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淮海经济区还有发展前景和前途吗?

自律做到可大成


淮海经济区主要是指淮河流域城市,鲁南,苏北,皖北,河南东面。这些城市都是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相对较贫困,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仅仅是相对本省而言,对比全国不弱。



2010年5月7日8个市的负责人到徐州城下签订合作协议,标志这个经济区正式开始了,不再是概念。

从那时起网络上争议不断,成立淮海省,淮海经济圈,合并市区等说法不绝于耳,其根源就是这次的签订。

淮海经济区发展到今天总面积超过17.81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国10%,经济实力占全国8%。这一比例未来会越来越高。

淮海经济圈最大的优势就是同根同源同文化同方言,饮食习惯都差不多。淮河文化都有小麦,都吃煎饼。

火车跑的快,全靠火车头带,这一区域的核心城市就是徐州。徐州自古至今都是重要经济文化政治甚至军事重镇。


作为区域老大,核心城市的徐州有能力,也有责任带动淮海经济区小弟们向前跑。

江苏省直接给徐州一个政策便利,优先发展,可以优先调用资源。一句话只要想要,能给的都会给你。这需要徐州认真发掘和针对性讨论。

(图中徐州是重要枢纽,连云港是出海口)

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正式发文支持徐州,但是正在争取中,目前已确定的是徐州将成为铁路和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支持徐州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建设。

淮海要有一个新成立的徐州大学,这个是工科类大学。未来淮海区域学子们可以直接来这里上学,直接将科研转化为产业,带动和支持家乡发展。
不管怎么说,作为徐州小弟的宿迁是绝对的支持徐州发展的。

徐州影响力越大,对本区域的经济贡献力量也就越大,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越大。安徽这几年一直支持皖北铁路建设,规划了好几条通过苏北的铁路,一直积极支持皖北融入淮海区。河南也是支持商丘等城市向东发展。


未来淮海区域肯定会发展起来的,而且还不弱。很简单因为我们人好,勤奋踏实,努力向前,虽然兄弟们之间会自黑,但是我们不服气,开拓进取这一点就够了。这道路虽然有点艰辛,但是我们会坚持努力走下去,证明自己,建设自己的家乡。加油河南,加油苏北,加油皖北,加油鲁南,加油大淮海。


宿迁朝牌饼


明确的回答:淮海经济区是由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个省各自最落后的地区所组成的跨省经济区。单就目前中国的行政制度来看跨省经济区由于存在在行政政策以及制度上的壁垒,想要发展起来很难。

所以淮海经济区真正想要发展,必须打破现有的行政制度壁垒,才能真正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生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变:

1,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培养徐州,连云港,日照等城市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打造东陇海产业带,依靠近海优势,快速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

2,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签订相关协议,在关卡税收以及通讯交通等方面达成协议,这样有利于淮海经济区内部的商流物流成本降低,促进内部产业交流和消费水平提高。

3,应当合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大力承接一部分沿海地区的所溢出的产业转移。淮海经济区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居全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有很好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淮海经济区应该依托鲁南和苏北靠海的优势,实施外贸主体多元化、出口市场多元化、贸易方式多元化战略,加强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山东与江苏应该在扶持鲁南苏北沿海城市港口贸易发展方面大开政策绿灯进行扶持。


娇羞帝老师


所谓的淮海经济区一直是民间和一些研究机构的说法和研究对象,也是徐州一家之言和力主推荐的,目的是想以徐州为中心,形成一个新的经济联合体。目前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更没有具体的方案规划和实施。

民间称谓的淮海经济区,主要是指淮河流域一直到东海的这片区域,包括4省,河南省的商丘、开封、周口;安徽省的阜阳、亳州、淮南、淮北、宿州;山东省的枣庄、日照、临沂、济宁、荷泽;江苏省的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共17座城市。

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各省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这其中最强的当属于徐州市。虽然徐州在穷兄弟里面是最强的,但放在全国范围内来说,经济实力是比较弱的,比周边的郑州、济南、青岛、南京要弱不少。核心城市实力不够强大,就无法团结和吸附其它城市的向心力,反之,群内城市容易被分化走。

其二,这些城市分属4省,行政不统一,在总体规划和协调方面肯定会受到诸多障碍和不便,无法统一步调和齐心协力,那就谈不上协同发展。

其三,经济区规划有重合。淮海经济区与国家层面规划的中原经济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重合,中原经济区不但包括河南全省,还包括安徽的阜阳、亳州、淮南、淮北,和山东的菏泽、聊城,这些城市是郑州的辐射范围和经济腹地;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日照、临沂等地,这些地区是青岛的辐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淮海经济区不可能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综述,在东有青岛,北有济南,西有郑州,南有南京四面强敌包围的情况下,徐州突围的机会有限,当然,所谓的淮海经济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袁玉州


所有的城市和地区都在进步,淮海经济区自然也不例外,前途当然是有,但前景就要相对来说了。

由于淮海景区域几乎是有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经济最弱的区域所组成,所以必然不会是各自省内的发展重心区域那么出众,未来发展速度也就相对要慢一些。

江苏的重心在苏南,山东重心在胶东半岛,河南则以郑州、洛阳为核心,安徽则是着重打造合肥与南京之间的区域。

所以未来淮海经济区的前景更多还是要指望衔接区域各市之间抱团发展。如今城市群模式已经是必然的快速发展途径,只有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才能让价值最大化。淮海经济区地广人多,但主要问题在于人口流出比较严重。未来第一步如果能让人口回流,那就希望大增,毕竟人气回升意味着信心的提升,如此与才能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与四省各自中心区域竞争资源和人才。

从重要性来说,该区域衔接着国内第二、第三、第五经济大省,理论来说如果未来能够起到重要的串联作用。那么随着各省中心经济区向外逐步扩张,淮海经济区的发展格局将越发广阔,机会也越来越近。


城市发展报告


就目前的情况看,前景不是很明确,很乐观!首先,作为一个合作性的区域,没有核心城市,虽说徐州一直想做这个核心,但无论是行政级别还是经济实力,都不能让人心服口服,也起不到火车头的作用!长三角有上海,珠三角有广州深圳,徐州差的多!其次由于涉及到省份太多,如何去协调各方资源?各省之间的政策支持,国家的政策支持这些目前都不明确,靠城市间自我发现,自我协调,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果想要真正发展淮海经济区,设立淮海省是必须的,至少也要有一个总协调领导小组,而且负责人的级别和权限都要很大保证政令畅通,执行到位!然后各城市之间的资源整合互补,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优势产业,经济发展了,大家有钱赚有奔头,才能团结一致,互相配合!

作为一个徐州人,真心希望家乡能够快速发展,徐州人个个有钱赚,生活幸福美满!


不起名字最简单


1、淮河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5亿,地大、人多、贫穷。2、开封、周口的西半部属于郑州都市圈。莱芜、泰安、济宁属于济南都市圈,日照和临沂北半部属于青岛都市圈。3、信阳、驻马店和汉江流域的南阳襄阳十堰随州,受武汉、郑州都市圈双重幅射。4、剩余城市可分为三个次区域,一是以徐州连云港为核心的东淮海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的北半部,宿州、淮北,枣庄,临沂的南半部。二是以商丘毫州为核心的西淮海地区,包括商丘、毫州、荷泽、阜阳,开封、周口的东半部。三是以淮安、蚌埠为核心的淮河经济带,包括淮安、蚌埠、盐城、淮南各市及相邻各县。



关关201808


世态者的眼光从来都是顺藤摸瓜而已,大众吃瓜各说自家,没有跨时代性的意义,就好像商业界的马云,起初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会充满远见卓识的眼光正视过那个年代的马云,后来的发展都让人们纷纷而来的拍马屁跟风蹭热度,仅此而已,

手机界里的诺基亚和苹果的对垒也是如此,那时候的诺基亚粉丝从来都是不考虑苹果,万万没想到苹果会翻身成了手机界的大佬,当时代发展第二波,又有谁能够看好华为的这个国产品牌?现在我想各位都已经支持国产了,除了忠诚的果粉,爱国的基本上转向了国产品牌的阵营,早在2013年我看好了刚出来的华为麦芒B199这个麦芒系列的手机

我从入手华为麦芒2开始就一直看好华为,那时买的人很少,网上充满了黑华为的黑粉,就连我不是华为的粉丝,也被网友黑成了华为水军,那时候我用客观的态度说出我入手华为的原因,好多网友告诉我华为手机是垃圾,我还调侃地说,越垃圾的手机我就是喜欢用怎么了,各种网友用嘲笑般的嘴脸回复我,后来2015年我又换了一个荣耀6puls,后置双摄像头,我非常喜欢,感觉华为就是不一样,不模仿苹果好样,我要彻底地支持华为这个国家的品牌,所以那时开始我一直看好国产品牌华为

现在我看好淮安的发展,因为我相信淮安的发展,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推城市,时间会证明一切,因为淮安地理位置独特性强,中国唯一地处南北线上的水乡泽国城市,这就是我所相信的信仰,无论别人怎么说都不重要,重要的这就是一个人的特殊信仰所依靠的直觉感观

我相信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起来的话,淮海经济区也就不远了,因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也是跨区域跨省发展的,所以,淮河流域经济带的辐射下,淮海经济区可以借鉴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模式,时间成熟了淮海经济区的底蕴雄厚了,淮海经济区的发展不在话下,我依然相信我的远见之见

所以任何有发展潜力的基础前期是永远不会被普通人群所看好的,顺藤摸瓜的思路只是一个过渡的形式,是一种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自认为的现象,就像是当人人看好诺基亚一样,最后心寒了,才真正地转向苹果的怀抱,现在又转向了华为的怀抱,商业上,大众放弃了实体店转向了电商的怀抱,地方发展也是如此,所以现在不再看中传统,反而更能接受新事物,比创造创新以及充满远见而期待未来那样,人人渴望成为新兴人类而努力奋斗,2019年郑重其事走过去了,就不能用2019的眼光看2020的世界,这里面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与未知因素,没有人会说传统铁路比高铁牛逼,因为高铁的优势可以完全取代了传统铁路

谁说中国人造不了航母,现在已经是航母的双时代,你可以看看当时牛逼的寻呼机或者BB机,现在连影子都看不见了,不要以传统的思维看未来,最后清朝人死了,都没影子,清朝人死了是活该它愚蠢至极,现在美国人正在复制清朝人的路子,为什么曾经中国的一些企业会倒闭,还不是因为顺藤摸瓜的结果造成的,人要相信心灵的力量,不能相信流言蛮语,用心灵看世界一看一个准,世态的眼光改变不了现实,所以只有心灵的眼光才能变现

抓不住时代的人就是被淘汰的命运,不要怪眼光太悲催,因为它证明了世态眼光的肤浅,只有勤奋的磨练心灵的眼光,才能知道时间让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世界让时间改变了什么



由灵灵由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江苏省并没有把其作为省级首位目标去发展,都是给口号,重视度不够,这是要大刀阔斧的,而南京在青奥会举办前四五年就已经开始大刀阔斧的发展,到江北新区的批复有快速发展至今!苏锡常南通依靠上海辐射一直不弱,也就徐州一直不瘟不火!这与省里有直接关系!


涛哥@


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发展经济,徐州对周边的影响不大,达不到带头的作用。目前淮北,宿州宿迁如果提到徐州,老百姓医疗购物可能会除了本市资源外会想到徐州,可商丘,枣庄连云港,济宁他们大都会趋向更高的省会资源。再提一次,况且去徐州的收费公路不比去省会城市低!


用户453283601379


我虽然不是徐州人但是也很关注徐州的发展。

徐州也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是为了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城市。虽然这些年徐州人也是努力发奋图强,但是和苏北沿江和靠近上海以及南京的城市来比较,经济的增速还是有限。

徐州虽然交通以及区位优势明显,但是作为一个三线地级市话语权会比较弱,目前的一些优惠政策以及说法感觉比较虚无和苍白,这会制约徐州经济的发力和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