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為什麼說中國反擊用大豆剛剛打中美國的七寸?這三點你看完就懂

德國商業銀行和研究機構AgResource都指出,南美洲農作物處在豐收期,每年4月起我國進口自南美的大豆量都會主宰貨源。就算我國終究不能徹底逃避美國大豆,但未來至少5、6個月能夠徹底從巴西進口。因而,我國當時可在發送震懾信號的一起,短期內不必承受大豆供應不足的結果。我國政府還能夠動用國家戰略儲藏彌補供應。儘管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亞洲主管Paul Burke表明,很少有人知道我國大豆戰略儲藏的詳細規劃,加工商也更偏好新鮮的進口農作物,但若我國真想要“以眼還眼”地報復,將贏得六個月的窗口期進行反擊,象徵意義也最大。《華爾街日報》以為,我國的經濟狀況也合適處理與美交易膠葛。當時正值全球糧食豐收、我國豬肉供應添加,農業改革令我國的CPI和食品價格通脹壓力不大,人民幣增值也有助壓低進口價格。我國名義物價漲幅約80%來自住房、醫療、教育和文娛等服務業,短期能敷衍通脹上漲。

為什麼說中國反擊用大豆剛剛打中美國的七寸?這三點你看完就懂

其次,從政治戰術的視點看,我國短期內也想打“大豆戰”,初級目標是經過沖擊農業州票倉,來協助扭轉美國國會中期推舉的戰況,終極目標自然是衝擊特朗普的連任能力。彭博社指出,美國農業部本就估計本年美國農場的贏利會深跌,淨收入可能跌至2006年以來最低。因為上一年和本年巴西迎來大豆大豐收,產值估計創歷史前兩高,作為美國出口的首要競賽對手,南美洲令全球大豆價格堅持低位,約為2012年峰值時的一半。美國大豆協會總裁海斯多夫(John Heisdorffer)咬牙切齒地表明,早就跟白宮和國會說過,我國一旦關稅衝擊大豆,將給美國農人帶來“消滅級的丟失”,每年至少丟失價值17億美元。美國農場主本就負債率很高。假如我國的需求回落令價格進一步跌落,美國農人或面對抵押物的丟失。

為什麼說中國反擊用大豆剛剛打中美國的七寸?這三點你看完就懂

實際上,美國農業部本年下調了對全球大豆栽培面積的預期,代表美國大豆出口存在相對優勢,美豆價格本年以來(算入最近跌落調整)累漲了5.6%,美國農人也在35年以來初次預期栽培大豆的面積超越玉米。一旦我國衝擊大豆,短期內(幾周後播種)美國農人來不及調整栽培面積。彭博商業週刊撰文稱,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特朗普拿下了10個大豆栽培面積最大州中的8個,其間的許多州在本年面對最激烈的參議院和州長推舉競賽。不但伊利諾伊、威斯康辛、印第安納、俄亥俄、愛荷華、密歇根等搖晃州的共和黨提名人民調垂危,共和黨在內布拉斯加和密西西比州等“鐵票倉”也支持率堪憂。

為什麼說中國反擊用大豆剛剛打中美國的七寸?這三點你看完就懂

無黨派智庫Cook Political Report以為,我國關稅可能攪擾共和黨贏得中期推舉的成功。農業社區是很有力的選民,假如他們以為特朗普引燃了交易戰,應由共和黨承當責任,可能快速改變選情。而從現在到11月,果然還差六個月左右的時刻,正好符合我國“大豆牌”的脫美窗口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