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汾州第一大镇太原西南锁钥——《千古郭栅镇》吕世宏

去山西杏花村的时候,不留心多走了几步,偶然的来到了郭栅镇。郭栅镇今名永安村,故其往事鲜为人知。清代《汾州府志》称为郭栅铺,民国时称永安镇,曾发生过有名的永安兵变。由于地处太汾古道,金锁关古道的十字路口,自古为屯兵之所,北宋靖康年间,宋金军队在此对垒,爆发了著名的郭栅大战,战争惨烈宋军败北,“老幼渡河南奔者钜万计,诸州县井邑皆空兵溃散不复入汾州”。现永安村位于汾阳市杏花村东一公里的地方,是一个千人小村,如今几乎也与杏花村连为一体。由于远离汾酒厂,当地村民相对于杏花村来说不算富裕,村貌也较为零乱,只有散落路边的大块青石昭示着往昔故镇,让人不禁兴叹!“借问”历史,何以兴废?你可知道这里曾是汾州第一大镇,太原西南锁钥。

郭栅镇的历史可上溯到唐朝,唐代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793~864)路过汾州的日记中写道:“西南行廿五里,到文水县李家断中,是义圆头陀亲门徒,饭食如法。斋后,行四十里,到郭栅村,入村寺宿”。这是我所见到的郭栅村的最早记载。宋代郭栅村发展为郭栅镇,《金史》记载:“汾州西河有镇一,郭栅”。毫无疑问,郭栅镇在宋金时期,是太原汾阳之间的交通重地,往来游人的投宿之所。

现在的郭栅镇已经没有了原著郭氏,但是郭栅镇的起源跟郭氏聚居是肯定有关联的。笔者下车伊始即遇一坐街老人,与老人闲聊,得知老人姓任是一位老八路,今年(2007)已83岁了。巧合的是,老人告诉我,他坐街的位置过去曾是一座古朴的郭家庙,路的对面是老人的房子。他说:“我7岁那年郭家庙拆毁,我们家以及附近的农民,将砖块挖走盖了房子”。我看到路的对面确实是几间旧房,房子的砖多是很大的古砖,下面还有一些烂石块,老人说那也是郭家庙的。毫无疑问,唐宋时期这里是郭氏聚居地。今天,郭家庙旧址往北一公里,即是国家一级文保单位著名的太符观,太符观是宋代建筑,碑文上镌刻的主要捐资人正是郭氏一族。郭栅镇附近还发现了著名的郭君碑,唐书法家虞世南书,是书法精品现藏太符观。郭家庙以南原是清代的官道,以东几十米有著名村标建筑精美的郭栅门,因为门中有门老百姓叫做花花门,详情难知。我想,民国年间修现代太汾公路,国道南移,这里的古驿道也就废了,郭家庙自然也不再引人注意。那么庙里的石碑那去了呢?太原晋祠所藏的《郭家庙碑铭》至今不知来自何方,难道这里或许是他的主人么?我不敢想象。据村老说,花花门解放初还在,郭栅镇因为历史久远,地形较低,1958年老支书头脑发热,想到了迁村建水库,部分古屋和花花门原址也就消失了,当然修水库的计划后来也被叫停了。千古郭栅,终被尘封。

这里的故事,是否与郭子仪有关呢?因为汾阳最早的一座汾阳王庙就在郭栅镇西南大约二里处,郭栅东不远处就是明清时期的仁爱里,今天的爱子村,相传是汾阳王爱子郭暧故地。联想到郭栅镇东北的文水马村和马西村,马村的得名听文水人讲是因为那里是郭子仪的养马地,而郭栅镇北二十里子夏山下的马西村,据马西村老百姓讲文革期间曾炸山炸出郭氏古碑,上有郭子仪的记载,现不知所终。而子夏山原本属于汾阳,清代考据家戴震作《汾州府志》后,不知何故划入文水县。难道这里就是我们数年来苦苦寻找的郭子仪封邑吗?北望子夏山,南界西河水,东到马村头,西接相里堡,好一块汾阳宝地。不过,我只是想想,不敢妄言,希望唐史专家进一步研究。

说到郭氏,就会想到山西,山西是其根祖所在,太原郭氏闻名古今,汾阳郭氏蜚声中外。关于太原郭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的:“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另一记载也是宋代地理史书《太平寰宇记》的“汾州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史家为此多有争论,笔者认为两种记载都有其合理之处,看来太原郭氏虽然共祖但也该是多元的,也应该“有祖共祭之”才对。为什么不能是亦此亦彼,而必须是非此即彼呢?

想一想,如果郭栅镇地区是郭子仪的封地与郭家先祖“表望太原”矛盾吗?《唐会要》和《新唐书》都记载唐代“名山、大川、畿内之地皆不以封”,唐代太原称北京,阳曲(现太原市)等九县是畿县,这些地方不会封给功臣。所以如果唐王从先祖,战功,政治,军事等方面确定郭公封地,太原盆地的汾州便成为最合理的选择,看来万历《汾州府志》“汾州是郭子仪食邑。”的记载是可以信赖的,汾阳王其实就是汾州王。有趣的是明代数学家王文素,在他的《算学宝鉴》一书中自称是汾阳人,虽然汾州宋代曾有汾阳军的设置,可是明代现汾阳是叫汾州西河县,王文素去世近百年以后汾州才成立了汾阳县,而王文素的老家就在郭栅镇附近,看来郭栅镇珍藏了许多许多-------也许是一个让人心动的地方。

其实,我们多年来没有找到问题的实质,根据现有记载,郭子仪可查的先祖叫郭亭,郭子仪封号全称“代国公汾阳郡王”要落实汾阳王郭子仪的封地首先要搞清郭亭在那里,代王归何处。

郭子仪为其父撰郭家庙碑就说“表望太原,汉有郭亭”,郭亭是郭子仪的近祖,按照表望太原的说法,郭亭的封地不会在河北,而在山西。那么太原哪里该是郭亭的封地呢?郭亭随汉高祖征战,被封为河陵侯,或许西河与大陵之间即是其封地?根据山西省社科院孟繁仁先生研究,汾州“文湖”上古称“西河”,太原文水县古称大陵,郭栅镇正好在二者的中点。我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一块古碑的诱惑。汾阳市博物馆珍藏一块唐碑,墓主人郭解愁的碑文又透露了一段尘封的历史:郭氏“表望太原,建社阳曲,汉有郭禽,封爵西河,乃居汾隰”翻遍汉史并无叫郭禽的人,莫非所谓郭禽就是郭亭吗?这种误记已有先例,如东汉介休郭泰,史书却写作郭太。巧合的是此碑正是在离郭栅镇不远的地方出土的。如果这种假设能被史学界关注,那么郭栅镇或许是揭开历史的一把钥匙。

再看代王是什么意思,这一点我们真的忽略了。《汉书》明载:“孝文帝封代王,都中都”,中都古城遗址在汾州府平遥县境内,离汾州城不到四十里。孝文帝即位第二年(前178),封刘武为代王,封刘参为太原王。后来迁代王为淮阳王。把代国的封地全部划归太原王,号为代王。刘参在位十七年,于孝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去世,谥为孝王。孝王的儿子刘登继位,这就是代共王。代共王在位二十九年,于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去世。共王的儿子刘义继位,又称代王。过了十九年,汉朝扩充关塞,以常山为界,迁代王为清河王。

从以上史料来看,所谓“代国”汉代早期就是专指唐代的汾州地区,虽然后来代国扩大到太原,也包括汾州在内。那么,唐朝“代国公”只会在汾州地区,因为当时太原是龙兴之地,号称北都,不会封给功臣。郭子仪之前,汾州介休郭泰的后代唐丞相郭元震也是“代国公“,唐代名相牛僧儒传奇《郭代公》中说:“郭元震怅然反乡,自晋之汾”途中除妖,而《汾州府志》也记载郭元震除妖的传说。牛僧儒的观念里郭代公家在汾州,这可以说是一个铁证。

巍巍子夏山啊,你亲睹了历史的一切,神秘的太符观啊,你见证了历史的本真,可是我们人的生命不过百年何以能穿透幽邃的历史!面对着秦砖汉瓦有时我常悲观的认为,历史和未来一样都是不可知的!然而历史的魅力也就在于未知的神秘,所以面对神秘我不沉默,神秘往往激起我的想象。

坐在永安村头,探寻往古官道,花花门可曾迎来杜牧?郭家庙可曾送走郭公?也许千年以前是郭栅镇将这两位先贤联系在了一起。杜牧一心向往郭子仪,年轻时面对晚唐的藩镇割据局面曾自诩为郭公,研究兵法,上书丞相陈述自己的军事思想,或许杜牧前来山西瞻拜心中的偶像,投宿的正是郭栅村吗?而牧童遥指的正是一公里外的杏林深处?一声鸟鸣,将我从幻想中唤醒,抬头处又看到了巍巍子夏山,呈现着几分忧郁的蓝色,我相信悠悠子夏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也承载了太多的冤情。

子夏山又名隐泉山在郭栅镇正北十多里处,拔地而起,群峰如雁阵,汾阳人有时称雁山,相传战国时孔子学生卜子夏到过此山,故名子夏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途经子夏山南的时候慨叹,“水出谒泉山之上顶,俗云:旸雨愆时,是谒是祷,故山得其名,非所详也”。独行者郦道元匆匆走过子夏山,发出“非所详”的千年疑问,至今无人做答。千年后的我,忽然明白了答案,原来那点点甘泉是子夏山用来为民恳请苍天赐雨的仙流,泉流生甘霖至,想必那清纯的时断时续的泉水,也许正是子夏山的眼泪吧,来自故土的眼泪,就像这夕阳里的千年古镇一样,隐隐约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