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一真一假兩個狄仁傑,真正的狄公如何自證清白?(民間故事)

原創故事,古典故事、現代故事、幽默故事、一網打盡!

同面案/文:故事集結號

狄仁傑半月前患了傷寒,今天才剛剛有所好轉。僕人侍候他起床,參軍洪亮則建議他到外面曬曬太陽。狄公伸了伸胳膊腿,還有些倦怠,稍一動作就渾身冒虛汗。便擺擺手道:“算了,還是看看書為妙。”

狄公來到書房,剛要把幾日裡積壓的公文批閱一下,參軍洪亮面帶難色地進來,狄公一看就斷定有事,便問其詳。洪參軍嘆氣回道:“老爺,本不想告訴你的,可人命關天小的又不敢隱瞞。”

狄公放下公文,臉色變得嚴肅起來,道:“什麼時候變得婆婆媽媽的,直奔主題。”

洪參軍從口袋中取出一封信函遞給狄公,狄公接過一看原來是吏部公文,趕緊打開詳閱。原來是平谷縣縣令韋大昌幾日前被當地匪人所害,吏部命狄仁傑快速趕往平谷追查。

狄公看罷,只覺渾身一震,原來這韋大昌在平谷縣已為官十餘年,自己再熟悉不過了,還曾做過幕僚,想不到竟死於歹人之手。狄公一遇到案子就精神抖擻,身上的倦怠也一掃而光,恨不能肋生雙翅飛到平谷。

為快些趕路,狄公一改往日乘轎前往,而是和洪亮一起騎馬而行,一來腳力較快,二來還可呼吸新鮮空氣,讓身體舒服一點。

很快,狄公帶著洪亮以及幾個貼身衙役到了平谷縣衙。只見縣衙門前一片蕭瑟,守門衙役個個無精打采,彷彿受到了重大驚嚇。見狄公來了先是一驚,仔細一看是官家人才放了心,向裡面通稟。稍時,一個自稱叫趙丙的師爺迎了出來,哭泣道:“狄大人,我家老爺死得好慘啊,您可一定要為其報仇血恨啊!”

狄公安慰幾句,然後由眾人引進客廳。這時,韋大昌的妻氏也來拜見狄公,又是一陣傷心欲絕的痛哭。狄公對其家屬稍加安慰,便問案情始末。

原來,就在七天前的一個夜裡,盤踞禿雞嶺的土匪突然殺進了縣衙,見財就搶,見人就殺,打得衙役們一個措手不及,不少衙役當場死去。當時,正在沉睡中的韋大昌被驚醒,便披衣出來,誰知正碰上土匪,竟死在了亂刀之下。

聽師爺趙丙和韋大昌妻氏說完,狄公只覺渾身上下直冒冷汗,他彷彿看到了死在亂刀之下韋大昌的慘相。

狄公命人帶路,到案發現場勘驗。只見到處零亂不堪,還有殷紅的血跡,可以想見當時是何等的慘烈。師爺又帶狄公來到後院,一股刺鼻的腐敗味讓人透不過氣來。只見幾具屍體平放在那裡,都是慘死的衙役,刀傷位置雖然不一,但都是斃命之處。查看完畢,狄公卻不見韋大昌的屍體。師爺向屋子內一指言道:“我家老爺的屍體陳在靈堂內。”

狄公來到靈堂,只見韋大昌由白布罩著躺在花叢中。一股濃烈的草藥味撲面而來。狄公便問這是何故。趙丙趕緊解釋,原來是怕屍體腐敗,在韋大昌盛屍體上和室內撒了不少草藥。狄公點點頭,然後伸手將罩在韋大昌身上布簾掀起,狄公看罷嚇了一跳,原來韋大昌死得極其悽慘,整張臉血肉模糊,甚是恐怖。狄公靜默片刻,然後將布簾重又罩上。

趙丙上前問道:“大人,我家老爺的案子能否偵破?”

狄公笑了笑道:“沒有偵破不了的案件,不出三天此案可破。”

趙丙高興,要留狄公吃飯,狄公婉然回絕,帶領洪亮等人返回驛館。

洪亮見狄公面色難看,問是不是不舒服。狄公嘆口氣,說是公案纏身讓他無法舒服。洪亮命人給狄公熬了一碗參湯。狄公邊喝邊看書邊和洪亮聊著韋大昌之死。此時已是夜間,二人正聊得投機,突然狄公見窗外人影一閃,狄公正聊得專心,被突如其來的影子嚇了一跳,湯匙差點掉在地上。洪亮也看見了人影,提刀便追了出去。但見皓月當空,星光疏朗,哪裡來的人影?洪亮怕有不測,便前後轉了轉,斷定無事了才返回去。可剛進得屋內,洪亮只覺腦袋嗡了一聲,只見瓷碗掉在地上,參湯灑了一地,狄公已然不見。洪亮料定中了調虎離山之計,頓覺不妙。一看窗戶四敞大開,知道狄公被人劫持了。

一真一假兩個狄仁傑,真正的狄公如何自證清白?(民間故事)

洪亮頓時亂了方寸,嚇得滿頭大汗。但畢竟跟了狄公多年,很快鎮靜下來,來到窗前仔細檢查,希望能發現蛛絲馬跡。只見窗臺上還真留下了歹人的足跡,洪亮便順著腳印追了下去。但月光下的腳印極其難辯,只追出百餘步便了無痕跡了。洪亮失望地坐在地上,心想要是狄公有個三長兩短,這個參軍的腦袋也就別頂著了,越想越怕。

正在這時,只聽身邊有痛苦的呻吟聲。洪亮一驚,尋聲音找過去,只見月色下有一個老人正在費力地挪動。洪亮上前仔細一看,心中大喜,原來竟是狄大人!洪亮鬆了口氣,趕緊把狄大人扶到屋內。但見狄大人面色土灰,還受了點輕傷。洪亮便問方才發生了什麼事情。

狄大人啞著嗓子有點生氣道:“還不是被歹人劫持了,要不是我急中生智用了金蟬脫殼之計,恐怕早成刀下之鬼了。真不知你這參軍是如何當的?”

洪亮知道狄公這回真是生氣了,趕緊認罪。狄大人有氣無力地示意洪亮下去。

次日一早,狄大人很晚才起來。洪亮命人給狄公熬了碗清火湯,親自端來。狄大人接來喝了一口,覺得微苦,便冷著臉問道:“這是什麼東西,你要毒死本官不成?”說完,把碗摔得粉碎。

洪亮有點吃驚,回道:“老爺,這不是你常喝的清火湯嗎,您如何忘了?小人聽您嗓子啞得厲害就命人熬了一碗。”

狄大人苦苦一笑,拍拍腦門,顯然是驚魂未定,道:“昨夜被劫匪嚇壞了,一時心急嗓子也啞得不行,什麼都忘記了。命人再做一碗來吧。”

洪亮見狄公氣消了,膽子也大了起來,問道:“老爺,這回放哪幾味藥,鹿茸可否?”

狄大人思忖片刻道:“可以,你就自己定奪吧。”

狄大人喝完洪亮送的的清火湯,洪亮提醒道:“老爺,韋大昌的案子該如何處理?”

狄大人恨恨道:“這群土匪甚是兇惡,昨夜我已領教一二,依你我之力絕難剷除,本官決定先把韋大昌的喪事辦理完畢,然後請朝廷出兵剿匪。”

洪亮回道:“最近幾日您的身體有恙,昨夜又受了驚嚇,不如讓小人代您去辦理韋大昌的喪事,如何?”

狄大人撓著頭皮想了一下道:“我對辦理喪事並不在行,而且也不願光顧那種令人穢氣的地方,想來昨夜倒黴定與見韋大昌幾人骯髒的面目有關,你就去吧。”

洪亮聽狄大人說得有趣,笑道:“老爺所言極是,年歲大了,汙穢場所少去為佳,聽說在死人周圍是有陰魂的。”

兩人又閒侃幾句,洪亮便去了平谷縣衙。

此時,平谷縣衙的師爺趙丙正忙著辦理韋大昌的喪事,見洪亮來了,趙丙趕緊迎上前,並問狄大人為何沒來,還想請狄大人給韋大人主持喪禮呢。

洪亮道:“狄大人最近患了傷寒,身體還未痊癒,讓小人前來代辦。”

趙丙雖有些失望,可也不便說什麼,也就高興的同意了。

洪亮向周圍看了看,來給韋大昌送葬的還真不少,洪亮便讓眾人排成隊,從韋大昌屍體前慢慢走過,以示哀悼。完了,洪亮道:“諸位,韋大人之死乃是一樁命案,還有很多證據需要秘密採集,所以肯請諸位先行進屋,等小人代狄大人收集完證據再出來,如何?”

眾人一聽與辦案有關,誰也不敢阻攔,便都主動進了屋裡,洪亮派兩名自帶的衙役在門前把守。這些人進得屋內各自找座位坐下,誰也不知道洪亮在外面做些什麼,等洪亮叫他們出來時,韋大昌的屍體早已被洪亮命人放入了棺中。趙丙有點不解,問道:“洪參軍,還有很多法事沒做,怎麼就?”

洪亮嚴肅道:“韋大人非正常亡故,法事就免了。我和狄大人還要破案,沒時間耽擱。你派人馬上把韋大人入土為安吧。”

洪亮雖不是官,可是狄仁傑身邊的紅人,哪個敢說個不字?趙丙連連稱是,一切照辦。

洪亮從縣衙出來,沒有回到驛館,而是找個小茶樓喝起茶來,邊喝邊向縣衙後院瞅。稍頃,只見縣衙後院出來一人,洪亮這才將心放下,洪亮在此飲茶到太陽偏西,估計時間差不多了,才朝驛館走去。

狄大人正等得心急,見洪亮回來了,便怒衝衝問道:“你幹什麼去了,這麼長時間才回來?”

洪亮答道:“不是奉命給韋大昌那個狗官辦理喪事去了嗎?大人怎麼老糊塗了?”

狄大人聽洪亮說得太不像話,氣得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伸手就打洪亮一巴掌,可洪亮躲得快,不但躲過去了,還把狄大人甩一個跟頭。

一真一假兩個狄仁傑,真正的狄公如何自證清白?(民間故事)

狄大人愕然地看著洪亮,罵道:“畜生,你反了不成,來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可喊了半天也沒有回應,洪亮冷笑道:“大人,這是驛館,不是衙門,就我一個參軍和幾個隨身衙役,他們會來砍我嗎?”

狄大人一怔,馬上又哈哈大笑道:“你都把老夫氣糊塗了。”

洪亮冷冷地看著狄大人,看得狄大人渾身直冒冷汗,問道:“你這般看著本官為了何事?”

洪亮並不作答,將手輕輕一拍。這時,只見門一開,從外面輕輕踱進來一人,只見他滿面血汙,還穿著死人的衣服,堪是嚇人。狄大人見狀嚇得魂飛魄散,趕緊讓洪亮將其趕出去。

洪亮冷冷一笑開言道:“韋大昌,恐怕要被趕出去的是你吧?這才是真正的狄仁傑狄大人!”

只見剛進屋的人把臉上模糊的血肉一摸,現出本來面目,原來竟又是一個狄仁傑。一時間,洪亮面前站立兩個狄仁傑,要不是穿著不同,還真是真假難辨。韋大昌見瞞不下去了,頓時惱羞成怒,問道:“洪亮,你如何知道老子不是狄仁傑的?”

洪亮得意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你裝的再像也只是形似而神不似。狄公沒你那般粗魯,沒你那般無知!”

原來,昨夜洪亮找回來的狄仁傑確是韋大昌假扮的。可當時洪亮做夢也想不到他是假的。直到第二天清早給他送清火湯時才看出破綻。那清火湯是狄公專門為自己配製的,平日裡當作茶飲,可韋大昌卻當成了毒藥,這反常的舉動不能不讓洪亮驚訝。這時,洪亮才注意起眼前之人,雖說像極了狄公,可眼神飄忽不定,毫無睿智。洪亮也多了個心眼,便試探問是否在清火湯裡放鹿茸,韋大昌竟說可以,而那鹿茸是大熱之藥,於治嗓啞有害無益,這點狄公本人最清楚不過,洪亮也從狄公那裡學了不少,這更讓洪亮堅信眼前之人並非真正的狄公。接下來韋大昌更是破綻百出,狄公沒事總愛捋著鬍鬚,韋大昌卻愛抓頭皮,還不懂喪事辦理,怕屍體周圍的穢氣,這與狄公而言都是笑話。狄公一生破案無數,哪一次不是與屍體直接接觸?

眼前之人並非真正的狄公,但洪亮並不知道他就是韋大昌,真正的狄公在哪裡也是一無所知。洪亮想逼問假狄公,可又怕他狗急跳牆,於狄公不利。躊躇間,洪亮忽然想起件事來。原來前夜在與真狄公談論韋大昌案子時,狄公提到了一個細節:韋大昌的屍體雖隔七有餘,可未有腐敗跡象,就算是草藥處理過也不能沒有一點異味。當時狄公並未多想。難道此人是韋大昌?為進一步探個究竟,洪亮故作毫無察覺,然後主動要求去給韋大昌辦理喪事。洪亮找理由把韋大昌府上之人關進屋內,自己則親自去檢查韋大昌的屍體,仔細一看和昨日沒什麼兩樣,當他把臉上的血跡擦掉時,才發現是狄公躺在那裡。洪亮以為狄公死了,剛要喊叫,只聽狄公小聲道:“洪亮,你果真有不少長進,竟猜到老夫在這裡睡覺。”原來狄公未死,樂觀一如往昔。洪亮甚是高興,便問狄公為何到了這裡,那個假的又是誰。狄公簡單說了昨夜驚魂。

原來,昨夜狄公確被韋大昌派人劫持了,劫持者正是附近禿雞嶺的土匪,名叫莫大雄。此人把狄公帶到韋大昌府上,這時狄公才發現,原來韋大昌未死。韋大昌冷冷一笑說:“狄大人,未想到吧,我只是詐死而已。”

狄公十分震驚,也十分鎮靜,問韋大昌為何要這樣。韋大昌慢慢說出了緣由,且道:“狄大人,明天你就成了貪贓枉法的韋大昌,而我則成了人人敬仰的狄仁傑,可以說你的前半生全是為本官活的。”狄公聽罷兩眼發直,看著近乎瘋狂的韋大昌,身體漸漸栽倒下去,人事不醒。韋大昌以為狄公裝死,上前一探鼻息,果真沒氣了,再摸脈搏也不跳動。莫大雄在一旁道:“韋大人,小人方才從他和洪亮對話中得知,狄仁傑好像患了傷寒病。”韋大昌嚇了一跳,趕緊掩住鼻息,撤到遠處,命人將狄仁傑臉上塗上鮮血,抬到了靈堂。

狄仁傑當然是裝死。等到半夜十分,兩個守靈的衙役困了,可又不敢睡,便閒聊起來,只聽一個說:“還是小心點為好,說不定禿雞嶺的土匪還會殺來。”

另一個卻說:“以往咱家老爺與禿雞嶺關係不錯的,為何反目了呢?”

前一個又說:“肯定是分贓不均唄。”二人你一句我一句,不覺到了天明,狄公本想找機會逃走,可得力的洪亮及時趕來了。

狄公讓洪亮太陽偏西時再回驛館,自己去辦另一件事情。洪亮不知道狄公要去哪裡,狄公又不肯說,只好讓狄公先找個僻靜之所躲起來,然後將一具衙役的屍體放入棺內,讓趙丙草草埋了。

洪亮走後,狄公找機會從縣衙後門溜出,徑直去了禿雞嶺。原來狄公在靈堂內早就聽說韋大昌與禿雞嶺勾結,也是藝高人膽大,他要獨自去見匪首莫大雄。

莫大雄得到了韋大昌的許諾,要是殺得狄仁傑可得到一萬兩白銀,此時正飲酒作樂,喝得一塌糊塗。忽然見韋大昌來了便醉熏熏地迎上前道:“韋大人,你怎麼這副裝束就來了?”

狄公怕露馬腳,學著韋大昌的聲音和口氣道:“你說呢。”

莫大雄一愣,道:“昨夜我已按您的吩咐把狄仁傑抓了,而且他當場就死了,難道出了什麼差子?”

狄公言道:“那狄仁傑狡猾得很,昨夜他是裝死,我們竟沒發覺。今早被他手下的參軍給救走了,現在回過頭來要收拾你我兄弟。我情急之下就穿上這身衣服,混著出城的人群逃到這裡來了。”

莫大雄乃是個粗人,一時沒了主意,問狄公如何收場。狄公故作兇狠地說:“一不做二不休,現在他們躲在驛館,不如我們回去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莫大雄醉眼朦朧,根本未想到眼前之人是狄公,命人抬著狄公便來到了驛館。狄公讓莫大雄等人在外候著,聽他的信號,自己則進了屋裡。

狄公突然進來,大大出乎韋大昌意料,嚇得他面色土黃,戰戰兢兢地問:“你當時已經斷脈了,怎麼可能活過來,你到底是人是鬼?”

狄公故作高聲道:“我是平谷縣令韋大昌啊,狄仁傑,你沒想到我會回來吧?”

韋大昌沒想到狄公會這樣說話,一時琢磨不透,便道:“難道你有能力殺本官嗎?”

狄公冷冷一笑,喚道:“來人,將狄仁傑拿下!”

一真一假兩個狄仁傑,真正的狄公如何自證清白?(民間故事)

站在門外候著的莫大雄等人聽到命令,蜂湧而入,上去就把他們認為是狄仁傑的韋大昌押了起來,剛要下刀砍殺,卻被狄公攔住了,狄公取出手帕卷做一團塞在了韋大昌的嘴裡。韋大昌急得直向莫大雄瞪眼,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還招至莫大雄一頓嘴巴。

莫大雄一眼看見了洪亮,就要上前砍殺,突然洪亮揮起鋼刀便架在了狄公的脖子上,惡狠狠地威脅道:“快把屠刀放下,否則我殺了韋大昌!”

狄公心下暗笑,臉上卻是恐懼萬分,忙道:“快快放下,這小子可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

可莫大雄也不傻,知道放下武器的後果,遲遲不肯放下。狄公言道:“這裡都是我們的人,洪亮渾身是鐵能打幾個釘,先放下武器再說。”

莫大雄想想也是,就一個參軍能掀起多大風浪?便命手下逐一將兵刃放下。洪亮則讓他們退到旁邊一個空屋。這時,幾個衙役衝了進來,莫大雄還以為是救他們來的,不禁放聲大笑,哪知來個關門打狗,竟把他們給綁了起來。

兵不血刃,二十幾個土匪悉數被擒,莫大雄這才知道上當了。狄公以驛館為衙,換上官服,升堂問案。那韋大昌見大勢已去,不得不如實招認。

原來,這韋大昌已在此地為官十餘年,貪贓枉法,無惡不作。早有人將他舉報到了當今朝廷。韋大昌自知在劫難逃,忽然生出一計,他想到了昔日同僚狄仁傑,他與狄仁傑相貌相像,一般之人絕難認出,以往還惹出不少笑話,同僚們都叫他們兩個同麵人。韋大昌拿定主意,聯合早就沆瀣一氣的禿雞嶺土匪,在夜裡殺入縣衙,殺了不少衙役,韋大昌則乘亂裝死,然後上報朝廷。他知道這一地界大案都由狄仁傑偵破,等狄仁傑一到,就讓狄仁傑替他去死,自己則搖身一變,成了一代清官狄仁傑。

一切都如他所計劃,可他的雕蟲小技卻沒鬥過狄公的大智大勇,狄公將計就計,將他偷樑換柱的美夢打破了。

狄公按律抄沒韋大昌貪汙銀兩,然後將韋大昌連同土匪一同押解京師。

此時,狄公病體痊癒,身心愉悅,參軍洪亮的馬跑得也格外灑脫,一老一少並轡而行,好不快意。

突然洪亮想起一個問題來,問道:“老爺,據小人所知,做什麼事都容易,唯獨裝死困難,屏息尚可堅持一時,可如何才能不讓脈搏跳動呢,不妨教教小的。”

狄公笑而不答,從衣袖中取出一本書來,把它捲成一卷交給洪亮,道:“你把它緊壓在腋下,看看脈搏還跳不跳了。”

洪亮恍然大悟,又學會一招。

3.歡迎點評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