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懂得知足,就能得到快樂|每天讀讀叔本華

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

——叔本華

叔本華出版《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時才30歲,在此後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裡,他是在孤獨中度過的,作品無人問津,但他並未放棄創作。直至他的創作被認可。出版此書第3版時,叔本華的序言是這樣寫的:當這本書第1版問世時,我才30歲,看到第3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但是我總算在彼德拉克(意大利詩人)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

懂得知足,就能得到快樂|每天讀讀叔本華


叔本華懂得知足,即便性情古怪,但他是幸福的。張愛玲曾說:“大器晚成,幸福減半。”可是,總比不成器要好很多。但凡那些潛心研究的人大都淡泊名利,懂得知足,不然誰會整天呆在實驗室或辦公室面對枯燥的數據?


叔本華曾說:“對於絕大數學者來說,他們的知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這解釋了為什麼這些人永遠不會在他們的知識領域裡取得非凡成就,因為要有所建樹的話,那他們所做的學問就必須是他們的目的,而非其他別的一切,甚至他們的存在本身,也只是手段而已。能夠獲得新穎、偉大的觀點的人,也只是把求知視為自己學習的直接目的,而對此外別的目的無動於衷的人。”


看看我們身邊的人,總是關注著他人擁有的一切,總覺得自己所擁有的太少太少。於是,終日唉聲嘆氣,將本屬於自己的幸福也葬送了。

懂得知足,就能得到快樂|每天讀讀叔本華


★不要盲目比較

人一比較就會不開心,要明白,你不是為他人而活,無須在他人的擁有裡去尋找自己的痛苦。常常聽到這樣的話:“你看人家……”“你就不能學學……”其實,在比較裡誰都不開心。很多人總會不自覺地與人進行攀比,當自己不如他人時,就會鬱悶。

看過一些娛樂新聞,某明星對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片酬不滿意,原因是另一個明星的片酬比自己略高。可是,回過頭來看看,他那些一起長大的朋友,或許還為省打出租車的錢而坐公交呢。很多明星透露出來的信息都是他們並不快樂,可見,財富、名氣並沒有給他們帶來相應的幸福。快樂與否,不在於你比別人過得有多好,而在於內心真實的感受。人比人氣死人,總有比你過得好的人,盲目地比較只會讓自己更痛苦,倒不如過好自己的生活更加實在。


★知足常樂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長工想從農場主那裡得到一塊地,農場主說:“你現在開始跑,跑一段就插一面旗,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到時插上旗的土地都是你的。”長工一聽非常激動,他拼命地跑。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他還是不知足。不過,他還是在太陽落山前趕了回來。可是,人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最後,長工摔了個跟頭,不省人事。長工得到的不過是一個足夠埋下自己的坑。

懂得知足,就能得到快樂|每天讀讀叔本華


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生活中,很多人的不開心、不如意其實都源於他們執著自己得不到、卻想要的東西。其實,正如故事中所表達的,我們一生奔波,結局不過一方埋葬我們的土地罷了。威廉·格拉斯頓說:“為自己和自己所擁有的而快樂,對兩者都知足,你就不用再去尋找快樂。” 懂得知足,便會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