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唐山大地震有前兆,汶川地震的时候有哪些前兆吗?怎样据此获得一线生机?

鸿賓1


地震是地球板块因应力不均而发生错动和破裂,瞬间释放能量的一种震动。

每年全球地震五百万次,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就有十余次。不过大多发生在海洋中,人们平时无感罢了。

地震多发生于大陆环洋带和高原与平原相交处。我国的华南地区板块稳定,少有发生。震源深度1O公里以内为浅层破坏性地震,震源的能量大小,计算为震中震级,就象投入水中的石头产生的震动一样,水平方向产生的波纹即为地震裂度,这也是造成人类灾难的主要破坏力。

1975年2月4日晚上,辽宁海城发生的7.3级地震,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由于人员疏散及时,少有伤亡。本人当时在军营的二楼,瞬间在床上上下颠跛很高,总样跑出楼的,一点也不知道。远处望楼内,挂凉的衣服还在大幅摆动。

1976年7月28日夜,睡梦中被大幅度震动摇醒,闷雷声加夹杂着头晕足足半分多钟。这就是7.8级的唐山大地震,损失惨重,

2O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近几十年仅次于唐山大地震的又一灾难。提前并未有征兆。

能象预报天气一样预报地震,是人类的追求和梦想。但眼下差距甚远。全世界的统计,能做到大致预报的也不足2O%,防范和加强应急措施还是主要方向。毕竟神秘的地球我们也仅知其皮毛。


一,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应对地震有一套办法,地震预警系统比较发达。一旦确定破坏性地震发生,网络马上向几十、几百公里外发出警报,地震波速远小于网络速度,这宝贵的8~15秒以上时间足以使人逃生。

二,同样的震级,其他国家己是房倒屋塌,而日本除外掛匾额落下外,楼体基本安然无恙。这是因为他们采取了抗震设计。可喜的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己把抗震列入设计规范之中。

三,井水突变或异味,动物反常,鸡飞狗跳,这种古老传统的观测办法,尽管不可全信,但海城的成功预报则依靠了他。做为一项参考指标还是可以的。



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我们或许无法抗拒,但规避还是可以的。这或许就是:天做孽,尚可违的道理吧。


晚亭与落霞同晖


有前兆。08年汶川大地震,我在上高二。地震前一晚,我们宿舍女生都睡下了,晚上外面突然像下冰雹一样,砸的很响。但是没人敢出去看。当时都还在纳闷,5月份的天气不应该这样啊!记得很清楚,第二天上政治课,班主任正在给我们讲解试卷,突然有几个同学说地怎么在晃,还有人提醒老师,我当时没感觉到,可能反应比较慢。然后老师让我们赶紧往楼下跑,到操场集合。比较感动的是班主任井然有序的组织我们往下跑,自己最后才跑。(搞笑的是后来听隔壁班同学说,他们老师第一个就扔下他们跑了,跑的比兔子还快)。再后来就听说汶川地震了,我们这边是余震。


米夏magic


12是一个不能忘记的日子,在答题之前让我们先缅怀一下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地震之前有没有前兆?我认为是有的。无论是唐山地震,还是汶川地震,应该都有。我们来看看地震的形成: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时,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引起地震。

据说,当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预测地震,但是地壳运动是多么大的事情,受它影响的生物和事物一定有反常的地方。

唐山大地震时,有人曾经看到雨后南面有彩虹,根据坊间流传的:“东降太阳西降雨,南降出来卖儿女。”人们当时就感觉到有灾难要来临。

汶川地震之前,也有报道说大批的青蛙和蛇在路上,也有人曾经看到山里莫名出现的蓝光,天空出现不一样的云彩,等等各种现象。

这些都说明了在地震前,肯定会出现不同寻常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前兆。只是有时我们对自然知识了解的很少,偶尔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也不当回事,只当是自己少见多怪。

那么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前兆呢?一起来看看。

1. 水的变化。

许多的灾难都告诉我们,当身边的蓄水池或者池塘,或者河流,水质、水位、水温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有灾难正在靠近我们,这时如果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先远离眼前的水吧。

2. 生物的异常。

各种生物因为自身生存的依据不同,感知也不同,有一些生物总是比人更容易感知到灾难的来临,我们也在很多的灾难片中看到大难来临时,失去方向的鸽子,失去控制的野兽。因此当身边的动物都开始发生异常时,自己就要多几分惊醒。

在网上看到一位伙伴,因为自己养了一只猫,来来回回围着她转,然后跑出去,再回来,再跑出去,后来这位伙伴和家人跟着出去,之后发生地震,一家人幸免于难,多么神奇。

3. 电磁不正常。

大范围电磁信号不正常,比如手机没有信号,网络中断等等,当然人为的检修除外。所以这些现象出现时,也要多加注意哦!

4. 地光。

一般出现在地震前或震时,也可能更早,一般有红光、黄光、蓝光、白光、紫光等,光的形状各异,有片状、球状、束状等,地光时间一般很短,很多人都以为是电焊、闪电。

但网上也有网友看到地光闪的整座山都可以看到,所以当我们发现极度不同的现象时,还是多一份小心为好。

事物反常,必定有一定的道理,也许现在的科学还不能完全解释,但是当我们感到特别的不同时,心中就应该多几分警觉,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毕竟在很多危险的时候,自救显得尤为重要。

512,一个伤感的日子,让我们再次缅怀逝者!祈祷平安!


24帧半


首先必须大声疾呼,仅凭目前的技术,地震是无法做出短期预报的。

网上传说海城地震是唯一做出短期预报的地震,这是误解,就像网上传说清朝有个人活到200多岁一样。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因为资料有限,荒诞的传说非常多,海城地震就是一例。

海城地震是1975年2月4日下午7点多发生的,震级7.3,震中烈度9。根据后来整理的资料,海城地区从1月份开始小震频率逐渐加大,地震局打的报告认为一年以内会有5-6级地震,这属于中期预报,不在讨论范围内。

2月3日晚上小震活动突然增加,到4日早上为止发生了200多次小震,最大的4.7级,这种频度的地震别说地震局,就连老百姓都警觉了。当时官方并没有明确发出将要地震的警报,只是预测一周内可能会有大的地震,没想到4日晚上大地震就来了。因为当天老百姓已有警觉,再加上地震发生于下午7点,所以才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不是地震预报的功劳。

也就是说,海城地震是非常罕见的小震频发然后大震立刻到来的案例。相比之下,唐山地震之前并没有发生像海城这样的前兆,地震局无法做出短期预报。后来钱刚写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指责地震局渎职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王利波拍了一部《掩埋》,全片都在纠结于唐山大地震没有预报这件事,同样是没有根据的。

关于地震预报,大家可以看看BBC拍的“地平线系列”中的一集《我们为什么不能预报地震》(Why Can't We Predict Earthquakes? )。这部片子前半部分用各种案例说明了地震预报从科学上讲为什么这么难,后半部分则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告诉大家为什么不必纠结于地震预报,而是应该从加强建筑物抗震强度着手,同时做好地质勘查,尽量避免在断裂带上建房子。事实上,日本和加州就是这么做的。如果你坚持要在断裂带上建房子,请愿赌服输。

反观中国,由于各种民科的煽动,中国地震局直到现在都还把大量经费用于地震预报,而不是集中全部力量勘察国土,绘制出详细的断裂带地图,尽量避免在地震带上建房子。


用户54914406796


我是唐山人,对地震熟悉又非常恐惧,体会很多。7.28大地震时,我十几岁,记得凌晨三点多,突然山摇地动,是父母把我从熟睡中抱出了屋子,之后就听到了山墙倒塌的声音,我们一家算是躲过了一劫,当天晚上又发生了两次强烈余震,震级分别为 7.1 级和 6.5 级。当年的11 月 在宁河又发生一次 6.9 级地震,第二年春季,强烈余震仍然有所活动,时至今日,唐山大地震的余震还在,5级以下的地震经常发生。嘿嘿,俺就是在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中长大的。

读大学时,学过与地震相关的二门专业课《地质学》《地貌学》,结合自己体会并访问一些人,回忆了地震前都有哪些前兆?

1、大家都认为:7.28前一天晚上特别热,闷热那种类型的,到了晚11点多,天气也没凉下来,很多人冲凉后,睡觉内裤都不穿。此外震中区有人看到了地震云和地光。

2、动物是有反应,猪不好好吃食,鸡狗有些慌乱,心神不安……。

3、山里面常见蛇类动物出洞,比平时多见了……。

说说即将发生地震一瞬间的前兆吧

1、地声,我至今经历5级以上地震得有7~8次了,5级以下数不胜数了,每次地震前,无论大小,前10秒左右都有地声传来,隆~隆~隆,似千军万马,铁甲洪流……声音非常独特,唐山人一听就知道是地震,非常好辨别,还可以通过地声判断震级大小。

2、地震发生了,首先是“顿”一下,特别是夜间床铺突然往下顿一下,大约10秒钟后,前后摇动,左右摇晃,如果能抗住,地震就结束了。

总结:天气热,动物慌乱、地震云等这些前兆都不值得借鉴,因为7.28本身处在大暑季节,哪能不热?动物慌乱、地震云为前兆都是事后说事,我们无法准确理解动物的行为,平时类似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前兆没意义。

地声和“顿”一下是大震前最有逃生意义前兆,虽然给你的反应时间在10秒左右,结合建筑物倒塌缓冲时间,你完全有可能冲出楼房。获得逃生机会,实践证明,7.28大地震很多人都是在这个时间段逃生了。

白天判断地声和“顿”一下很不容易辨别,因为工农业生产有很多扰动,失去了警惕性,往往迟疑,失去最佳逃生机会。

科普知识:

唐山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接处,板块冲压地带,地壳活跃,容易发生地震。

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有薄有厚,有的地方还缺失,比如洋壳,地壳平均厚度17公里,最厚的青藏高原70~80公里,唐山地壳比较薄一些。地震有深有浅,唐山震源深度12公里,属于浅源地震

地震的能量释放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纵波(P)比横波(S)快,地震前“顿”一下,就是纵波先到了,上下震一下,10秒左右后,威胁更大的面波到了,在地表或不同的界面产生强烈的前后、左右晃动。

对邢台、唐山、海城三地地震的认识(如上图)

地质学上认为三地同属于一个构造带,而且都发生了7级以上大地震,特别是海城、唐山—海城两年内发生震级、烈度非常大的破坏性地震,实属罕见。(手机绘了唐山—海城地震震级时间关系示意图,如下)。


海城地震震前有一系列小地震群发生,之后,随着时间延续,震级越来越大,最后集中能量7.3级释放,主震级后,余震延续至今。

海城地震是我国在世界地震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最准确短期预报,该区广大人民群众严阵以待,枕戈待旦,地震发生在晚上7点多,震中地光、地声、地震云都已出现,一位火车司机看见地光后还能把火车稳稳停下来,还给了充裕的准备时间,震后10~20分钟内,部队就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因此伤亡很小。

唐山地震与海城不同,(如上图)比较独特,具有起点高,能量大,来得突然,震前静悄悄,没有小震群等特点,虽然前一年海城地震预防知识普及,民间也比较重视,地震局在各地地勘,发现了地磁异常,其它数据也显示有问题,暗示着可能在津唐要发生地震,预测唐山附近即将发生大地震。但是什么时间发生,做出短期预报,非常茫然无奈,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凌晨发生了,地光闪现,地声如炸雷,短暂片刻时间,唐山一片瓦砾。震级7.8级,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很多人都是在晚上的第二次余震中埋入废墟中。

唐山大地震余震还要多长时间?四十多年了,余震还没结束,能量还在继续释放,地震学家推测,余震可能持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从科学角度来看,唐山近期不会发生大地震,毕竟四十多年来,能量一直在释放,短期内能量再次积聚也不太可能,安心地生产和生活吧。

汶川地震与唐山表现有相似之处,人类对地震的预测是那样的茫然,有时我们预测的数据出现异常,就是不能判断何时发生。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远比大气圈肤浅,盼有新的突破。


地理纵横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地震大大小小不可计数。但尤以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且两次大地震都给当地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

通过对历次大地震的梳理不难发现,在其发生之前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前兆或异常现象出现的。

地震不是突然之间产生的,它是地下能量一天天积累、加强的过程。等到了一定临界值时,就会突然发生地震,以释放地下已储存多时的巨大能量。

地下岩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会使得震源附近的地表及磁场发生明显变化。进而会伴随出现,如水位突然发生升降、部分动物异常出没、天空中云彩的形状颜色突变……这些都是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征兆。

(我国几大地震带分布)

而且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发现,无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发生前均大都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出现。我们以上面提到的两次大地震,即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做简单梳理。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就在无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时,一场里氏7.8级的巨大地震在河北唐山一带悄然而至。随后围绕整个唐山附近发生猛烈振动,整个唐山市瞬间被夷为平地!

(震后被夷为平地的唐山市)

据震后统计,这次7.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等于美国投在广岛原子弹“小男孩”的400倍!更是造成了24万多人死亡。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这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罕见。

事实上,唐山大地震发生前,京津冀唐等地区的不少地震台站或检测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前兆异常,如地下水位、地电阻率等加速下降等。

唐山大地震前民间出现的部分异常现象(以下时间均为1976年):

1、唐山市民陈玉成回忆,7月24日,其家中鱼缸所养金鱼突然纷纷跳离水面,跳出鱼缸。

2、7月25日,唐山柏各庄一养鱼场,鱼塘中可听见哗哗水响,草鱼成群跳跃……

3、唐山迁安县村民张友回忆,7月27日家里屋檐下的老燕子衔着小燕子飞走了。这种情况不仅他家其余邻居家也是,而且还发现有些老燕子像发了疯似的将小燕子从巢内抛出……

4、时任河北矿冶学校一教师回忆,7月27日,正在唐山市参加夏收的他发现,大白天蝙蝠满院子飞。

5、唐山滦南县村民王盖山回忆,7月27日,他亲见棉花地里的大老鼠带着小老鼠疯狂逃窜。同时临近的另一村民也反映,在一工地库房里他看到有二三百只老鼠突然从洞中钻出,不久这些老鼠便聚在一起发愣。

6、唐山滦县一口水井,平时用扁担就可提水。可是到了7月27号扁担下面挂着的水桶突然够不到井中的水了。不得已,村民只好回家取绳子,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再回到井口时,又发现水又上来了,这时候连扁担都不用了,直接用手提水桶就可以够到水了。

除了上面这些举例,唐山大地震前几日还有许许多多动物异常、天象异常……

(地震前动物异常现象)

事后人们才知道,乱跳的鱼、逃窜的老鼠、水位忽高忽低的水井……这一幕幕其实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次次警示!由于动物对部分异象比人类敏感,故它们更能提前感知危险的来临,进而比人类早先一步开始逃难。但大部分人却没有在意这种警示。殊不知危险、死亡正在一步步向自己靠近。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注定又是一个令无数国人永远为之悲伤的日子。是日,下午14时28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在四川汶川县发生。这次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继唐山大地震以来伤害最惨重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共造成近7万余人死亡。

(汶川大地震灾情统计)

汶川大地震部分民间出现的前兆(以下时间均为2008年)

1、《华西都市报》5月10日报道,生活在四川绵竹西南镇上的人们发现公路上出现了大批迁移的蟾蜍,“拖家带口”,有几十甚至上百万之多。他们成群结队的在马路上穿梭,根本不顾及旁边飞驰的车辆和行驶的人群。

2、大多数身在震区的人都回忆,大地震发生前两天,天气异常闷热,稍有活动即汗流浃背。

3、四川地震一亲历着曾回忆,地震前一天,天空颜色异常,非常鲜红!

4、绵竹一村民回忆到,地震当天,一个几十年未曾干过的水库突然在地震来临前的几个小时,里面所有的水都没有了,而且库低也很快塌陷了下去,且上面布满了裂缝。

5、同唐山大地震震前一样,四川震区的人们在一些地方亦陆续发现成群结队逃亡的老鼠。

(地震自救常识)


综上:大自然给人类的灾难有些是无法提前预知或抗拒的,特别是地震!但规避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对一些诸如动物反常、井水突变等现象出现在我们周围时,应当引起足够警觉!


小司马说


反对各种危言耸听的言论,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地震前有征兆的错觉是典型的归因谬误的原因,所谓的征兆只不过是人们后来总结出来的,对完全没有因果事情的牵强附会而已。


很多人那“专家”说事,事实上中国确实有很多所谓的专家害人不浅,但地震这件事情上是全世界都一样的。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完全达不到预测地震的水平,不仅中国无法预测,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无法预测。这一点中国跟别的国家都处在同一水平,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其实还是很弱小的。

人们印象中的各种灾难前的奇异状况,本质上只是人们事后回想起来的结果,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证明,发生某种现象之后就一定发生地震。

各种异像经常都有,比如前几天的大风肆虐刮到让人有了世界末日的感觉,上个月我还突然见到大批蚯蚓突然钻出地面,集体自杀,这些状况的发生了,但地震并没有发生。这些所谓的异像频率其实还是很高的,若是我们每次都如临大敌,那么就完全无法组织正常的生产生活了。

很多人言之凿凿的说地震之前自己发现了异像,并跑去向地震局报告,问题是太太平日子,也有很多人跑去向地震局报告,说是有地震发生,事实上这种生活经验式的因果关系总结,根本就无法准确预测地震。

人类个体的经验是十分有限的,要相信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避免那些简单无法验证的经验主义中犯错误。


昭烈名臣


发生在四川的 5.12大地震,震波达到环地球180圈的强烈程度。如此高强度的地震,震前是否有前兆呢?

根据震后调查,震前五月三日夜,汶川映秀镇西北的双峰,彻夜有异声不断,飘荡在山风中,大部分老人,都听到呜咽如哭声,连续三个晚上,响彻夜空,到五月六日清晨,当时的映秀老人,许前发,汪富田等十多个老人,一起去双峰,想看个究竟,老人们在双峰的一个岩壁上,看到隐隐流出红色血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怪异的现象,村民们闻迅赶来围观,其中年长者20余人,统一认为是山下地产商胡乱开发,挖断了山脉,提议带上烟花炮竹,去山神庙祈祷。被村领导严肃制止,其中一个大学生村官李东说,这是山体岩石错位,流出的石粉,属于红色矿物质。

当年的五月八日,在茂县的马尾岗,村民看到岗上的松林,树梢一夜枯黄。无风摇摆。村民赵全林,解放前,世代为樵夫,对这片山林情有独钟,82岁的赵全林和老伴刘氏来到松林,在一个古松下,他们发现十朵黄花,十朵白花,围成一个花环,开在古松下,不知为什么,老夫妻站在花环前,松针一滴一滴落下的水珠,在老夫妻心里生起一丝悲哀。那天夜里,赵全林做了一个梦,天崩地裂的惨烈,让他在睡梦中惊醒,立刻给远在广州的小儿子打电话,说了自己的不祥预感,让儿子不要挂念他们。儿子赵飞,觉得自己大学毕业后一直很少回家,也许是爸妈年迈,太想念了,在五月十日,让自己的大哥护送爹娘去了广州,因此也脱离了险境。

在北川的千里野生动物保护区,从五月九日开始,村民夜夜听到百鸟整夜哀鸣,一直持续到到五月十一日夜,震前的三天,村民虽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从来没发生过的百鸟哀鸣,让人毛骨悚然,隐约有一种忐忑不安。关于自然界的预感预兆,科学还无法解释清楚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以为是牛鬼蛇神,也许有一天,科学会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白这个颜色


地震预报,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地震一定会发生,但人类无法准确预报,今天不行,未来也看不到突破性进展。

人类可以预报天气,源于人类可以用间接方法(气象要素观测)发现、观察、追踪大气的运动规律。

人类可精确预报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程度,源于人类拥有仰视太空的“万里眼”,能直接直观追踪监视这些“天外来客”。

人类也可以短期预报海啸,预报洪水灾害,因为这些现象发生在地球表面,人类有能力观察追踪和和用积累的经验知识判断。


但遗憾,人类无法精确预报地震

人类虽然可以观察到100亿光年外的天体,却无法了接脚下的地球,对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规律,几乎是一无所知,更没有技术能力手段直接观察到它们的变化。多数地震发生在10公里以下地层,人类即使已卯足了劲,也只是钻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一万米深洞,勉强的满足了一下对地壳结构的好奇心理。要预报地球何时颤抖“发脾气”,几乎是束手无策。

地震预报有三要素:地点、时间、强度:

地震预报方式有三种,短期(及时)、中期和长期趋势预报。

人们对地震预报的看重,主要是短期及时预报。可惜,今天世界,没人能精确预报地震何时能发生,很多是大地震已经发生后,对余震强度和频率的经验分析判断预报,虽对抗震救灾有实际意义,到归根结底是一种“马后炮”。

地震预报手段也有三种;运动地质法、地震统计法、地震前兆法。三者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一定效果。

本提问涉及的实际是所谓的“地震前兆法预报”

这就是发现和感知一定的异常天象、物象和地磁场感应变化,由此推断可能发生地震。这非常玄妙:地球一年发生500万次地震,每天上万次,如果地震前一定有自然前兆现象发生,那人类会天天、时时处于惊恐戒备状态中,什么正事也不要做了。

即使有异常天象、物象发生,也不一定非要发生强烈地震。只是强烈地震发生了,人们才沸沸扬扬渲染早就发现了它的前兆,这没有科学依据,也是一种过后方知的“马后炮”。

汶川地震发生时,我就在重灾区绵竹,说实在话,灾民在一起交流时,绝大多数人愚钝,他们并没有感觉到地震前有什么不适征兆,有些人恍然大悟说地震前感知某些征兆,不仅牵强附会,而且越描越黑。

地震预报其实还停留在历史统计规律的分析基础上的经验概率预报:人们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带称为“地震带”,能大致判断每年能发生强烈地正的几率,(大约七级以上地震10—20次,八级以上地震1—2次)。中国人还统计分析历史记载,凡是某个地区连续几年发生严重旱灾,接下来发生大地震概率较大。这是属于一种模糊的经验判断,并没有找到必然的联系。

现在若谁敢信誓旦旦预报要及时发生的地震,那就是“巫师”碰运气,并由于失误遭致一片骂声。

人类从积极预防地震发生的角度,修建抗震建筑,普及地震发生后的逃生自救知识,筹建应急响应机制,常设专业救助队伍等,是正道,也切实可行很有必要。。


谌人


地震这东西,是肯定有预兆的,比如小震不断,比如老鼠、蛇类会突然从洞中窜出,如鱼类在池塘跳跃,如牛马猪羊突然乱叫,等等等等。

通常说,动物对地理环境的感知能力比人类要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非常注意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动物,就是地震监测机构,其实也能监测到这些微小的变化,但主要问题是,这些预兆到底代表了什么?

这就是十分不好判断了。



通常说,小的地震对生活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如果判定为危险级别的地震,那就要做大动员,这个劳民伤财,伤筋动骨,这个谁也不敢轻易下命令了!

更何况,每个人都有侥幸心理,这些预兆其实也未必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你无法通过这些预兆判断究竟什么时候发生地震、而地震的级别和危害度又有多大!

如果贸然决定预防的话,绝大多数的情况是白忙一场,因为构成大规模伤害烈度的地震终究是少之又少,很难预防的。

而人们不可能为了这概率极低的预测正确性而整天提心吊胆,整日预防,甚至搬离整个地区吧?毕竟,这种问题太现实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就是天意,没办法的。

当然,发生地震也未必就一定造成伤害,其实在地震发生时,逃生的时间和途径还是有很多。

比如,可以做一个吊坠、绑定一个杯子,如果晃动的话就会掉地上预警,还是可以及时逃生。这样的方法,也比较简单易行。



此外,关于唐山大地震,笔者也有一个想法,因为唐山地区从晚清开始就是工矿业,近代史著名的开滦煤矿等都在唐山。

而且,类似的大规模开采,延续了一百多年,至今都是作业。

因此,唐山大地震会不会因为地下开采过度而引发的,这个却需要地质学家、工程学家们去好好研究,以便做出相应的预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