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袁世凯好自比曹操,千古俩奸雄很多地方神同步,关键之处有高低!

《袁世凯轶事续录》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说袁世凯正在午睡,朝廷的谕旨到了,要袁即刻去参加御前会议。因为事大情急,侍从就没等袁睡醒,而是直接进了袁的办公室。没想到,从睡梦中惊醒的袁世凯拔刀就砍,侍从躲避不及,肘部中刀,血流如注,小命差点玩完——

原来,袁世凯每日午睡时必房门紧闭,所躺的安乐椅旁更是放着匕首、手枪以防不测——此情此景是否给大家伙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不就是曹操睡梦杀人的神模仿嘛!

袁世凯好自比曹操,千古俩奸雄很多地方神同步,关键之处有高低!

把袁世凯比附成曹操,不光后世有人这么说,当时这么说的人就很多,而且,袁世凯本人似乎也很乐意听到这个说法。

在众人眼中,曹操是白脸奸贼!在袁世凯眼中,曹操是乱世枭雄!

奸雄惜奸雄。

袁世凯对自己的神似曹操很是自鸣得意!

那袁世凯究竟和曹操神似几何呢?

你还别说,在很多方面,这两位还真就有那么几分像。

说奸雄,当然要先说其“奸”。

“戏耍匈奴使者”、“借人头稳军心”、“计赚徐庶”、“望梅止渴”——曹操留下的奸诈名篇就太多了,那袁世凯呢?

可以这么说,在权谋奸诈方面,袁世凯和曹操是最神似。

举两个形神兼备的例子。

袁世凯好自比曹操,千古俩奸雄很多地方神同步,关键之处有高低!

第一个。

慈禧太后从西安回京,让袁世凯筹资修缮残破的紫禁城。一说到筹款,众王公大臣是异口同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怎么办?袁世凯有办法。先让手下到京津一带的各大银号假存款,为的什么呢?以谈利息为名套出王公大臣在各银号的存款明细。等把这个情况摸清楚,袁世凯召集大家开会了,只见袁世凯甚是严肃认真地说道,大家伙没钱,在各大银号也没存款,这事袁某人是相信的。现在出了这么个事,据查,京津一带的各大银号里居然冒出了不少各位大人的存款户头,不用说,这一定是某些人在有意栽赃抹黑各位大人,不过不用担心,袁某人决意查封缴没这些非法户头,以还各位大人清白。

这钱抢的,各位大人是有屁也必须憋着。

第二个。

义和团在山东蜂拥而起时,袁世凯受命为山东巡抚,他是有意要剿杀义和团的,但慈禧却警告他不能大肆剿杀这些保清灭洋的民间义士。有最高领导的警告,自己还执意要剿,这事该怎么办?袁世凯有办法。只见袁世凯装出很崇拜的样子,将义和团的大哥悉数请到了军营。

各位大哥,能否让袁某人开开眼,见识见识各位大哥的神功?

喝晕了的各位神棍随即开始装神弄鬼。

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再看各位神棍,纷纷中枪倒地,状如死狗。

待到慈禧责问,为何剿杀义士?袁世凯振振有词,我所剿者,皆土匪假冒义和团。上谕所谓义和团者,皆能赤身与子弹相抗,岂有应枪而倒,尚得谓之义和团乎?

这阳奉阴违玩的,慈禧一点脾气没有。

袁世凯好自比曹操,千古俩奸雄很多地方神同步,关键之处有高低!

然而,乱世之奸雄,也是治世之能臣。

从治世能臣这个角度,袁世凯与曹操的神似更值得一说。

所谓的治世,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就是识才、惜才、笼才,用才,乱世尤其如此。

在这方面,袁世凯和曹操异常神似。

曹操的“唯才是举”石破天惊!此举无疑是乱世奸雄最大的杀手锏!

而袁世凯呢,极力废科举,小站练兵几乎就是“唯才是举”的翻版!

说到具体的操作层面,识才、惜才、笼才,用才说到底其实比的是胸襟。

曹操在这方面的轶事太多了,还是单说袁世凯的。慧眼识珠,挖掘栽培北洋三杰的桥段,单挑一个出来就足能媲美曹操。

而对梁启超、对蔡锷,甚至对章太炎,则更能生动地展现袁世凯的胸襟。

具体说说袁世凯是怎么对梁启超的吧。

袁世凯好自比曹操,千古俩奸雄很多地方神同步,关键之处有高低!

想当初,梁启超在海外把袁世凯骂成了什么样,能用的狠词几乎全招呼上了。可等梁启超回国后,袁世凯是怎么待他的呢?知道梁启超回国了,袁世凯立马将前清军警公所的官舍收拾一新,为的就是能让梁启超有个像样的下榻行馆。不知梁启超是矫情还是有意不买账,大才子说了,曾文正、李文忠入京皆住贤良寺,言下之意,什么军警公所规格太低,贤良寺还差不多。

袁世凯听闻此言,二话不说,立即铺设贤良寺。待梁启超得知此事,受宠若惊到目瞪口呆。

就这还没完呢,让梁启超住进贤良寺后,袁世凯随即又拿出二十万让梁启超办报,梁启超说办报事太小,要组党,袁世凯是赶紧又拨经费。

难道袁世凯不知道梁启超始终有异心?说到最底那一层,还是因为惜才的胸襟。

大的方面说完,再说说小的方面。

不说后世的,就是当时,很多人都说袁世凯和曹操在年少轻狂以及好色方面也是惊人的一致。

年少时,任侠放荡!

好女人,如出一辙!

然而,说到底,袁世凯的神似曹操却终究不是曹操。

袁世凯好自比曹操,千古俩奸雄很多地方神同步,关键之处有高低!

有人说,袁世凯最终只是个不文不武的人,但曹操却始终是军事强人。

有人说,袁世凯是不学有术之人,但曹操却是真正的雄才大略。

还有人说,袁世凯的手腕终究是不敢杀人、不愿杀人的,但曹操却始终都有“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我”的铁血手腕。

可就是如此,偏偏敢称帝的是袁世凯,不敢的却是曹操!

千古对比,究竟该说这是讽刺呢?还是遗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