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拿破仑东山再起,林尼战役打败普鲁士名将布吕歇尔

拿破仑帝国自东征俄罗斯失败后,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欧洲各国重又恢复了自信,组成了第6次反法联盟,大军直逼法国;法军征服的欧洲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反法起义;拿破仑的一些盟国也背叛了他。在这样的形势下,拿破仑依然不肯接受妥协,还是固执地想用战争解决问题。1813年10月,爆发了著名的莱比锡战役。因为众寡悬殊,拿破仑第一次在战场上败给了反法联军。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到了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

战胜了拿破仑的反法联盟各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会,为了瓜分胜利果实,一直吵个不停,互相之间矛盾重重。复辟了波旁王朝的法王路易十八,在国内重又实行了封建政策,夺走了人民从法国大革命中获得的成果,搞得法国群情激愤,民怨沸腾。人民不禁重又怀念起拿破仑带给他们的实惠和民族自豪感。拿破仑本人虽身在海岛,却无时不在关心着国内形势。他了解了反法联盟分裂和路易十八不得人心的情况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1815年2月26日夜,带着1000多名近卫军,躲开监视他的英国舰队,乘6艘船悄然驶向法国海岸。3月1日,拿破仑在法国南部儒昂湾登陆,开始向巴黎进军。路易十八非常惊慌,急忙调动军队前去阻击。拿破仑面对冲来的士兵,平静地说道:“士兵们,你们当中有哪一个想杀死自己的皇帝的话,可以这样做,我就在这里。”惊人的场面出现了,前来阻击的军队无一例外地倒戈了,高呼着“皇帝万岁”,加入了拿破仑的队伍。这支队伍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沿途的城市都向他们敞开了大门。法国无法抗拒拿破仑的到来,只要这位伟人一出现,整个波旁王朝的国家机器便立刻在他面前瘫软下来。3月20日,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进入巴黎,重登帝位,路易十八仓惶逃走。

拿破仑东山再起,林尼战役打败普鲁士名将布吕歇尔

反法联盟各国都震惊了,他们停止了争吵,再次联合起来,并宣布拿破仑为“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人类公敌”,将不受法律保护。3月25日,英、俄、普、奥、意、荷、比等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兵分5路进攻法国,决心彻底打垮拿破仑。

1815年6月中旬,拿破仑又威风凛凛地出现在战场上。在3个月中,拿破仑重新组建了一支28万人的作战部队和30万后备部队。昔日跟随他作战的法国老兵纷纷归队,成为了法国军队的骨干力量。可是毕竟连年征战,物资匮乏,人心疲惫,加上原先拿破仑麾下的能征善战的元帅们星落云散,如今能跟随拿破仑上战场的只有苏尔特、内伊、莫蒂埃、格鲁希等几人,法军的战斗力已远远比不上从前。

拿破仑依旧如当年般自信,虽然敌情异常严峻,却并不惊慌。反法联军分5路而来,从东、南、北三面包围法国。第一路是英荷联军,9.3万人,由英国元帅威灵顿公爵指挥,部署在比利时北部;第二路是普鲁士军队,11.7万人,由布吕歇尔元帅指挥,部署在比利时南部;第三路是奥地利军队,20.1万人,由施瓦岑贝格元帅指挥,集中在莱茵河上游;第四路是俄国军队,15万人,由巴克莱将军指挥,集中在莱茵河中游;第五路是奥地利和意大利联军,7.5万人,由弗里蒙特将军指挥,集中在意大利北部。5路大军共计约65万人,另外,联军还组织了30万的后备部队,总兵力达百万之众。联军计划英、普、奥三路大军直扑巴黎,奥意联军进攻法国南部,俄军作为第二梯队,随时前往增援。反法联盟各国约定在6月27日至7月1日之间同时进兵,越过法国边境。

拿破仑考虑到法军兵力不足,不能和联军打消耗战,必须先发制人,抢在反法联军会合之前,将它们各个击破。拿破仑选中了集结在比利时境内战斗力最强的英军和普军,只要打败了他们,其它各国军队就会闻风丧胆。 拿破仑故意一直滞留在巴黎,还在会议上发表讲话,目的是为了麻痹联军。他将最精锐的12.5万部队,包括4个骑兵师和350门大炮,组成北方军团,秘密开往比利时边境。直到最后一刻,拿破仑才溜出巴黎,直趋军中。

此时,普军和英军还分散部署在100多公里长的地带上,对法军的逼近还毫无察觉。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短期内不会离开巴黎,更没想到他会突然发动进攻。在拿破仑发动攻击的前一天,威灵顿还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宫廷舞会。普军主将布吕歇尔虽然从种种迹象中感觉到拿破仑可能攻击,却认为凭自己的力量可以挡住法军。

拿破仑率军日夜兼程,于6月15日中午插入英军和普军战线中部的沙勒罗瓦,割断了两军的联系。他随即将部队分成两翼和1个预备队,命令内伊元帅指挥2个军团和1个骑兵师5万人组成左翼,控制通往比利时首都的战略要道,牵制威灵顿的英军;格鲁希元帅指挥3个军团和3个骑兵师7万人组成右翼,从正面攻击布吕歇尔的普军;近卫军团担任预备队。拿破仑坐镇中央指挥。

拿破仑东山再起,林尼战役打败普鲁士名将布吕歇尔

当天下午,格鲁希指挥的法军右翼向普军接近。布吕歇尔得到情报,急令部队向附近的林尼村靠拢。 16日凌晨4时,拿破仑命令内伊指挥左翼部队进攻英军驻守的卡特尔布拉斯,如果得手就继续向布鲁塞尔进军,争取17日晨攻占布鲁塞尔;命格鲁希指挥右翼部队3个军团向据守林尼的普军发动进攻。拿破仑认为正面普军只有1个军团,不过4万人,挡不住法军的攻击。战斗快要打响时,却出了岔子。法军右翼的旺达姆军团已完成了攻击部署,可吉拉德军团却因宿营地过远,一时赶不过来。为了确保进攻取胜,拿破仑决定等吉拉德军团到达后再发起进攻。这样,一直等到下午1时左右吉拉德军团才匆匆赶到。此时,普军的部队已源源集中到了林尼,总数已达到了3个军团8.7万人,兵力已超过了法军进攻部队。

拿破仑得报后,一方面高兴可以集中歼灭普军,另一方面又苦于攻击兵力不足。他当即写信给左翼的内伊,命他抽出戴尔隆军团迅速赶到右翼来支援。

6月16日下午2时30分,拿破仑命3个军团法军向普军发起进攻。他的计划是首先用2个骑兵师攻击普军左翼,牵制它的行动;其次以主力猛攻普军的右翼和中央,迫使布吕歇尔逐渐消耗完他的预备队;再使用前来支援的戴尔隆军团,攻击普军的右翼。最后,投入近卫军团,从普军中央实施突破。

战斗打响后,2个法军骑兵师猛攻普军左翼,双方打成了胶着战;旺达姆军团攻击普军右翼,吉拉德军团攻击林尼,都遭到了普军的顽强抵抗。法军主攻林尼村,连续3次进攻都被打退。第4次终于冲进村子,但很快又被普军预备队的反冲击赶了出来。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双方一时相持不下。拿破仑此时在焦急地等待戴尔隆军团前来支援,只要这支生力军加入战场,就一定能全歼普军。他又写手令给内伊,同时还命令作为总预备队的洛鲍的近卫军团立即从沙勒罗瓦赶到林尼前线。

拿破仑东山再起,林尼战役打败普鲁士名将布吕歇尔

战斗激烈的进行着,时间就是胜利。拿破仑亲自督促法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布吕歇尔面对法军的三面攻击,左支右绌,到了下午5时左右,已用完了他的预备队。这时,拿破仑已不再指望戴尔隆军团的到来,拿出了他的近卫军团,猛攻林尼的普军中央阵地。下午7时30分,法军开始发起最后的突击。这时倾盆大雨突然从天而降,近卫军冒着如注的大雨猛烈冲锋,终于占领了林尼村。大雨停息后,布吕歇尔亲自上阵,率领骑兵向近卫军发起了反冲锋,企图夺回林尼村。混战之中,布吕歇尔的坐骑中弹,把他掀倒在地。这时,法军骑兵已从四面冲上来,布吕歇尔的副官急忙带人赶来,救起这位受了伤的73岁的老元帅逃出了包围圈。普军随之全线撤退。拿破仑见天黑夜暗,部队疲劳,便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命令格鲁希派出1个骑兵师向东与撤退的普军保持接触。

林尼之战,普军死伤约1.6万人。法军伤亡同样惨重,共损失了1.1万人。拿破仑对没有歼灭布吕歇尔非常不满意,迁怒于内伊。经事后追查,才知道事情原委。原来威灵顿被拿破仑所迷惑,未能及时增援布吕歇尔。清醒过来后催动英军猛攻内伊的左翼法军,双方打成拉锯战。而内伊早已派出戴尔隆军团支援林尼的战斗,偏偏传达命令时弄错了地名,走错了路。而这边内伊和英军杀得直上火,一时发昏又命令戴尔隆军团返回去增援他。就这样,在两边战场都极为紧张时,戴尔隆军团做了个强行军却还是没能发挥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