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我们陪你玩长隆,你就该陪我们逛景点”-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

“我们陪你玩长隆,你就该陪我们逛景点”-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

-1-

前几天在龙门石窟景区,我跟着人流慢慢挪动。突然几个人的对话引起我的注意。

只听一个小男孩抱怨,这些石头有什么可看的啊?没意思,我不喜欢。

男孩的妈妈说,我们也不喜欢长隆,可是你喜欢,我们就陪你去玩了。

爸爸也在旁边接,我们陪你去自己不感兴趣的长隆玩,现在该你陪我们看古迹了。

同时被父母怼,小男孩很快败下阵来。

而我却觉得“真好”。

真好,年轻的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的玩性,也开始给孩子制订要求;

真好,年轻的父母不再把孩子当成“小皇帝”,以孩子的喜好安排家庭生活。

一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都应该得到支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让步,这样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获得一部分自己想要的东西。

要让孩子知道,他/她不是家庭的中心,不是全家人都得围绕着他们转,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只能配给他们。

家庭中的成员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

中国的父母很多都是将孩子作为生活的重心,时间安排,金钱、食物都是紧着孩子。爱子之心固然感人,但孩子却在久而久之中习以为常,不懂得感激和回报。

有个阿姨人特别好,对待自己的孩子更别说了,处处为儿子着想,有好吃的首先想到儿子。可结果却让人心酸。

一次,阿姨做了几条黄花鱼,先出锅端桌上。等炒好其他菜来吃饭,鱼盘里只剩几个鱼头了。

不等妈妈上桌就先吃,只挑自己爱吃的,多少孩子都这样。

他们是一开始就这么自私的吗?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一张白纸。他们是被过分付出到没有自我的父母娇惯成这样的啊。

-2-

“我们陪你玩长隆,你就该陪我们逛景点”-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

《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毕胜男是一个严厉的妈妈,对女儿茜茜有很多期待,但同时也是个愿意倾注所有给孩子的妈妈。

毕胜男单独给茜茜买有机蔬菜,强调这是专门给茜茜做的,谁都不可以碰,只让女儿吃。

可是茜茜不买账,不愿意吃,她先是用小红花引诱。当茜茜嫌弃不好吃吐出来,她硬塞到女儿嘴里,厉声说:

你知道这菜多少钱一斤吗?

有机菜的价钱是普通青菜的三倍,毕胜男训哭女儿是因为怕浪费。

但她没考虑,一旦女儿真的这么每天享受特殊对待,结果会怎么样?

这不是幼儿时期,孩子消化不了大人的食物,要单独给他们做。

如果没有能力全家人都吃有机蔬菜,那就一起吃普通蔬菜好了。

特殊化最终必将演变成特别化,直到高高在上,理所当然地索取,看不到父母的付出和辛劳。

“我们陪你玩长隆,你就该陪我们逛景点”-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

几年前在日本留学的王佳晶在浦东机场连捅妈妈几刀,只因妈妈再也拿不出钱来供他。

25岁了,在东京留学每个月需要两万块,妈妈月收入只有7000元,王佳晶却从不打工。

可想而知妈妈的生活过成什么样,又可想而知,这个男生对母亲的付出是多理所当然。

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倾其所有让孩子接受教育可以理解,但当孩子成人,还要省吃俭用甚至举债供孩子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能成为社会栋梁吗?

-3-

有多少父母,自己几年不买一件衣服,却为孩子买五六百的名牌运动鞋;自己还使用几年前的手机,却给孩子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在花同样钱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均衡一下,让每人都有新衣服穿,每人都能用上新款国产手机、

父母爱子女,或许是不图什么回报的,但谁愿意养个白眼狼呢?

“我们陪你玩长隆,你就该陪我们逛景点”-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

有个阿姨讲了自己家的故事,她儿子小的时候,第一次吃鸡腿,两个鸡腿都给儿子吃了。

第二次,吃完一个鸡腿,儿子就想去夹第二个。阿姨突然意识到,这样下去,儿子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好东西都应该给他吃。

阿姨迅速夹起鸡腿,说你已经吃过一个了,这个应该给我吃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阿姨有意识地不会将好东西只给儿子,而是家人都有份。特别少量的,给长辈而不是给儿子。

对于阿姨的儿子来说,第二次吃鸡腿是个转变,让他明白,不是所有的好东西都理所当然地应该给他。

父母和孩子一样,都应该享有家里的好东西。

无条件的爱,或者牺牲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必然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因为不爱自己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爱。这在父母子女之间同样适用。

要建立起规则,学会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

更要让孩子明白,大家是平等的,都有权利享受这个家庭的资源,甚至父母应该得到的更多。

不仅因为父母是长辈,还因为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