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么时候资本能从房产流入到实业领域?

leslie_cheung


现在资本要想流向实业领域很难,大家都看到,这些年房地产兴起,其他实业领域的投资风险很大,弄不好是辛苦一整年,又没赚到几个钱。所以,有时候银行向企业放款,而企业可能不务正业,跑去投资房地产了,更有一些情况,上市公司再融资,结果还是没用到正道上,都流向房地产领域。那么如何能让资本从新回到实业领域呢?

首先,从国家层面上讲,要宣扬并且真正做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通过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收紧,甚至于规定买房者五年内限售,这样能够扭转投机炒房者的预期,先隐住高房价,再逐步把房价给降下来。不要给人一种房地产每次调控,每次空调过后,房价就有报复性反弹,这样炒机者会越来越多,而真正投资实业的由于风险过大,也不敢动用大量资金去创新、去创业。

再者,提高房地产持有环节的税收,同时降低创业者或者中小微企业的税负。试想一边是囤积房产者不需纳税,而辛苦工作甚至于笔耕的人,却要承担重税费,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通过税收方面来调节,并且给创业和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以扶持其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最后,贷款和利率要向实业领域倾斜,房地产领域也可以有贷款,但是虚拟经济的利率一定要提升,要加重购房者的成本,降低杠杆率,要让投机者明白房地产赚钱效应受到根本遏制,会逐步回归居住属性,如果购房者利率成本大幅上升,实业领域又能获得银行贷款的源源不断支持,大家都转会向实业领域。

总之,政府部门先要给出一个强烈信号,房地产是要用来住的,不是炒的,并且严格执行调控政策。这样在稳房价的同时,也可以打击投机炒作。另外,通过税收来增加囤积房产者的负担,让其受到压制,而必须要减轻实体经济或者创业的税费负担,并且创造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当然,我们还可以调节贷款,向实体经济倾斜,严禁贷款流向房地产市场,不给房地产市场过高的杠杆率,这样房价就会稳中有跌,而投资实业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不执著财经


资本过量流入房地产市场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因为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

1)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差;

2)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容量太大;

3)房地产的繁荣对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没有太大作用;

所以,大家都一直强调,要把资本流入到实体领域,但是对于为什么可能还会有些疑惑:当然,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动了钢铁、建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迎合了城镇化的总趋势,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凡事都得有度,随着城镇化速度的降低,房地产市场也需要降温;

房地产属于人的基本需求领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能成本经济发展的动力;这种前后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当人们的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均财富增长,人的住房条件改善;而不是改善住房条件增长来带动人均财富增长,这样的增加无法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不以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基础的财富增长都是空中楼阁,是无法长久的。

而现在的情况是什么?

一个工薪阶层需要将其收入的50%以上用来进行住房消费;

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进而提高人均劳动生产力,进而提高人均财富。我们应该注重把大饼做大,而不是在原来的大饼中进行大规模重新划分;所以,把资本引入到实业是迟早要做的事情;

如何做呢?

根本在于降低房地产投资的利润率;

1)抑制投机;

2)增加持有成本;

3)增加供应;

4)政策倾斜(针对实体行业的政策优惠,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限制);


以股易金


尽管这是一个谁都知道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在一直努力改变,争取有所改善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首先,实体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好,盈利能力很差,甚至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让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难度是相当大的。

其二,即便房地产领域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但是,与实体经济相比,利润水平仍远高于实体企业,资金仍然很难向实体经济领域转移。而且,房地产大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要高于实体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转移。

第三,实体企业自身存在的财务基础工作不完善,抵押物不充分等,也使得金融机构不太愿意给实体企业提供支持。特别是中小企业,更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第四,在监管和考核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机制,特别是几次定向降准和降息,也没有能够让金融机构给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以支持。

这也意味着,要想让资金从房地产向实体经济转移,还需要在政策、环境、机制等方面有更多的举措,要对实体经济以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使其早日摆脱困境,形成良性循环。


谭浩俊


这个问题,现在想要改变,还是很难的。可以说在不少的地方,房地产的的确确已经绑架了当地的经济。

就当下的经济情况来看,房地产不能继续膨胀了。

有两点很重要,一方面是金融不能再把主要的贷款流向房地产,必须缩减贷款流向房地产的规模。

另一方面就是要取消房地产的预售制度。不能让房产商既拿着百姓的钱来玩地产,又大赚特赚百姓的钱。

为什么不能膨胀,一方面是会让很多资金流向房地产,包括庞大的炒房等社会资金。另一方面是会抬高实体经济的房产等各种成本。

前不久回到一个县城,发现有家做了多年的巨大家电企业,竟然也去做房地产了。

当下要实现从房产向实业领域的转变,还面临比较多的困难与阻碍。

一方面是不少地方的经济产业比较脆弱,如果没有了房地产,还真的没有很好的经济来源。

另一方面是房地产领域所涉及到的一些产业链条和利益群体,肯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比投资房产更好的项目。这就导致一些社会资金仍然涌入房地产。

要想真正实现资金从房地产流向实业领域,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二是大大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因为广大的中小企业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创业潜力。三是如何让辛勤劳动,创新劳动,创造劳动成为财富的主体?四是解决老实人不吃亏的问题。五是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碧翰烽


资本是逐利的,在中国赚钱很容易,赚钱又很难。容易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年收益率可能比巴菲特的平均投资收益还要高,根本就是很简单粗暴,包赚不赔,不用太多技巧有钱就可以投资获取高额回报。很难是因为现在工资和收入,基本上都被房地产洗劫了,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做生意很难很难。试想月收入6K,4K用来还贷款,还有1K用来教育以及话费等基本支出,这个人虽然资产过百万,但其实是个穷人,现在还在计算恩格尔系数,表面看来吃饭占据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了,吃饭剩下的代表自由支付能力,其实根据国情应该用另一个算法,除去房贷还有家庭教育的固定支出还有多少钱可以吃饭?

住宅本身没有任何商业价值但是为何被炒上天?说不好听的,本地政府的纵容与不良媒体的炒作有关,为何房价一直涨,可能是因为饥饿营销太成功了。很多人口流入城市学位房极度缺乏,学校资源这么紧缺为何不多建学校呢?多建学校满足人民受教育的需求,难道不是当局者应该做的么?为何又围着学校不断建房子卖房子,唯有买房才能收到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最近这几年完全变味了。国家倡导的租房制度固然本意是好的,但是很快就变成了开发商回笼资金的工具,网报某科租房十年180W,可以贷款。试问,这种租房制度是鼓励大家买房呢还是变相炒做房产价值?而真正实现商业价值的商业地产呢被电商打压非常严重,又没有附加值的学位以及落户政策,仅仅靠收租越来越难,价值严重缩水。想想咱们的敌人特朗普在限制亚马逊发展或者垄断,这个做法绝对不是普通政客能够体会到的,恰恰是一个商人对国家经济的精准判断。

如何让实业振兴?这其实是一个死局,纵容妖孽横行,那么死局永远解不开。不信你去街头采访一下十个人,问问他,给你50W你会干嘛?九个人会回答买房,另外一个可能会买车。这难道不危险么?


关公大战秦叔宝


商人都想以最低成本赚最多的钱。

所以,只有当实业赚的钱不比房地产赚的钱少时,资本自然而然的就会流向实业。

资本是逐利的,共享概念一出,钱全部都在追这些公司,内地这十年,资本都很喜欢追逐概念,股市就炒概念。

当然,也是因为这10年的发展,让人发现,原来你做10年的实业赚的钱都比不上北上广深投资两套房赚的多。

所以这是社会风气形成的。想想,研发人员年薪30万,可一个九流明星的出场费一次也是30万,你还指望有多少人进入研发?

香港为什么很多人想做医生?因为工资高社会地位也高,于是很多状元都选择当医生,令香港的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隨風HK


这个问题怪怪的,房产就是实业,还是大实业,房市旺盛,说明经济一片大好,许多人从低矮的民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过上十分方便的城市生活。反过来如果房市暗淡,she会就出现问题了,失业增加,收入缩水,犯罪率上升。房市旺盛是好事,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极端化,什么泡沫了崩盘了等等怪论连篇,自己吓自己还搞的人心惶惶,别扯的太远,有钱了买个新房享受一番本是很惬意的事,没必要把事情复杂化!


故乡随思


和我说说那个国家房子便宜?房子贵是因为国民收入提高了,很多人说什么工资不涨,你看看现在的电影,前几年一部好的电影票房才一两亿,现在一部烂片子都一两亿票房,高的几十亿。。谁买的票!。中国有人才吗?我的答案是有,多数都去了国外了,然后有点本事的在国外学了点皮毛,回国就成立个公司,做些不先进也不落后的东西,但价格便宜,这公司就火了,又是上市又是圈钱的。。反而没本事那些人在谷歌微软这些公司搞科研,过着美国那种中产的生活,这些人想过回来吗?年轻时都想过,回来干嘛,给那些技术落后的打工吗?。。在我看来这是国家的事,国家不相信大学生,例如我研究了一个技术,需要科研经费,我能拿到吗?国家现在的科研经费分配到院校,再从院校到可以团队,一层层的,真用做科研的很少了。。


日照市房产置业顾问


在资本眼里房地产、实业、科研都是只是一个项目,资本的特性就是追求周期短流动性好低风险高回报,说直白一点就是赚的又快又多还没风险,中国国情下的房地产恰恰符合这一特点,高科技研发及实体企业在研发周期、变现能力、投资风险、回报率等等方面都比不过房地产,水流去洼地并不奇怪。只要实体企业、高科企业变成洼地,资本自会蜂蛹而入,这,就要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了。至于房地产带动了多少产业、科技研发能带动多少产业,那是社会的需求在带动。


起飞的汉子


等着吧,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还没有太大的大起大落,还没有经历那种经济萧条,本来在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我们可以有一个调整的机会,结果被错过了,现在房地产敢动吗?不敢动!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现在投资基本上都是政府投资,消费都消费到房子上了,出口被卡住脖子了,

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就像吸了毒品一样,缺少了经济本身的造血能力和活力!

现在谁都知道,实业领域不景气,投资就是亏钱,所以只能投资房地产,到处都是炒房的,

所以现在房地产里的钱流不到实业领域,等经济危机来了,再过去了才会真正的做务实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