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十八,刚进入大学。一下子没了高考的压力。刚开始很快乐,现在很迷茫,求大家推荐点好书,为自己找到方向

她叫杨小飒


好像怎么回答都有点好为人师的意思,所以只能谈谈个人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以及不同做法的不同人生。

就说说我们宿舍七个人吧

老大,甘肃人,勤奋好学,4年都认真学习,每日锻炼,毕业后回到甘肃,在某大型企业从底儿开始,坚持这么多年,目前负责采购;

老二,山东人,文采飞扬,口才了得,懒得学习,毕业后回山东做生意,倒软件、开饭店、做工厂,日子红红火火;

老三,鄙人,陕西人,资质一般,按部就班,不逃课,但是也不自习,课余就是喝酒吹牛,毕业后做营销,然后管理,然后财务,从湖北、湖南、新疆、陕西、广东,一路走下来,日子只能说还过得去;

老四,河北人,人聪明,但是懒得学习,毕业时有机会进京,一路冲杀,目前做自己的咨询公司;

老五,北京人,口才好、情商高,足球健将,校队主力,毕业后进入某央企,目前小中层,小康水平;

老六,东北人,跟老二一样有才华,可惜主要用在了谈情说爱,大三时,为了女朋友跟别人打架,被开除,然后杳无音信;

老七,陕西老乡,最聪明的一个,也最贪玩儿。四年基本不上课,最后毕业证、学位证都没有,不过他的四年都醉心于电脑和网络,在那个386、486的年代自学成才成为电脑高手,毕业后到魔都,从写程序开始,现在是项目经理,轻易不出手,出手都不是小项目。

相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我们确实没多少成绩。除了老大之外,其他人都属于60分及格的想法,直到现在才知道我们错过了最宝贵的人生年华。


接着说说迷茫的那些事儿

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因为出差、旅游的关系,偶尔三三两两的聚到一起,聊起过去,也聊起迷茫。

迷茫,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原因就是失去了目标。

现实情况是,我们从小强调的理想,比如科学家等都流于概念化,往往缺乏具体、明确的教育实际支撑,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过程,都是以完成高考考上大学为目标,成绩提升为手段。

一直强调的是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然后幸福美满的一生。

现在我们都知道,好成绩和好大学跟好工作和幸福美满之间,并不是一个线性关系。

一方面,上大学了,曾经的目标实现了,另一方面,从学校到社会,到处是两极分化的信息,有人毕业后创业几年登录纳斯达克,更多人面临就业压力,找不到工作,最大量的中间群体被忽略了。

进入大学,一段新的旅程开始了,却没有目的地。

目标和方向的确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对于大学生,并不了解完全社会,甚至作为社会人的基础都不存在或者不牢固,松软的土地上很难建起一座大厦。

都说不忘初心,小时候的初心博大人一笑而过,忘了;中学时高考的初心,结束了;大学开始了,茫然一片,初心何时出现?

大学,是从纯学生向纯社会人的过渡阶段,专业学习是一方面,实践和人际是另一方面,甚至是更重要的那个方面(某些同学立志在某方面深造,硕博之类的不在此列,大部分人需要就业)。

寻找和确立目标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转变和升级,从书本到人

没有谁能够为你指明方向,除了你自己,因为那是你的人生路。

首先,守土有责,学好自己的功课

这是本分,可以看看辍学成功大佬的故事,却不能学习他们的做法,很多时候会望尘莫及折戟沉沙,因为你不是他,天时、地利、人和,他有的你没有,甚至他有没有你都不知道,信息不对称,基本会被割韭菜。

本分是根基,也不枉在一个专业几年,不要听人说专业知识过时的,知识可以过时,思维和路径却很难过时,我们太关注变化,却忘记了千百年不变的才是真理。

其次,深挖洞,广积粮,储备足够的食粮

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课外涉猎,尽可能深挖,尽可能广博,反正大把的时间,当故事也要把它搞搞清楚。就像四大名著,看过的人不少,看懂的次之,看透的很少,看会的极少。

书,被称为精神食粮,浩如烟海,总的有所选,开卷有益,也要拿起来翻开才算开始。选了、看了,就是口味,这个取决于很多:个人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探索精神、模仿等等。

看多了,就知道自己的口味了,也许这里面就藏着那个目标和方向,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就是曾经沧海的通透。

然后,积极实践,从更广的领域、更多的人、更高的层次去学

实践,就像学艺几年之后,怀揣宝剑的闯荡天下,就是历练。既有对专业的套用、验证和体悟,也有对人际关系的观察、尝试和揣摩。

比如,专业知识和网络信息的比对、思考,有没有不同,不同在哪里,如何解释,甚至如何化解;打工的同学、做生意的朋友、公务员的亲戚,对某件事,他们为什么那么想,为什么你们不同;学长、教授、大咖们的所说、所写,你想得到、想的通吗,换做是你,怎么办,差异是什么......

还是那句古训,三人行必有我师,小饭馆的老板、开车的司机、或者邻座的大哥,每个人嘴里都有他的道理,也是他的人生。

这个阶段,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最好能写下来,自说自话也好,自媒体公开也罢,假设每天1000字,按照300天写四年,120万字,如果找工作,这个比很多证书都有说服力。如果摘出20万字出本书呢?


推荐书目,从经典开始,从动笔开始

其实图书馆足矣,经典书目每个图书馆都有,版本差异而已,他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在无数书本中存活下来,而且熠熠生辉,印证了两句话:一是“是金子总会发光”,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样也是在提醒我们自己。

小说,直陈世事的悲凉;历史,回放昨日的痕迹;哲学,深挖万物的本源;诗歌,穿透风雨的淅沥;科普,罗列艰辛的轨迹......开卷有益。

这些东西,读了就是一种滋养,读的早就越早滋养,重读又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

还是上面的建议,写一点东西,既是给时间的慰藉,也是给自己的洗礼,更是对未来的奠基。


写在最后

学习和实践,就像太极的两仪,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学习是一种实践,实践又何尝不是学习。因为迷茫是不知道做什么,我索性沉下心,从一本书、一个人、一件事开启,墨香幽幽,传来的是启航的汽笛。


镜头iread我读


作为一个大四准毕业生,师兄给你提点意见。

大一的话可以多去熟悉下校园环境,比如说体育场馆啊,图书馆以及一些学校里面你能用的上的资源。还有可以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社团组织,虽然很多人说大学待在社团没有什么用,但是对于你交流交到朋友还是很重要的,记住不要害羞。还有啊,不要每天没事就在宿舍煲剧打游戏,时光真的很短,一晃眼就到大四。学习上还是要有一些工作的。但是大学的课程比高三轻松许多,但是千万不要松懈,我之前就有隔壁宿舍的同学,每天在宿舍打游戏,迟到旷课是经常的事情。但是想想每天宿舍点外卖打游戏,挂科无数的生活是不是你当初高三所希望的。

大二如果有社团干部或者学生会组织干部可以争取的话建议还是试一试,因为没做过,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块料,而且当学生干部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里面优秀的人和老师。还有的话如果可以心怡的男生女生,也可以努力去争取下,但是不要强求,毕竟不是找到一个就可以私定终身,但是面对对方做到心底坦诚真挚就好。

大三如果你有考研的打算的话,这一年你就要开始准备了,别想着大四再来努力。在备考考研的期间多想想自己以后要从事的方向,多和家里人聊一聊,并不是说让他们替你决定,而是你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学习方向应该让他们也知道。

大四的话除了备考考研的同学,大部分都会去实习,建议大家还是找到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好好努力总会有前景,不一定就非得去国企外企等等这些大厂才有出路,自己要有沉淀下来的心,一步一步稳步向前才会有真正的成长。

对了还有说到大学考证的话,并不是说证书越多越好,和你专业相关的证书,尽量拿到,自己兴趣方面的也可以攻读一下。最后的话,有机会多学学英语,对你以后总有好处。


满心欢喜牛奶仔


醒醒吧孩子,我小孩15级C9国防生,大一放松,均分79.5分,大二大三努力学,大三均分近90分,专业保研18人,他20名,差0.27分,失败,也分流了,也未考研。大三入党,大二建模省一,非数学专业竞赛省二,大三美模二等奖。准备出国读研,好在华为校招,已入职。没有竞赛名次,华为可能面试机会都没有,把大学当高三读,那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侯广社


十八岁多好的年纪,让人羡慕,人生没有回都路,我也从十八岁走过,我也经历了高中的紧迫后到大学的松散,突然有种人间天堂的快乐!但,你会发现在大学里有一部分人还是比较上进的各种学习,各种考试,当你迷茫时看看他们在干什么。问问自己是不是富二代,是不是拆二代,如果都不是,只能靠自己,还是努力充实自己,没事时多看一些励志的节目,多反思自己!

加油吧,未来属于奋斗者!


夏末有风


这经历和我简直一模一样,其实有些事不要想太多了,我就是在陷入低谷时才发现很多麻烦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当然也不是说非要那么努力,只是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不要相信什么考试之前复习几个星期这样的话,一个好的成绩都是要一点一点积累的。我现在大二,英语很烂,同样也在考研考英语还是日语之间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是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不想再说加油这种苍白无力的话,只希望我们都好好的


信天翁的星星


我刚进入大学也很迷茫,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就算毕业了也不知道干什么,这是很正常的。后来出了大学,等在社会上开始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学期间真的要花时间充实自己,多读书多学习,利用课余时间时间学一些别的技能,比如美术,音乐,学个乐器跳舞什么的,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出了学校进入社会以后或多或少都是有用的,对自己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千万不要用过多的时间用来娱乐消遣,不是说不能娱乐消遣,适当的放松还是挺好的,但不能过度,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大学时期的一些经验给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Connie嬴


1,定义目标

需要制定大学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为自己人生未来的目标做好准备,定义一个结果就是:形成自身的学习及工作方法论,包括理论学习(含图书馆阅读)、社团公益服务、实训、实习的完整闭环。

所以在学校里每天的课堂学习理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是获取毕业证书的必要基础,但毕业证书也只是整个学习方法论的一环,所以,拿到大学毕业证书仅仅只是整个学习方法论的一个佐证点,不是全部。

当然如果可以考虑得更深远,大学一年级下半年,需要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包括职业规划,核心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建设,会涉及到是否要考研和升博。

个人的价值体系建设,才是人生的根本,大学、考研升博都是核心能力建设的必要过程和工具。人生规划决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决定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决定是否考研升博。

2,阶段目标

有了完整的目标定义,就需要对整个大学学习分解阶段目标,可以是一个学期或学年目标,也可以月度、季度目标,相互形成一个整体。这个系统化的过程自然而然成为自身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踏实行动

只有计划,没有行动就是个纸上谈兵。计划的80%以上部分都是用行动来实现和印证自己的阶段目标。行动中包括了及时的总结和调整,复盘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是否符合自身意愿,复盘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设定的计划。

我是 ,大专生不是劳务工,大专生的职业成长和创新创业是我们所关注。


周国庆老师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感觉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刚进入大学没有了高中的紧张感,心里绷紧的那条炫一下子就断了,失去了目标,没有了方向感。

建议你可以多去图书馆看看书,上网了解一下专业情况,每天早起多运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千万不要沉迷于游戏,浑浑噩噩的随波逐流。

加油吧,大学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希望你用青春汗水谱写出人生华丽的篇章!


浮尘pp


唐浩明的《曾国藩》值得研读!


爸爸老戚


以一个过来人的经历告诉你,考证。多考。否则毕业了你就知道证到用时方恨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