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可否用大量廉价无人机对航母发动饱和攻击?

用户7363392879422


图注:伊朗展示其自主设计制造的无人机“雷霆-85”,做工十分粗糙。

这个主意已经有人想出来了,伊朗在2013年公开展示了一款称为“雷霆”-85的无人机,伊朗宣称,这款无人机用途类似于日本二战时的“神风”攻击机,该无人机是由无人侦察机改装的,重约200千克,翼展达5.3米,它本身不具备投放弹药的能力,只能携带炸药直接撞向目标,发动自杀式攻击。伊朗还自豪地宣称它是“航母杀手”。

这种想法其实还是颇有创意的,在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利用大量无人机对美军发动自杀式攻击,确实能给美军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在实战中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不好说。

图注:二战后期日本采用自杀式“神风”攻击,曾经给美军造成很大的伤害

首先,这些自杀式无人机做工非常粗糙,炸药摄像头什么的都是直接用胶带贴在上面的,在战场上能够有效捕捉动态目标值得怀疑,很可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而且肯定不具有抗干扰能力,美国只需要进行一定的电磁干扰,就能让它们偏离航行。

另外,美军的防空系统可不是吃素的,这种无人机的速度很低,可能只有100多公里/小时,对付这样的目标,都不用防空导弹出马,密集阵一阵乱射,都能给干下来。而且这种无人机航程肯定不大,需要抵近发射,关键是发射平台怎么样接近美军航母而不被发现,则可是一个大问题。

图注:在今天的作战环境下,采用小型无人机进行自杀攻击很容易被对方近程防空系统摧毁,图为美国“密集阵”近防系统

除了伊朗,朝鲜也提出了相关方案,将靶机改造成自杀式无人机。朝鲜的靶机是从叙利亚引进的,身长5.5米,机翼长3米,搭载喷气发动机,飞行时速达925公里,可对250公里以内的目标实施自杀攻击。还个方案看起来可行性比较低,靶机速度高,航程远,不容易被拦截,但关键是靶机造价也不便宜,怎么样大量出动发动自杀攻击,让人想不明白。


兵工科技


打航母战斗群,一定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并不一定廉价的武器就没用。航母作为一种战斗平台,其最具威胁的武器就是舰载机,只要让舰载机不能起飞,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会下降很多,甚至就拥有了致命的缺陷。现代战机,动辄几千万上亿的造价,但遇到飞鸟,仍然非常脆弱,只要能研制出一种具备长时间滞空能力,能随风缓慢降落的坚硬的小型物质,就能利用降落缓慢的特点封锁航母上空的飞行空域,用导弹撒布、飞机撒布(高空顺风)、火箭撒布等,舰载机一旦飞行,发动机吸入即造成故障,这等于废掉了航母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哪怕只能持续半小时,也是极佳的攻击窗口,这种东西由于不需要动力,不需要攻击能力,不需要防御能力,只要足够坚固、足够小、有足够的滞空能力即可,所以成本会非常低廉,极易大批量制造,而且撒布密度不需要很大,几十万个就能轻易的封锁十几平方公里的面积,反复分层撒布,花费几十亿亿给攻击编队创造一个半小时的攻击窗口,我想这样的买卖一点都不会亏


不一定不平才鸣


理论上是当然完全没可能的。

饱和攻击?什么才算饱和攻击呢?

一次性出动一千架?一万架无人机?

先不说你一次性出动一万架无人机能不能做到(有人以为无人机很小,在篮球场上都能起飞,然而实际上,中国目前最先进的翼龙无人机起飞滑跑距离最少要800米,降落距离最少要600米)算了,一次性攻击,就不算他降落了,只算起飞,一万架,那得要多大的场地?

第二,还是以我国的翼龙无人机为代表。先贴无人机的数据给大家看看,对比一下我国鹰击3反舰导弹的数据:

你觉得以无人机这个数据,能摸到航母一根毛吗?2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说真的,航母完全不需要用导弹,直接战斗机升空拦截就行了。

而且美军炸毁一艘航母用时两个月,以无人机载重480千克计算,你需要多少架无人机撞上航母才能令航母失去作战能力?就算防空火力网漏了一两架让你摸到航母了,你觉得480kG炸药,有用吗?没有百八十架无人机,有啥用啊?

第三,举个例子,二战时候的日本神风特攻队,差不多就跟无人机撞航母一个性质吧。

神风特攻队的战绩是什么?

仅仅是击沉了一些商船或者小型舰艇,对于重型航母根本无可奈何,前期乘着美军不知道神风特攻,击中航母也只能摧毁航母上层建筑,根本无法形成重创。以二战时候的航母保护技术而言,神风特攻尚且无法突破美军防御,这几十年发展下来,你个小无人机还能突破航母战斗群的护航半径?


情僧苏曼殊


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才,应该赶紧送到伊朗去。可以领到100吨黄金的大奖牌。廉价无人飞过去,就是给航母送人头的。什么攻击的作用都起不到。只有军事实力很弱的国家,比如朝鲜和伊朗,才会想到这么不靠谱的法子。这跟用大刀对抗坦克一个道理。



首先廉价无人机威力有限。

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廉价无人机,要么是大疆四旋翼无人机。要么就是手抛式无人机。一架无人机,撑死也就带一两千克的炸药。飞过去就算是砸中了就是挠痒痒。对航母这样的大目标,你扔一千架炸上去都未必会有效。



其次,廉价无人机航程很短。够不着航母。

而且这种无人机航程非常短。5到20公里的距离,实在不知道能做什么用。没有一艘航母会停在岸边,等你的无人机去打,你的廉价无人机打算从哪起飞呢?



第三,廉价无人机根本没有突防能力。

且不说航母本身都有很多战斗机执行防空任务。而且航母编队里边还有一大票驱逐舰和护卫舰。他们的大炮小炮,全都是雷达和光电瞄准自动化射击。打这种飞得跟蚊子一样慢的无人机,简直是十拿九准。

打航母是个非常困难的活。指望低技术兵器大显神威。就像是鸦片战争中指望大家用大刀长矛去对抗英军的洋枪火炮一样。想要打航母,必须老老实实发展高科技,美国倒是给指了一条明路。X-47B可能是目前打航母最有效的文无人机。


厉兵


这肯定是在开玩笑,恩开玩笑。

这事绝对不靠谱

首先应该知道:攻击式无人机都不廉价的,然后是航母也不会停着挨打吧?图上这种无人机估计也就是玩具啊,还打航母?开玩笑嘛。

大家肯定是看《红海行动》被带入情节了。

对航母编队中的航母进行饱和攻击,根据其编队的防御性能来说,对海导弹都至少要400以上,拿无人机的携带量来说,那是什么型号的啊?

类似捕食者型的无人机每架也不低于百万,甚至比导弹更贵。

但看作战效力上:
我们来看当时伊拉克战争时打击的六艘航母编队的位置:

“艾森豪威尔”号和“肯 尼迪”号航母编队在红海,;

“萨拉托加”号、“美国” 号和“罗斯福”号航母编队在 地中海;

“独立”号航母编队在阿 曼湾; “中途岛”号航母编队在 波斯湾。

首先你要飞过去,然后才能打击,对吧。

你瞅瞅这距离,你的无人机能比导弹速度更快,精度更准?操作更简便?发挥效率高吗?

这样一批批飞过去

想达到这种效果


亦二三读书会


不能或者说可行性很低,成功性更是微乎其微。首先我们要明白这种做法的战术思想本质是,企图依靠数量上的优势,来压垮防线(虽然根本不可能)或撕开防线缺口,可以说现代版的“人海战术”。

(苏军的坦克集群纵深突击战术)

但“人海战术”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因素:我方的掩护,我方的数量,敌方发现并攻击我方的距离,敌方的火力密度。二战苏军对德军采取的以T34为主力的装甲“人海”战术的成功就在于这四点:苏军强大的炮火支援,苏军装甲坦克部队的庞大数量,苏军巧妙的伪装战术以及德军虽然精悍但稀少的反坦克力量。

反过来看大集群无人机进攻战术,掩护有吗?看看当代那些坚持或曾坚持该战术的国家,现在的朝鲜,伊朗,九十年代的中国。其本身就将无人机用于自杀性攻击意图中,为之提供的掩护是微乎其微的,顶多只是电子反干扰。

(停留在纸面上的无人机集群作战想象图)

那么数量呢?现代无人机,能达到在航母防区外发动进攻的技术水准的是不少,只是都并不廉价,而要是再高级点,配点抗干扰设备,或是点亮高速突防的科技点,那恐怕更贵了,还不如学兔子搞搞提高弹道导弹的火控精度。

(无人机集群技术存在可能,但价格一定不菲)

敌方发现和反应距离呢?这就让人很悲伤了,以美航母战斗群为例,先不谈E-2C预警机的侦察,单是航母身旁的驱逐舰,护卫舰上的宙斯盾系统,就可以在350公里外察觉到无人机集群这样的大目标了。如此大的距离,和目前无人机并不出众的速度,航母战斗群拥有充足的时间应对。(电子伪装什么的,搞这种战术的国家是肯定不具备的)

(美航母战斗群的侦察急先锋——E-2C预警机)

最后火力密度,不谈航母战斗群的综合防空能力和电子干扰的软拦截,美福特号航母本身两门MK15六管速射炮就已经可以解决侥幸突破防圈的“小家伙”了。

最后,军情君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希望亲们点波关注,以方便给大家普及更多军武知识!谢谢!


区域拒止


早期的无人机只能侦查,较先进的无人机已经可以携带武器进行遥控战斗,甚至自行发动攻击。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战术,就是使用大量廉价的无人机组成集群,一起攻击高价值目标:比如航母战斗群。这个战术的效果是给航母两个选择:攻击和不攻击,但无论选哪个,最后航母都会死。

这种技术现在叫做无人机蜂群,意思就是大批无人机依靠计算机和无线电互相连接,发现目标后一拥而上攻击目标。很多人不看好用这种技术攻击航母,因为能使用弹药的无人机太贵,而且带的弹药威力太小,威胁不了航母,机群最后只能被当靶子一样打掉。但是何不换个思路?既然带弹太贵,那就不要带弹;既然会被击落,那就让它击落。

这个战术是这样的:大量只携带电子干扰设备和角反射器的的廉价无人机组成集群扑向航母,故意让舰队发现并用导弹还攻击。这就会让舰队陷入两难境地:如果继续攻击,导弹最终会耗尽,效果等同于防空能力被毁;如果不攻击,大批无人机在舰队上空盘旋,携带的干扰器会极大影响舰队的雷达和通讯设备,即使能克服干扰,雷达也会被巨大的目标数量“迷住眼”,效果等于雷达失灵。在集群无人机动力耗尽坠海前,反舰导弹发动攻击,这样无论舰队如何选择,结果都是被摧毁。

这个战术能成功是因为一个事实:舰队能携带的导弹数量是有限的。一个标准战斗群里有两艘提康德罗加巡洋舰、四艘阿利伯克驱逐舰、一艘航母和补给舰以及几艘潜艇。给它加强一下,让它有四艘提康德罗加和六艘阿利伯克吧。一艘提康德罗加有128个发射单元,除去阿斯洛克反潜弹和战斧,算它90个单元装防空导弹(这已经很多了,提康德罗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当战斧攻击舰)。阿利伯克有96单元,去掉其他的算它有80枚导弹。这样十艘船加一起也只有840枚对空导弹,加上海拉姆也只有900多枚。

而为了保障摧毁率,一般对一个目标要发射两枚导弹,因此整个舰队最多只能击落就450多个无人机。算上舰载机和近防炮,撑死最多击落600个无人机(近防炮最多射击三到五秒,击落一两个目标就得重新花十分钟装填,红海行动里是开了挂)。因此如果一次部署一千架无人机,就能可靠摧毁舰队的防空能力,逼迫舰队撤退。如果它不退,那就趁无人机干扰肆虐时用反舰导弹击沉它。


楠竹一


使用廉价无人机攻击航母,看似很美好,却是不可能做的到的事情。廉价无人机的优点在于便宜,缺点则是功能不全,尤其是续航能力差。然而现在各国军队装备的廉价无人机的数量反到增加了。以色列军队就采购一批来自中国的大疆公司生产的民用无人机。对于前线作战部队,执行几十公里以内普通级别的侦察任务,使用廉价的无人机完全足够了。而且中国大疆公司生产的无人机质量可是杠杠的,深受它国的喜爱和好评。

使用廉价无人机对航母发动饱和攻击,要考虑到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无人机的航程,第二个问题是无人机的载弹量。军用无人机都比较昂贵,要想使用廉价的无人机只能购买民用无人机。无人机越便宜,相应的飞行距离也越短。廉价无人机研制的目的也是为了拍摄,而不是其它方面的需求。如果要想廉价无人机实现载弹,那肯定要进行改装。导弹是不可能装的上去,那只能带点炸药或者炸弹上天了。

现役航母一般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航母在造船厂进行维护,第二种状态是停靠在港口进行补给,第三种状态是远赴大洋执行任务。航母是国之重器,也是拥有航母的国家的核心机密武器,对其保护也是极其的严密。如果袭击者想使用廉价无人机发动饱和进攻,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便是无人机的航程了。那么袭击者只能攻击正在进行维护的航母和停留在港口的航母。廉价无人机短时间内飞个几千米还是能够做的到。

在造船厂和海军港口附近,一般来说都是禁止无人机飞行的场所。如果想进行无人机拍摄,必须提前向有关部门进行书面申请。虽然这些地方基本没有防空武器进行守卫,但肯定也是有预防不明无人机闯入的还击的方式,比如电磁干扰技术。前段时间美国海军航母访问香港地区,航母停靠在港口的同时对外释放了电磁干扰,以防突发情况的发生和避免航母电子信号被窃取。廉价无人机抗电磁干扰能力差,被电磁干扰影响即可失去攻击能力。所以要想攻击航母,还得依靠大型的反舰导弹。


兵说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干

自无人机被用于军事用途以来,因为其造价相对低、滞空时间长、可以有效避免人员损失的优点被军事大国乃至一般国家所青睐。并且随着通信、计算机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无人机性能进一步提升,可以执行的任务越来越多,大有与有人战机并驾齐驱甚至取而代之的趋势。

目前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发展非常迅猛,发展了多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无人机。“翼龙”、“彩虹”系列无人机成为国际军贸市场上的明星产品。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反航母作战需求最强烈的国家,因此有人设想用大量廉价无人机对航母发动饱和攻击,可以取得很高的效费比。

网上流传的在中国弹射器实验基地出现了无人机的照片,从尺寸对比来判断的话很像成飞的“云影”无人机。

但是,用廉价无人机来饱和攻击航母的设想目前不成立,因为如果无人机要具备打击航母的性能,就不再会“廉价”。目前无人机相比有人战机相对廉价,很大原因是因为性能上的阉割,这种性能既包括平台的机械性能,也包括航电性能。比如现在美国、中国普遍使用的查打一体无人机“捕食者”、“翼龙”等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为4吨左右,最大载弹量1吨,而且只装备光电侦查系统,没有装备搜索、火控雷达。

航展上“翼龙2”挂载展示。由此可见,翼龙2这样级别的无人机虽然已经是最大的查打一体无人机,但是还是以挂载小型空地弹药用于低烈度任务为主。如果想有效打击航母,必须挂载500公斤级以上的弹药。而且翼龙2没有雷达,必须在体系中其它侦查力量的支持下才能找到并攻击航母。虽然剩下了飞机的前,其它反航母必不可少的搜索、监视、跟踪系统的钱一点也没省下。如果要想让无人机具备2吨级以上的挂载能力以及加装执行攻击航母必不可少的航电、火控设备后,那基本就得需要以下这个级别的无人机:

美国全球鹰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11吨,最大任务载荷超过2吨。近期美国与德国达成了4架全球鹰的采购协议,每架超过6亿美元!是F-35的3倍以上。

或者是这种:

美国海军的X-47B无人舰载战斗机。一旦跟隐形搭上边,估计也便宜不了哪儿去.笔者查了维基百科,美帝花了8.13亿美元造了两架原型机。而且美国海军在评估了该项目的前景后取消了该项目,认为无人机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战斗效能无法与有人战机相提并论。

而且目前无人机的性能只适合执行低烈度的侦查、监视和反游击队作战,一般都是在防空压力不大、甚至为零的情况下使用。即便如此,无人机的可靠性也非常差。无人机为了追求载荷航程和滞空性能,一般采用机动性很差的平直翼,容易被地面防空火力击毁或失速坠落。而且为了控制成本,基本没有电子对抗能力。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5万页的事故调查报告报道,自2001年9月11日至2013年年底,美国共有418架军用无人机坠毁,有67架和41架分别坠毁在阿富汗和伊拉克,47架在试飞和训练飞行中坠毁在美国国内。而美国《空军时报》报道称,美国空军在6年的反恐战争中已损失半数“掠食者”无人机。美国无人机一起最著名的损失莫过于一架RQ-170隐身无人机被伊朗用电子干扰的措施完整俘获的事故了。

被伊朗俘获的RQ-170隐身无人机可是高级货,能被伊朗全须全尾的俘获,说明无人机的生存性能真的很差。由于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还不足以支撑无人机自主作战(笔者觉得人工智能即便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也不能让武器自主作战,真的无法想象万一高度智能的武器有了自己的主意后会怎样呢?),无人机需要与千里之外的控制站进行通讯,这就给了敌人干扰乃至欺骗的机会。连伊朗这样的二把刀水平都能俘获美国先进无人机,换做是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更发达的东亚某国出手的话......

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无人作战平台无疑是未来军事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但是这需要人工智能、大容量战场信息网络等一系列技术作为支撑,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无人机只是整个系统的一小部分内容。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这种想法很好,也是可行的,很可能正是中国下一步军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的无人机技术目前处于世界的前列,国内大量成熟的民用、军用无人机产品都走上了市场,远销海外。

比如民用方面的大江无人机,性能十分优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安装、地形绘测、勘探等多个领域。到2015年该品牌无人机已经占据了全球约80%市场份额,2016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市值8年增长了1万倍。

同样在军工领域,中国的军用无人机也以优异的性能,低廉的价格深受外国政府的喜爱,在多次的军事航空展中,已经成为中国军工外销的拳头产品,屡屡签下大订单,已经有超过20多个国家购买了中国军用无人机以及配套武器装备。

军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下一代军事科技发展和军事战争的重要一环,这一点从美国花费大量精力发展无人战斗机技术,就可以看出来。

美国是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标杆和领头羊,到目前为止,凡是美国着重发展的军事技术,都是未来战争中会被大量应用的重要技术。

关于这一点,从美国7~80年代着重发展隐身战斗机技术,就可以看出来。美国F-117、F-22的优异表现,使得美国在军事装备领域已经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远远抛到了脑后。

所以既然美国正在着重研究无人机在军事战争中的应用,很显然预示着无人机在战争中的运用,很可能会是下一步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目标。那么中国发展无人机技术,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因此加大无人机技术在军事战争中的运用,很显然是非常有用的,而研究利用无人机对航母发动饱和式攻击的的这种战法,是军用无人机技术的一个着重点,自然有其实际的研究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