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日本军人头戴的脑袋后面两片布是什么东西?

古今说史


日本人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民族,在他们的历史中有过两次非常重要的大转变学习。

第一次大改变就是在白江口被大唐骑兵击败后的全面唐化,从这一次失败后,他们开始没有丝毫保留节制地全面学习起了唐朝文化,虽然说是学习,但更多时候是全面照搬,这种照搬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留存了很多影子在日本的文化中。第二次重要的转变是日本近代史中的黑船事件,在黑船事件之后日本打破了死气沉沉的封建社会,开始全面照搬起了欧美先进的科技文化,在他们一开始的填鸭式学习后,他们很快从落后的东方封建国家跻身到了先进的西方阵营中,和西方列强们展开了对中国这个古老富裕国家的侵占掠夺。

大家在看关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影视作品时,应该都注意到了他们军帽上看起来非常滑稽的布条了吧?这种布条在日本的军队中被称为“帽帘”,但因为看起来非常滑稽的原因,所以这种布条在中国民间被称为了“屁帘”。


这种帽帘的出现实际上与日本历史中的两次重大改变学习有关。

唐朝军队头盔中的铁帘以及日本人的学习

在唐朝的盔甲中也是有类似于帽帘这种配备的,在唐军头盔中有着用铁片或者木片制成的铁帘子。

这种铁帘子能为士兵们在战场上保护脖子不受对方的斩首,又不影响到脖子转动的灵活度,而且又能防晒,实用感十足,所以在唐朝时期被大量运用在军队中。


在日本学习唐朝文化时,他们不仅学习走了唐刀的样式,还学习了盔甲的样式,所以日本的大名们也开始装备上了模仿唐朝的盔甲,这个时候日本才开始出现了这种悬挂在盔甲上的帘子。

不过日本的物资非常贫瘠,他们的铁料实际上是很少的,所以很多时候能用得起铁盔甲铁帘的一般只有“领主级”的大名才能享用得起,一般的武士们用的则是木甲、木帘。

日本的农夫士兵以及头上的布帘

而在大名和武士之下,日本的军队中还有一个阶级,那就是由农夫们充场的普通士兵。

在日本寻常打仗是武士们的工作,平常一场战斗是十几名、几十名、上百名武士互相用刀砍杀。

然后在他们的身后有着几百号、上千号的农夫穿着藤甲、拿着鱼叉农具在后面为他们助威,这些农夫基本上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如果哪一方的武士赢了,那就意味着这场战斗是哪一方赢了。


因为农夫士兵们的低下性,这个时候出现在他们头上的帘子材质就变成了最廉价的布条,在很多时候这种帘子是起不到防护作用的,更多时候作用还是防晒,后来随着日本历史的变迁,大名、武士们头盔上的帘子消失了,但是农夫士兵们头上的帘子却保留了下来。

一直到近代,因为要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淘汰掉绝大多数传统的东西,所以布帘才开始从日本的军队中消失灭迹。

日本因为学习西方文化,将帽帘经历了淘汰到重新使用

其实在很多时候,这种帘子是败也明治维新,成也明治维新的。

当时日本人的学习能力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有些盲目的,在当时他们的观念中是有这种看法的:

西方有的必然是先进的,而西方没有的就必然是落后的。

(明治维新后西化的日本人)

所以他们在发现西方没有这种帘子的时候,就淘汰了这种帘子。

后来他们又无意间知道欧洲驻扎在非洲地区的士兵也有着这样的帘子,这种帘子在非洲非常的实用,既能防晒又能防蚊,所以日本人就又重新将这种帘子普及到了自己的军队中。

首先出现在的地方就是当时他们的殖民地台湾,因为台湾相较于日本本土阳光比较猛烈以及蚊虫众多,所以这种帘子在台湾的日本军队中开始拥有了用武之地,重新出现在了日本的军队中。

因为侵华战争的原因,帽帘全面普及在日本军队中

在民国时期,张作霖因为想要借助日本人制衡俄国人,所以将一部分的日本军队放入了中国境内。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整个东北丢给了关东军,然后日本的军队才开始介入东北比较北方的黑龙江地区。

在日本关东军驻扎在黑龙江的时候,他们遭遇到了严寒,他们发现在戴头盔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结冰而导致脖部皮肤和头盔粘在一起,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扯掉一块皮肤,最后没办法的他们又将在台湾的帽帘普及到了严寒的东北,有着帽帘的阻隔,日本军队中才避免在严寒地区头盔十粘住皮肤的尴尬。

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帽帘开始普及到了所有日本军队中,在他们烧杀抢掠的过程中,中国的太阳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折磨,所以在这个时候帽帘实际上是起到了阻挡太阳的作用。

所以说日本军人头上挂的布条实际上起源于日本人在历史中的两次跟风,日本人开始时所学习的东西虽然大多数是实用的,但很多时候却还是单纯为了跟风而跟风,就比如欧洲人留八字胡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留八字胡,但是当德国人因为使用生化武器的原因只留下了一小撮胡子,他们也开始将胡子剃成了一小撮,所以这就是他们的跟风习惯,这个布帘也是同样的道理。


孤客生


之前有个朋友问萨沙,抗战鬼子的帽子上有一种屁帘,像个帘子一样拖在后脑上面。这是什么玩意?干什么用的?看起来怎么这么难看?呵呵,这玩意还真有点用处,也是日军制式装备。听萨沙说一说吧。

萨沙写了几本抗战的书,很多朋友把我当专家。其实抗战的知识渊博如海,我懂得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不过,这个所谓的屁帘,萨沙还真知道是什么东西。听我来吹一吹。

早在三四百年日本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的屁帘设计。当时的日本足轻(足轻是日本古代最低等的步兵,他们平常从事劳役,战时成为步卒),一般装备很烂。他们没有武士的头盔,带着一种斗笠(日本叫做阵笠)。阵笠就是一种简易头盔,是竹子、木头上涂上一层生漆制成的,基本没有防御能力。

这玩意的作用,就是防晒,防雨,也可以接水喝。阵笠的后面就有一种屁帘,和抗战时候的屁帘大同小异。

屁帘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防晒。

当年足轻的衣甲很烂,日本夏季阳光往往挺炽热。足轻不但要打仗,还要从事重体力的搬运等劳力,经常顶着大太阳工作。他们的帽子遮不住脖子和后脑,防止晒伤就只能用屁帘。

客观来说,这个设计还是挺有用的。屁帘并不妨碍士兵的行动,就是难看了一些。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采用新军服,废除了旧式所有军服的设计,也包括屁帘。

不过,没有多久日本就恢复了这种屁帘。

当时日本陆军是学习欧洲最强大的法国陆军(法国被德国击败以后才改学德国),很多装备都是原封不动的山寨或者购买。

而法国的殖民地军队制服帽子,就有类似的屁帘设计。法国佬设计目的和日本古代一样,也是防晒。法国人在非洲有不少殖民地,军服的防晒是必须的。同时,在非洲很多热带丛林中,这种屁帘还有防止蚊虫的能力。

在1899年,日本军方正式规定驻扎台湾的军人必须使用屁帘(日本叫做帽垂布)。为什么从台湾开始?还不是因为台湾殖民地是日本军队最靠近南方的地方,最为炎热。

到了1938年,日本陆军重新规定了军服的制式,强调军服必须使用屁帘。

从此时开始,所有屁帘由日本军工厂正式生产,采用最好的布料。后期因为日本国内资源困难,开始使用各种下脚料,包括毛巾。

在1942年之前,日本陆军主力全部在中国作战,尤其在中国南方作战。日本的气候和中国有一定区别,其一就是日本人受不了中国的炎热。

对于日本人来说,夏季气温30度就是难以想象的高温了。但在武汉会战的湖北、长沙会战的湖南、广东战役的广州、广西会战的南宁,夏季平均气温都要比日本高出至少5度以上,很多时候还有40度的高温。日本人对于这种温度是极其不适应的,经常出现中暑死亡或者大面积疫病情况。

在这种天气,日军的屁帘就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有这个帘子遮挡,在暴晒下行军就要好很多。

就是实用,这个屁帘在侵华日军广泛的装备。

于是,我们看到的所有抗战电影(除了冬季的战争),日军的帽子基本都有这种设计。

屁帘也不是完美无缺,主要问题就是导致军容较差。

在中国,一般老百姓是不会用这种东西的,只有在城市打工的苦力才会用毛巾搞出类似的玩意。

日本兵的屁帘往往成为中国老百姓嘲笑的东西,就军人的形象来说也是很不好看的。

不过,日军总体来说还是不顾什么形象,先顾实用的部队。直到日军投降,屁帘始终是日军的制式装备。

因为这个屁帘看起来很滑稽,所有横店抗日神剧中也必备。


萨沙


日本鬼子帽子后面的几片“尿布”,叫做“帽垂”,或者叫“军帽垂布”,是日本军服中的制式用具。

实际上,在头盔后面增加布片,这在古代就很常见。这种脑后的布片,可以稍微保护下脆弱的后脖颈,也能起到遮阳、挡风、挡虫等作用。毕竟战争是很艰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保护身体的脆弱部位,有助于保持体力和战斗力。

比如看看下面这张李自成,他的帽子下面也有保护后脖子的垂布。

日本来说和中国类似,他们的步兵在古代打仗的时候,戴着斗笠,斗笠下面也有布帘用来遮阳。在平安时代以后,普通的步兵用布帘保护脖子,武士和将领则戴着金属制造的头盔,专门有遮挡脖子的部分。别小看这一张布帘。乱军之中如果有人偷袭,背后一刀砍来,有这布帘和没这布帘,差别老大的。

一种说法认为日本现代军帽后面的布帘是从法军学习来的。而法军则是在北非军团使用的,在沙漠地区防止阳光灼伤后颈,也防蚊虫等叮咬。法军的布帘大约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来的,但日本倒真未必是学法军。如前所说,古代中国本来就有用布帘来保护后颈的习惯。

不过近现代日军最早配发我们看到的"帽垂",是在1899年,天皇下令给占领台湾的日军配发“军帽垂布”,即在军帽后增加三块垂布,用于遮阳防暑降温。这也是因为台湾纬度较低,高温潮湿,蚊虫滋生,那里的鬼子很需要这个。

估计是用的效果不错,后来这个尿布就成为了日本鬼子各部队的标准配置。等到日军在1938年制定陆军帽后,正式配发“略帽垂布”。从此,战斗帽加“帽垂”,成为标准的鬼子兵形象。而如果有中国人敢穿这个上街,揍一顿是没错的。


巴山夜雨涮锅


那两片布是保护耳朵,遮阳,遮风,挡虫子用的啊,叫做军帽垂布。

别看这种东西戴起来不好看,尤其是配合电视剧那些歪瓜裂枣一样的演鬼子的演员,给人一种猥琐的气质,但帽子这个部分是很有用的。

遮挡阳光,驱散蚊虫,挡挡风......别看就小小的两块布,但在战争上或者行军过程中却能让士兵舒服很多。

但是关于这个军帽垂布的起源,则有不同说法,有说法是根据日本传统军服改的,这也有道理,因为你看日本战国时期(大概是中国的明朝),日本基层士兵们(铁炮足轻,弓箭足轻,长枪足轻等)所戴的斗笠中就有类似的帘布,当然,高层的武士自然用不着,他们有头盔。

但也有说法是近代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根据西方国家军队制服改变的,因为当年西方国家军队(法军)有些驻扎在西亚北非等日照强烈的地方,为了给士兵防暑,所以给这些地方的士兵军帽上增加了这东西。日本军队后来由于占领了台湾,台湾此时蚊虫肆虐,日照强烈,所以驻扎台湾的日军后来装备了这个,最后推广到全军。

我想可能两种可能性都有,应该是日本人结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再结合西方制式军服,混合起来形成了这种军帽。


国史拾遗


日本军帽后的两片布,被戏称为“屁帘”,这种设计作用还是很大的,以前古代的士兵,大部分军帽也是这种设计,如果没用,在资源匮乏的日本,不会这么浪费资源,做两片没用的布做装饰的。



第一,防晒保温。

在气候变化大的中国战场,温度高时会达到快40度,为了避免脖子被太阳灼伤,在帽子上加一个帽垂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日本初期占领的东北地区,冬天又异常寒冷,加一个帽垂可以防止冻伤耳朵,起到保暖的作用。



二,战场挡碎片。

战场上战斗打响,会激起很多飞沙走石,除此之外,还有炸弹碎片,加了一层布帘后,碎片打到布帘上,因为布帘是软的,它会把石片的力道化解,而且不会因为弹片锋利的边缘被划伤,导致脖子的大动脉被划伤而大出血,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基本救不回来的,所以布帘的作用很大。


风云一点通


二战日军的“屁帘”,那印象可深啦,小时候看电视认日军就靠它。

日本人使用“屁帘”,是带有历史情节的,古代军队里的足轻(低级步兵)、火绳兵等兵种都是脑后带布条的。

武士们带着头盔,有遮挡脖子的部分,而身份卑微的步兵们只能用布条。这布条有没有差别可大了,不仅可以遮阳挡雨,还能起到战斗防护作用。

你可以想象,敌人背后挥刀看来,有布条就干扰下刀判断,无布条直接砍后颈,有跟没有差别可大啦。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训练新军,昔日的战斗装备被抛弃,改穿洋装制服。

没过多久,专家们发现法国北非军团颈后挂有布条,起到“防晒防雨防蚊虫”的作用。既然学习的偶像法国人在用,说明这块布还是很值得挂的,于是日本又决定恢复“屁帘”。

1899年,天皇发布敕令,下令配发第一款新式“屁帘”,名称叫“军帽垂布”。重新戴上“屁帘”的日军,先后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战斗中发现“屁帘”的确实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日军侵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开始普遍装备“屁帘”,甚至连民间的军事人员也要求普及。

日本人很重视“屁帘”的生产,采用最好的布料且由军工厂出品,确保优良的品质。当然,二战后期“屁帘”的质量出现下降,那是因为原材料供应出现问题。

日本地理位置偏北,日军并不适应特别湿热的作战环境,武汉会战、广东战役、广西会战都曾发生过因热导致的疫情。而“屁帘”的存在,让日军很大程度减轻暴晒、雨淋、叮咬。

即便是在冬季的北方,“屁帘”也表现出色,它能有效避免汗水与钢盔接触,防止骤冷骤热治下,发生冻疮事件。

“屁帘”很实用,有2块布款、3条布款,甚至有4条布款。但是,硬伤是非常难看,经常成为被侵占国百姓的笑话。

与其军容受影响,还不如保命来得实惠,日军自始至终坚持“屁帘”装备部队,一直到二战结束。

总结一下,旧日本军人头戴的两块布叫“军帽垂布”,中国人恶搞称之为“屁帘”,在战时具有重大防护作用:主要是防晒、防雨、防叮咬,特殊时可以接水喝、包扎伤口等等。


子屠龙


日本是个奇葩民族,没有他们想不到的东西,像日本军人帽子后面的两片布就是一个另类,这种装扮确实与众不同,那么这两块布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其实大家说了那么多,终结一下,不就是起到防护作用吗,对吧!就像现在人戴的护头,护膝,头盔,眼罩,护脸纱巾等物品,防碰撞,防风沙,防紫外线,防蚊虫叮咬……是一个道理的。

一些人管日本军帽后面呼扇的这块布叫做“屁帘”,难不成日本人后脑勺会“放屁”,屁帘带在了脑袋上。其实不管是“屁帘”也好,“帽帘”也罢,总之一句话,那就是“棉裤外面套秋裤”,其中是必有原故,没有用处谁帽子后面啷当着两块布啊!


确切的说,日本军帽后面的布应该说是四块,也就是说帽子两侧各一块,后面两块。除了一些日常防护外,这个俗称的“屁帘”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战场上炮火连天的,有了这个“屁帘”不仅可以保护耳朵防止震动以为,还可以起到护颈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一些炮渣灰尘落到脖子里面。关键时候受伤了,还可以临时做包扎的药布绷带使用,而且在战场上,冬天可以防风雪,夏天还可以防蚊虫叮咬。日本军人的这个奇葩发明还真是用途多多啊!

另外据传闻说,这个装备是按照日本天皇的旨意实行的,所以日本军人上至高官下至普通士兵,都已佩戴这种戴“屁帘”的军帽为荣,日本军人认为这是天皇的恩赐,不仅是一种荣耀,戴上它更是得到了天皇的保护。

还有消息称这个“屁帘”是日本军人效仿别的国家发明的,不管怎么说,最终这种装扮成了日本军人的专属,日本军人的“屁帘”在抗日战场上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任驰赢天下


实战中军人戴的帽子是战斗帽,不同于军帽。战斗帽讲究实用,军帽讲究美观。如我国的迷彩帽,色彩上效仿于用柳枝编的伪装帽,看上去没有硬檐军帽挺括威武。我们平时在影像中看到的日本兵戴着猪耳朵似的两片布的帽子,就属于战斗帽。



日本的战斗帽也叫略帽,后面两片布叫帽垂,和我国早期的电焊工戴的帽子相似,又和水泥厂、工地以及火车货物装卸场等扬尘多的地方的防护巾相像,有时还让人想起防毒面具。


日本人做事有周到贴心的长处,在战斗帽的设计上会首先考虑用途的广泛性,以适应长途远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不便。



一、防弹片、防碎石、防尘土


与防电焊飞花相似,两片布能把炸碎的弹片、石头、尘土挡在脖颈之外,多了一层过渡防护,且干净卫生。


二、防炮声


炮兵容易被敌我双方炮弹爆炸声震伤耳膜。


一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军人如果失去听力,也就算废了。


日本帽垂对剧烈的震动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化解作用,可相应减少耳朵受损几率, 从而增强战斗力。


三、应对特殊地理环境


日本人侵略成性,世界的各个角落他都想去占有,也就有可能遇到各种地理环境和天气。


如遇到荒沙漠野,帽垂可防晒、防风、透气;


如遇热带丛林,帽垂可防蚊虫叮咬。


1930年以前,日本的战斗帽是没有帽垂的。但 日本头盔的内衬很薄,冬季常和脑袋冻在一起,摘不下来,用热水浇过再拔,会连头皮一起揭下。


有了柔软透气的略帽后,先戴略帽,再套头盔,就没有头皮受伤的情况发生了。


四、集中注意力


两片布限制了视野宽度,有利于士兵集中于前方目标,专心致志,提高战斗力。


五、防刀砍


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认为剖腹而死是光荣的,而被砍头是屈辱的,加之本身他们不善于近距离剌刀战。


但在一些侵略战争中,偏偏遇上一些专门砍脑袋的武装组织,如二战中我国冯玉祥的大刀队。


有了帽子后的两块布,就挡住了脖子的具体位置,对方下刀时就不容易找到脖颈,从而避免脑袋一下被砍掉。


六、防毒防火


日本人使用生化武器,在边缘带可用帽垂充当过滤布捂住囗鼻,防止中毒。


同样,战场起火时,帽垂也可起到防窒息作用。


七、测风向、风力


帽垂是可拆卸的,需要时拿下来挂枪杆上测风向、风力。


这种说法不靠谱:需要测风时,一般应有专人负责,哪需全员参与?


另外,有作战经验的人,凭沙尘就能很科学地测算风向、风力。


任何国家的战斗帽,除设计上把实用性作首选目的外,都含有那个国家的信仰、传承和文化。


在日本天皇制度的影响下,略帽帽垂就有了护身符的意味,一片代表“八纮一宇”,是明治天皇留下的狂言,意为被我征服的国家畏惧我、顺服我,天下一家,皆为日本所统一。另一片代表“四海一家”,指日本神国使世界一统。


从传承来说,略帽帽垂有明显的大和风,且有古代士兵“足轻”所戴斗笠状的笠阵痕迹。



有书君在这儿咧咧了半天,说了一堆与中国人民有民族仇恨的日本军国帽,并非吃猪尾巴吃多了咸(闲)出了毛病来,而是想说:日本一个小小的帽子就能设计出这么多用途,我们在做任何工作时是不是也应该学其所长,精心一点呢? 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一个国家取得进步和发展的应有思想。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在电影《举起手来》当中,潘长江扮演的日本鬼子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帽子上的那两块布,更让他显得非常的滑稽和搞笑。翻看二战时期的老照片就会发现,当时的日本士兵普遍是这个装扮。



这是日本的制式军服装备,一开始发明的不是日本,但是却是通过日本而被人们所熟知。这两块布,看起来非常难看,但是他的作用却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这种两块布的设计被人们叫做屁帘,其实屁帘在日本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当时只有步兵才会使用。因为步兵在日本军队中是最低等的,没有人愿意在他们身上多花钱,连头盔都带不起,使用的是斗笠,斗笠后面就有屁帘。




一直到了二战,日本来到亚洲作战,又开始重新使用了这种设计。中国地域广阔,气候也各种各样,东北太过严寒,而台湾那边又太热。日本部队甚至规定他们必须使用这种帽子。




在东北可以护着耳朵不被冻伤,在台湾又可以让自己的脖子不被晒伤,还能防止蚊虫叮咬。不仅如此,在战场上还能够防止乱飞的弹片擦伤脸部,可以说救了数万日本士兵的性命。当时日本甚至用最好的布料来生产它。

记得点点右上角的关注哦!

小饭的私家花园


要说侵华时日本军人帽子后面的布,得先说说这顶帽子。战时,日本人一般称它为“战斗帽”,而在军队内部则称其为“略帽”,那是因为与部队正装的强调装饰性的军帽不同,这种帽子因是为适应野战、行军而制,更多的强调的是机动性、实用性,至于装饰性是能免则免,故而才有了“略帽”之称。
至于战斗帽后面的那几块布,日本人称它为“帽垂”或“垂布”,我们好像戏称其为“屁帘儿”,有的说是因为日军戴的那几块“垂布”与当时我国北方儿童的屁帘儿相似而得名,也有的说是因这种战斗帽“帽遮”的日语名为“目庇”而来。


那么,这几块布究竟由何而来?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普遍的说法是,“垂布”最初是模仿法国军队的。因为日本在明治时期创建现代陆军时,就是以法国陆军为模仿对象的,而且非但军帽,包括军装和军制,也都明显继承了法军的特色。所以,当时日本陆军的服装与法国19世纪60年代的军队服饰非常相似相似。


其实,如果追溯历史,这种战斗帽还能在日本古代历史中找到其影子,从平安时代直到近代,先是始于公家人,后来普及到神职人员,直到最后形成平民男性的和服正装之必不可少的行头的“乌帽子”,可以说就是战斗帽的最初原型,因为它们都是属于这种圆形无檐尖顶构造的。有趣的是,咋看上去,乌帽子”莫名的就会让我们想起文革时被游街示众的人戴的“高帽子”。





这种帽子被古代日本军队采用后,渐渐就发展成了“足轻”(步兵)们的“阵笠”(出阵时戴的斗笠),根据流传下来的资料图,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阵笠后面就已经有了这种“屁帘儿”。而至于侵华日军戴的附有“屁帘儿”的战斗帽,其实早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就开始在日本军队中使用了。当年的7月7日天皇颁布敕令,给占领台湾的日军配发“军帽垂布”,以用于遮阳防暑。侵华时日军所戴的垂布战斗帽,只不过是明治时期的进化版而已。




总的来说,可以说被我们戏称为“屁帘儿”的日本垂布战斗帽,应该是日本传统的乌帽子、阵笠和19世纪的法军军帽的有机合成品,这也正符合了日本人善于取长补短,善于改造、精加工外物为已用并形成具有明显自己和式风格物品的国民特性。





说到战斗帽的垂布的作用,这从日本古时军队对“足轻”(步兵)们戴的阵笠的名字就可略窥端倪,那时候日本人称阵笠后面的几块布为“遮阳布”或“护颈布”,也就是说,阵笠的布是为了防嗮护颈的。根据《日本服制史》的记载,明治时期引进法式陆军服制的垂布时,也说明了是借鉴了法军的北非军团之装备,考虑到酷日下长途行军士兵的实际状况而引进的配有垂布的军帽。


二战时,日本是在1938年侵华日军中最先配备的这种垂布战斗帽,当时正值抗战初期,日军为扩大战果,自1937年底,开始疯狂进攻上海、南京、徐州、武汉等地,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和后来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都是在这一背景下打响的。日军当时因战线拉的过长,步兵每天急行军四、五十公里乃属家常便饭,也是为了防嗮、防虫咬,日本大本营才决定给侵华日军的战斗帽装上“屁帘儿”的。除了防嗮防虫这些功用外,日军在战斗中还发现、总结出了“屁帘儿”的其他延伸功能,比如日军在冬季戴着钢盔急行军时,骤冷骤热下,钢盔与出的汗冻在一起使得许多日军生了冻疮,而把配上屁帘儿的战斗帽戴在钢盔里,就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在承受炮火袭击时,屁帘儿还能有效的阻止落下的的泥土灌进脖子从而避免影响士兵的精神集中。据战时资料介绍,由于戴上了屁帘儿等于半捂起了耳朵,这还有利于在瞄准时能够集中精神。顺便说一句,日军的这种战斗略帽之所以把“目庇”(帽舌)做的很短也是为了利于瞄准,不想确歪打正着,正因为帽舌短,倒是使得整个战斗帽倒正好能够装进钢盔了。




至于“屁帘儿”究竟由几块布组成, 因为是“略帽”,所以并无严格规定,因此,日军这种战斗略帽的“屁帘儿”实际是没有准确的规定的,因人而异,有两块布的,也有三块布的,最多的日军脑后居然飘着四块“屁帘儿”,脑补一下,估计倒是迎风也不一定能招展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