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嘆茶|六一了,感受下詩詞裡的童趣

嘆茶|六一了,感受下詩詞裡的童趣

吾乃武林高手也!(謝淼/繪)

詩詞裡的童趣接地氣

“六一”兒童節到了,今天的娃娃們被家長領著參加左一個親子活動、右一個文藝活動,還有的看這表演看那節目。翻撿詩詞,突然覺得古代的兒童儘管沒有各種電子產品和電視節目,但他們擁有更接地氣的童趣,更加親近自然,更加野性十足。

先說爬牆上樹,我們小的時候經常玩這種遊戲,以至於老人們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男孩淘氣,小的時候我們就比試過誰上樹上得最高。古代的兒童也上樹,大詩人杜甫就說“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百憂集行》)。我總感覺這個“千”是“十”字之誤吧?一天之內上樹十回就夠淘氣的了。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掏鳥窩“合夥人”。(圖自網絡)

我不明白,男孩為啥盡幹些“上房揭瓦、上樹掏鳥”的帶有破壞性的事情。去年冬天我4週歲的兒子趁我午休睡著,在二樓陽臺窗戶上往樓下撒白麵,說是下雪了。村裡親戚送的一袋白麵快被他糟蹋光了,我抬腳就踹這小子,他媽回來後趕緊到樓下把白麵掃起來,實在不能吃的就連土一起打掃拿回村裡餵雞。

小的時候我們也幹過用長竿偷捅果園裡果樹、沙棗樹的事情。其實古人也幹過,宋辛棄疾在《清平樂》裡就說“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有時偷瓜、偷可以吃的東西樂趣無窮,像唐白居易《池上》:“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描寫的是南方水鄉的天真兒童,偷就偷吧,還要帶出幌子來。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歡歡喜喜去採蓮。(圖自網絡)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採到嘍,蓮蓬怎麼分?(圖自網絡)

放風箏是兒童最愛的遊戲,“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兒童也愛晴明好,紙剪風鳶各一群”,古代兒童也酷愛初春時放風箏。清代高鼎《村居》是名詩,“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放風箏嘍!(馬海方/繪)

我認為明代徐渭的十首《題風鳶圖》個個童趣逼真,先舉八首:

“春風語燕潑堤翻,晚笛歸牛穩背眠。此際不偷慈母線,明朝辜負放鳶天。”

“只因一線引鳶孤,跑過村鄉第幾都。小可兒郎三五輩,壞將多少綠蘼蕪。”

“箏兒個個競低高,線斷箏飛打一交。若個紅靴不破綻,若人紅襖不懊糟。”

“村莊兒女競鳶嬉,憑仗風高我怕誰。自古有風休盡使,竹腔麻縷不堪吹。”

“不向書堂講學勤,糊藤拗竹覓風雲。庭前幾葉瀟湘色,禁得兒們幾斧斤。”

“江北江南紙鷂齊,線長線短迥高低。春風自古無憑據,一任騎牛弄笛兒。”

“縛竹糊腔作鳥飛,崩風墮雨爛成泥。明朝又是清明節,鬥買餳糖柳市西。”

“我亦曾經放鷂嬉,今來不道老如斯。哪能更駐遊春馬,閒看兒童斷線時。”

最後一首,感嘆光陰逝者如斯之餘,充滿對童真的回味。

徐渭的組詩裡就有一首描繪用彈弓打鳥的頑童遊戲——“新生犢子鼻如油,有索難穿百自由。才見春郊鳶事歇,又搓彈子打黃頭。”小時候幼稚頑皮,不懂得愛惜小動物。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瞄準!(何士楊/繪)

唐胡令能《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學垂釣還怕出聲把魚驚走,典型的兒童式的狡黠。清袁枚《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描寫的也是一個突然想噤聲捕蟬的頑童。南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我小的時候也追過蝴蝶、蜻蜓,這些小動物幾下子就款款飛進了莊稼地。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我也會釣魚。(謝淼/繪)

“偷放風鳶不在家,先生差伴沒尋拿。有人指點春郊外,雪下紅衫就是他。”徐渭這首講的是逃學去玩的事,看來逃學的古代孩子也多了去。南宋劉克莊《鳥石山》:“兒童逃學頻來此,一一重尋盡有蹤。因漉戲魚群下水,緣敲響石鬥登峰”,回憶自己逃學到山中偷玩的頑劣之事。清宋湘《憶少年》詩說“老屋柴門樹打頭,青山屋後水自流。受書十日九逃學,恨不先生命牧牛”。書齋外有青山綠水,為何不讓我去親近?先生假如讓我去放牛才中了我的心意。這使我想起我們托克托流傳的一句教訓孩子的名言——“讓你念書,你偏偏要放豬!”放豬怎麼了?能親近自然。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心不在焉。(杜覺民/繪)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恨不先生命牧牛!(圖自網絡)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牧牛也能放紙鳶!(圖自網絡)

兒童覺得什麼都好笑,什麼都覺得有趣,我那個小子看電視或看書經常笑得哈哈的,我看著不明白:這有啥好笑的。其實古人詩裡就有不少這種大人覺得無聊小孩玩著有趣的事情:“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南宋·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大中午不睡覺捉柳花,大人肯定不會幹的;“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宋葉紹翁《夜書所見》),大半夜不睡捉蟋蟀,只有孩子有這興致。“數點流螢亭外度,兒童戲逐月邊星”(宋趙必常《小亭夜坐即景》),炎暑時節不睡追逐螢火蟲,大人們看著也是醉了。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與小動物眼神“溝通”。(梁健/繪)

把無聊的事當作有趣,從簡單的事找出快樂。不是童真爛漫,不是心地單純,哪能體會到其中樂趣呢。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裡的“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無賴天真,才能把無聊之事弄出生趣來。南宋楊萬里《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把冰塊當鑼敲,真會玩呀,玩得真好啊!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捕鳥。(王永潮/繪)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鬥蟋蟀。(王永潮/繪)

兒童愛模仿,所以大人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些孩子們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勞動。“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七夕節大人們拜新月乞巧,唐代詩人施肩吾這個女兒也學著大人“拜新月”,哪管它巧不巧呢。宋張煒《題村居》:“村居何識見時節,春去春來自一年。誰與兒童話寒食,也將楊柳插門前。”寒食節來了,兒童們不知道,也學別人折楊柳插在了自家門前。有一次,我兒子坐我的車出去玩,學了好多我“路怒”時的托克托方言,嚇得我再不敢在他面前爆粗口了。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學大人小酌幾杯。(謝淼/繪)

孩子們最喜歡過節,最喜歡熱鬧。除夕守歲兒童強撐著不去睡覺,宋蘇東坡《守歲》詩曰“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宋方翥詩云“兒女歡喜羅酒漿,夜深笑語火爐傍。”除夕不睡要守在大人身旁。“太平處處是優場,社日兒童喜欲狂”(陸游《春社》),古代的社日更是成年人和兒童們的狂歡日,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童鬥草來。”大人們喝好了,娃娃們也盡興地玩著鬥草的遊戲。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大哥帶“小嘍囉”們放鞭炮。(何士楊/繪)

叹茶|六一了,感受下诗词里的童趣

你們下棋,我們“教”蟲子吃瓜。(王家訓/繪)

從這些詩詞裡,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孩子玩得更接地氣,玩得更親近自然,詩行裡有清新的鄉土氣息,詞句裡有誘人的生活情趣,童真爛漫,情趣無限。時代進步了,現在有了各種電子產品,有了手機,有了遊戲,這是現在孩子們幸呢?還是不幸呢?孩子不分古代與現代,不分中國與外國,都愛玩。“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草叢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我們能給孩子們這樣的童年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