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隋炀帝杨广是不是一位浑噩的帝王?

爱我所爱141846575


不是,虽然隋炀帝在位期间耗尽民力,导致民不聊生。但他毕生有两大功绩,对后世影响深远,可谓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1、开凿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并非某些史书野史上说的那样,是为了到扬州游玩。事实上,杨广此举一来是为了增强南北的连系,巩固帝国的统一;二来是为了通过航运,从江南向北方输送钱粮,支持其对高句丽的战争。


虽然运河的开凿最终激化了内部矛盾,激起民变。但运河开通后,对后世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随着运河的开通,南北航运开始繁荣起来,南方的粮食和货物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北方。沿河两岸开始涌现大量的商业城镇,为后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运河的漕运让中原王朝拥有了在北京建都的经济基础。通过漕运,粮食和税赋得以大量输送至北京,让元明清三代得以以北京为统治中心。而京杭大运河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作用,而且运河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2、改革科举;

科举制度虽然是隋文帝首创,但真正将之完善和确立下来的,确实隋炀帝。杨广是位自负的君王,但同时也是为文韬武略的君王,因此他很重视文化的发展,也重视文官的选拔。


他即位的第二年就改革科举,开设进士科。这项改革使得科举制度得以正式确立下来,为日后历代的文臣制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些历史要读


公元604年,隋文帝驾崩,杨广假传圣旨,立自己为新皇,杀死自己的哥哥杨勇,将弟弟杨秀贬为庶民。从此,隋炀帝时代开始了。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权谋,他在朝中成功建立了威望。


如果说杀兄篡改圣旨是一种不齿的行为,那么李世民也做过类似的事,历史上但凡是功成名就的主,哪一个不是心够黑,脸够厚?如果说隋炀帝于百姓而言是狂暴之君,那么秦始皇为何会千古留名,其粗暴的一面却似乎可以被忽略呢。

杨广在位期间,征突厥,平契丹,创科举,开大运河,打高句丽,封日本贡,开疆拓土,万国来朝,被称为“圣人可汗”。如此一个皇帝,单看这赫赫功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了。



但是,辩证来看,隋炀帝改革创新,发展建设的步伐迈的实在太大了一点,百姓直接受不了了。所以,他才会被后人抓住这个把柄,演绎成一个十恶不赦,好大喜功的暴君。但是,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作为一个失败者,他死后便并没了任何发言权。


历史密探


隋炀帝杨广如果能稍微减轻一下人民的负担,他很有机会成为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

先说杨广的个人素质,他本人很有才情,中学时老师讲过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我很喜欢那句“潮水带星来”,颇有意境。

杨广继位之前,率兵灭掉南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动乱。当然,这个功绩主要是建立在北周强大的基础上,杨坚把这么大的功绩送给儿子,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杨广继位后,开启了疯狂刷怪模式,三征高句丽,亲征吐谷浑,征流求,攻占城,征契丹,大宴突厥,亲自率军重启丝绸之路,在甘肃张掖宴请西域27国国君。我要强调一点,他一共才在位14年。

杨广是个爱旅游的帝王,几乎年年出巡,年年都是劳民伤财,骄奢淫逸浪费严重,肆意征召人民为他建行宫。加上修建东都洛阳和开通京杭大运河,他在位时期人民真是苦不堪言,国家机器还是出故障了,在他在位的第七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我山东(章丘)爆发,不过被他迅速剿灭,然而,他剿灭一批,又有新的一批,著名的瓦岗寨,还有窦建德(窦建德最著名的虎牢之战,十几万大军被李世民三千兵击败 ),最终天下大乱,政权被颠覆,自己也被杀。

国家好比一台电脑,要注意它的功率和负荷,杨广既想用这台电脑做一些大型工作,完成不朽功勋,又想玩各种大功率有刺激的游戏,再好的机器,再软弱可欺的人民,也难以承受他的过度征召,超负荷运行。不过,他也曾成功的升级了机器,他改革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外交上的朝贡体制,都有深远影响。这些和国家机器的功率,并无太大关系,人民依然辛苦疲累生不如死。升级了CPU,升级了显卡,却不理会出故障的散热器。


地图看历史


隋炀帝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帝王,可谓是毁誉参半。但不能说他是一个混噩帝王。



隋炀帝在位十余年,修大运河、营建东都、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这些浩大的国家工程和耗费巨大的军事行动,最终耗尽了隋朝的国力,激化了国内矛盾,致使民变频起,天下大乱。这是隋朝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成由勤俭破由奢”,让后世史书将隋炀帝定以为昏君,甚至暴君。



但其实,隋炀帝在位期间的很多功绩却被忽视了。不得不说的就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这条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水利工程,虽然耗费巨大,却对中国后世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可谓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大运河不仅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它的开凿还极大的推动了中原王朝对华北大地的发展和经营。得益于大运河,南方的货物和粮食得以通过水运直接送往北京,使华北的发展得以维持。航运的发展使得运河沿线的商贸开始繁荣起来,众多商业城镇开始涌现,这为唐朝的经济繁荣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而且,可以说后世元明清三代之所以能以北京为都,这运河强大的漕运能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时至今天,京杭大运河仍旧发挥着自己的航运作用。

此外,隋炀帝期间增设进士科,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科举制度。这一项成就对后世历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隋炀帝在内政改革、文化等领域都作出了相关的贡献。为唐朝的官制和文化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创联广州


杨广不仅不浑浑噩噩,而且精明过人,能文能武,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先生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说,杨广“天赋甚高,文笔华美,胸襟抱负不凡,也带有创造性格。” 《隋书·经籍志》著录的《炀帝集》有55卷,《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他亲征辽东做《拟饮马长城窟行》 “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王者之气十足,“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乃为名篇。

所谓杀父篡位,淫乱母妃,查无实证,都是小说家的发明。反倒是唐太宗杀兄屠弟逼父篡位,唐高宗娶爸爸的小老婆武媚娘立为皇后,史有明载。和唐太宗父子相比,杨广那些绯闻简直不值一提。

杨广是隋朝二平南陈,一灭北齐的军事统帅,在隋朝建立的过程中,军功当属第一。杨广修建东都洛阳,开运河、巡西域、创科举、伐吐谷浑,征高句丽,几十年兢兢业业,做了许多皇帝几百年都做不完的事情。

杨广之过,过不在宏图大志,而在于实现宏图大志的能力。即使穷尽当时隋朝的国力民力,也做不完杨广对于国家的宏大规划,让当时的人民困苦不堪,导致民怨四起。


董狐笔


在我看来隋炀帝的失败只是败在使用民力不当,和秦始皇犯了同样的错误,但他也和秦始皇一样,并不是昏君,皮日休写过一首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在他看来如果隋炀帝修大运河不是为了游玩,那他的这项功绩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当他修好大运河,连接南北交通,繁荣经济文化,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那么他当初修运河的初衷还有那么重要吗?他修运河的初衷是什么暂且不论,可他造成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条河千余年来,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炀帝的失败是在使用民力不当,他在同一时间段做了太多的事情,使得百姓不堪重负,可是那不代表他做的那些事情就都是错的,个人意见 创建于2018.3.20编辑


7随意7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这个软件,从历史的脚步来说,隋炀帝也是一位对中华有贡献的人,首先他开通了大运河,促进了发展,又发展了科举制度,可是在我们以往的电影,电视剧,都没有说这,也只是说了,他如何残忍的杀父,杀兄,,怎样的荒淫无道,民不聊生,以至于隋朝的灭亡,也算是有功有过,,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了唐王朝的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