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风流不见秦淮海, 寂寞人间五百年

门道提醒:农历二月十六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秦观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门道君初次读这首诗是在高中的语文课上。当读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心里一震,自此就记住了秦观这个名字。

风流不见秦淮海, 寂寞人间五百年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 别号邗沟居士.有“宋一代词人之冠”的美誉。他的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凝练,音律谐美,情韵兼胜,意境轻灵含蓄、似梦如愁。清人周济云: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

秦观的一生

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两年后被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元祐五年(1090年)方由范纯仁引荐,得以回京任秘书省正字。次年因“洛党”贾易诋其"不检"而罢去正字。接二连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观大受打击,对政治开始灰心,且有退隐之意。

风流不见秦淮海, 寂寞人间五百年

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自扬州召还,进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秦观迁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史馆,人称“苏门四学士”。京城任职的数年里,秦观得与师友时相过从。元祐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之人则连遭罢黜,秦观历时七年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

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后,“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新党人士章惇、蔡京上台,苏轼、秦观等人一同遭贬。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元符二年(1099),秦观年事已高,身处雷州,自做《挽词》。

风流不见秦淮海, 寂寞人间五百年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动,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至滕州(今广西藤县),游光华亭,秦观口渴想要喝水,等人送水至,他面含微笑地看着,就此去世。

秦观的趣事

秦观在雷州海康宫亭庙下,梦见天女拿一幅维摩画像让他写赞,秦观笃信佛教,于是题道:“竺仪华梦,瘴面囚首。口虽不言,十分似九。应笑荫覆大千作狮子吼,不如搏取妙喜似陶家手。”醒来后,就把这段话记录下来。宋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说,自己在天宁寺,还亲眼从和尚戒禅那里看到这幅字,正是秦观的笔迹。清潘永因所编《宋稗类钞》也提到真迹在雷州天宁寺。

风流不见秦淮海, 寂寞人间五百年

可叹,秦观绝尘之才而命途多舛,卒年五十二岁。以致于在其去世几百年后,王士祯仍为之感叹:“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而秦观词,却像一场绚烂、寂寞的焰火,穿越千年而情味隽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