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书法、诗词、画的三大境界:黎雄才谈画,杨光治论诗,康生论书法

本堂评价书画之所以受大家欢迎(单篇70万+浏览量),因为尊重与执行标准!以下是诗书画的标准。

黎雄才谈画

黎雄才答洛湃:“作画有三重境界:先是似,然后是半似半不似,最后是不似却相似。”

书法、诗词、画的三大境界:黎雄才谈画,杨光治论诗,康生论书法

毕加索〈亚维农少女们〉,达到黎雄才说的第三重境界“不似却相似”

原来黎雄才说的第三重境界就是毕加索的境界了!

杨光治论诗

书法、诗词、画的三大境界:黎雄才谈画,杨光治论诗,康生论书法

杨光治用这篇论文的理论,出版中国3000万诗集的神话

杨光治好诗的五大标准是:第一、诗一定要有意境。意境,是意的境。即有感情的画面;第二、诗的语言要形象、奇异、准确、鲜活、精粹、有节奏……;第三、意境和语言都要过目难忘;第四、意境和语言受真善美制约,而真制约善美;第五、畅销诗要顺应当下潮流,为当代中国人而作。

康生论书法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学习、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一、平正;二、绝险;三、通会),以下是康生真迹。本堂的贡献在学会了欣赏“通会”。也知道其实康生本人只达到第二重境界。

书法、诗词、画的三大境界:黎雄才谈画,杨光治论诗,康生论书法

康生真迹:

释文: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后之言必中理矣。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说实话,我水平不高,欣赏书法只能到第二重境界

康生本人只达到第二重境界,我的欣赏水平也是只能达到第二重境界,所以我更欣赏草书,欣赏那些绝险的东西。

水竹堂的观点

画画标准参考:《 》

书法标准参考:《 》

书法、诗词、画的三大境界:黎雄才谈画,杨光治论诗,康生论书法

杨光治先生绝笔:人生境界寻绎

诗词标准参考:《 》

我们学习文艺,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境界。如果你境界高,即使顶撞省委书记也会带来好运气!《杨光治公开顶撞省委书记因祸得福,掀起中国诗歌巨浪》

喜欢我观点的朋友加我同名公号“水竹堂”,我收集自己收藏率高的微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