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這將是奧迪可見未來裡在國內生產的定位最高的產品。

不可否認,在豪華品牌裡,奧迪的產品本土化戰略一直是非常進取。奧迪進入國內 30 年來所形成的積澱讓其對國內市場的理解非常透徹,從 A6 到 A6L,從 A4 到 Q5,奧迪都緊緊抓準了市場的需求,導入其核心產品。而如今,在德系雙強紛紛拿出競爭力更強的產品後,奧迪又把目光瞄準了它此前定位相對小眾的產品,這就包括了奧迪 A7。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奧迪 A7

A7 是奧迪在 2010 年所推出的全新車系。奔馳的 CLS 此前開創了現代豪華中大型溜背設計的先河,其後寶馬以及奧迪均紛紛跟進。 至於這一代 A7,是在 2018 年正式換代,此前我們已經有試駕文章,與 A8、A6 一樣,同樣基於 MLB EVO 平臺而來。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而此前在網上所流傳的一張圖顯示(如下),奧迪也做好了國產 A7 甚至加長的準備。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與 A6L 的區別?

為了弄清楚這一代 A7 與國產 A6L 的區別,我先後試駕了兩款車型。A7 在定位上明顯高於自家兄弟,我所試駕的 3.0T A7,所搭載的 quattro 全時四驅系統也與 A6L 所搭載的 quattro Ultra 適時四驅有所差異。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A7 定位更高,是一款讓人稱心如意的快車。它的坐姿比 A6L 略微低矮,儘管內飾佈局與 A6L 大同小異,同樣應用了同級唯一的三大屏佈局。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A7 和 A6L 共用同一套內飾設計

可一旦開起來,A7 的駕駛表現明顯更成熟精進,48V 在走走停停 3.0T 的後勁也更醇厚,也能察覺四驅系統在彎道往後輪分配動力的舉動,

入彎線路越窄,越能體會到後輪的協助,在沒有加長的情況下,A7 車尾的跟隨性要比上代車型出色許多,若要說上代 A7 還是四平八穩力求不犯錯,那新一代的 A7 段位已經整整提升了一級,自信從容,更有點後驅車的感覺。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A6L 的基礎其實不俗,但進入國內的行政轎車,無一例外都要讓位於空間,何況 A6 開創了行政級別長軸距的先河。對比 A7 ,更重視後排的 A6L 無疑更適合體量龐大的公務市場,個性化以及對駕駛的高層次追求細分市場則留給了 A7。

銷量預期

A6 與 A7 的定位差異,在成熟的歐美市場,也能在銷量上看出一些端倪。

  • 美國 2019 年 A7/S7 車系合共銷售 4955 臺,而 A6/S6 銷量則為 17807 臺;
  • 歐洲 2019 年 A7/S7 車系銷量為 8185 臺,對比 A6 整個車系銷量則為 83012 臺;
  • 中國 2019 年 A6L 車系的銷量為 131185 臺;
  •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可以預期,A7 在國產後銷量也將會有迅速的攀升,國內到時也將成為 A7 車系全球第一大單一市場。只不過由於定位以及車系知名度等原因,國產 A7 的銷量若要以 A6L 為目標,仍需要曠日持久的競爭。

    國產後的 A7 將是怎麼樣?

    從市場環境來看, 國內市場的普遍觀念是依舊把大空間與大車劃上等號,A7 國產也需要滿足這種觀念/需求,因而國產 A7 幾乎必然會推出長軸距版本,並沿用目前奧迪的主力動力總成組合。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已經在海外發布的 A7 55 TFSI e quattro

    另外,奧迪在不斷推行電氣化策略,e-tron 的表現已經能告訴我們奧迪確實能做好一款純電動車型,我們也期待 A7 國產後能有不同動力類型的款式,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

    從奧迪 A7 看未來國產上汽奧迪前景

    A6L 55TFSI e quattro

    畢竟,插電式混合動力 A6L 55TFSI e quattro 車型在 1 月份已上市,其純電動行駛里程 54k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