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代宦官的工資有多少?

鮑鮑與管子


縱觀中國過去兩千年的歷史,每個朝代都不免經歷了起高樓、樓塌了這樣的過程。當今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呈現,讓人們對每個朝代宮廷生活有了或多或少的瞭解。在宮廷中,不止有皇帝妃子,還有隱匿的失聲者,歷史沒有給這些人發言的權力,並且我們常常給他們打上“不完整的人”的烙印,這些人就是特殊的宦官群體。在這裡使用宦官而不使用太監一詞,是源於要糾偏大眾的誤會,只有在宦官裡的較高等級才可以被稱之為太監,因此宦官可以更廣泛的代表此一群體。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宦官制度最為成熟、留存關於宦官資料最多的朝代,出現在影視劇中的頻率也最高,在此我們權以有清一代一窺中國傳統社會中宦官的“工資”一事。



清代,在宮中服役的宦官,同樣也要領取俸銀。在歷史文獻中可見的宦官的俸祿常見有四類月例、月米、公費錢和恩加銀。其中恩加銀是賞給服役年久而勤勞的太監的,服役年限短的沒有。俸祿按太監官銜品級發放。按照清代禮制,太監最高為四品,地位最低者為沒有品級的宦官,唯一被賞頂戴花翎的太監李蓮英最後高居二品,實為特例。


有清一代宦官俸祿制度如下:最高四品督領侍每月月銀8兩,米8鬥,公費一兩三錢;五品宮殿正侍每月月銀7兩,米7鬥,公費一兩二錢;六品宮殿監正侍每月月銀6兩,米6鬥,公費一兩一錢;六品副宮殿監侍每月月銀5兩,米5鬥,公費制錢一兩;七品正執守侍每月月銀5兩,米5鬥,公費制錢一兩;七品副執守侍每月月銀4兩,米4鬥,公費一兩;八品侍監每月月銀4兩,米4鬥,公費七錢;八品副侍監每月月銀3兩,米3鬥,公費三錢。


如果太監沒有官銜品級,其俸祿按三等發:一等每月月銀3兩,米3鬥,公費六錢;二等每月月銀2.5兩,米2.5鬥,公費六錢;三等每月月銀2兩,米2鬥,公費六錢。

 



 



除正式俸祿外,宦官經常得到賞賜,有年終賞,如道光年間文獻就記載,每年賞給崇文門宦官二千兩銀,圓明園宦官一千兩銀。還有陪皇帝巡遊、狩獵也會得到獎賞。此外還有喜慶賞,例如皇帝登基、皇子降生或結婚此類喜事都有額外獎賞,從銀子到古玩書畫不一而足。但是主上賞賜的東西也常常都落入上層太監之手,這也說明了宦官之間的等級的森嚴。


不論是月俸還是賞賜,都遠不是宦官收入的全部,以上兩者只是合法收入,不合法收入顯然也要佔到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例如溥佳在《清宮回憶》中談到上層太監時,不僅談論到了太監的作威作福,還提到太監生活中的奢侈消費,養寵物成風,更有甚者用五百塊銀元買一隻狗。他們的俸祿絕對不能支持他們如此消費,因此貪汙受賄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以清朝一代宦官的收入一事,可以看出宦官這一特殊群體也如常人一般用勞動換取收入,宦官不同等級之間也如同士大夫一樣存在著等級分野,領取俸祿也常常天壤之別。但其地位卑賤同時又極其接近政治中心這一矛盾屬性集中於一個群體身上,讓他們常將手輕易伸向權力,成為士大夫所不齒的群體,同時又是歷史上最可憐的群體。


參考文獻:

諸葛文撰:《圖說清朝三百年》,黃山書社,2011年.

葛忠雨撰:《古代太監領多少月俸?》,《東方收藏》,20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