了一些优化,不似B那么臃肿,这说明C采用了更强韧的材料构型,不需要加强、加粗机身来达到机身韧性!

二、火控雷达。

众所周知,歼10C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AESA),而歼10B采用的是无缘相控阵技术(PESA)。

(有源相控阵雷达截面的组件↑↑↑)

有源相控阵雷达比无源的波束指向性更灵活,探索距离也更远、而且即使是单个组建受损也能继续工作!这就预示着C比B发现距离更远、探测灵活度更高,而且抗干扰和抗毁性都更高!

三、更强大的武器挂载和多功能攻击能力。

歼10B据网上爆料能挂载PL8和PL12,而歼10C可挂载PL10和PL15 ,在制空发现性能上已经占优的歼10C,在武器方面更比歼10B有了质的飞跃。

当然至于导弹射程的准确数据我们是没办法知道的,但更新一代的导弹必然是升级换代的!

同时歼10C同样也可挂载KD-88和鹰击91反辐射导弹,但在对地搜索能力方面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升级了雷达后,对海杂波的处理能力也更加优化,使得歼10C真正成为了对空、对地、对海多面手。


(歼10C的保型油箱和武器挂载↑↑↑)

四、采用了隐身蒙皮技术。

歼10C比歼10B的技术提升除了在机身韧性的复合材料外,还增加了隐身涂装,增加了隐身蒙皮技术,虽然不能像专业的隐身战斗机一样,但可大大降低对方的发现距离,这点是歼10B无可比拟的。

现代战争,隐身就意味着存活率大大提高,而存活率大大提高的同时,还具备强大的攻击能力,可以说确实是一种强大的存在。

(低空的歼10C↑↑↑)

五、发动机猜测。

发动机依然是大家关心的重点,歼10C到底有没有换装国产发动机,我们为未可知,也没有官方的具体报道。

但我们从珠海航展上歼10B国产发动机的表现上来看,用国产发动机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而目前服役的歼10C依然采用的是俄罗斯AL-31F M1(14吨)的单发版,在性能上比未换发的歼10B所采用的AL-31FN(13.5吨)推力要更强劲。这预示着歼10C比歼10B更加灵活机动,占位优势、而且低空加减速性能也更加优秀。

至于换装以后的国产矢量发动机的歼10C有多厉害,大家可以参考歼10B航展的动作。据说航展上的歼10B是唯一一架可以完成眼镜蛇机动的鸭式布局单发战斗机。

(航展上的歼10B眼镜蛇机动↑↑↑)


哨兵小虎


差别主要集中在两款机型不同的航电架构上。

歼10B的航电架构模仿的是F22的宝石柱体系,同时雷达也仅仅是采用了俄罗斯技术的无源相控阵雷达而已,所以生产数量不多,仅仅是为了避免耗费巨资引进的航电设备白白浪费而生产了约一个航空团的数量就停产了!

歼10C则是全新架构,与歼20同款瞄准F35航电体系的宝石台系统,雷达也是由电科14所自主研发的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所以在歼20正式大规模量产前,歼10C才是中国空军最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

然并卵,歼20的飞速发展让这两位小弟风光日子过了才几天就被遗忘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歼10还没有打开国际市场的话,生产线被转产歼20是必然的事,毕竟歼10C如此牛逼的航电背后却是高昂的售价……


西西弗斯的投石机


歼10B的制造商为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歼10C也是,两者是师出同门,都是歼10战斗机的改进型号。从编号上看,歼10B的出现肯定要比歼10C早,第一架歼-10B原型机于2009年下半年现身,机腹进气道上使用了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这是中国空气动力进步的一个标识。目前美军的F-35上也有这种气动设计,也只有中美在三代机和四代机上使用。歼20上也有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这是一种传承的技术。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的使用优化了跨音速段性能,重量上减轻了很多,因此可以安装新型的相控阵雷达和光电传感器。

歼10C的改进就更多的,最大的特点是机头雷达设备的升级,歼-10C在外观与歼-10B没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升级的主要是电子设备,机头安装了更为先进的雷达设备,国产衍射平显也提升了座舱的科技感。侧重航电升级之后。歼-10C的打击能力也提升了不少,尤其是对地精确打击方面,歼-10C比B型号更优秀。

同时,歼-10C在机背上和机头下方增加了天线布置,因此电子对抗方面也有新的进步。可以说歼-10C的出现已经让中国空军获得了一种超越了F-16的机型,是真正意义上的三代多用途中战斗机,对空、对地样样精通。歼-10C的数量目前已经超过了60至80架,未来还会继续生产,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型号,与歼11BH等机型高低搭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