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自唐以后的汉族政权没有开疆拓土的心了?

盱眙星


这个说法好像不对吧,至少云南是明初汉族政权开拓的吧。包括贵州。今天云南土生的汉族大部分都是明代军户屯守和移民的后代。祖上都传说来自南京柳树湾。而且是在明代就完成了汉族人口占多数的格局。

有人可能会抬杠,云南早在什么时期就受管辖。还有人会提出元代就已经由蒙古人开拓了。可是那有什么用呢?如果明代不收复,不屯军,不移民,不保证汉族人口优势,其结果今天云南都很难是中国的一部分。

若按民族源流,那连泰国人都是商族后裔,彝族尤其云南彝族大量羌人后裔,还有古代在四川的百濮民族哈尼等。文化类型也类似,反而元代搞出点伊斯兰文化。所以明代对云贵的开拓是朱元璋、沐英、傅友德、蓝玉等人的一大功绩。



唐代之后只是对西部和北方失去控制力。至于开疆拓土,汉族历来都没有太大的野心。汉族很多时候开拓只是为了保证不受冲击。如果云贵当时没有控制在蒙古人手中,朱元璋也未必会去去除后患。

中国这片土地足够大,够折腾,出去也不容易。所以中国人历来没有开疆拓土的心愿。


國病


中国的地形四面闭塞,正东正南都是大海,正北戈壁荒漠,而且越北越冷,唯一能够扩张的方向是往西。

但是,即便是西北部的内中亚城市群,想要扩张过去,也需要越过沙漠高原,付出的成本仍然大于可能获得的收获。所以,支撑向西扩张的,还需要有其他价值。

对于汉唐来说,这个价值就是战略价值,作为两个关中集团为核心的王朝,其首都长安太靠近汉文化的西部边境,一旦西域或者青藏高原出现强大势力,那么长安便面临巨大的的威胁,汉以强亡,所以没有凸显,但是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曾经国都九陷就是明证。

所以,为了拱卫长安的安全,汉和唐对于经营西域,扩张中亚,征战青藏高原非常积极,,经常是主动出击,主动打击,主动兼并,所以开疆拓土,积极拓进。

到了宋以后,关中地区重要性陡然下降,长安城从国家中心变成三线边境,河北地区成为国家核心区,所以宋朝注重的是拱卫河北的幽云十六洲。等明朝彻底控制十六洲和东北地区之后,对西部边境就更加不上心了。想想,如果西夏这样的国家出现在唐朝,唐拼了老命都得跟西夏决一死战。


扣毛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这两千年来,华夏族人的确没什么建树。

自从秦始皇兵吞六国,建立第一个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以后,只有汉唐有过开疆拓土的事迹。

西汉开拓西域以后,中间王莽篡汉,光武中兴期间,短暂的脱离中国控制,但很快就被班超重新收复,东西两汉加起来统治西域时间有三百来年。相比唐朝统治西域的时间要长很多。

但是无论如何,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并不牢固。

后来的明朝(这里讨论的是汉族),对西域没有收复,甚至对西藏(还有东北)的统治也同样不牢固。

这些王朝对开拓出来的土地的统治都是前期开拓,后来失去。(汉朝情况要好一些,都是在灭亡的时候才失去)。

综上所述,究其原因,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西域、西藏、东北、漠北没有推行郡县制。

上面是从制度上分析,从人的精神上分析,汉唐以后,中原汉人越来越丧失血性,丧失了创造力,主要原因就是道家哲学思想被儒家思想取代、曲解。哲学基础的改变,直接造成了人的信仰的改变,那些读书人玩儿了命的钻研升官发财之道,研究厚黑学,明哲保身之学。就是到现在,也到处都是厚黑学理论,不论谈哪个皇帝,哪个伟人,都有许多聪明人站出来,大肆宣讲他们的见解,仔细一看全都是诛心之说。

这些人在朝堂上能把黑的说成白的,前面多少将士出生入死,很可能他们两片舌头一顿鼓噪,这些人就可能功劳变成罪过。所以历史上王朝后期都是这些蛀虫搞得帝国的大厦彻底崩塌。这些人所以总有市场,原因有两个,一是道家哲学被歪曲、和取代,二是法治制度和理念被破坏!


大秦魂的微博


问题可能很多,但最关键的其实在于当权者的重心变了。

其实中国历史上,就存在两条线,其中一条则是皇权的不断强化;另一条则是军权的不断拆解,结合这两条线来看,你就能看明白中国历史。

所谓皇权的强化,就是集权的过程。皇权强化的背后,就是相权和军权的不断消解的过程。相,也就是宰相,最开始是相国,其实最开始相国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在先秦甚至到了汉代,相国都可以说是皇帝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后来的奴才,理由也很简单,先秦乃至汉代早期,朝堂上相国是不需要下拜的,只需要行礼,而且有座。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各种礼制就逐步剥夺相权,直至到了明清,甚至完全取消了宰相这一职务。什么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虽被视为宰相,但与先秦的相国相比,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奴才,不是一个概念了。

另一条则是军权的拆解。这也是强汉盛唐之后,汉民族的扩张性大大减弱的主要原因。

我们前面提了,相权的不断下降,这是皇帝集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军权的不断消解,则完全解除掉了汉民族的血性,才使得它的扩张动力完全消失。

而相权和军权是紧密关联的。秦汉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文武官员的界限并不分明,比如周勃,既当过汉的太尉,又当过汉的宰相;诸葛亮也是如此,带兵打仗、内政外交都是一把抓;南北朝的王猛,号称第一猛人,马上打仗,马下治国,样样都是顶尖;而曹操、司马懿、刘裕等人,都是当过宰相的军头,最终都篡权成功。

所以,集权的第一步就是拆解相权。隋唐开始,宰相基本上就被剥夺了掌军的可能性,开始由职业军人掌握军队。

但职业军人掌军又带来了另一重恶果,其巅峰就是安史之乱。而伴随安史之乱而来的就是唐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乱世,这之后二百余年,兵连祸结,对于华夏来说,实在是噩梦一场。

事实上,安史之乱以后,虽然唐还苟延残喘了150余年,但事实上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盛唐了,它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另一个战国。其混乱程度甚至远在另一个乱世战国之上;相对于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中晚唐和五代十国的凶险程度远在其上,其中充斥着背叛、杀戮和混战。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华夏有史以来最混乱的时期,最凶险的时期,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各路节度使之间,不仅相互征战是常事,内部仇杀、夺位、篡权,各种血腥的杀戮则更是稀松平常。

要说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非这个时期莫属。

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完全的没有礼义可言,没有规矩可言。如此混乱的局面,到了后周世宗柴荣而宋,自然需要想办法解决,如果不解决的话,宋的天下迟早还是别人的,两百年的乱世就没有中止的时候。

赵匡胤上位以后,曾经就这个问题问宰相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

赵普的解决方案是:“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也就是说,晚唐到五代十国的乱世,惟力是视,一切以武力说话,改朝换代极其频繁的状况,都使得宋太祖试图寻求解决之道。这个无可厚非。但是问题是宋太祖的解决方案实在是矫枉过正,过了。

要开疆拓土,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国富民强;其次则是强兵,道理很简单,兵不强,武力不盛,拿什么来开疆拓土呢。别人可不会把自己的地盘乖乖的送给你。

但宋太祖的治军方法似乎一切都在拧着来,如何能”弱“兵,他采取什么办法。

不信我们来看看宋的兵制:

首先,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拆的七零八落。宋以枢密院掌军权、军令而不统兵;以三衙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分别统领禁军和厢军,却无调兵之权;遇有战事,由率臣临时领命出征。是不是眼熟?战区军区,其实意思差不多

也就是兵、将分离,军、财政分离;强干弱枝,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马最为精强,各方镇知道兵力不敌,不敢造反。这就是“强干弱枝”。如果京城有变,在各地驻扎的禁军联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够对付变乱。这样就“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

关于宋朝军制,还有一个很奇葩的设置,也就是说,为了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你可以看看,宋朝军制设置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防范军队造反使用,如何能够削弱战斗力他就如何来。可历朝历代战斗力强的军队,其实通常都是人财物一体,兵将一体的。而宋从不如此。而且这种军制一直延续下来。可以说,从此以后,军队造反的难度极大,唐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的局面确实再没发生过。但从此以后,汉族再也没有了开疆拓土的能力。强汉盛唐也就只存在梦里了。

这样的军制下面,宋能保住半壁江山就不错了,谈何开疆拓土,一统天下呢?

而要命的是,这一军制后来被明基本上全盘继承,要不是元、清代来的异族血液的冲击,使得明在早期吸收了一些元的开拓精神,那明也不会强大到哪里去。这话难听,但是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已经完全被制度拆解了。所有的制度设计只为了防范内部的造反和镇压。当当权者的一切精力都放在防范自己人的情况下,他又如何能顾得上对外开拓呢?

这才是唐以后汉民族开拓精神下降的关键原因。

不过幸好,华夏的历史本就是南北两大族群即南方的农耕民族和漠北东北的游牧渔猎民族争夺生存空间的历史,当一方带领这个民族在文化、财富上不断创造新的传奇的时候,另一方保留了这个国家开拓的基因。这才是它不断延续的根源。


江上一峰青


并不是唐之后汉族政权没有开拓疆土的心了,而是面对的敌人比以往更加强大了。


先说说宋朝,宋朝一直被冠以“弱宋”的称号,理由是总被别人压着打,还没有完整的统一了汉家王朝的固有领土,然后一直送礼金,感觉特别怂。其实你仔细看看,宋朝面对的敌人,和唐朝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大唐面对的突厥也好,回鹘也罢,再不然是吐蕃也可以,性质上都是部落制国家,并没有成熟完整的国家机器,国家动员力上也是非常的落后,属于游牧形式的动员力。而宋朝面对的辽国、金国、西夏,都是有成熟的国家机器,这不再是中原王朝对抗游牧部落,而是两个帝制国家之间的战争,无论是后勤、国家动员力、国力,都不是昔日大唐的对手可以匹敌的。而且宋朝也并没有一直龟缩一隅,太祖太宗的统一战争,就是开疆拓土的表现。最不靠谱的宋徽宗,也曾梦想着收回幽云十六州,奈何军队战斗力已经腐化,打不过人家辽军。南宋理宗的时候,也有端平入洛,虽然失败了,但足以证明汉家皇帝进取心并未终结。


大明太祖成祖两位皇帝,开疆拓土之志也是不可估量,平交趾,逐北元,设立奴儿干都司、乌斯藏都司、哈密卫,开下诺大的一个领土,怎么叫没有开疆拓土的野心呢?之所以对边远地区的进取心日渐没落,不过是文官集团的日益强盛造成的,文官比较务实,能耕种人口多收得上税的地方才值得要,偏远地区,没人没地没钱,那叫好大喜功,因此他们会千方百计的阻挠皇帝的扩张。再有就是军队以文统武,大多数文官是没有什么军事头脑的,因此指挥上漏洞百出,这点宋朝尤为甚,明朝倒是改善了不少,但是终究是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说,不是没有了进取心。而是敌人和时代不同了而已。


火器工坊


我们知道,华夏民族最具尚武和开拓精神的时代,就是汉唐时代,在那些个充满了辉煌和荣耀的时代里,有着“有犯明汉者。虽远必诛”“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汉妾”以及“汉兵至,至则灭族”的豪言壮语,也有“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男儿气概,那个时代的华夏民族,外向,奔放,积极向上。是我们民族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

而在唐朝之后到两宋开始,华夏进入内敛,保守,含蓄的时代。领土不再开拓,尚武精神不再延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因如下。


一,消化和自己的原因

经过汉唐的开拓,华夏民族已经将所能囊括的肥沃土地,适宜人类生存和耕种的土地握在手中,而再向西向北都是传统上认为的不毛之地,东方是大海,南方多丛林,开疆扩土的需求性大大降低,而之前开拓的疆土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处在和中原地区差异很大的形式上,国家需要消化,就像南方山林地带的消化,一直到了明朝才算完成,这是一个自己的内部消化问题,统治者认为肥沃的土地已经占有了,还需要消化,自然就不再想着开拓疆土了。

二,儒家学说和崇文抑武

这是儒家思想彻底统治的结果,两宋以来,文风鼎盛,以武起家的宋太祖采取的抑制武人的政策,渐渐固化了思维,人们不再对开疆扩土感兴趣,而是认为状元才是天下第一,这种崇文抑武的思维使华夏的尚武精神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在汉唐之前,国家是守外虚虚内。积极进取,国家和武将以开疆拓土为己任。当做是名留青史的事情。而自安史之乱以后,尤其是两宋开始,守内而虚外成为国家对歪政策的主流,岁币,纳贡成为不兴兵戈的目的,守疆拓土为武将者不在是国家都主流意识。而为文官,当状元才是国家形态的意识。这不能不说是华夏的一大遗憾。

在就是汉唐以军功为宰相。两宋以文官入宰辅。自两宋开始以后就是为了巩固皇权。防止武将造反篡位。而两宋之前,篡位,造反,称王称帝比比皆是。五代十国就是证明。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华夏尚武精神的存在。而自两宋开始就在也没有篡位和造反的了。固然说明了儒家君臣父子之说深入人心,也说明了尚武精神和的缺乏与丧失。

正因为如此,导致了血性男儿的缺失。没有了尚武精神才让两宋皆亡于外族。明朝虽然最初文武并重。不乏尚武精神。但土木堡之变以后。文官集团完全掌控朝局,以文制武也成为了大明的国策,再加上八股文作为选拔官员的准则。使得华夏尚武精神没有恢复而是彻底失去。也才使得满清兴起。明朝最终亡于外族之手。

最后到了清朝,虽然其作为外族统治者,对昔日的中华江山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收复,维护和巩固了中华领土,但这都是建立在历朝历代的统治基础上的,清朝抑制的是整个华夏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前进,奋斗的意志,打断的是华夏民族的脊梁,所以清朝也就成了中华最为耻辱的时代。


关河南望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这一方面相对好一些。继承了元朝在云南、青藏与东北的辖制,还拥有“三宣六尉”等机构。但是明朝对于西南、东北的管理相当宽松,西南的土司、青藏的汗王、东北的部族首领都拥有很大的权限,明朝对奴儿干都司的有效统治主要集中在辽东,其他地区主要以偶尔巡视安抚为主。

不仅如此,明朝始终也没有收复历史上传统的“西域”地区,西北的界线一退再退;明成祖时代对漠北与安南用兵,但与漠北的分界也是不停后退,形成了“天子守国门”。征服安南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仅仅二十年就被迫裁撤。


澹奕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应该说,两汉的尚武精神是最强烈的,‘’有犯明汉者。虽远必诛‘’,隋唐两代也有李贺的,‘’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都是热血男儿,外向,奔放,积极向上的。而自两宋开始华夏进入内敛,保守,含蓄。这其实就是儒家思想彻底统治的结果,渐渐固化了思维的结果。再加上,两宋的崇文抑武将华夏的尚武精神完全泯灭。


而自安史之乱以后,华夏的封建文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汉唐之前,国家是守外虚虚内。积极进取,国家和武将以开疆拓土为己任。当做是名留青史的事情。而自安史之乱以后,尤其是两宋开始,守内而虚外成为国家对歪政策的主流,岁币,纳贡成为不兴兵戈的目的,守疆拓土为武将者不在是国家都主流意识。而为文官,当状元才是国家形态的意识。这不能不说是华夏的一大遗憾。

在就是汉唐以军功为宰相。两宋以文官入宰辅。自两宋开始以后就是为了巩固皇权。防止武将造反篡位。而两宋之前,篡位,造反,称王称帝比比皆是。五代十国就是证明。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华夏尚武精神的存在。而自两宋开始就在也没有篡位和造反的了。固然说明了儒家君臣父子之说深入人心,也说明了尚武精神和的缺乏与丧失。

正因为如此,导致了血性男儿的缺失。没有了尚武精神才让两宋皆亡于外族。明朝虽然最初文武并重。不乏尚武精神。但土木堡之变以后。文官集团完全掌控朝局,以文制武也成为了大明的国策,再加上八股文作为选拔官员的准则。使得华夏尚武精神没有恢复而是彻底失去。也才使得满清兴起。明朝也是亡于外族之手。

儒家思想的确立,安史之乱以后华夏整体实力的退步。北方国家性质部族的发达。保守内敛思想的兴盛都使得华夏开拓精神的丧失的罪魁祸首。


清水空流


首先要明白两个问题,并不是汉族政权没有了开拓的心,其实,在唐朝之后,不仅汉族政权不开拓了,异族政权开拓的胸襟也稍显不足!

守内虚外的政策,影响了对外的开疆拓土

不管是宋朝,还是明清时期,所实行的政策都是以守内虚外为主。也就是说,国家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护政权的稳定上,对来自国外的威胁,以防守为主。这样的政策,让中原王朝在对外的领土扩张上就不那么热心了,基本上就是保护好基本盘就可以。

清朝之所以国土面积非常大,来自于两个原因:第一,在入关之前就已经和蒙古联盟,相当于是满清和蒙古携手进入的中原。所以有人说满清入关,所带的嫁妆就包括蒙古草原并不是没有道理。

第二,康乾时期中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崛起的两大强国俄罗斯和准噶尔帝国威胁太大。尤其是准噶尔帝国一直想抄满清的老家。为了国家安全,只能与这两国进行战斗。最终,准噶尔帝国被俄罗斯和大清一起瓜分,于是,大清的土地基本上就奠定了!

对外战争的高成本,高风险性,所收获又非常低

俄罗斯人占领西伯利亚是因为当地的皮毛贸易所获利润可以提供三分之一军费。举个例子,假如占领东南亚不仅不亏钱还能解决辽饷问题,崇祯会不会考虑占领东南亚!

唐朝对外的开疆拓土不仅增加的是国土面积,那些开边将领也会在战争中得到巨大收获,比如抢劫敌国财富。所以,那些边关将领经常会自作主张对外发动战争,怛罗斯之战就是这么打起来的!

但是对宋朝之后的朝代来讲,开边战争不仅收获极小,而且代价极大,完全是赔本买卖。元朝东征日本,南征爪哇,损失数十万人,而且没有任何收获。

(元朝东征日本遭遇神风)

所以,在朱元璋时期,看到日本人对大明不恭敬,本来想要派水军东征日本,结果被刘伯温劝阻。刘伯温并不是精日,他劝阻的原因是东征日本有一个反面例子,元朝。所以,刘伯温建议朱元璋对这个远方的国家以安抚为主。朱元璋农民出身,想到可能会血本无归,就作罢。甚至还搞了几个不征之国,来避免子孙后代穷兵黩武。

(朱元璋与刘伯温)

以上两个原因,不仅限制了中国的国土面积,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和列强殖民瓜分世界的机会,导致今天地球上大部分土地被白人所占据,而黄种人只能挤在狭小的东亚地区。


历史风暴


这个问题有瑕疵啊。

唐朝之后的汉族政权是两宋和明朝。北宋消灭了南方九国和北汉,难道不是开疆拓土?明朝驱逐元朝,设置了奴儿干都司、乌思藏都司、关西七卫,占领交趾,这不是开疆拓土?

为什么和很多人感觉唐朝之后的汉族政权没有开疆拓土的心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宋明的疆域都不如唐朝疆域广阔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用在宋明身上特别合适。

宋朝和明朝没有进行开疆拓土吗?不是的,宋明两朝都很努力,奈何对手太过强大。

尤其是北宋,在北宋建立的960年,北部的契丹已经建立了53年,不仅如此,他们还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对北宋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和威胁,这让北宋向北的开拓受到了巨大压制。

北宋和唐朝面临的北部形势完全不同,唐朝以及之前的汉朝,北方无论是匈奴、柔然还是突厥,都是部落形式的政权,他们的国家机器形式,是落后的奴隶制度。而北宋面临的辽国,已经完成了封建化改革,成为和北宋一样的封建制度的政权。

成为封建制度的政权不仅意味着有了更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还意味着他们可以和北宋争夺中原正统地位,这是前朝不曾遇到的,所以北宋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以至于后来在1005年签订的《澶渊之盟》,很多人都感觉是北宋的胜利。此时的北宋,是断然没有消灭辽国的实力的,自保就已经很不错。

所以北宋的开疆拓土只能表现在消灭中原地区的割据势力上。

明朝相对好些,但是明朝面临的北元也是完成封建化进程的强大政权,因此明朝虽然不断北伐,终归不能彻底消灭元朝势力。

由于在疆域上不如唐朝辽阔,因此给人的感觉就是唐朝以后的汉族政权没有了开疆拓土的野心和魄力。

2、文武并重的国策转向以文制武

汉族是尚武的民族,这种精神在汉朝展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时期,由于具有四分之一的鲜卑血统,因此血液中仍然流淌着尚武的基因,这让唐朝前期极具扩张性。

唐朝时期,实行的是文武并重的国策,这保证了唐朝在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后,创造了大唐盛世的景象。

然而,安史之乱后,武人当国成为社会主流,这直接导致了赵匡胤对国策的修改。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很怕部下重蹈覆辙,所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开国将领们的兵权。北宋的国策从此转入以文制武,并在赵光义时期得到了强化。

以文制武导致武将地位断崖式下降,军队的地位也随之降低,因此年轻人从军的积极性降低,军队的战斗力也是直线下降。

北宋时期,保持了高达120万常备军的庞大军队规模,然而,北宋却常常被动挨打,军队数量和战斗力完全不成正比。

明朝建立后,虽然前期战斗力强悍,但仍然是继续推行以文制武的国策。尤其是文官集团崛起后,武将的地位就更加卑微了。

作为有权力的代表,文官是有带兵权力的,但是坐办公室的毕竟没有一线指挥的经验,其结果就是军队的不断溃败,疆域的不断缩水。

正是以文制武国策的流行,导致宋明不仅不能向外继续开拓,反而不断被动挨打。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