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秦朝名将赵佗为何会成为南越国的皇帝,后来又为何被刘邦封王?

ww13142010


赵佗在秦朝末年名将辈出的那个年代里,算不得一代名将,他一开始拒守岭南自立为王,也没有称皇帝。直到公元前181年,因为反对吕太后发布的禁止和南越交界的地区对南越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派兵攻打长沙国,断绝与中原的消息,称皇帝,分庭抗礼。后来在汉朝的恩威并重下,再次臣服于汉,不过在南越国内,他依然自称皇帝。

赵佗是河北正定人,与赵云是同乡。19岁时当了秦始皇的御前带刀侍卫,到21岁的时候,被秦始皇派到岭南统兵作战。当时他的职位是副帅,统帅是屠睢。

屠睢在岭南作战七年,对当地越人打开杀戒,越人纷纷躲进丛林,对秦军展开了游击战。一次遭遇战中,屠睢被毒箭射中身亡,秦军折损大半,不得不筑城自守,告急于秦始皇。

任嚣带着生力军前来救援赵佗,击败了越人的反扑,借鉴了屠睢的教训,对当地人实行了较为友好的政策,民族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秦军算是刚刚站稳脚跟。此时秦军只能拒守在一些军事要塞里,属于殖民性质的政权。

战事已经结束,秦始皇把岭南军权一分为三,设了三个郡,南海、象郡、桂林,从咸阳派了官吏,任嚣和赵佗新的岗位是南海郡的郡守和南海郡龙川县的县令。龙川县是岭南重镇,任嚣把龙川交给赵佗,足见信任和倚重。

很快,秦朝末年的起义烽火燃遍了中原,秦王朝自顾不暇。

公元前208年的一天,赵佗在任所接到密令,让他赶到任嚣城商议大事。

任嚣说: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

任嚣任命赵佗为代理南海郡尉,给了军权,让赵佗依计行事。赵佗假传命令,先以强盗太多,封闭了道路,使得国内人不能得到中原的消息。然后,借故杀了秦朝派来的官吏,让自己人当各部门的领导。

此时的任嚣、赵佗手中只有南海一个郡,兵力数万,还有很多人分散到其他地方镇守,这么点兵力是不能返回中原争霸的,要知道20万虎狼秦兵都被灭了。他们刚刚平定岭南,人心不服,只能在城市里安身。如果贸然撤兵,必然会受到越人的袭击。屠睢的例子近在眼前,当时的民族矛盾相当尖锐。

安顿好了之够,任嚣身体不好,在公元前206年就去世了,赵佗成为了岭南唯一的大佬。

他在公元前205年,先发兵攻击了桂林和象郡,基本统一了岭南三郡,在当地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南越国的疆土,与秦设三郡辖区相当,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东西万余里”的广大地域。此时的赵佗不过35岁。他还有60多年可活,可能是帝王群里寿命最长的。

此后北方楚汉之争,赵佗也没闲着。他使用计谋,攻破了越南中北部的土著政权,又把领土往西北拓展,势力达到最大。这是越南土地第一次并入到中国,因此越南也把赵佗称为开国始祖。

刘邦在楚汉之争后,建立了汉朝,急需休养生息,也早已知道秦朝的遗老遗少在岭南建立了国家,不想动用刀兵,就派了一个说客,叫做陆贾的(史书上很有名气),前去招降。

《史记》这样记载:“陆生至,尉他(赵佗)魋结箕倨见陆生”,赵佗故意装野蛮人,态度很不友好。陆贾从赵佗的出身及南越与汉朝的力量对比讲起,告之天下大势,晓以利害。赵佗深受震动,遂“蹶然起座”,承认自己:“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赵佗接着又与陆贾谈论汉朝人物,以自己与萧何、曹参、韩信、乃至刘邦比贤,陆贾不卑不亢,认为赵佗贤于萧何、曹参、韩信,但南越仅相当于汉之一郡,无法与汉比贤。

赵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谈笑间尽显枭雄本色。两人惺惺相惜,赵佗大说陆生,留与饮数月。 赵佗向汉朝称臣,受封为南越王。

后来赵佗与汉交恶,数次动用刀兵,派兵打败了汉军,称皇帝,与汉朝分庭抗礼。这时刘邦和吕太后都已经去世了,在位的是汉文帝。陆贾再一次出使南越,劝说赵佗放弃帝号。

赵佗一直活到公元前137年,熬过了汉朝五位皇帝,直到汉武帝登基四年后才去世。赵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对中原政权开辟岭南做出了贡献,可称为首开岭南第一人。

他能够自立称王,封土建国,离不开秦朝末年天下纷乱的大势,他能因势利导,善用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创建一番功业。如果不是他的建国自立,可能秦始皇当年50多万人众心血建立的岭南根据地功亏一篑。他接受刘邦册封,又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审时度势,为自己赢取更多利益的智慧。


而知而行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被毛主席称“南下干部第一人”、 世界上最长寿的帝王、南越国第一任皇帝赵佗!

秦始皇梦想大秦帝国能够千秋万代,他一生都以开疆拓土为已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南争岭南。

\t岭南,原指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区。在宋代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岭南之概念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

主将屠睢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加之道长路险,补给困难,屠睢遭夜袭战死,第一次征战以失败告终。

秦王朝开凿灵渠,解决补给问题后,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二次大举南征,秦军一举扫荡南方蛮族力量,公元前214年,将岭南划进了大秦的版图,为便于管理,秦始皇置桂林、南海、象郡三个行政区。

秦始皇命任嚣为郡尉,统管一切,赵佗任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龙川县令。

赵佗上任之初,采取拉、打结合,一手发展经济,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文化生活,一手镇压当地居民的反抗。为发展和稳定,秦始皇将大约50万商人和因犯错而遭到贬职的官员南迁岭南,这些人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发展了岭南。

赵佗又高瞻远瞩以“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为名,将1.5万名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引至岭南,解决了秦军士兵的婚姻大事,士兵在这开垦荒地,娶妻生子,安居乐业,这也是间始皇驾崩后秦帝国农民起义,这支部队都没有北上的主要平叛原因。

秦始皇千秋大梦仅二世而亡,在秦末乱世和楚汉争霸中,各方诸侯混战,任嚣想在岭南趁势割据,但惧怕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威慑力,任嚣仅是蓄势待发,但此时他也已病入膏肓。

公元前208年,任嚣去世,赵佗继任。按照任嚣生前面授的策略,封锁了对外的关口,尤其是现在的韶关。然后在南海郡的各个要害部门都换上心腹,中原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赵佗趁机攻打了象郡和桂林郡,杀掉了那里的秦军将士,公元前204年,赵佗正式称帝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东广州)。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因实力所限,刘邦没有能力武力征服赵佗,双方相安无事,公元前195年,刘邦派使者陆贾游说赵佗,陆贾凭借能把稻草说成黄金的一张嘴,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并向朝廷称臣奉贡。

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二国兵戎相见,汉朝兵败,赵佗领土已达46万平方公里,达至顶峰,与汉朝分庭抗礼。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即位,他重修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给予赵佗的堂兄弟们高官厚禄,同时再次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赵佗再次被说服,决定去除帝号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觐见汉朝皇帝,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享年103岁,葬于番禺(今广州)。赵佗死后,其后代又任4代南越王,享国95年,一直到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武帝所灭。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美丽青春您真痘


赵佗(约前240--前137),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50万大军平定岭南(今中国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和越南北部)。

后因屠睢滥杀无辜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至公元前214年,任嚣、赵佗率秦军平定了百越地区。

秦在岭南设南海郡(治今广东省广州市)、桂林郡(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西南)、象郡(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3郡。任命任嚣为郡尉负责管理,任命赵佗任龙川(今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县令。3.秦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网络配图

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为防止秦末大乱的战火南延,加强对岭南的控制,赵佗封锁岭南。不久,任嚣病亡,赵佗令南岭各关口的军队据险防守,并借机杀了秦朝的南海郡官吏。4.任嚣。网络配图

公元前204年(一说是公元前203年) ,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都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公元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南越国疆土北至南岭(今广东省北部、广西省北部和江西省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省,云南省的大部),南至南海(今越南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省南部)。5.赵佗。网络配图

公元前202年,刘邦历经4年楚汉战争统一中国,建国号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史称西汉。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化西汉中央政权。公元前195年,赵佗臣服西汉中央政权,被封为南越王,成为西汉的一个藩属国。西汉和南越国互派使者,互相通市。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得以进入南越,岭南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公元前181年,赵佗宣布脱离西汉,自称南越武帝。并出兵攻打西汉长沙国,与西汉对立。公元前179年,在汉文帝的努力下,南越国对外去帝号。并再次称臣西汉,与西汉保持和平关系,维护了岭南的社会稳定。

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赵佗去世,享年一百余岁,葬于番禺。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西汉朝所灭。


汉水白石言


准确的说,秦朝名将赵佗建立南越国后,是先称王后称帝的。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归顺汉朝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汉高祖刘邦死后,赵佗称帝,称南越武帝。

一·赵佗被选调为南征百越大军副将:

赵佗是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年少时即参军入伍,作战勇敢,累积军功,成为秦朝的一名杰出将领。秦始皇北击匈奴建立九原郡之后,又决定选派大军南征百越。赵佗因为杰出的军事才华、作战勇敢、功勋卓著,且年轻有为,被秦始皇选派为南征百越大军的副将(主将为屠睢)。时南征百越大军有50万人、兵分五路,可见南征百越的秦军阵容非常的强大,赵佗作为大军副将地位和实力是非常的高的。

二·秦始皇平定百越后,赵佗留守岭南:

(1)秦军历经两次南征百越,主将也换了两人(屠睢战死,秦始皇又选派任嚣为主将),才终于征服百越地区。并在岭南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50万南征百越大军全部留守岭南。作为南征百越大军的副将,赵佗自然也得留守岭南。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后,原南征百越大军主将任嚣被任命为南海郡尉,并且身为南海郡尉的任嚣,有节制另外两郡(桂林郡、象郡)之权。也就是说,作为原南征百越大军主将的任嚣,成为秦朝在岭南地区(岭南三郡)的最高级别官员。

(2)而作为原南征百越大军副将的赵佗,仅仅被任命为南海郡下辖龙川县的县令。虽然龙川县令一职也不算低了,秦朝时期的县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县令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地厅级官员。但是以赵佗南征百越大军副将的原职位,对比任嚣的新职位(南海郡尉兼节制岭南三郡),赵佗怎么也应该是被任命为岭南三郡中的一郡郡尉才合理,比如桂林郡尉、或者象郡郡尉。



(南越武帝赵佗)

三·赵佗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虽然赵佗作为南征百越大军的副将,被任命为南海郡龙川县县令,官当得有点低了。但是命运之神还是眷顾赵佗的,秦朝后期,南海郡郡尉任嚣病重弥留之际,将南海郡郡尉(兼节制岭南三郡)一职传给了赵佗。赵佗由一县之县令一下子就升官到一郡之郡尉,并且这个郡尉之职恐怕还是秦朝权力最大的郡尉,因为南海郡郡尉有节制岭南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之权。

四·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赵佗选择不出岭南、不蹚中原浑水: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各地都有农民起义,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逐鹿中原。这个时期,是个诸侯手上有一定实力的都会心动不已,人人都想过一把皇帝瘾。而赵佗的明智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统一了岭南三郡,从岭南三郡名义上的统治者一下子变成了岭南三郡实际上的统治者。并且赵佗在手握五十万大军后,也还能够忍受得住逐鹿中原的诱惑,能够老实、安心、乖乖的呆在岭南地区,而坚决不去蹚中原哪一大滩浑水。如果赵佗出兵岭南、逐鹿中原的话,不是被项羽击败就是被刘邦击败。

五·刘邦在中原建立汉朝之时,赵佗也在岭南效仿建立南越国:

群雄逐鹿中原分出胜负结果后,胜利者刘邦建立起了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汉朝。远在岭南地区的赵佗也有样学样,也建立起了一个地方政权南越国。刘邦在中原称皇帝--汉高帝,赵佗则远在岭南称王--南越武王。



(南越武帝赵佗)

六·赵佗审时度势、认清形势,归顺汉朝:

刘邦建立汉朝后,秦朝天下之大,除了原来的岭南三郡外,已经尽入刘邦之手。而赵佗建立的南越国,虽然也很大,包括了今天的广东、广西、越南、海南、香港、澳门这些地区,但是赵佗的地盘再大也不过是原秦朝的三个郡而已。这个时候赵佗又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审时度势、认清形势,归顺汉朝。汉高祖刘邦封赵佗为南越王,并赐给赵佗南越王印绶。

七·刘邦去世,汉朝南越国交恶,赵佗称南越武帝:

(1)赵佗归顺汉朝后,汉朝与南越国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关系十分友好。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随后吕后临朝称制把持朝政多年。临朝称制后的吕后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的南越国,汉朝南越国交恶。

(2)赵佗一气之下,在打败隆虑侯和周灶后,攻取了今湖南南部部分地区、同时笼络了今福建地区。此时赵佗领导的南越国,达到了全盛时期,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越南、海南、香港、澳门、福建、湖南部分地区。赵佗遂称帝,称南越武帝,并且活到一百多岁,成为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汉朝,与其蕃属国--南越国)

结尾语:

关于“赵佗建立南越国,先称南越武王,后称南越武帝”,你们有什么不同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


神渡说广西广东


任嚣死后,赵佗代理南海郡郡尉,并命令据守南海各关口的军队不得让中原的军队进入,同时趁机杀掉了秦朝在南海郡的设置的官吏,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公元前206年,赵佗吞并了秦朝的桂林、象郡两个郡,并自称为“南越武王”。南越国以番禺为都城,其疆域北至南岭,西至夜郎,南至南海,东至闽越。

西汉建立时并不承认赵佗的南越国,汉高祖刘邦还将南越国所属的南越、桂林、象郡划给了长沙王吴芮,公元前196年,西汉派陆贾出使南越国。在陆贾的劝说下,赵佗答应依附汉朝,并接受西汉的南越国王印。赵佗死后,南越国经历了四代,最终被西汉所灭。


历史军魂


一、南越往事

南越国,亦称南粤国,是秦末任南海郡尉的赵佗趁秦朝灭亡、中原楚汉相争,各方势力均无暇南顾之际,占据桂林郡、象郡后,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的政权名。历五王,享国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2年冬)。汉武帝时,发军攻占南越。

目前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距今一百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岭南地区就有原始人类存在。先秦时,中原华夏族人将居住在今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部族,统称为“越”,有“百越”、“诸越”等称谓。春秋战国时,岭南地区与吴、越、楚等国交往频繁。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进攻岭南。

秦军虽多次获捷,但也损失惨重,主将屠睢也阵亡了。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再次率军进攻居住在今广西地区的诸部落,同年,岭南平定。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三个郡。

一名参加征战的名不见经传的秦军将领赵佗,被任命为南海郡辖下的龙川县县令。或许所有人,甚至包括这位来自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的普通秦军将领赵佗,都不会意识到,在短短的数年后,他将会成为一个割据岭南地区王国的创建者。

赵佗塑像

赵佗长远、深邃的战略眼光和抱负,早在他担任区区的龙川县令时,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他深知,秦军虽凭借武力夺取岭南,但人口的匮乏,不利于本地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于是,他上奏朝廷,从中原迁移50万民众至岭南,实施“南部大开发”战略。赵佗还很含蓄的向朝廷提出,希望能征派3万名单身女子来岭南,以便为将士们浆洗、缝补衣服。一向被视为粗暴野蛮的朝廷,这次竟然也很默契、贴心地征派1.5万名寡妇和未婚女子,送到岭南。赵佗的不凡表现,不仅在任嚣等上司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很多秦朝出征官吏、将士的尊重和拥护。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爆发,反秦起义迅速蔓延全国。野心勃勃的南海郡尉任嚣遂萌生割据的野心,对秦朝的征召,屡屡拖延、观望。任嚣虽有雄心抱负,奈何病入膏肓,儿子们也不成器。万般无奈下,任嚣想起了赵佗,认为他堪托大任。于是将赵佗招来,命他代理郡尉,行使职权,指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

公元前208年,任嚣去世。赵佗按照与任嚣商定的策略,立即封锁五岭所有的交通要道,断绝与岭北地区及秦朝朝廷的一切联系。同时,将郡内忠于秦朝的军政官员、将士或杀,或撤。在得到秦朝灭亡的消息后,赵佗于公元前206年举兵西侵,先后吞并了桂林、象郡。

公元前204年,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东广州)。

吕良伟在电视剧《南越王》中饰演赵佗

作为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建立的汉帝国于公元前202年重新统一全国后,最初不承认南越国,且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公元前196年夏,对岭南地区鞭长莫及的刘邦,不得不采取变通政策:他派遣陆贾为使,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接受汉高帝所赐印绶,向汉朝臣服。

公元前181年,因吕后欲停止与南越国的贸易关系,引发南越国的不满,赵佗派兵攻打长沙国。吕后闻讯后,派周灶率兵攻南越国,以示惩戒。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汉朝罢兵。赵佗自认为势大,自称“南越武帝”,并不断对东边的闽越、西边的西瓯、雒越等侵扰、蚕食。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主动向赵佗示好:派人修葺位于真定县的赵佗先人墓,置守墓人,按时祭祀;还命陆贾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赵佗也见好就收,接受了陆贾的劝说,除帝号,向汉朝称臣,每年春、秋派人到长安朝觐。不过,赵佗在南越国内,继续使用皇帝的名号、礼仪。

二、南越回归

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此后,赵胡(赵佗孙,后改名赵昧,南越文王,在位年:公元前137年—约公元前122年)、赵婴齐(赵眜子,南越明王,在位年:约公元前122年—约公元前113年)、赵兴(赵婴齐子,南越哀王,在位年:约公元前113年—公元前112年)、赵建德(赵兴兄,在位年:公元前112年—公元前111年)相继即位。

南越国王印玺

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今中国广东、广西大部、福建一部、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113年,赵婴齐去世。次子赵兴继位,母亲邯郸女子樛氏为太后。汉武帝派安国少季、终军等至南越,劝说太后及赵兴入朝。樛太后本为汉朝女子,加之与安国少季私通,她还担忧赵兴年幼,而“相三王,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在南越国民心目中,地位、声望远远凌驾于太后和王之上的南越国相吕嘉,权倾朝野,颇有不臣之心。因此,太后鼓动赵兴,愿意内属汉朝,并因此与反对内属的吕嘉屡屡爆发冲突。

南越国皇宫复原

樛太后本与汉朝使者约定,趁宴会之际,擒杀吕嘉。但因吕嘉早有防范,以重兵护卫。汉使犹豫,不敢贸然动手。双方形成僵持之势。汉武帝指责汉使们胆怯无能,又派韩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乐率兵2000人,前往南越。吕嘉得知此讯息后,先发制人,攻杀赵兴、樛太后及汉使。同时派兵,消灭韩千秋部。吕嘉还拥立赵婴齐长子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

汉武帝得知吕嘉弑王叛汉的消息后,遣兵十万,由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领,分四路南伐南越王国。公元前112年冬,汉军攻陷番禺。赵建德、吕嘉出海西逃,被汉军捕杀,南越国灭亡。为纪念功绩,汉武帝改途径二邑名为“闻喜”、“获嘉”。它们成为汉朝灭亡南越,将岭南地区纳入汉朝版图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不过,汉武帝将吕嘉的子孙、族人强制迁徙到今四川境内安置,“置不韦县,以彰先人之恶”,却令吕不韦无辜“躺枪”!

文史君说

赵佗趁秦朝末年,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秦朝无暇他顾之际,割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建立南越王国。客观上保护了岭南地区免受战火毁燹,维护了岭南地区的和平、稳定。西汉统一后,南越又长期奉行臣服汉朝的基本国策,与汉朝保持频繁、密切的往来,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岭南地区融入中华大家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越国末年,统治集团内部因政见分歧而纷争、屠杀,汉武帝调遣大军武力伐灭南越,开疆拓土,其中虽多有龌龊、污秽的无耻交易与权力之争,也不乏血腥、暴力的毁灭,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华大一统帝国的形成和巩固,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


要了解秦将赵佗是如何在南越国称帝的过程,就必须提到另一个关键人物任嚣。秦始皇第一次平定岭南受挫后,第二次派往岭南的大将就是任嚣和赵佗。平定岭南后,为了进一步控制岭南地区,秦始皇设置了南海尉掌管岭南地区的军政大权。任嚣就是第一任南海尉,而赵佗则是任嚣治下龙川县县令,深得任嚣器重和赏识。

鉴于岭南地区偏居东南一隅,中央朝廷的控制力有限,且南海尉掌控了戍守岭南地区50万秦军,出任南海尉后的任嚣便有了割据一方的想法。没几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致使秦王朝陷入混乱状态。中原各方势力互相角逐,无暇关心岭南。任嚣意识到这是天赐良机,无奈此时的他已病入膏肓,无力将计划付诸行动。在临终前,他将赵佗找来,面授机宜,并假传圣旨授予赵佗南海尉一职。

继任南海尉的赵佗展示出过人的政治韬略,他通过一系列手段铲除不听从号令的秦吏,而由自己的心腹出任郡守、县令、长史等职,牢牢控制了岭南三郡的军政大权。掌权后的赵佗迅速组织军民筑城,加强岭南的防御力量。在赵佗的主政下,他消除了内部越人的反抗力量,实现了岭南地区的统一。

当岭南地区实现统一之时,中原地区各股势力还在互相角逐。等到刘邦平定中原时,赵佗已经建立南越国,并自称南越王了。刘邦一时又无力量进攻南越国,只能承认既定的事实,封赵佗为南越王。


与书居


赵佗生于公元前240年,恒山真定人。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守长城,抵御匈奴,又派屠睢和赵佗率领五十万平定岭南。

这五十万大军分成五路,分别驻扎于镡城,九疑,番禺,余干,南野。屠睢率三十万秦军与越人作战,打了三年没有成功,屠睢最后战死,秦始皇就在岭南设了三郡,分别是南海郡,象郡,桂林郡。

其中南海郡的郡守是任嚣,南海郡下有番禺,龙川,博罗,四会四个县,其中赵佗是龙川县令,秦军就在岭南传播了中原文化,还让秦军士兵在岭南娶妻生子。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都纷纷相应,他们一起灭掉暴秦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再后来就是项羽与刘邦的四年的楚汉相争。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任嚣病重,他把赵佗叫来,任命他为新的南海郡守,他对赵佗说,现在中原大乱,而岭南地区靠山临海,只要把守着岭南的各个关口要塞,不让中原的军队进入,那么就可以自立为王了。

任嚣死后,赵佗就把原来秦设的官吏全都换成了自己人,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赵佗率军吞并了桂林郡与象郡,建立了南越国,以番禺为都,赵佗就是南越武帝。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国,劝说赵佗能够归附汉朝。赵佗接见了陆贾,开始的时候,赵佗对陆贾十分的傲慢,陆贾就说赵佗是中原人,他这样子做是忘本不讲礼节。

然后陆贾跟赵佗讲了楚汉相争,项羽是多么的强大,最后还是被刘邦给灭掉了,汉朝是比南越国要强大很多,如果南越国执迷不悟的话,那么就后悔莫及了,赵佗一听,是这个道理,就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起身向陆贾道歉。

赵佗就问陆贾,他跟萧何曹参韩信这些人比起来怎么样,陆贾说,你会更厉害一些。赵佗听了十分的高兴,他继续说,那如果跟汉高祖刘邦比起来呢?陆贾说,那远远比不上的。

赵佗很满意陆贾的回答,然后说他愿意接受南越王的称号,向汉朝称臣。陆贾回去跟刘邦汇报,刘邦也很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刘邦死后,吕后称制,吕后下令禁令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他物,赵佗一气之下,就脱离了汉朝,重新称南越武帝,还派兵攻打了长沙国。

吕后去世后,汉文帝继位,他想修复与南越国和赵佗的关系,就派人修葺了赵佗祖先的墓地,还让人每年祭祀,还厚待了赵佗在汉朝的亲人。

汉文帝又派陆贾再次出使南越国去说服赵佗归汉,陆贾对赵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次成功说服了赵佗归汉。赵佗生于公元前240年,死于公元前137年,享年104岁。公元前112年,汉武帝灭了南越国。


历史简单说


赵佗是河北真定人,曾在秦始皇的号令下,与秦朝大将任嚣带领50秦军平定南越。到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南海尉任囂病重,临死前,把赵佗叫到跟前,说如今天下大乱,南越离中原有千里之遥,又有关山阻碍,你可断绝交通,自立为国。

任囂死后,赵佗派人把守险关要塞,彻底切断与中原音讯,自号南越武帝,着实过了一把皇帝瘾。

等刘邦统一天下后,也想着手解决南越问题。可是南越与中原有高山相隔,江河所断,不利于大军长驱直入,加之国内有韩信、英布等将领蠢蠢欲动,所以,刘邦决定,派陆贾为使,出使南越,和平解决。说白了,就是要求赵佗取消帝号,名义上服从刘邦的领导。

陆家来到南越,赵佗故意披头散发,袒胸露臂,一副越人打扮,且态度傲慢无礼。陆贾何许人也,汉朝第一说客,对赵佗这套把戏早就看穿了,义正言辞说道,君乃华夏子孙,今却反天性,弃衣冠,想以南越区区之地与大汉叫板,恐怕祸不远矣。跟着陆贾又把大加夸奖一番,说刘邦神武英明,真命天子。最后威胁赵佗说,我奉天子之命,来受你越王印,你本应到城外恭迎天使,可你不知天高地厚,以主薄客,若是天子知道,必先刨你祖坟,灭你三族六亲。然后派一大将率军十万,兵临城下。到时,无须汉军动手,越人自会杀你归汉。

陆贾一席话,使赵佗如鲠在喉,如芒在背,慌忙起身谢罪。可他毕竟是南越的一把手,还是有些不服气。便问他和韩信,萧何,张良相比,谁更厉害,陆贾对此不置可否。赵佗得寸进尺,又拿自己和刘邦相提并论。陆贾忍无可忍,厉声说道:刘邦起兵沛县,讨暴秦,诛强楚,继三皇五帝之业,治万里之地,拥万民之心。南越最多不过是汉朝区区一个郡,你如何与刘邦相比较!

赵佗虽心里不服气,可他明白:南越根本不是汉朝的对手。识时务者为俊杰,最终,赵佗还是接受刘邦的加封。

赵佗是南越国奠基人,在位长达六十多年。他统治期间,对越人不压迫,不抢夺,采取民族平等政策,使五十万秦军始终与越人和谐相处。他又把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到南越,让这个蛮外之地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进步。被毛主席誉为开发岭南的第一干部。


洛水清风


赵佗作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反转加反转而且又漫长!先是成为了南越国的皇帝,之后又臣服汉朝,再次跟汉朝闹翻,最后又臣服汉朝……也是唯一一个从秦始皇时代活到了汉武帝时代的人!

赵佗为何会成为南越国的皇帝?

赵佗原本是秦朝的将领,秦始皇派赵佗平定岭南,先后两次担任副将,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将岭南地区划入秦朝版图,然而此时的秦朝在暴政的统治下早已经是风雨飘摇了,而之前奉命管辖番禹地区的任嚣病种去世,去世之前命令赵佗拥兵自立,抵挡中原人的入侵,公元前203年,赵佗便一举攻占了桂林郡和象郡,建立了南越国,第一个管辖香港地区的人,在赵佗的领导下,南越国疆域越来越大,最高峰竟然达到了46万平方公里。

那么赵佗为什么又被刘邦封王呢?

公元前195年,刘邦派使臣陆贾来劝说,双方谈好之后,赵佗选择向汉称臣,于是刘邦就封王赵佗,可是刘邦死后,吕雉想要攻下南越国,双方矛盾激化,赵佗恢复南岳皇帝的身份。吕雉去世后,汉文帝再次派陆贾去劝说,赵佗于是废除了自己的皇帝身份,再次向汉朝称臣。

毛主席评价赵佗为“南下干部第一人”,其实赵佗不但是军事家,还是一个明君,同样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