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主題閱讀——閱讀的最高層次

一、載不動的“愁”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絕對稱得上“白富美”。出身書香門第,家境優渥,即使對鏡梳妝,眼眸婉轉中哀嘆自己的“愁”,也不過是不順心的小事罷了。此時的她不知道,在南渡之後的“愁”才是後半生悲慘的寫照。這位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派名家,在經歷了戰火、喪偶之後,用手中的筆寫出了無盡的哀傷——“怎一個愁字了得!”


主題閱讀——閱讀的最高層次

“愁”這個主題在詩詞中並不少見,文人墨客筆下,或擬人、或抒情、或憑藉,賦予了“愁”字不一樣的韻味。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載不動的愁,回不去的故鄉,53歲的李清照在《武陵春·春晚》中盡顯無助與悲苦中長聲哀嘆。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歷經人生閱歷,辛棄疾在《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卻道天涼好個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 (五代)是該悔恨?還是應該自責?前塵往事盡隨流水而逝,“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個主題,各自抒寫,經歷不同,感嘆不同,融入不同,情感不同。寫詩詞是這樣的,讀書也是一樣的。


主題閱讀——閱讀的最高層次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莫提黙·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各個層次要去的讀書技巧不同,需要的讀書方法也不同。而主題閱讀是閱讀的最高層次。


主題閱讀——閱讀的最高層次

主題閱讀中需要從數本書中找到關於主題的內容,如同前面的例子中,“愁”字的不同含義。

二、主題閱讀有5個步驟:

主題閱讀步驟一:找到相關的章節。記住,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選擇的書單為主題服務,書單的選擇可以利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快速的判斷出有益於主題的書目。

主題閱讀步驟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這是主題中最困難的一步,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而不是作者的而語言。

主題閱讀步驟三:釐清問題。確定主題後,再找書目,這個主題已經是我們需要的。

主題閱讀步驟四:界定議題。解讀不同作者的觀點,構建議題。

主題閱讀步驟五:分析討論。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突顯主題。

主題閱讀是主動閱讀,也是提高理解力,精進閱讀能力的一種好方法。四種閱讀層次是積累漸進的。到了主題閱讀這一步,接受作者的建議,以一種自己以前可能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方式閱讀了。


主題閱讀——閱讀的最高層次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實用型的書,書中所有建議都基於讀者的主動參與,閱讀方法的精進需要一個過程,長期堅持之後一定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