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正史上真實的黃忠到底有多厲害?

一個人的歷史


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關於黃忠的記載並不多,和《三國演義》裡的精彩紛呈的表現相比,確實乏善可陳。具體記載如下: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東漢末年名將。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投靠劉備,助劉備攻打益州劉璋。建安二十四年,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立斬曹魏名將夏侯淵,被升任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之後改封后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景耀三年,被後主劉禪追諡剛侯。


劉表舊部,歸屬曹操

初平三年,荊州刺史劉表出任荊州牧,任命黃忠為中郎將,輔佐自己的侄子劉磐,駐守長沙攸縣。建安四年,劉磐和孫策交戰於艾縣,黃忠跟隨劉磐參加了這次戰鬥。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軍南下,劉表病逝,其子劉琮投降。曹操收取荊州後,以黃忠代理裨將軍,仍然在長沙郡仕官,歸長沙太守韓玄統屬。

不戰而降,跟隨先主

建安十四年,劉備和孫權組成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曹操率軍北歸,劉備趁機攻佔荊州,率領趙雲等人南征長沙,長沙太守韓玄知道“獨木難支”的道理,便率領長沙郡的軍民投降了劉備。黃忠也跟隨韓玄一起成為了劉備的手下。

這裡沒有韓玄的不識時務,也沒有魏延的義正言辭,更沒有黃忠和關羽的惺惺相惜,那些是《三國演義》裡杜撰出來的東西,不是正史!

攻取益州,衝鋒在前

建安十六年,劉備在益州牧劉璋的部下法正的引導下,進駐葭萌關,黃忠跟隨劉備一起出徵。 建安十八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劉備命黃忠從葭萌進兵。自己先領兵到關中,後與黃忠匯合。

黃忠在戰鬥中,總是身先士卒、勇冠三軍,一路攻到涪城。劉璋安排手下大將張任、冷苞等人阻擊黃忠,都被黃忠擊敗。黃忠又跟隨劉備攻打綿竹,綿竹守將李嚴和費詩投降。


建安十九年,黃忠跟隨劉備合圍成都,十多天之後,劉璋率眾投降。劉備入主成都後,論功行賞封黃忠為討虜將軍。

定軍之功,先主之恩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進軍漢中,駐紮陽平關與曹操對峙,黃忠隨軍出征。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與夏侯淵交戰,夏侯淵手下得到都是精銳之眾,極難對付。劉備採納了法正之謀,利用步步為營的策略,抓住驕兵必敗,出其不意令黃忠在定軍山殺死夏侯淵。

同年,劉備稱漢中王,準備改封黃忠為後將軍,賜關內侯。諸葛亮向劉備進諫道:“黃忠之功無法和關羽、張飛相比,就算是和馬超、趙雲相比也有所不及,您現在封賞黃忠和他們一樣。其他人還好辦,主要是雲長遠在荊州,知道後恐怕心中不悅。”



劉備說:“沒有關係,我會和他們說明的。”遂改封黃忠為後將軍,賜關內侯。

因病去世,追諡剛侯

建安二十五年八月,黃忠因病去世,有一子黃敘英年早逝,無後。景耀三年九月,後主劉禪追諡黃忠為剛侯。


在《三國演義》裡,黃老將軍還老當益壯,隨同劉備伐吳,並在戰鬥中去世。可以這些故事只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自己編撰的,目的無非是強化五虎將之名。

但正史不是演義,黃忠的故事並不精彩,位高主要源於劉備的賞識,關於他的記載到此為止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在公元192年的時候,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為中郎將,跟劉表的侄子劉磐駐紮在長沙攸縣。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黃忠與劉磐在艾縣與孫策有過一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表病死,劉琮繼位,曹操率大軍徵荊州,劉琮向曹操投降,荊州諸郡歸附於曹操,黃忠被封為裨將軍,跟隨長沙太守韓玄。

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隨後劉備以荊州牧劉琦的名義徵荊南四郡,其中就包括長沙郡,黃忠就跟著韓玄投降了劉備。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徵漢中的張魯,劉璋擔心曹操攻下漢中之後就會繼續攻打益州,在張松和法正的勸說下請劉備入益州相助,黃忠、魏延一起相隨,後來駐紮在葭萌關,對陣張魯軍。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劉備、劉璋反目,劉備引軍攻向成都,黃忠時常衝鋒陷陣,勇冠三軍,建安十九年,益州劉璋投降,黃忠因功被封為討虜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帶著黃忠攻打漢中,建安二十四年,黃忠在定軍山斬下魏軍主帥夏侯淵,曹操率軍來奪,但是無功而返,劉備攻下漢中全境,劉備稱漢中王,封了四方大將,分別是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

另外黃忠還被封為關內侯,我們知道關羽和張飛是最早跟隨劉備的,三人情同兄弟,而馬超本來也是一方諸侯,而黃忠能跟他們並列,原因很簡單,漢中一役,黃忠戰功極大,而漢中對蜀漢十分重要,所以黃忠才能有此殊榮。

而像很早就跟隨劉備的趙雲,也是跟黃忠沒法相比的,另外魏延也是如此,可以說,黃忠在蜀漢的武將排名第四,不過黃忠在第二年的八月就病逝了,公元260年,黃忠被追諡為剛侯。

雖然三國志裡對黃忠的記載很有限,也沒有像雲別傳這樣專門對趙雲的記載,但是從黃忠能跟關羽、馬超、張飛等人並列,可見黃忠確實是一個很厲害的武將。


歷史簡單說


演義裡關於黃忠出場一段,描寫的相當精彩。


關羽主動請纓攻取長沙,諸葛亮故意激他,說有個老將黃忠厲害,要多帶人馬。


關羽心說一個糟老頭,有啥可怕,看我就帶五百人,砍了他腦袋回來。


哪知黃忠武藝確實了得,不輸關羽。關羽第二天想用拖刀計砍了黃忠。不了黃忠馬失前蹄。


關羽愛惜黃忠勇猛,不忍殺害,讓他回去換馬再打。黃忠感激關羽不殺之恩,再次出陣,放了幾次空弓,最後一次故意射偏。


這可惱了韓玄,以為黃忠投靠關羽,便要斬他,魏延不服,接了法場,殺死韓玄。獻城投降。


黃忠因為沒能保得了韓玄,悶悶不樂,推說有病,窩在家裡。後來劉備聽說,親自拜訪,黃忠感念劉備禮賢下士,才出來做官。


其實正史上沒這些事。


真實情況是,劉表曾任命黃忠為中郎將,和劉表的侄子劉磐一起鎮守長沙攸縣。


劉磐多次攻擊艾縣等地,有時候會帶黃忠出征,後來孫策派太史慈鎮守,劉磐再也不敢造次。


曹操拿下荊州之後,命黃忠代理裨將軍一職,仍然留在長沙,隸屬太守韓玄。


赤壁之戰,曹操打敗。劉備乘機奪取南方各郡。黃忠也歸附劉備。


劉備相當有識人之明,重用老將黃忠。劉備入主西川,進攻涪縣,曾派黃忠出擊,立下不少戰功。奪取成都之後,黃忠被封為討虜將軍。


奪取漢中一戰,黃忠領兵與夏侯淵激戰,黃忠作戰勇猛,兼用計策,一戰殺死了夏侯淵,聲名大振。同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黃忠為後將軍。


關羽對此頗為不服氣,因為黃忠之前籍籍無名,而且關羽遠在荊州,並未目睹黃忠立下大功。費詩曉以大義,勸告關羽,關羽才恍然大悟。


三國演義,是宣傳忠義的,所以才有黃忠為關羽報仇,中箭身亡的情節。


其實黃忠是在被封為後將軍的第二年病死的。他的兒子黃敘早死,因此黃忠一家從此絕後。


黃忠前半生,默默無聞,沒幹啥驚天動地的大事,但這不代表他沒真材實料。人,有時候需要的是一個機遇。樊噲,蕭何,劉邦不是趕上天下打亂,大概一輩子混跡下層。衛子夫假如沒嫁給漢武帝,衛青可能一輩子是個奴隸,無法建功立業。


黃忠是千里馬,劉備就是他的伯樂。如果黃忠跟隨曹操,孫堅,可能早就名揚天下,也不至於到晚年才發跡。


嵩山派左盟主


黃忠其實並不怎麼厲害。起碼在漢中之戰後,劉備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來看,劉備是覺得魏延比黃忠厲害的。

黃忠被無限拔高到四方大將,與關羽、張飛、馬超齊名,是由於黃忠立了陣斬曹魏大將夏侯淵的大功

但是夏侯淵的死亡具有很大的意外性,並不能完全體現是黃忠的軍事統帥水平

首先在定軍山之戰並不如《三國演義》所描述,是黃忠獨自領兵作戰的。實際是劉備親自領兵作戰,以主力猛攻張郃軍,逼迫夏侯淵抽調人馬增援。隨後劉備派軍火燒夏侯淵軍的鹿角。

其次,夏侯淵沒有中黃忠計謀。同樣夏侯淵也沒有中劉備的計謀,劉備的做法是窮途末路、歪打正著,在夏侯淵死後魏軍無主帥的情況下,依舊沒有較大的進展。

第三、夏侯淵親自帶少量部隊去修補鹿角。這完全不是一軍主帥的工作,而且所帶軍隊不多,被劉備派黃忠以多數軍隊去偷襲夏侯淵軍。這裡表明劉備派誰誰就立大功。

所以夏侯淵戰死具有很強的意外性,氣的曹操大罵夏侯淵為白地將軍。雖然黃忠立了很大的戰功,但意外性不能體現他實際的能力。

就像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現在身價不菲。但是追隨馬雲有很大的偶然性,早期他們立了很大功勞、吃了很多苦,但也不能完全體現他們的實際能力,除了少數幾個、其餘在集團多不處於核心位置。


銫媒體


正史上關於黃忠的記載真是少的可憐,只有三國志黃忠傳簡短的篇幅,真正的黃忠有多厲害,充滿了謎團。

1.年齡之謎。

正史上並沒有黃忠的出生日期,只有死亡年月,也沒有關於他年齡的描寫。

黃忠老當益壯的形象都是三國演義編寫的,這可能是根據劉備成為漢中王,黃忠被封為後將軍,關羽不滿黃忠官職和他並列,憤怒的說了一句:“大丈夫終不能與老兵同列。”

老兵並不一定年齡就大,況且關羽說的是氣話,所以黃忠的真實年齡是一個謎,他可能不是老年人,是個年富力強的中年人,不然怎麼有精力經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2.武器之謎。

在三國演義中黃忠是著名的神射手,但是正史中完全找不到一點黃忠擅長弓箭的描寫。

三國演義把黃忠描繪成神射手,可能是照搬元朝的《三國志平話》,那裡黃忠就是神射手。可是《三國志平》完全是一本神書,那裡的黃忠武功天下第一,一人單挑關羽、張飛、魏延三名猛將不落下風,簡直就是呂布,一點真實性都沒有。

正史中沒有關於黃忠武器的描寫,在南北朝編的一本《古今刀劍錄》中倒是記載黃忠用的是一把赤血刀,刀身如同血液般鮮紅,但真實性就不夠保證了。

所以黃忠在歷史到底用什麼兵器是一個謎,他的單挑能力也是一個謎。


3.殺死夏侯淵之謎。

黃忠一出現就是劉表手下的中郎將,年齡不詳。後來他誰佔了荊州就跟誰,最後就跟了劉備。

公元211年,黃忠跟隨劉備入川,一直到公元214年平定益州,這三年時間並沒有關於黃忠具體戰績的描寫,只是說他經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勇冠三軍,然後被封為討虜將軍。

到了公元219年,黃忠才再次出現,演藝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次戰役,是他威震天下的成名之戰,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戰,這就是定軍山戰役。


這一戰在《三國志.黃忠傳》中描寫的非常簡單,就是黃忠在定軍山中對陣夏侯淵的精銳部隊,黃忠帶領部隊奮勇殺敵,鼓聲震天,斬殺夏侯淵,然後被封為徵西將軍。怎麼殺死夏侯淵的細節一點都沒有給出。

不過在《三國志.夏侯淵傳》中有描寫。

劉備率精銳萬餘人,分十部夜襲張郃,張郃率親衛奮戰反擊,劉備不能克,夏侯淵派張郃守備鹿角東部,自率精銳守備鹿角南部。劉備於是全力猛攻張郃,張郃不敵,夏侯淵遂分軍一半往救張郃,於是劉備又在走馬谷採用燒圍角之策,趁夏侯淵前去救火、修補鹿角之時,派討虜將軍居高臨下突襲淵軍,夏侯淵遂戰死。

黃忠是突襲殺死夏侯淵的,曹操聽到戰報也罵夏侯淵是白痴將軍,作為統帥不應該向士兵一樣去補鹿角。

黃忠雖然沒有像三國演義一樣是夏侯淵來進攻,他以逸待勞,等夏侯淵疲憊時閃電般斬殺夏侯淵,而是趁夏侯淵分兵一半的時候,突襲殺死的,但是他的功績依然很大,依舊很厲害。

黃忠作為蜀國五虎將之一,雖然沒有三國演義描寫的那麼厲害,但是依舊是三國數一數二的大將,還是非常厲害的。


吳斜月


黃忠其實還是很厲害的,只有由於追隨劉備時間短,所以跟他有關的故事並不多。《三國志》中黃忠的記述是非常短的,首先來看黃忠的大致的人生經歷。


在劉表這邊的時候,黃忠做到了中郎將,並且和劉表的侄子共同守衛長沙攸縣。等到曹操拿下荊州的時候,黃忠成了長沙太守韓玄的屬下,職位還是和以前一樣。從這裡可以看出,黃忠並不受重用,但是他還是一個將軍,並不是關羽所說的一個老兵。在古代的時候,如果不受重用,英雄是無用武之地的。

後來,他遇到了劉備。劉備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得人心,會用人。比如早期張飛,關羽,趙雲,後來的諸葛亮,魏延,黃忠等等。黃忠遇到劉備以後,終於有了一展自己能力的舞臺。他作戰身先士卒,勇冠三軍,平定益州以後,就成了討虜將軍。


特別是後來的漢中之戰,他在定軍山斬殺了夏侯淵。說實話曹操吃虧最大的除了赤壁之戰,應該就是這次夏侯淵被殺了。黃忠斬殺夏侯淵得漢中不亞於後來的關羽被殺丟荊州。憑藉此次蓋世之功,他做到了徵西將軍,並且在劉備成了漢中王以後,黃忠成了後將軍,而關羽是前將軍。他和關羽在官位是相同的,並且賜爵關內侯。

關羽心裡並不服氣,其實是有道理的。如果把劉備集團比作一個公司,關羽和張飛是最早的骨幹,幾十年風風雨雨,出生入死,不是旁人能夠比的。張子龍雖然比不上關張,但是追隨劉備時間也是很長的。馬超則是屬於空降高管,出身好,名氣大。反觀黃忠這邊,雖然後期功勞大,但是畢竟追隨劉備時間短。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在一個公司工作資歷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晉升都是有工作年限的要求的。

前面說過劉備是非常會用人的。黃忠斬殺夏侯淵,漢中鎮守人就是魏延。按照道理來講,怎麼說也應該給張飛呀。可是劉備還是給魏延了,試想一下張飛當時是什麼心情?至於黃忠厲不厲害的,你覺得劉備給他那個位子,到底是為什麼?


歷史是什麼



記憶就像棉花糖


兩件事可以證明

1,40多歲的關羽打不贏60的歲的黃忠

2,夏侯淵是黃忠斬殺的要知道當初夏侯淵可是曹魏的西方戰線統帥。不管怎麼殺的,幫助劉備打下漢中這就是最大的功業,反而關羽可沒見過打仗有多厲害,反而經常看到他被人家用箭射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